当我们一边走路一边纪念
但一不小心 又把一天走成一年
陪时光荡秋千 每受一次伤学一点
很久以后 再去怀念

在家隔离的日子仿佛扭曲了时间,居家令刚开始的时候我还给每天吃的东西拍照,觉得算一个有趣的记录,一个月之后放弃了纪录,因为发现这个状态似乎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否则我的相册会只剩下食物的照片了。再然后就一下子到了九个月之后。这一年仿佛过得很快,但是又很慢——各种大事件一件接一件,俨然一副末世景象,也许下面这张来自 unsplash 的图(由于手机自动曝光调整拍出来和眼睛看到的差别很大,所以我自己没有拍到比较好的照片)是一个很形象的写照。这是今年 9 月 9 日三番街头的场景,似乎是由于山火烟尘造成的空气污染,那几天整个湾区都笼罩在这种橙黄色的天空之下,仿佛是走进了 Blade Runner 2049 的电影现场。

就好像自己突然发现到了写年终总结的时间,还有好多本正在读的书没有完成,于是开始抓紧每一分钟试图能尽量最后再多读完两本书。是不是这个宇宙的 game master 也发现这个时代规定的完结档期即将到来,突然意识到 todo list 还有点长,于是开始加班触发剧情了?

读书

经过最后几周的小冲刺,今年读了 16 本中文书、28 本英文书和 1 本日文书,比去年少了不少,差不多回到了我这几年的平均数量。去年的 new year resolution 里有一条是平衡读书的数量和阅读的深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确实是朝着这个方向做出一些改进:今年读的一些严肃的书我都记录和整理了笔记并认真写了书评。另外为了避免最近几年的年终总结的大部分篇幅都被书评占据的情况,我今年单独整理了书评,详细可以参考以下几篇博客:四月谷雨八月白露十二月冬至

在这里只挑几本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书简单介绍一下:加缪的小说《鼠疫》和 Richard Preston 的《血疫 : 埃博拉的故事》都是和当前疫情非常“应景”的同时又非常精彩的书,推荐一看。《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也算和疫情有关,因为一位在方舱医院隔离的小哥捧着它读的照片让这本书突然火了起来。我虽然是后来才知道方舱医院的小哥,但是在这本书在网上火起来之后才找来看的,所以也算是间接受到方舱小哥的影响吧哈哈。内容当然是和疫情没有关系,但是这并不减少它的魅力,特别是如果你上学的时候一到政治课就觉得昏昏欲睡的话,那么这本书可能会稍微改变一点你对相关课题的态度。

如果想看一点轻松一点的东西,那《Gut : The Inside Story of Our Body’s Most Underrated Organ》和《Buzz, Sting, Bite: Why We Need Insects》是两本非常可爱的书,前一本是一位医学博士小姐姐写的关于我们的消化系统和里面的微生物世界的书,后一本是一位挪威大学的生命科学教授大姐姐写的关于昆虫的大千世界的书。还有两本比较特别的书是《A Gentleman in Moscow》和《Born a Crime: Stories from a South African Childhood》。《Moscow》讲述了一个前沙俄贵族被软禁在酒店内三十多年的日常生活的(虚构)故事,而《South African》则是讲一个黑白混血儿在南非种族隔离大背景下成长过程的日常生活的(真实)故事。特别之处在于它们都讲述了不幸的故事,但是却都看不到一点戾气,读起来甚至有一点诙谐和治愈。我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2020 年都是非常糟糕的一年,虽然世界不能一下子就让所有的问题消失变得美好,但是读一读这些文字,看到一个个坦诚面对生活的坚毅强大的心灵,也许还是会有所启发吧!

然后是两本比较严肃的书:《Code : The Hidden Language of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是一本关于数字电路的书,不过讲得非常生动有趣,教你如何从电路开始构造一个存储程序的通用计算机。《The Language Instinct: 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e》则(如题)从许多不同的方面深入探讨了人类的语言天性。最后是两本关于画画的书:《Morpho : Anatomie Artistique》是我花了很长时间临摹的 Anatomy 的书,里面的画都非常漂亮。《Graphic L.A.》是一本教你如何把复杂图像解构成一个层级解构的基本形状的小册子。

涂涂画画

今年画画方面完成的一个大项目是 Morpho 的临摹,从去年开始一直持续了 8 个月才终于完成。当然离精通 Anatomy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大致可以说是把全身的(表面)肌肉都过了一遍,整体有了一个了解,而且临摹过之后确实比只是看过一遍有更深一点的理解,也稍微不那么容易忘记一些。

当然如果一直不用的话也还是会渐渐忘记的。练习一方面是再学习一下其他的书——我这几年陆陆续续买了不少 Anatomy 相关的书,许多都看起来不错,还得接下去再接再厉,其中有几本其实是讲在 gym 里的各种锻炼方式的,但是详细画出了对应的肌肉的运动,感觉很好玩,一直想找机会看一看。另一种锻炼方式就是平时(日常生活中、电视电影中)多注意观察,有意识地去观察肌肉和骨骼的结构和动作和简单的“看到”是很不一样的。“学习绘画至少有一半的内容是学会如何观察”——这种说法在不同的地方见过了许多次,我自己也非常赞同。当然最重要的一个练习还是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画画中,除了观察(如果没有参考的话还要靠想象)之外就是如何执行的问题了,如何渲染基本的 form 这其实属于基本的素描基础,感觉我在这方面还是缺乏足够的训练和理解。

相似的 frustration 也在树的练习中感觉到了。似乎是有几幅涉及到很多植物的临摹图画得很不顺手,于是决定专门练习一下如何画树,不过其实很快就意识到其实画树除了要对不同类型的树有所了解之外,其实很快就归结为基本 form 的渲染了:树干是圆柱或圆锥,浓密的树冠肯定不应该去一片树叶一片树叶地画,而是要将它看成许多体积的几何体去渲染,并在合适的地方(通常是在明暗分界线附近)做适当的描绘来“suggest”它的 texture。总之最后还是取决于 form render 的基本功。

所以我也有做一些基本 form rendering 的练习,不过练习的量还远远不够,一方面是练习的对象也不太好找,日常生活中的静物很多都不太适合作为基础练习,只画圆柱或者球形的物体大概不太够,但是如果结构太复杂又有点本末倒置,而且很多金属或者玻璃制品都有非常复杂的反光——而反光的刻画练习最好是放在基本的 form rendering 之后。也许我之后可以考虑学习一下简单的 Blender 操作,做一些基本的几何体的 3D 渲染出来作为练习的对象。

另外还做了一些 perspective 和人像的练习,特别是 perspective,我原本以为自己是已经完全掌握了的,但是在实际构图的时候会碰到很多的问题,从 fish-eye、wide-angle、zoom lense 之类的镜头的角度来考虑的时候往往引入更多的问题,有时会绕进去想不清楚。我本来觉得应该是有几个简单的投影法则可以让我们非常容易地写一个程序来 visualize 出各种不同镜头、距离远近等情况下在成像屏幕的投影,但是事实证明似乎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也许直接通过一个 3D 软件来做这样的事情会容易很多,不过那样对背后原理的理解就比较淡了。有趣的是我前阵子在看《古今数学思想(一)》,里面有提到早期许多几何学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其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发展透视学。人像绘画的练习也是这几年一直都陆陆续续有在做,目前的情况依然是很不稳定的,有时候会有不错的画,但也会有许多画的很糟糕的情况。

剩下是一些其他的练习,总体而言今年前半年练习量还是很足的,不过到后半年由于入了游戏和键盘(以及 electronics 相关)这两个坑,分割了许多课余时间,所以练习量下降不少,不过这感觉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课余时间只有那么多。今年除了 Anatomy 的练习是在纸上完成的之外,完全没有碰水彩或者 Acrylic 之类的 traditional media,果然最大的感触还是一年一晃眼呀。

最后因为 Procreate 完善了它的动画功能,于是今年还再次尝试了一下逐帧动画,和 N 一起做了两个简单的动画,感觉做动画还是太费时费力了,一帧一帧地画很相似的东西真的很快就变得有点 boring 了。现在的 AI generated art 越来越炫酷,从实用的角度来说也许尝试生成过渡帧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也不会让 artist 们觉得会威胁到自己的饭碗。

至于 Inktober 今年是完全跳过了,九月就一直比较忙碌,整体比较累,同时还在玩 Legend of Zelda BotW,所以今年十月就给自己放假了。

音乐

钢琴方面从三月居家令开始之后就没有跟老师上课了,虽然中断了一段时间之后老师们都开始提供网上授课,但是我感觉钢琴网上授课太麻烦了,而且效果好坏也非常难讲,于是就暂时决定等到居家令结束之后再说,没想到一下子居家了一整年。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我的练习变得有点散漫,基本上维持了每天练习,不过总的练习时间可能只有去年的一半左右。今年花了不少时间来练习视奏,感觉是进步了不少,不过整体水平还是很不行。曲子方面由于现在没有老师推荐了,我干脆找了一些动漫曲目来练。

另外还玩了玩 N 的闲置 Ukulele,基本上只是几次午休的时间看一些简单的 tutorial,只学会了几个基本的和弦,其他还什么都不会,而且觉得手指按弦按得超痛。还有一阵子用一个 app 练习了一下视唱,就是照着五线谱哼调子,当做饭后帮助消化的活动,然后发现在我自己的脑子里 do re mi 这些根本没有和对应的音关联起来,同一个 note(比如 fa)我有可能在不同的时候用完全不同的音唱出来……😅 也许是该认认真真练习一下才行哦。

还有一个好玩的是 N 找到的定制八音盒,通过在一个纸带上打孔来定制音乐,然后把打好孔的纸带通过手摇的方式经过一个小机械装置,就能发出你打的旋律。当然限制很大,比如整个音域只能在两个八度以内,声音强弱的控制自然是没有的,节奏方面通过观察机械装置,感觉似乎可以不一定非要和节拍线 align 起来,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限制是同一个音在前后两个半拍都有的话后面半拍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总而言之从功能、易用性等各方面来说都远不及直接在电脑上用 MIDI 来谱曲,但是触手可及的东西有时候也还是有它自己的魅力吧,毕竟这个是玩具而不是生产工具。

平安夜的时候在仪式感很强的 N 的要求下我们在家举办了一个音乐会,N 弹了钢琴和吉他,我只演奏了一首 EVA 里的《残酷天使的行动纲领》,虽然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不过还是把自己的录音分享在这里好了,庆祝一下 EVA 新剧场版最终章的新宣传片发布,并期望它不要再再再再延期了,以及期待日本之外尽快能看得到。

游戏动漫和剧集

今年游戏也玩了不少,上半年主要是偶尔和 N 一起玩一玩《Overcooked 2》或是《侍魂:晓》。然后 7 月独立日假期的时候无意中提起来,决定让 N 尝试一下《The Legend of Zelda: Breath of the Wild》,然后开始两人一起玩(轮流操作),我虽然通关过一次,但已经是几年前了,所以再玩也有很多新鲜感在,结果其沉迷程度是比较严重的,一直玩到年底,刚好碰上《Hyrule Warriors: Age of Calamity》出来,基本上是无缝衔接,由于后者直接允许双人游戏,所以虽然不是像 BotW 那样的开放世界探索,但是其实比想象中好玩,再加上刚玩了一遍 BotW,Age of Calamity 里诚意满满的粉丝向福利(比如把 BotW 里简略带过的许多人物,以及 BotW 里记忆片段里看到的情节碎片都完整重现出来)简直让人把持不住,结果感恩节假期那阵子几乎是从早到晚地在玩,两个星期直接通关并解开了第二结局。不得不说这样子玩游戏比工作还要累,以后还是得多注意平衡一点。

2020 年看了特别特别多的动画和剧,因为 N 坚持不退让的习惯是要在吃饭的时候看剧,我虽然比较喜欢吃饭的时候进入放空状态,但是好像两人一起吃饭各自沉默放空会很奇怪,而且我也没有反感看剧,所以也就妥协了,然后很积极地分享了许多我喜欢的剧。比如动画片《钢之炼金术师(2009)》、《xxxHolic》、《xxxHolic 继》以及各个剧场版、《星际牛仔》、《棋魂》、《进击的巨人》1-3 季、《攻壳机动队》、《最终流放》、《利兹与青鸟》、《夏娃的时间》、《EVA 新剧场版 序、破、Q》、《HUNTER×HUNTER(2011)》、《别对映像研出手!》、《强风吹拂》、《攻壳机动队:SAC 2045》,除了最后四个其他都是我之前看过的。还看了一些其他动画比如《鬼灭之刃》、《七大罪》、《天气之子》、《Akira》我觉得一般般,特别是《鬼灭之刃》完全没有得到它火爆的点在哪里,感觉我已经有点跟不上现在动画的潮流了,希望以后不要变成只能不断地看旧动画的状况,至少目前正在播出的《进击的巨人》第四季会如何展开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剧方面主要看了《权力的游戏》、《战争与和平》、《大军师司马懿》、《坂上之云》(没看下去)和一些纪录片。相比起来电影倒是看得很少,主要的原因是电影的长度不太适合放在吃饭的时候看,而平时看了许多剧之后其他时间想额外看东西的欲望就不是那么强烈了。除了年末放假看的几部《谍影重重》之外,现在我记得最清楚的电影大概是《飘》了,因为它实是太低于我的预期了。

Keyboard and Electronics

今年我入了两个新坑,后来它们 converge 到一起了。一个是关于键盘的狂热,其实从去年年末就开始了,我现在想不起来起因是什么了,总之我突然决定要给自己找一个最好用的键盘,于是尝试了很多不同的键盘,从低端的二十几块的便宜无线键盘到高端静电容 RealForce 和 HHKB 之类的都尝试过之后找到了几个不错的选择,其中最喜欢的是 Niz Plum Atom68 35g 静电容键盘。后来居家令下达的时候大家都没有觉得会持续很久,所以并没有把公司的办公设备都转移到家了来,我也有键盘被丢在公司落灰了,到后来我开始认真优化在家办公的工作环境的期间突然又开始对研究键盘,并发现了定制键盘的社区:大家使用各种组件组装适合自己的键盘,并通过固件任意定制键盘布局等。

左下:我的第一个自己组装的键盘 (KBD67v2 MK II)。左上:我的第一个 ortholinear 键盘 (Planck EZ)。右:更换键盘帽中……

不过我从小就没有拆卸和组装东西的爱好,所以这个对我来说是比较新的领域,但网上大家贴的键盘的照片看起来都超美,所以也是比较心痒痒,大概六七月份的时候终于决定从“换键盘帽”这个简单的活动开始玩一玩。事实证明换键盘帽也不是 fool proof 的,比如键帽其实有各种不同的 形状和大小,不能随意互换混用的,手感也各不相同,再比如较长的键下面会安装 stablizer,某些 stablizer 拆卸和安装的时候需要一些额外步骤,总之倒腾的过程中也了解清楚了它们的结构,学到了不少东西——不过毫无疑问这些东西在其它任何地方都是没有用的。

有一个问题是定制键盘的圈子虽然大到有一个社区,但是其实还是相对小众的,所以很多东西(包括漂亮的键盘帽)都不是说能在 Amazon 上买到直接两天到货的,而是需要在专门的键盘爱好者网站或者像 AliExpress 这类的网站上买配件,短则需要等几周,对于 GroupBuy 性质的物品甚至有长达一两年的等待时间,非常不适合我这样的买东西时把 shipping time 当做第一要素的人😂。结果在“漫长”的等待新键盘帽到达的过程中我又入了 Ortholinear 键盘的坑,还在某次限时抢购中没忍住下单了一个 KBD67v2 MK II 的键盘 DIY kit,这其实是比较简单 kit,因为 PCB 已经预组装好了,不需要焊任何元件,需要的就只是把 PCB、定位板、键轴、键帽和外壳这些组装起来,和拼乐高差不多(只是没有那么详细的步骤指南)。

另一个坑是 Electronics,或者是更 high level 一点的嵌入式相关,我有写过一篇博客介绍入坑经历,契机主要是在 Procreate 的论坛上看到有一个人 DIY 了一个蓝牙遥控器,可以连到 iPad 上,作为 Procreate 的快捷键输入辅助设备,而且他在网上出售自己 DIY 用的 PCB 板子(我买的时候一直以为 PCB 就是集成电路,后来才知道其实只是起到连线作用,芯片控制器是需要额外购买然后焊上去的)。

于是我决定尝试一下,不过作者提供的组装说明和文档非常简洁,由于我完全是新手,所以很多东西都没有谱,比如要买什么样的按钮,如果是经常捣鼓这些东西的话,会很清楚即使买不到完全一样的,哪些不同厂商的产品或者相似的替代品也是完全可以用的等等。而且组装过程还需要使用焊锡进行焊接,对于这个不可逆的过程我非常恐惧,好在 N 在大学时代有过一些焊板子的经验,还表示出了对重拾这门手艺的兴趣。焊完之后还需要烧固件,这也是我完全没有经验的,为了做好准备工作,我六月在网上买了一个 Elegoo Arduino Starder Kit 回来,跟着教程走一走,熟悉一下基本概念和操作,当然如果好玩的话,也是打算认真走一下这个坑,以后当做业余爱好也 DIY 一些小玩意。

结果很成功,虽然做出来的遥控器后来没有经常用,但这主要是由于 iOS 太过封闭,而 Procreate 对键盘快捷键的支持也很弱,导致实际并没有特别易用。但是从调研到采购 parts、焊接组装、烧固件、测试整个过程其实挺 adventurous 的,碰到不少问题,但最后都解决了。并且我们都觉得 electronics 这个坑挺好玩的,Arduino kit 中还有温度、湿度、距离探测等 sensor,以及马达、摇杆、红外遥控器、LED 小显示屏之类的元件,虽然其实也不知道真正能做出多有用的东西,但是好像作为一个兴趣爱好是挺不错的,特别是我的其他大部分课余休闲(读书画画游戏动漫之类的)都无法起到对工作中已经很疲劳的眼睛的放松效果的情况下。

两个坑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我下半年的定制键盘之旅。在做了许多调研之后我制定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计划:第一步是直接从网上购买完整的 kit 进行焊接和组装;第二步是通过开源项目自己去打印 PCB、调研和采购相关元件和材料进行组装;最后就可以从头自己设计键盘了。

来自 BoardSource 的 5x12 ortholinear 键盘,我的第一个焊接组装键盘。

由于这个时候我已经对 ortholinear 键盘很喜爱了,所以第一步选用了 BoardSource 的 5x12 Ortho 键盘 kit。组装过程我在九月的记一次有意义的熬夜这篇博客里记录了:碰到了一些问题,导致熬夜调试,最后问题得到了解决,过程中不仅对键盘内部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了详细的了解,而且也学会了 desoldering 的手艺(当然所有 soldering 和 desoldering 相关的作业其实都是 N 来完成的)。

下一步本来是要自己收集部件,不过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我发现有一些人很热衷于人体工学键盘,通常是分离式的,这样用的时候可以让两个手不用并拢扭在中间导致手腕疲劳。Corne 分离式键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虽然是开源的,但是我发现它和之前尝试的 5x12 不一样,使用更小的 SMD 元件,以及还有 OLED 屏之类的其它没有接触过的元件,所以最后我还是决定先使用预售的完整 kit 了,几乎同时我还尝试了一个类似设计的 Reviung41 伪分离式键盘。

左:Corne 分离式键盘和 Reviung41 伪分离式键盘。右上:SMD 的二极管。右下:Corne 组装现场。

两个组装过程中记录在了十月的这篇博客中,都碰到了一些小问题,不过对于 electronics 相关的 debug 多少有一些经验了,所以很快就解决了。对于 Reviung41 我自己去找网上的激光切割服务切了中间板,所以也达到了一点点之前计划的熟悉相关采购流程的初衷;对于 Corne 我是花了不少时间去定制 OLED 的显示,虽然最后发现用途不是很大,但是这个过程中让我对键盘固件的原理和内部结构有了更深的了解。

之后就是设计自己的键盘了,在组装其他键盘 kit 的期间我也有在网上看一些 PCB 设计相关的资料,可以说大概已经搞清楚了工具和流程,唯一的问题在于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设计的想法,感觉几个开源的键盘项目已经是我觉得最优的设计了。

自己设计的 low-profile ortholinear 键盘,从 PCB 到固件、组装全部 DIY。

不过我当时已经开始尝试切换到 Colemak Mod-DH 这个键盘布局了,“把最常用的元音字母键放在最容易按的位置”这个理由似乎很符合逻辑,所以 N 也突然有兴趣开始尝试一下我做的这些奇怪的键盘。于是我发现 N 使用键盘的许多习惯和我不太一样,可以针对她的习惯帮她设计一个更合适的键盘。整个过程已经在这篇博客中详细记录下来了,也就不在这里详细叙述了。由于当时想在 N 生日之前做完,所以整个过程其实挺赶的,而且完全是第一次做,最后没有出大差错,也算是非常幸运了。

由于 PCB 生产的订单一般是三到五张起,所以我有一些多余的 PCB,于是我又使用 nice!nano 代替 Elite-C 作为控制板,并加上锂电池做了一个蓝牙版的 low-profile 键盘。由于 nice!nano 和 Elite-C 的 footprint 完全是兼容的,所以现有的 PCB 可以直接用,只需要修改固件代码即可。现在的开源蓝牙键盘固件并没有像 USB 键盘固件那么成熟,目前最 promising 的看起来是 ZMK,不过也还有一些功能正在开发中,蓝牙连接(特别是在 MacOS 下)也还不是特别鲁棒(部分原因也是苹果系统很不屑遵守蓝牙的协议标准),不过他们的社区非常友好,如果以后有机会也许可以考虑贡献一些代码,因为我对嵌入式编程也渐渐开始有兴趣,这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实际的练手机会。不过他们发展也挺快的,很快应该就能到达主要的功能都完整的状态了,目前的版本我自己日常使用已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了。

我在倒腾的过程中也学习了不少蓝牙相关的东西,感觉蓝牙和 WIFI 真是风格迥异,后者是基于互联网的分层结构,WIFI 本身只是提供了一个通信渠道,至于上层是什么协议和应用,底层实现是完全不 care 的,而蓝牙则是所有东西揉成一坨的大杂烩,底层的信号传输和顶层的实际应用全部交织在一起,看起来很混乱,也许一部分是历史原因,但可能也有合理的原因,比如要实现超低功耗,如果底层知道上层的应用需要 low latency 但是非常不频繁的信息交换的话,就可以在大部分时间里把计算和通讯之类的模块放到休眠状态以达到省电的目的。现在最新的蓝牙标准(通常称作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的目标应用场景有很多是需要靠电池运行数月甚至数年的小设备。

另外因为 nice!nano 比较难买到,我还尝试自己组装了类似的带蓝牙的微控制器板,正好有一个开源的项目叫做 nrfMicro,提供了几乎一样的板子的源代码和 BOM

左:nrfMicro 及其上的元件和耳机的大小对比。右:N 正在电子放大镜的辅助下将元件焊到 nrfMicro 上。

由于我已经有打印 PCB 和采购组件自己组装的经验了,所以理论上自己组装这个板子是轻车熟路。但其实这个过程和之前键盘 PCB 的组装差别还蛮大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这个板子小很多,使用的组件也都小许多倍(例如 0603 package 的电阻大约是 1.6 毫米长、0.85 毫米宽),在普通的键盘配件网站是买不到的,需要在 AliExpress、LCSC 或者 mouser 之类的地方买,如果找不到完全一样的元件的话,就得靠经验找合适的替代品。除了采购之外还有两个大问题是焊接和编程。

焊接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在一次不太成功的尝试之后,我们彻底升级了焊接工具包,并在网上看了许多 SMD 芯片焊接的教程,最终 N 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编程则是指向芯片写入 Bootloader 的过程,需要借助额外的 Programmer 设备,我买了一个 J-Link Edu Mini 来做这件事情,这也是完全全新的体验,经过许多次折腾和尝试之后才搞好。整个过程记录在最近的一篇博客中。

从六月到十二月,从零开始接触 Electronics 的这一段旅程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因为几乎每一步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我们对于未知的东西往往会因为害怕挫折和失败而抗拒去尝试,但是兴趣浓到能突破自己的 comfort zone 的话,新的尝试有可能带来非常大的 reward。其实中间还是有点沉迷的,幸运的是我已经从半夜睡不着爬起来看键盘帽的 Group Buy 的状态走出来了,到现在这个爱好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嵌入式系统和 Electronics 本身了,虽然现在还不是很确定能做一些什么东西,但明年打算看一看 Internet of Things 相关的材料,也许就像 DIY 的 low-profile 键盘一样,在偶然间就会有好玩的 idea 知道要做什么呢。😃 其实想想学习编程似乎也是差不多的:并没有那么多现成的又有趣又有用还比较 approachable 的项目等着你去应用你学到的编程技能吧。

柴米油盐酱醋茶

2020 年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概二月底去三番做 ZD 的证婚人是最后一次跟小伙伴们(小规模)聚会了,事实上原定当晚的聚餐也由于病毒传播的担忧取消了。那之后没过多久就颁布了居家令,从三月到十二月长达十个月的时间跟认识的人面对面相见应该不超过五次,而且都只是交接一下什么东西之类的短暂几分钟的交互。中间几乎是完全遵守居家令,为数不多的几次真正意义上的出门就只是去 FedEx 打印材料、去体检、或者去退亚马逊的包裹,除此之外最多只是走到小区门口收包裹,连散步也主要只是在自家门口绕圈圈。刚开始小伙伴们还组织一些在线活动,比如一起开着视频吃饭聊天啥的,但是渐渐的也没有什么人去(不知是不是发现大家每天的生活也都一样,没有太多可以聊的)然后也不了了之了。

虽然我知道自己在家蛮待得住的,但也对自己的宅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到目前为止心理上并没有什么不适(当然焦虑情绪是有的,但那更多的是因为新闻里看到的各种事件的缘故),主要的麻烦还是在于身体上缺乏运动。当然客观来讲我也并不是一个人待着,二月我们小区有一个分了上下两层的 2B2B 空出来,于是我和 N 决定搬到一起,过去我并没有真正跟亲密的人长时间住在一起过,所以我对这件事其实有点 nervous,因为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比较独立的人的“副作用”就是会需要一定的独处时间或空间,所以选上下分层的房型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折中方案。结果这一年相处很愉快,虽然确实和一个人时的随心所欲相比很不一样了,但也没有很强烈的束缚的感觉。特别是考虑到每次我若在父母家住超过一周就总会有一些小矛盾出现,这还是有点意外的。也许是 N 的脾气太好了,亦或者是我俩的生活方式原本就太像了,没有太多需要磨合的地方?有一个问题是我俩的书加在一起有点太多了,导致我的书架有一次直接塌掉了……

总之年初有一系列巧合,让我在疫情到来的时候没有那么措手不及。先是我 lease 的车到期了,我直接还掉并打算向 N 看齐尝试一下在湾区没有车生活的可行程度,所以并没有签新的车,没有车可能也是导致我们能严格遵守居家令的一大原因。与此同时也开始尝试一些网上买菜的 app,当时完全没想到剩下的一年都是全靠这几个 app 活的。搬家也是,提前一个月签了合同,结果搬完家的那一周就开始了居家令。居家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每天每顿都得不停地做饭,处于健康和安全的考虑,我们外卖也很少点,但两个人一起住之后做饭的压力就可以分担了。

尝试山寨家乡的味道:糊辣椒和碱水粽。

随着居家令的延长,大家都开始变身大厨,这一波风潮显然是比来美国读 PhD 的时候更彻底,连我也开始仔细回忆小时候吃过的一些东西并尝试做一些重现和山寨工作了。当然研究料理的积极性和 N 比起来我还是相形见绌。居家之后除了失去公司食堂之外,还有咖啡。我印象中好像去年为了改善睡眠已经开始戒掉每日咖啡的习惯了,所以大半年没有喝咖啡也并没有觉得不习惯,有一次 N 无意中看到一个评价很高的速溶咖啡,就买了一些来尝试,结果意外地好喝(超过了公司食堂的咖啡水平),于是下半年渐渐有了下午茶咖啡时间,又恢复了每日咖啡的习惯。

居家令对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可能还是运动量了。我平时并不是一个积极去 gym 锻炼的人,但是也尽量会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去年主要是靠拳击课、游泳、骑车上班之类的来维持,结果现在拳击课自然没有了,也不用骑车上班了,小区的游泳池和 gym 虽然有一段时间是开放的,却也不敢去。结果就连平时在公司上班最基本的从工位到会议室、或者到食堂之类的基本步行活动都没有了。一两个月的话可能还行,但是一年两年这样下去可能是会严重肌肉萎缩了。

Fitness Boxing 截图,图片来自 Nintendo 官网。

我们目前主要是通过 Switch 上的一个叫做 Fitness Boxing 的游戏来维持运动量,这个游戏感觉用来学习 boxing 可能不太行,但是如果已经对基本动作比较熟练了,用来在家练习还是蛮不错的,可以两个人同时练习。隔空打拳和有 pad 打的情况还是不太一样(目标处是否有阻力),戴上有重量的手套会稍微增加一点运动量,但不知道如果长期这样打动作是不是也有变形的危险。游戏会给出组合动作,然后通过你手里拿着的手柄里的动作感应器来识别你的动作,一些比较复杂的动作(比如前后跳)一开始会识别得很不准,不过似乎准确度一直在上升,不知道是程序里有 adaptive tuning 还是说我们的动作更趋向于程序里设定的标准动作了。主要的缺点应该就是曲库小,关卡数量也不够多吧。当然由于 boxing 和 dancing 不太一样,标准动作就只有那么多种,除了加不同的组合之外似乎也不太容易加全新的关卡。

有一段时间我们还做过每周末出门散步来维持腿部肌肉的尝试,但是没坚持多久就又碰到山火,湾区空气污染似乎破了纪录,导致很长一段时间 literally 无法出门了。总之就是多灾多难。

虽然不是很想去医院这种比较高危的场所,但是最终还是在年末之前去做了今年的年检,体重没有太大变化,验血查出来的结果整体上没有什么问题,有几个指标比去年有所升高,到了参考的正常范围之外,不过医生说 nothing to worry about。不过我自己觉得今年抵抗力下降了一些,似乎更容易发炎上火,还有过几次比较严重的感冒,【工作太认真就口渴难耐】病也更容易出现,不过耳鸣似乎没有明显地变严重,虽然居家办公导致使用耳机(开视频会议)的时间大大增加。

睡眠方面也是有好有坏,整体来讲免去 commute 和 traffic 之类的烦恼之后起床时间更容易根据自己的节奏来安排了,晚上也更加注意及时开始准备进入休息模式少接触蓝光,我觉得顺利入睡的情况下应该是比去年休息得更好了,但是同时失眠到比较晚的频率也上升了,所以平均来看算是和去年持平吧。另外我发现在有正常的床睡午觉的情况下我几乎是沾到枕头就睡着了,如果晚上入睡也能每次都这么顺利就好了。

生活与工作

居家令的直接影响是工作和生活揉在了一起,N 和我都属于比较幸运的一部分在家也能正常办公的职业,但实际和在公司上班还是很不一样的。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优化之后两人都配备了升降桌、工学椅、显示器。但是视频会议和现场讨论的效果还是差挺多的,特别是需要讨论模型和算法的细节的时候。而且缺少了 commute 和办公室、会议室、食堂之间移动的这些基本活动之后,剩下的就真的只是一整天都坐在电脑前了,这样对眼睛、腰部和颈椎带来的疲劳程度很多时候都是能够感觉到的。为此我专门下载了一个类似于番茄工作法的 app,提醒自己每 25 分钟就起来活动 5 分钟。效果挺明显的,但很多时候都没法用,比如有一个长达一小时的会议,或者有好几个连在一起的小会议等等。事实上会议变多也是居家令开始之后我感觉到的一个明显变化。

没有 commute 之后,工作开始时间也变早了,这种细微的变化似乎导致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有点变得越来越倾斜。反正我自己感觉今年工作上的劳累程度增大了许多,虽然我今年没有像去年那样详细记录自己的生活中的时间分配,但很显然今年工作的时长是比去年多不少的,还有几次 deadline 之前周末也从早到晚加班,这基本上是完全违背了我对工作·生活平衡的原则了。是因为在家办公和疫情等各方面外部事件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的原因吗?还是只是单纯地我现在的工作量比之前更大了?也许各方面都有,原本觉得这样的状态大概只会持续几个月,也就没有太在意,但是现在公司也已经公布明年至少还要(自愿)在家办公到 9 月,而且虽然现在疫苗已经开发出来了,但整体局势还并没有出现明显开始变好的迹象,所以可能还是要做好继续长久在家办公的打算,认真规划一下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性了。

虽然宅家并没有让我觉得无聊,但是新闻里的各种事件还是让人变得焦虑。上图是来自 ourworldindata.org 的 Covid-19 累积日增统计图,美国在 2020 年的最后几天感染总人数超过了 2020 万人,达到总人口的 6%。幸运的是我老家在国内属于比较偏远的地区,所以疫情在国内蔓延的时候并没有对家人的情况太担忧。后来全球大爆发,几乎是每过几个小时就会刷新疫情状况,但过了一两个月也就麻木了,但是显然 2020 年的新闻里总是不缺少新的料来让大家保持新鲜感。焦虑的直接反应是会不停地刷手机看新闻之类的,甚至到了上厕所也要刷刷手机的地步,感觉急需纠正一下,不过想到非常时期也不要对自己太严厉,也就先放任一点了。

工作上其实也是多事的一年,公司里的事情我也不便在这里多讲,特别是见了各种 drama 之后觉得这个方面还是谨慎为妙的。不过幸运的是至少各种各样的事情目前对我做工作内容和研究的自由度并没有影响。

全球 lock down 之后各个会议都变成了在线举办的虚拟会议,虽然整体还是和现场的会议没法比,但是有一个虚拟的 poster 会场还挺好玩的,如下图(与会者们的名字被涂掉了),界面是一个非常简陋的游戏一样的画面,每个人操纵一个小人,当几个人走到距离比较近的时候,或者走到某一个 poster 的区域的时候就会进入一个共享视频聊天界面,在屏幕上方可以看到周围的人的摄像头的内容,并可以进行语音交互。

用这个可以基本实现讲 poster 的功能(虽然我觉得每篇论文都事先录了简介视频,站 poster 的时候还是得人肉从头一遍一遍讲这个有点不合理),而且有时候走过道里也会看到有些人三两聚在一起闲聊。

不过虚拟会议的一大问题是全球各个时区的人都从各个时区来参加会议,时间上比较难 schedule,我有过一个在我当地时间半夜三点的站 poster 的场就直接没去了,虽然说现场会议你去了目标地点还是要倒时差的,但是去现场的感觉还是很不同的吧。对我来说在现场参加的会议会更容易进入状态,在线参加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干扰,比如某个邮件得回一下,某个实验要跑一下,而且由于不是完全 out-of-office 的状态,中间有些工作上的 meeting 也没法不去,于是变成了加班状态。

尾声

去年的年终总结里有列过四条 new year resolution,当然我一如既往地立刻就忘了它们是啥了,不过也许我其实是记在了潜意识里,因为现在翻出来看发现完成得还不错。𝟙. 视奏上有所进步:这个我有在专门做练习,虽然说现在依然很磕磕巴巴,但是毫无疑问是比去年有了明显的进步。𝟚. 对 anatomy 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比较难说加深了多少,但今年完成了 morpho 临摹这个大 project。𝟛. 强迫症得到缓解:这个几乎无法测量,就很难讲了。𝟜. 平衡阅读数量和深度:这个也算是部分实现吧,数量降下来了,深度上主要是选择性地认真做了笔记和整理书评。

所以今年也不妨做一个 new year resolution 试试,万一做到了呢?😆 𝟙. 学会认谱哼唱简单的旋律。𝟚. 在基础 form rendering 上能够从容应对。𝟛. 更深入了解 Electronics 和嵌入式编程。𝟜. 维持基本运动强度以应对长期居家的状况。

那天 那年 可多像一眨眼
让我们一边寻觅一边亏欠
拿起初的心 再把一天走成一年
那女孩做的梦 被微风吹的那么远 快看不见
还好我记住那一天

2009 飘着2010 关于2011 当冬夜渐暖2012 The Moment2013 我要的幸福2014 明天的记忆2015 就是这样2016 无限大2017 风衣2018 世说心语2019 时光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