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09 年开始不知不觉养成以孙燕姿的一首歌作为年度总结贴的标题的习惯:

今年是“新”歌《明天的记忆》。

回忆的泥土 让生命有厚度

2014 年,猛然一念间,好像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至少周围的人都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改变,比如好多人结婚哈哈,确实是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吧。但是关于自己,好像有很多事情但是又不知道从何回忆起。拿了驾照(虽然 license 还没寄到);考了日语 N2(虽然过不过还要再等几个月才知道);跑了意大利日本新加坡(虽然还没有完全明白旅行的意义);放下了以前的心结谈了一场异国恋(虽然总共持续不到一年并且最后是 bad ending);一口气戒掉了人人微博朋友圈脸书 Twitter 之类各种社交网络(虽然因此变得喜欢刷 Hacker News 了并且似乎看动漫的数量明显增加);终于动手学了一点 CUDA 编程和搞了一点 Deep Learning 相关的东西(虽然学术方面进展似乎更加缓慢了)……一晃一眨眼间,不过既然平时从来不管我的 advisor 都突然问你有没有想好 PhD Thesis 的 topic 了没,我才突然意识到过去了的,是一瞬,同时也是一整年。

让明天把今天给记住 不是因为孤独
因为我们追求的专注 不管它起起伏伏
让今天把明天变特殊 未必因为幸福
因为我们努力不服输 从来不曾退出

想要从头回忆起来,但是却不知源头在哪里。上半年的时间我在做些什么呢?看自己的 blog,发现从一月到六月中间间隔了五个月没有任何音讯。努力回想的话,应该是在去年年末回到了国内办理签证,虽然经常被小伙伴说我办事“靠谱”,但是却发生忘记打印面谈预约确认页,以及带手机过安检被赶出来之类的事情……当然一如既往签证被 check。顺便和还在杭州的小伙伴们聚了一下。在家则是陪陪父母见见同学再看着家里的旧物件回忆回忆童年什么的。还有就是两人从时差六小时的两地再聚到一起变成时差零小时,看电影啊 K 歌啊吃东西啊逛街啊画画啊游西湖啊之类的总之就是情侣该干的事情了,似乎并不是现在的状况可以很淡定地回忆的事情……不过要写年度总结的话这些事情也避不开,而且这部分倒也不是什么痛苦的回忆了。

接下去的春季学期没有发生太多事情估计也情有可原,因为那学期修的课里面有一门非常够呛。起因是报名了学校的暑期去日本实习的项目,项目要求一个是日语课程,另外一个则是至少要修一门和日本文化相关的课程,无耐各种“文化课”都和其他的事情和课程之类的时间各种冲突,最后找到的两个选项。

某天准备睡觉时发现床上堆着的要看的东亚政治关系课的阅读材料。

一个是在 Harvard 上的一个日本媒体相关的课,我跑去听了第一堂课,是非常小的一个班,从老师的课程介绍和大家依次做自我介绍的流程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我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因为似乎是非常专业的文科系的研讨课一类的,他们口里蹦出来的那些专业相关的词汇云里雾里不说,他们那种谈吐之间不断地引用某本某本书某篇某篇文献里的观点和论述的方式,我也只能是知难而退了。另一个选项则是在本校的 Political Science 开的一门叫做东亚政治关系的课,似乎没有什么 pre-requisite。事实证明也不是轻松的课,从此以后见到文科社科的同学估计都要表示膜拜了。虽然内容还是比较有趣的,主要分析冷战那一段时间的东亚各国之间的关系,但是每周几百页的英文阅读资料实在是有点够呛,不读当然是不行的,马马虎虎扫过去也不成,因为定期会有小测验考察阅读文献里的内容……所以以我那种慢悠悠的英文阅读速度,结果就是无时无刻不在读文献,不知道会不会这一个学期的英文阅读量要超过之前所有阅读量了吧?希望自己至少在速读方面也许有所进步了!

回想起来回到波士顿的时候正是学校的 IAP 短学期中,在春学期正式开始之前还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其中一个就是参加了 IAP 的弓道课程,虽然只是为期两天的集中入门训练了。大概由于场地的限制,学校是没有弓道俱乐部的,不过波士顿似乎有私人的训练场地。总之这个就是日本的弓道了,所以规则和流程都相当复杂,毕竟日本的体育项目很多都强调“礼儀正しさ”嘛,但是这种大弓真的很酷啊,特别是拉弓的时候先将双手举上头顶再往下张开来这个动作很是喜欢,在《犬夜叉》里应该看到过很多次了。实际证明同时也是比较需要臂力的运动。因为不仅要将弓拉开,而且保持箭架住不掉下来也需要在旋转方向施加力量,我射一轮下来如果不休息直接射第二轮的话,就会很够呛了。

总而言之 IAP 毕竟是各种好玩的活动云集的时段,可以说是我大技校的文化祭也不为过啊。不过中途杀回来能参加的活动也就有限了。

某张自拍。

开学之前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则是关于情人节的。因为异地异国时差等原因嘛,交互方式非常有限啊,所以交换照片也变得相对平常(所以那段时间我也玩起自拍了……)。当时决定在情人节开了一个小玩笑就是做了一个简易的电子小说风格的 app 给对方,在对方打开 app 和 UI 里的人物做一些无厘头的交互对话的同时,后台却偷偷地扫描照片目录把包含对方人脸的照片全部搜集起来。处于人道主义考虑并没有直接将这些照片回传回来,因为玩笑要有一个度嘛。不过最终对方并没有把找到的图片发给我,所以我也不知道这个程序的 out-of-sample generalization 的 performance 到底怎么样了。因为需要做到“不被发觉”的情况下能独立运行的程序,估计不能用 OpenCV 那种巨形库,没记错的话,最后是用的 libccv 来做 detection,recognition 并没有用 deep learning 的东西,而是用 vlfeat 抽取 Fisher Vector 之类的传统特征,手工标定了之前搜集到的对方的照片做了数据集,再训练了一个线性的 SVM 分类器。因为实际上在这之前我对人脸识别这方面的 literature 也并不了解了,做调研之前或者是甚至到最后完成之前我都还不是特别确定自己是否能够搞定,怎么能够独立运行,依赖最少的运行库,保证精度但是又要控制计算量,不要让 CPU 瞬间飙起来导致风扇也响起来之类的,还有比如照片由于 EXIF 元信息使得电脑里打开预览虽然是正的,但是直接把图片数据读出来其实是旋转 90 度的结果,以及如何利用异步计算避免前台打掩护的 GUI 进程假死之类的,等等之类的情况大概就是做 engineering 的东西和做 research 的东西的时候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吧。最后居然发现学校还有专门的 Mac 机房的,于是在没有安装任何 dev tool 的 clean OS X 环境下最后测试修复之后,发给对方了。据说效果还不错,而且同时我这边也收到了非常用心的礼物,说起来大概是印象里收到过的礼物中最用心的一个吧,还有后面一点收到的生日礼物也是。

嘛,其实之前一直以为 vision 里人脸这一块现在已经做到极致了,没想到其实效果也并不如想象的好,比如 detection 方面好像就还并不是很 robust,或者说可用的工具还不够成熟,Google、Facebook 之类的厂商他们自己的相册里人脸检测的结果看起来倒是非常准的。苦恼于 libccv 的 general face detector 的精度问题,我也尝试过一些其他解决方案,有一些专门提供人脸方面的算法的 API,使用起来其实相当不现实,包括非常有名声的国内创业团队做的 Face++,本来很想用他们的 SDK 的,但是怎么也没找到怎么用,并且后来随便测试他们自己的 online demo 的时候也会发现有一些看起来很正常的图片也是会检测不出来的,所以还是继续 ccv 了。另外说起 Face++,感觉这一年开始周围的关于技术创业方面的对话也逐渐变得频繁起来,啊,不过关于这方面还是稍后再说好了。

没节操地再帖一张自己认为比较有意思的 iPad 摄像头和镜子之间递归的反射照片。

总而言之,春季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其他的,也主要还是关于两个人的事情吧。整个过程其实也挺多波折的,各种争吵与不理解中,双方才渐渐开始学会适应这种远程交流和相处方式吧,还有一些外在因素,包括一些比较戏剧化的事情,以及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被卷入到非常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之类的。不喜欢复杂的关系,但是既然走到了一起,也希望能一起把这些事情理清楚。但是自己对感情处理的成熟程度其实也比自己预想的要低吧。然后就是她在申请的学校中做最后决定的时候,东部和西部,我告诉她她选择哪一边我都会很开心的,因为两边都是很不错的项目,虽然确实是自己的真是想法,但是好像又有一些推卸责任的感觉。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是否应该明确表达希望两人在比较近的地方这样的意愿,因为我对人生的理解一直是“很多时候没有哪个选择是正确或错误的,所以最后人生的抉择总是需要自己来做的”。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许这也是我对未来没有很具体的规划的体现吧,所以在分手的时候她向我提出这样的质疑的时候我也无言以对。最终她选择了东部离我很近的地方,所以我觉得会很顺利地慢慢找到两人共同的道路,其实即使她选择西部我也并没有会觉得会不一样吧,不管我想法太天真也好还是我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过具体的未来也好,不想把这个年度总结搞成了情感总结,不过在后来我确实想了很多,就是关于自己的生存方式的问题。

自己关于抉择问题的观点毫无疑问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初中以后就离开家在外读书,然后家里也就再没有干预过我自己对各种重大问题的决定。而关于未来的规划,大概从小到大一直在读书基本上就是顺其自然的道路走下来,也就养成了没有去仔细做规划的习惯吧,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特别是在长大以后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完全没有意料到的事情,惊喜也好变故也好,让我渐渐开始觉得长远规划有点不太现实,于是自己更倾向于制定相对短期的目标,以及基于我异常广泛的兴趣爱好试图比较泛泛地打好自己的基础,然后在(某个我可能从未预料或者期待过的)机会到来的时候能够比较果断地下决定并有能力抓住它。到目前为止自己的人生轨迹基本上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走过来的。然而在那样的情况下面对那样的质疑,也让我狠狠地重新思考了一下这些问题,自己的生存方式是不是太过偏执,可惜并没有得出什么具体的结论。

接近期末的时候去了一趟意大利,在佛罗伦萨的会议。顺便逛了一下,佛罗伦萨是一个小镇风情的感觉,步行就能逛完,但是却也确实非常耐看,建筑啊雕塑之类的,遍地都是文化的感觉,可惜不懂得意大利语,很多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回来之前还去了一趟罗马,虽然从文化、建筑上依然非常令人震撼,但是从城市本身来说就和佛罗伦萨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怎么说呢,广告、骗子遍地的那种感觉吧。可能是因为在斗兽场那里被勒索了 20 欧在车站也碰到一堆小孩骗子要钱,所以印象不是特别好了吧?:p 但是去梵蒂冈的时候似乎是碰到教皇出现,体验了一把“一个国家被人一个挨一个站满”的感觉。在罗马也是第一次住青年旅社,虽然订的时候是订了男生寝室,最后不知道怎么变成混合的了,但是好像也并没有什么违和感,总之就是大家各自睡觉就是了……累了一天也没有精力去关注周围的环境直接倒下就睡了。

从意大利回到学校之后一周就立刻跑去日本了。之后的 90 天的日本滞留,从各种各样的意义来说都将是非常难忘的一段经历,然而我现在已经开始淡忘了,比如我去“天下一品”的话都会点什么拉面,看来记忆力真的是不太行了呢。暑假同去日本的小伙伴说从没见过我那么开心的样子。然而另一方面却又是心理黑暗期,基本上到了得给自己灌心灵鸡汤来维持心跳的地步了。

湘南的日落与富士山。

去日本是通过学校的 MISTI 项目,可以到全世界各地去实习,如果 Host 不提供实习工资的话,学校方也会提供 funding 支持,简直再没比这更好的事情了,就只看你愿不愿意“浪费”掉一个暑假跑到外面去了。只要过了语言方面的基本要求,申请上基本没有什么悬念,联系了京大一位老师作为 Host,同时还说服了另一只关系挺好的小伙伴也去了京大,当然 MIT 这边今年通过 MISTI 去日本的一共应该有超过 20 人了,大部分都是本科生,许多都有一起上过日语课,到了那边也时常会聚一聚。

到学校之前先去了东京附近一个叫做湘南的地方,因为当时正好那里有一个 deep learning 相关的 workshop,老板是 co-organizer,反正刚好在日本,就问他能不能也让我去开开眼界。于是我收到了 invitation,然后一看邀请名单吓哭了,全是 Professor 什么的,就我一个 Mr.……^_^bbb 不过到的人许多其实并不是正儿八经地在搞 deep learning 的,所以会议的主题其实有点散了。特别是有一些比较偏 neural 的听不太懂。会议在一个偏远的会议中心开,组织得挺不错,各种方式鼓励大家交互,像和 Information Geometry 的发明人拼乒乓球这种事情估计平时是不太会碰到的。总之我也是误打误撞了。当时也有理研的人在,谈及那件涉嫌学术造假的事件他们很回避。

湘南会议中心那里可以看到海对面的富士山,这大概是我这次在日本和富士山最“近距离”的一次接触了。湘南之后直接前往京都。从一开始到达就对日本印象特别好,食物、环境、公共设施等等各方面。虽然我的日语比我的英语生涩不知道多少倍,但是第一次到这个国家比初到美国的时候要放松很多。

不过我的烦恼也从到达湘南就开始了。因为 workshop 是非常 intense 的,我也不好意思在一堆大牛认真讨论的时候拿出手机来聊天,所以当时女朋友对我表达了一些不满。到京都之后我试图约她通电话两人仔细沟通一下,但是一直被回避,直到最终分手两人也没有通过话。总之暑假里对方的态度变化让我非常难以理解,当然我也能想出一些理由,比如忙毕业又忙项目之类的,所以对于各种被选择性地回避和无视好像也没有办法,更直接的沟通请求也一直是无视状态,但是又并不是完全不理不睬,所以我也总能找一些理由来说服自己,当然同时内心是异常痛苦的。在京都的时候时常漫无目的地在大街小巷闲逛,京都是个很耐逛的地方,我很喜欢在那里逛,偶尔还会和碰到的当地人聊几句。不过之所以会想出去走啊走啊一直不停地走下去,也是因为内心太压抑了。

有很多次想说这一句的,但是总觉得虽然时间短暂,但是都一起走到这一步了也不想随便放弃。于是就自己每天在矛盾中挣扎,直到给自己灌了很多心灵鸡汤之后决定采取相对积极一点的态度,在网上买各种礼物之类的。总之最后在某次组会上受到她的邮件说她想清楚了的时候,虽然算是晴天霹雳一般,但是那么一瞬间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尝试了各种方式挽回并没有结果,或者说只是变得更糟糕吧,本来想在后面的时间找机会去慢慢地挽回,但是对方显然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得非常坚决,甚至(在我个人看来)做法有点过分了,我也就放手了。那个时候大概是 7 月吧,非和平的分手。大概也是因为前半个暑假对自己的情绪压抑太过了的惯性,当天自己真是出奇的镇定,不过很开心地好朋友们都腾开手边的事情和我煲了一通电话,其实也就说些有的没的聊一些大家近来的生活,但是聊聊天真的舒缓很多,很感动呢。好朋友们都挺担心我,大概是因为我上一次碰到这种事情花了好几年才解开心结的缘故吧。不过这一次差别很大啊,大概自己也看得更开一些吧,如果两人不合适,那就各走各的呗,感谢一直以来的陪伴。就这样。

当然理性上看开了和感性上平复下来还并不是直接对等的,两人一起走过的时间,大概互相人格里都印上了一些对方的影子,我没法也不需要去否定过去的这一段时光,所以只是需要一点时间啦。划掉了之前比较常规路线的双人关东关西游览路线,制定了一条从九州南部的种子岛一路向北贯穿到北海道的奔袭路线,决定好好地散一散心。

日本地图,去过的地方中的一部分当时为了方便标了星标。

总之由这件事情直接引起的两件事情,一个是后面非常难忘的贯穿日本之旅,二就是我终于如愿戒掉社交网络了。因为最后的一些争执言语中实在有点触到我自尊心底线,所以我也希望分开了就不要再有任何瓜葛了,但是总觉得跑去各种社交网络上把对方拉黑这件事有点幼稚,但是看到对方的动态又会打乱慢慢恢复的心情的节奏,但是一下子要全部戒掉也不太容易啊,所以就转移了一下,避开她经常用的那些平台,跑到脸书之类的上面去水,结果到秋学期的时候渐渐就对社交网络整体淡化了,并不是经常会想去上而忍着不上,而是除非邮箱里有邮件说谁 at 我了之类的否则我都不太会想起来还有这些东西了的样子,我也不太清楚这样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大概是因为我不再纠结“可能会错过好朋友的消息啊或者某些有用的资讯啊”之类的问题了吧——毕竟取舍总是要的。所以小伙伴们结婚什么的我经常都不知情没有送上祝福也是抱歉!不过戒掉社交网络也一直是我想做的事情,意外地完成了,并且没有很暴力地采用注销之类的方法,如果有人找我或者自己有什么事情的时候还是会登陆上去的。当然副作用也并不是没有的,虽然我也不知道是否有直接关联了,但是我下半年看动漫的次数明显变多了,同时追五六部新番动画片这样的事情在我人生中还是第一次出现……

再就是旅行的事情了。这个也是第一次,第一次自发地计划并实施旅行,从对要去哪里都毫无概念开始,去网上和书店查询各种旅行攻略,我还尝试问了一些日本人,发现他们很多人其实去过的地方也很少很局部。制定目的地和路线,订住的地方等等,其实还是相当花时间的。主要是我去的地方也不少了,大致路线是从东京出发(当时因为我京都的 Host 跑去法国了,于是我跑去东京的一个实验室做了三个星期的访问),新干线去名古屋,然后从名古屋那边的中部国际机场直接飞到南九州的鹿儿岛,名古屋那边的机场也挺有意思,候机厅可以直接到一个非常宽阔的室外平台去。鹿儿岛滞留期间去了附近的樱岛,是一座活火山,那里有产巨大的萝卜和很小的蜜桔。然后是种子岛:《秒速五厘米》中宇航员一段的场景所在,还有《机器人笔记》的舞台。还有 JAXA 种子岛航天中心。看到很漂亮又没有什么人的海滩,没有带专门的游泳裤但是还是直接冲到海里去了,第一次下海,海水果然好咸。

回去的路上被 Google Map Cache 和 GPS 误导跑到路上长满野草的深山里,好不容易回到大路上结果在路中间看到龟……还有野猫什么的,我打量了一下觉得应该是海龟吧?就把他带回港口丢到海滩上了,回去的途中还碰见另外一只,也是横在路中间,当地的居民好像也习以为常,开车过的时候也都让着它们。

之后又去了屋久岛:《幽灵公主》原型的苔藓森林就在那里。并且凑巧还碰到了鹿儿岛南部一个小镇举行的夏日祭,跑去凑了一番热闹。之后北上去熊本,因为听说熊本拉面很好吃,结果在体验到了非常壮观的浓烟滚滚的阿苏火山口。然后新干线去广岛看原爆纪念馆,正好碰上车站很多人穿着红色衣服,发现当晚有棒球比赛,也跑去凑热闹,一边看比赛一边学习规则。还在宫岛看到了传说中的海上神社,以及比奈良鹿子更有趣的宫岛鹿。路上碰到以为京大毕业的前辈,聊了很久,她对中国的事情也知道很多,说很想去看九寨沟,还说她知道她的姓“市場”的中文念法,是 market 的意思,我问她那日文里是什么意思,她说日本人的姓都没有具体的意思,只是名字才会有附加意义。

之后离开新干线的范畴坐 JR 特急八云号到出云,那里的出云大社很有名,日本的月份里有一个月叫做神无月,因为那个月里八百万神全都去出云开会去了,所以神无月在出云又叫做神在月,“神在”的音最后逐渐演变成日本一种常见的叫做ぜんざい的传统点心,在东京认识的一个在大学学佛教专业的小朋友有买给我吃过,吃起来感觉像很甜的豆粥。嘛,不过我主要是去拜访一下出云阿国的墓地的。

出云阿国据传是日本歌舞伎的创始人,据说她当时为了筹措出云大社的修缮费用,创立了歌舞伎这一种艺术形式,在京都表演,成为传奇。在京都的时候在河原四条那里有看到过她的雕像。总之我很敬佩这样的女子啊。

出云阿国之墓,和日本的其他坟墓差不多,坐落在一片很普通的小墓地里。

出云之后跑去鸟取,去那边主要是去看一个叫做北荣町的柯南小镇,是非常偏远的地方,车站没有自动门,我去的时候也没有人,只看到挂着牌子写着请把车费投到箱子里,甚至在去之前尝试找住宿的地方也难了我一把,没有任何网上可以预定的住处,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旅馆电话,通过 Google Voice 打过去(我没有日本本地手机),对方只问了我国籍就把电话挂了,结果最后我到那边的时候那位老奶奶还真知道是我。但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小镇,从车站开始就到处都是柯南的雕塑和海报,小镇本身也靠海,宁静的沙滩没有人山人海,我躺在沙滩上看日落和天边的船只的信号灯,旁边的树林里有几家镇民在做露天烧烤。

鸟取还有一个巨大的沙丘海滩也比较有意思,大概到真正的沙漠里会更绝望吧:明明很短的距离,但是要费很大的劲才能走到,特别是往上爬的时候。在沙丘里爬了半天,后来回到地面上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能双脚踩着踏实的地面这样“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福分”呢。去的时候旁边还在举行世界古代文明主题的大型沙雕展览,那几天是俄罗斯文明的展出,非常有意思。

从鸟取往南回到新干线的主干道上,到达神户,品尝了传说中的神户牛肉,第二天本来是要去看孙中山纪念馆,结果上错车了,是开去姫路的,于是索性去看了传说中的姫路城,由于天守阁正在修缮,所以有一片不能参观,但是看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糖果做的姫路城的模型……非常好吃的样子。

之后回到京都暂时休整(主要是法国的 Host 临时回来了一趟,我要是不回去那个暑假就再没机会见他了)。由于我是直接从东京开始绕到南部岛屿,再辗转回到京都大本营的,所以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其实我是拖着去东京生活三个星期用的行李去旅行的。好在我一向是行李极简主义者,所谓全部家当其实就是一个背包和一个斜挎包而已。

而且日本到处都有非常便利的 coin locker,我也不用扛着全部家当跑来跑去的。倒是行李里的一些奇怪物品(比如六孔插线板)中间起了挺多作用……实际上在京都修正之后的北海道之旅听起来更恐怖,因为那是我在日本的最后几天,最终我要从东京起飞,所以中途不会再回京都,于是我是真正拖着全部直接回美国的家当游北海道的——行李极简主义者的优越感顿时体现出来了。XD

JR Pass 的七天期限已经在南部用光了,而且新干线也只能通道青森而已,北海道要到 2015 才开通,所以决定飞过去。由于京都没有机场,从旁边的大阪起飞到新千岁机场。之后先去小樽,当晚去看了哆啦A梦 3D 版《Stand By Me》的首映。第二天正好正碰到小樽在举办风铃浴衣祭,小镇上的各种玻璃制品店和八音盒店都挂满了风铃,童话般的小镇吧,还看到浴衣时装大赛。小樽下一站是美瑛富良野,但是那边没有能找到合适的住宿,就住在旭川,和另一个小伙伴在那里汇合,悲剧地半夜聊到四点多,第二天一早坐火车去美瑛,因为他头一天已经去过美瑛和富良野了,所以路也比较熟悉,他说还想再逛一遍美瑛丘陵,于是我们在那里租了自行车。日本很流行那种带电动助力的自行车,上坡很省力。租一天大概要 3000 日元的样子,但是是还车的时候付钱,租的时候只要写下名字和国籍,什么证件押金之类的都不用就可以把车骑走了…………

美瑛非常漂亮,小伙伴是 Clannad 迷,看到一片向日葵田的时候停下来用手机开始播放插曲《小小的手心》。走完超广角之路之后他由于要往回赶就先离开了,我回到租车的店换了一张拼布之路的地图继续逛。一直到下午赶回车站坐车去富良野,小伙伴说他去那边看的时候薰衣草全都谢了没有什么好看的,但是我已经在那边订好了住宿,所以晚上还是得去那里,到那边的时候下起小雨,虽然是盛夏但是北海道的雨天也冷了起来,我在一个滑雪旅店留宿一晚之后第二天一早直接启程去函馆。富良野到函馆要坐 7 小时的火车,我虽然买了 JR 北海道 Pass 可以换指定席,但是那段时间好像是北海道旅行旺季,我跑去车站问票的时候都没有,只有去自由席找座位,结果发现很多人站着,当然和我在国内坐过的火车的拥挤程度还是没得比的。不过一路也很有趣,因为我从名古屋开始就在各种交通工具辗转的时候拿着笔画周围的人。铁路有很长一段一直是沿海的,中间还出现了海上彩虹,大家都很激动。

出现彩虹是因为有风雨,刚到函馆的时候那里正风起云涌,在车站问工作人员要怎么去函馆山的时候她们告诉我今天起风了缆车不开,我还想缆车原来这么不 robust 啊,吹点风就要停,结果一出车站差点整个人给卷到海里去了。不过纯属意外我之前定的行程也是在函馆留两晚,所以还是在第二天放晴之后到山顶看到了传说中的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夜景的照片就不上了,确实很漂亮,但是我的手机拍不出什么效果来,于是拍了些人,很多很多的人,天还没黑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

洞爷湖车站旁边的海上日落,小镇很安静,几乎没有人,除了几只小猫和在海边木凳上发短信的一个中学生小朋友。

当然我在函馆呆两天并不是为了要看夜景,海鲜朝市、五稜郭、坂道等等,这里还有挺多有趣的地方,不过好像年度总结有点写成游记的嫌疑了我还是一笔带过吧。函馆之后去了洞爷湖,看了熊牧场,泡了温泉,吃到了非常美味的四川担担面。最后一站是札幌,不知为何在札幌的时候总是有种身在名古屋的错觉。在札幌的北海道厅旧址和一个工作人员老爷爷攀谈,他问我在哪里上学的,我说美国,然后他说,啊,厉害啊,该不会是 MIT 吧?……

除了我自己跑的以外,还有跟学校的小伙伴们一起去过奈良、箱根等地方。还有就是东京,很京都很不一样的城市,秋叶原并没有特别喜欢,虽然去了好几次但是都是为了给别人买礼物。倒是有一个叫做神保町的地方,聚集了 180 多家书店!!!我在那里买了一本日文译本的米兰·昆德拉的《相遇》,不知道要何年才看得懂。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是非常充实又非常累的一次旅行。住宿方面也是五花八门,基本上能找到什么就住什么,大约有一半是青旅,有那种整个就只有一间大屋,“你上去随便找个空着的床位”的男女混住的青旅,也有装修装饰都非常精美有趣榻榻米独立小隔间的青旅,还尝试过传说中的胶囊旅馆(略吓人),还有一些便宜的连锁酒店之类的。交通工具也是飞机火车汽车缆车电车高速船夜行巴士。

回到美国之后在纽约短暂滞留之后回到了 Boston。秋学期的计划是彻底调整好暑假的坏心情,考掉 JLPT N3,考掉驾照,完成 RQE Oral Defense。想考日语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日语课已经修到头了,但是又不想再这个挡头让好不容易入门的日语荒废掉,于是想报个等级考试督促一下自己学习。结果看到考试说明上写的只要做对 50% 就能过,果断弃掉 N3 直接报了 N2……在日本的三个月,其实并没有太多机会跟当地人长篇大论地用日语交流,但是平时的耳濡目染我感觉对语言水平提升还是蛮大的,主要是日常听力和口语方面。不过就督促自己学习这个目的来说的话基本上是完全失败了,虽然买了参考资料,但是最后基本就是裸考,更夸张的是,我在计划回国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这件事情,回国机票买了考试当天的机票,并且预约了回到国内第二天的签证面试,要不是这些东西都可以改时间,我这个名就白报了……

考驾照的计划是动员小伙伴们一起,但是大家都各自都很忙,一直拖着,有一天我终于决定要开始着手搞这件事情了,询问去年一起考 permit 的小伙伴,结果她说她看了一下 permit 上的日期,难道不就是去年的今天吗?我一阵黑线,最后还好发现 permit 的有效期是两年而不是一年……为了保险起见我学了很多次,最后约到回国之前几天的考试,大清早八点半,我到考点的时候还没有人,一群火鸡就在大路上晃悠……考试的过程很惊险,完全没有开过的车型,平行停车的时候我停在那里摸索了很久才搞清楚那个档位是怎么才能挂到倒档上的。其他还有各种情况,但是最后居然顺利通过了。也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RQE 虽然已经可以用之前做的东西来弄了,但是由于小伙伴们都决定下学期再搞,我也一下子没有动力了,想看看有没有更有趣的结果出来再说吧,于是就继续拖延了。结果这学期实验室一个只高我一届的学长一下子毕业了,庆祝会上老板扫视了一下大家,开玩笑道:“Who’s next?”大家一阵黑线……

十七世纪移民角色扮演。

不过当然压力挺大的。身边的不管是关系很好的小伙伴还是只是认识的人,也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换导师、导师学术一年假、休学创业、还有要提前毕业去追寻自己的艺术理想的,等等等等……自己也很迷茫,老板过于 off hand 我也比较无奈,但是也并没有想要换导师的念头,最关键的是应不应该把学术上的进展缓慢和找不到方向归咎于导师的宽松政策,因为做研究似乎本来就是这样的,没有谁牵着你走,大部分时间是迷茫、失落、挫折。其实这次去日本原本的一个目的也是找一个比较年轻的 Host 体验一下比较紧密的师生合作关系的感觉是怎样的,不过 Host 有挺长一段时间不在(要不然我也没有机会满日本跑了…… ^_^bbb),而且其实整个暑假非常不在状态,从结果来看并没有做出什么有意思的东西来,但和 Host 坐在一起探讨整个东西的各种细节这样的经历还是让我觉得挺开心的。不过另一方面也认识到不论什么情况,其实最终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吧。否则再好的环境再好的机会也不一定能伸手就抓得住。

总而言之秋学期依旧是挺忙的,在日本的时候同一个本科小朋友订下来了回到学校之后要创立一个漫画俱乐部,找更多的人一起来画漫画。她画风很细腻,阴影很惊艳,在日本拿着本子到处画周围的人也是受她的影响了。不过结局两人都完全没有时间,只在学期初的时候碰了一个头。我甚至连上半年还在坚持的空手道部的活动也直接荒废了。

此外秋学期还去了一趟新加坡,也是开会。很幸运地拿到一篇 best student paper,不过虽然我是在二作但是其实对这篇论文的实质性贡献也非常有限。新加坡真是相当热的地方。吃的东西很赞。似乎法律相当严厉,以至于没有什么小偷之类的。入境卡片背面写着携带毒品入境直接击毙……机场里有一队一队持枪巡逻的人,每个人都要服兵役,并且还要定期回去服务个一个星期之类的,比如边防站岗或者前面说的持枪巡逻机场之类的,有一个当地人告诉我机场巡逻的活最难对付的是有些小姑凉要跑来和你自拍合影……^_^bbb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铁上都是四种语言的标识,有一次在街头问路,我先试探地用英文问,结果说了一半对付表示听不懂我就换成中文,结果对方猛摇头,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日本人。

期末的时候有小伙伴要去看五月花号,正好缺一个男生 share 酒店房间就拉我一起去了。就在麻州南部,一个小时的 bus 就到了。刚好是感恩节,去那里吃了一个很传统的 harvest dinner,那里的人装扮成十七世纪的模样,中途载歌载舞,还有一家子过来向同行的女生求婚(当然是表演节目而已),比较有意思,他就唱我家有多少头牛多少马车多少母鸡之类的,他家人就在后面附和。后面去参观两个村落遗址,一个是当地的美洲本地居民遗址,一个是随着五月花号过来建立的最初移民村落的遗址,都有人在那里生活并进行角色扮演。说实话这是我见过的最入戏的角色扮演,口音当然自不用说,对话后发现每个 NPC 都有自己的故事,并且他们还真在那里种菜、养鸡、做饭吃。

最后就是在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开始弄一个东西,叫做 Mocha.jl,简而言之就是 Julia 的一个 deep learning 库。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最开始的设计很多都是参考 Caffe。起因原本是在实验中希望做一些和 deep learning 比较的东西,找了一下找到 caffe,因为一直想好好学一下 Julia,也想学一下 GPU 编程,所以临时决定做一个简单的 Julia 类似物,当时的想法就是花个三五天做一个最基本的东西玩玩,结果最后花的时间远远比自己想象的多,结果也比最开始的构思要完整得多,到最近也还在弄这个东西,反响还不错啦,在 github 统计的 Julia 语言的 package 的 monthly trends 里仅次于 Gadfly.jl。今天刚刚发布了 v0.0.6 版。总之回头有空会专门打一下广告的。

2014 年的画画方面,水彩画得很少,大概一两幅吧。有小伙伴毕业离开 Boston 的时候留给我了一箱画具,于是我回赠了闲置很久的 bamboo 绘图板。后面做的一些练习主要都集中在漫画风格方面,嘛,说是练习其实更多的时候都是散心用吧。

倒是有几个小伙伴今年好像在画画方面进步非常大,时不时会收到非常惊艳的作品 show off,很开心。:D

图书馆一角。

看书方面,读完了两本中译版的小说,一个是《白夜行》,似乎是在日本旅行的时候看完的,因为在日本的书店到处都看到东野圭吾的书在卖,就找了他的代表作来看,个人不是很喜欢。还有就是《十二国记》系列的《图南之翼》,很喜欢的系列里很喜欢的一本。《上帝掷骰子吗》,一本关于量子物理的历史回顾科普书。还有前几天看完的一个小册子《京都第五年》。

英文书看完了《Approximation Theory: From Taylor Polynomials to Wavelets》,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我在博客里介绍过。还有 Stein 的《Fourier Analysis》,这是作为秋学期旁听的一门课的课本,勉强算都看过了吧。《Anthropology of the Brain:Consciousness, Culture, and Free Will》是在图书馆无意中看到的一本书,到离校的时候只看了一半,还蛮有意思的,大致是讲 Consciousness 的形成并不只是在封闭的大脑之中,而是需要结合外部的符号、语言系统以及和其他人之间的交互,而这些外部的东西就像“假肢”一样。还有《Neuromancer》,非常经典的科幻小说,先看了一遍英文版,然后又看了一遍中文翻译版。

此外就是三本日文书。《怪人二十面相》是在日本的时候买的,是针对小学上级的全注音版本,所以看的时候不用频繁查词典了。其实如果忽略汉字的读音去猜意思的话,不需要注音也无所谓,但是那样以中文的方式来读就太没意思了,完全没有什么收获了。后面两本是冰果系列的第五部《ふたりの距離の概算》和第一部《氷菓》,这是正常的版本,因为是电子版,所以不知道读音的时候查词典也会相对方便一些,嘛,不过 iOS 和 OS X 的日文取词功能真的是非常难用,只能识别出原始的辞書型,词尾有任何变化都无法取词。前者基本上是在长途飞机上看完的,后者则是回到家之后感冒在床上休息的时候看完的。

当然有更多的只开了一个头,或者甚至从图书馆借来还没来得及翻开就得拿去还了(有些今年的新书还是我给图书馆提的 purchase suggestion)的……兴趣广泛碰到信息过载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的好。当然另外一个原因也是自己专注程度还不够,说实话这一年浪费了很多时间来看动画片,当然也有几部很喜欢的片,我决定列一下,希望起到自我警醒的作用。

十二国記『図南の翼』插图。

嗯,总之好好忏悔吧……其他杂项。这一年来对噪音的忍耐程度上升了不少,于是不那么忌惮那个空调轰隆声呆在实验室的时间变多了。去听过音乐会,包括在佛罗伦萨的 fancy 包厢看台,还有学校自己办的音乐会,不过感觉我还是更喜欢听合唱的。订过一段时间的 the Economist,一开始还勉强都有些时间好好看,暑假从日本回来就堆成山了。食量似乎变小了,特别是中午很长时间每顿在 stata 吃一片 pizza 解决(并且居然开始觉得还挺好吃),但是总体来说今年大家一起去腐败吃大餐的次数显然也变多了。2014 年本来想好好把 optimization 方面的知识系统地学习整理一下,我自己也拟了一个很详细的计划要来写一整系列的 blog 文章,结果目前也还只写道 Projected Gradient Method 为止。

2015 年,有什么愿望呢?大家新年快乐!明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

让明天把今天给记住 不是因为孤独
因为我们追求的专注 不管它起起伏伏
让今天把明天变特殊 未必因为幸福
因为我们努力不服输 尽管失误
让明天的记忆不模糊 不是因为孤独
因为我们执着的态度 不管它起起伏伏
让今天把明天变特殊 未必因为满足
因为我们过得不含糊 从来不曾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