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像一滴汗
静静地蒸发 在马路上
风吹着 我跑向远方
今年加州好像特别多雨,虽然没有了滴雨的屋檐也没有看雨的廊下,但是还是仿佛会闪回到小时候。事实上我对年末假期出游的几个临时计划(虽然最后都否决了)居然都是去会有暴风雪的地方,也许在东海岸住了许多年之后潜意识里觉得在暖和的屋子里看外面风雨交加或者白雪皑皑才是一年结束的样子?也许是,也许不是。不过在 2019 年末,我可以确定的是,自己终于不再是去年那个一直怀念波士顿并对湾区心存抗拒的态度了。去年的新年愿望是“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勇敢和积极地去直面新的生活和变化!”,现在回看,应该算是实现了吧,当然,是经过了许多积极努力和尝试之后的。😛
悠游
既然是积极向上的一年,那不妨从愉快的游玩开始说吧。今年依然和去年一样,由于签证原因完全无法出美国境内,所以即使是去开会也只能选美国境内的会议,非常凄惨。虽然跃跃欲试想去的地方越来越多,但是真正能出行的次数其实很少。
大致按时间逆序来说,最近的一次出行是感恩节和小伙伴一起去夏威夷,上面那张日落的照片就是在茂宜岛的 Haleakalā 国家公园拍摄的,旁边有个天文台,从海平面开上去大概要上升三千多米,开车路线非常曲折,几乎是连续不断的 180 度转弯,开起来很费劲。山上能看到山腰漂浮的云,据说当云爬上来进入山顶那一大片高地之后天气会在几分钟内巨变。本来是很适合观星的地方,但是没想到天上还有更多的云,最后能见度并没有特别好,日落之后也变得非常冷,我们也就很快回去了。
事实上整个夏威夷的行程大致可以用“冷”来描述,虽然都住在海边的度假酒店,但是总共只去沙滩躺了一小时不到。其他的时间去雪山、火山或者是浮潜,都有点冷,哈哈。为了上大岛的雪山我们还特地租了牧马人,拍了照片发给我妈,她就开始给我讲四驱怎么用,结果我们最后也没有用上四驱功能,因为开到上山的路口发现整条路已经在前一天提前关闭了,要到来年四月份才重新开放。不过在山口看了一眼那个路,我就很庆幸它关闭了,因为感觉开上去真的是心都要跳出来。
浮潜是第一次体验,呛到海水真是超咸超苦。总体来说还算不错,不过没有想象中那么惊艳,大概是 BBC 的纪录片看太多了,而且小时候看西游记大闹龙宫之后就经常想象潜水,所以对浮潜的想象期待过高了,特别是对于灰扑扑的珊瑚有点嫌弃哈哈,不过也许珊瑚群正在受到源源不断的浮潜游客的巨大威胁呢,据说光是大家身上涂的含有不同化学成分的防晒霜洗到海里之后对当地的生态平衡带来的破坏性都是相当大的。除了看鱼和海龟之外,还会看到一些带着氧气瓶深潜的人,我觉得看他们在深水里游倒蛮有意思的。另外浮潜需要出海,其实在船上往返需要的时间也挺久的,不过在船上看各种泳装的男男女女其实也是超棒的,因为我今年花了很多时间学习 anatomy,能够有这么多真实比例、各种不同姿势的免费的模型可供观察,其实是非常难得的,并且还全都是真·3D 的,跟着书上学习 anatomy 的一大问题就是大部分时间看到的都是肌肉(在标准姿势和正面视角下)的二维形状,所以在不同姿势、视角下那块肌肉会是什么样子要把握得好还是相当困难。
在岛上逛的时候还看到一棵超大的榕树(据说是美国最大),非常猎奇,看起来像是从不同地方长出的树干的树枝连接到了一起,形成了两棵树之间输血管一样的结构,整个小公园像是十几个树干手牵手形成的结界。我原本以为这是某种特殊的人工嫁接的结果,但是查了下 wikipedia 才知道这是榕树自己枝条长太长了感觉 hold 不住,于是又从中间开始往下长出根来,形成新的树干“中继站”,并且很多植物都有这种叫做气生根的现象。离开之前还去参加了一个可以看草裙舞的晚餐,本来觉得食物很一般(公司食堂水平),但是后来发现很多都是有特色的夏威夷当地食物,比如那个柴柴的猪肉原来是要在地里埋很久,再由两个壮汉挖起来,仔细避开骨头把肉慢慢剔下来。后来的草裙舞和火把表演也很棒,感觉充分体会到了夏威夷人懒散和随便凑合了事的风俗哈哈。
另一件好玩的事情是在路上看到一条路叫做 Kamehameha,本来以为是致敬龙珠中的龟波气功,结果一查发现是反过来,夏威夷有一位龟波大王(我自己乱翻译的,Wikipedia 上的翻译是卡美哈梅哈大帝),然后神龟冲击波是鸟山明的妻子提议以夏威夷王国的开创者来命名,所以是反过来致敬,哈哈,不过感觉还是龟派气功更有名啊。
九月底坐 California Zephyr (加州和风号) 火车横穿了美国。加州和风号历史可以追溯到两个世纪以前,从加州一直连接到芝加哥。美国的火车本来就和“高速”无缘,这个历史悠久的列车更是开得悠闲,全程两千五百英里的路程要开两天半,不过现在似乎主要是作为观光火车,有专门的一节车厢提供了全景式观景天窗,火车的运行路线也以“在白天能经过重要景点”为前提进行优化过了,途径好几个州,从加州一路往东,盐湖城、丹佛等等都是很不一样的地貌,也算是有些看头啦(忽略图中的 typo)。
N 提出这趟旅程的时候我很快就答应了,我们并没有走完全程一直到芝加哥,而是在一个我之前都没听过的州 Nebraska 的一个我之前都没听过的城市 Omaha 下车,在 Omaha 停留数日再坐飞机回来。我当时对火车途中的景色和 Omaha 这个似乎什么都没有的目的地都没有特别有兴趣,但是这样一个去一个比较远但是又不是人满为患的热门景点的 get-away 活动本身吸引了我,心里觉得至少可以尽情地看书了!
我们的行程大致如上图所示,在火车上度过了两个晚上,火车有卧铺车厢,提供厕所、淋浴、饮水之类的,还比较干净。卧铺车厢的过道很狭窄,每次经过都会想起阿婆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包厢里的座位在晚上放下组成一个床,加顶上的折叠床一共两层。窗边有小桌板和阅读灯,总体来说空间相当狭窄。
两个特殊车厢分别是餐车和观光车厢。餐车在美国食物的类别下算是不错的了,吃饭一直没收钱,回来一查才知道卧铺车厢是包饭的,不过由于只有一节餐车,所以尽早去吃饭可以避免排队。吃饭的时候会被强行拼桌,有时会就会被迫 social,当然也有双方都互相无视的时候。感觉整个火车平均年龄可能是在六十岁以上,也有个别小孩和年轻人,但是大部分都是休闲老人,还有一些其他国家来乘坐这个观光火车的,有一次对面坐了一对只会讲西班牙语的夫妇,N 和他们聊起来我一个字都听不懂。
观光车也只有一节,需要抢位置,不过拥挤程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观光车厢另一边连接的是普通(非卧铺)车厢,也有不少人,看起来似乎也有许多人把这个火车当做正常交通工具使用(中间有很多站点会停车)。中途有一大群穿着两个世纪以前服装,发型和胡子都很怪异的人上车,后来发现是阿米什人 (Amish),据说是基督新教中比较激进的一个派别,他们拒绝使用汽车、电力等现代设施,但是莫非火车又是可以使用的?
观光车虽然窗户很大,但是除了看一看不同的地貌之外大部分时间也并没有特别可以看的,我的主要活动除了画一些 travel sketch 之外就是看书,虽然火车有点晃,会导致看书很容易累,不过总的来说还是相当惬意休闲的两天。
目的地 Omaha 是一个比较有历史意义的地方,两个世纪前 Union Pacific 铁路线从这里开始修建,但现在似乎比较没落,其实城市看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破败,downtown 甚至还有一家 Blick Art Supplies(当然去逛了一下),已经甩了南湾几条街了。但是当地人问了我们从哪里来之后都是一脸怀疑的表情,蒙谁呢?你在加州呆的好好的会来这个地方?不会是犯了什么大案来这里避风头的吧?这种表情。
当地游玩去处主要是一个比较大的动物园和一些火车相关或者火车站改造的博物馆的。总体来说是比较悠闲度过的(比如在咖啡馆看书),临走前一天碰到一家叫做 Jackson Street Booksellers 的二手书店,简直是大宝藏——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二手书店。一般二手书店里的书都会比较混乱,且通常是以 fiction 为主的大量不知所云的书和一些大部头的画册之类的,这里文学历史工程科学哲学艺术音乐等各方面一应俱全,在那里待到关门,第二天去机场之前还专门过去又待了一上午买了一袋的书走。为什么在这么一个冷门的地方有这么厉害的书店呢?也许整个州只有这一个书店,所以把所有的书都聚集起来了无比厉害?🤣
五月则是因为开会去了一趟新奥尔良,几乎没有怎么玩,这可能是我若干年来开得最认真的一次会了。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是 jazz,毕竟是发源地,刚好错过一个 jazz festival,不过还是去了当地一个很有历史(但现在应该已经游客化了)的小破木屋里听了一场表演,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另一个是二战纪念馆,时间不太够所以没有逛完,不过感觉美国人在有些方面还是比较诚实的,比如关于中途岛战役的细节,虽然是破译了密码,但是最后战斗之所以能够胜利也完全是靠了一时运气,他们也就在博物馆里这么讲了。
紧接着新奥尔良之前是去了一趟纽约出差,实际的目的地是普林斯顿,去庆祝那边的 Brain 分部开张,大部分时间都跟同事在一起,虽然刚巧时间赶上于是去了一趟 Frieze 国际现代艺术展,但是整体没有怎么认真玩(似乎我每次来纽约都是这样)。不过从湾区去纽约,真的是巨大的反差,就只是看到晚上十一点街上还很多人都会觉得异常兴奋,不过感觉如果住在城里的话晚上睡觉应该也很难找到安静的地方。我在旅行中对吃的东西关注的优先级通常是最低的,不过这次在纽约 Google office 楼下的 Chelsea Market 里有一家叫 Miznon 的吃 pita 的店,真是深得我心:柜台上放了一大筐的辣椒,客人可以免费随便拿随便吃!
在普林斯顿停留过程中的自由活动时间也比较短,这里是第二次来,印象依然是“在一个偏远地区的世外桃源”,校园不大,但是很漂亮,周围也是浓烈的大学周边的氛围,很容易就找到很棒的书店。
以上就简要概括了今年主要的 travel,其他就是一些近处的 day trip、hiking 之类的,以及进城去听音乐会之类的,事实上今年的种类增多了许多,除了交响乐之外,还有钢琴独奏、古典吉他独奏、音乐剧(第一次看音乐剧)、冰上杂技之类的。
我觉得冰上杂技还挺特别的,是太阳马戏团的一个叫做 Crystal (Cirque du Soleil) 的 show。原本我以为“马戏团”的话就是一群动物在台上表演,结果感觉应该归类为“杂技”更合适,冰上杂技感觉是非常棒的视觉体验,而且剧情、布景加上舞台上的投影特效结合在一起感觉是很不错的一个 show。
另一个比较特别的 day trip 是和公司同事一起去 mountain biking——中文好像叫“山顶速降”?我是第一次玩,去之前一直担心有点危险,结果真挂彩了,实际上最开始组织这个活动的同事在出发前一周在别处 mountain biking 时里摔断了 collar bone,去不了了,感觉是很大一个 warning sign 😂。玩法就是找一座山(当然要找适合 mountain biking 的 trail,所以需要老手带队),先骑上去(对于平时不太锻炼的我还挺费劲的),然后再滑下来,下坡并不是公路那种很平的路,而是像平时 hiking 那种或者更坑坑洼洼起起伏伏的路况,经常有横着的大树根,大石头、坑、台阶之类的。听起来有点吓人,但是实际上似乎还好,像我这样完全没有经验的没有经过任何教学也能上手,主要原因是用的自行车比较特别,一是减震系统和刹车都非常强劲,所以对应这些路况其实都没有太大的问题,而且自行车座椅还能在前进过程中实时升起和降落,这样在上坡的时候可以升起来会比较省力,下坡的时候则降下来比较容易控制。
我出事故是在整个 trip 快要结束的时候,已经到了比较平缓的地带,警惕放松,再加上比较疲劳导致灵活性下降,在有一个树根横过的地方我的手被从自行车把手上甩了出来,然后就人和车一起冲了出去,最后我撞到一个树桩上停了下来,那一秒种的时间真的是觉得自己要挂了,因为就迎头撞过去的地方刚好有一个朝向我的树桩,最后树桩正面撞到胸口,居然没有大碍,倒是手上各处擦伤了不少地方。虽然不是什么大的伤口,但是伤疤过了好几个月才完全消去,果然成年以后身体的恢复能力也下降了许多。总体而言是比较刺激的一项运动,取决于 trail 的难度等级,危险性肯定还是有的,不过 beginner level 的话危险程度可能比滑雪还要小。当然我自己以后还会不会去玩呢?这个还有待商榷,毕竟我还是比较怕伤到手指的。
梦游
画画上今年做了非常多练习,完成了好几个持续时间较长的 project。第一个是“百头”的项目,原本是网上一个十天画百头的挑战,不过十天对我来说显然是太有挑战性了,除非我这十天不工作不做其他事情。不过最终还是画完了,主要部分是在二月十四到四月十四这两个月之间画完的,剩下几个头拖到六月才画完。下面的缩略图应该只有九十几个,是由于有几个画得实在是丑到我自己都没好意思照下来。
我觉得这种训练收获还是蛮多的,更好的做法应该是 life drawing,观察三维模型或模特,并反复多次练习并改进同一个人脸造型在不同视角、光影下的样子。但是那样需要太多的耐心了,而且总有各种各样的人脸想画,所以这样堆数量也算是不错的退而求其次的练习方法啦。总体来说对于人脸的三维结构有了更多的理解,也许画得最好看的人脸跟前几年画得最好看的比没有明显差别,但是整体来讲质量更稳定了,以往应该是有更多毁到不能看的。这次主要是在一个灰褐底色的本子上画的,这样既可以用黑色画阴影,也可以加一点白色笔画高光(下图左),我应该也是第一次尝试这种带底色的本子,感觉比较好玩,不过白色的笔总体来说比较难用。而且为了能画出更平滑一点的阴影来,我也又拿起弃用多年的铅笔。
画多了以后发现如果能够掌握好人脸的三维结构,准确地将阴影和高光放到合适的位置的话,其实用乱七八糟的一团线或者抽象的几何形状堆在一起也能画出“像模像样”的人脸来(下图中)。一百个头最后一部分我是用 procreate 在 iPad 上画的(下图右),digital 不论是阴影、高光还是加颜色都方便太多了,不过能否画得好看还是主要要看基本功。
另一个长期的 project 则是 anatomy study,其实过去几年每年都有做过一些 anatomy 相关的学习,通常是看一些视频(推荐 proko 的视频),不过由于练习比较少,回头就忘记了。今年坚持了很久去临摹一本叫做《Morpho》的书,这本书原来是法文的,我最初也是在巴黎看到,由于里面的画太好看了,所以即使是看不懂的法文也买了回来,后来我发现它被翻译成了很多语言,我见到过的至少还有英日中三语的版本,所以我今年又买了一本英文版的,就照着里面的画一页一页地画。一开始并没有打算非常认真地学习每一块肌肉分别叫什么啊之类的,只是想跟着里面的漂亮的画,不过我很快就发现用带颜色的马克笔把各个肌肉分别涂成不同的颜色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并且能够帮助学习,于是就顺便把肌肉的名字标上。由于对于绘画来说只需要掌握在身体表面能看得到形状的肌肉,所以比医学上要简单一些,但是特别是四肢这种可以在空间中四处移动的结构,在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下都要搞清楚哪个是哪块肌肉还挺困难的,我觉得支撑我一直继续这个 project 的主要动力来源还是因为 morpho 这本书里的画都非常漂亮,今年大概完成了三分之二(一共 320 页左右,目前跟到 220 页),明年如果不因为什么事情耽搁的话应该能完成。
书里有一部分图会标出每块肌肉的 id,但是也有很多图没有标,所以都涂颜色的话有时候就得自己清楚哪里和哪里是不同的肌肉,算是一个不错的复习,不过有时候也会不太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我会用一个叫做 Complete Anatomy 的 app 来做参考,这个 app 里能够看到完整的 3D 人体结构,分层查看骨骼、肌肉的形状、连接、甚至是运动之类的。它的主要 target 应该是医学学生,感觉整体还是很好用的,只是模型只有站立一个姿势,而不能摆出不同的造型看在各种情况下各个肌肉都是什么样子的,不过每一块肌肉 isolate 出来之后可以看与它相关的运动,也算是有一点帮助了。期待以后 Augmented Reality 发展到成熟之后在艺术和艺术教学方面的应用会跟着成熟起来,感觉潜力很大,特别是在学习的时候,看到一张二维的参考图和能看到一个真 3D 的参考差别还是相当大的,到目前为止学习绘画的人想要得到 3D 的参考都还是只能去参加有艺术模特在现场的 life drawing,其实湾区也有 life drawing 的 session,只是都是在周中,交通极其不便,所以一次都没有去过。另外我还买了几个实体的模型,一个全身人像(一半皮肤,一半肌肉),一个肌肉人头和一个骷髅头。目前用得相对比较少,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是固定的模型无法摆出不同的姿势来,不过之后如果要做光影方面的学习也许会更有用吧。
第三个比较大的 project 则是 Inktober——在十一月的每一天根据一个预先定好的单词为主题画一幅画,分享到网上,由于大部分人都是使用官方的主题列表,所以会看到不同的 artist 对于每个单词的解读,非常有意思。去年是费了很大的劲完整画完了整个 inktober,最后累得半死。今年长了点心眼,尽量不要画结构或者细节太复杂的画,最后除了由于突然的重感冒病倒一周多之外其它天的内容基本上都完成了,而且 N 也在一起画,对我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今年其实也做了一个新的尝试,之前在紀伊國屋書店买过一本纯黑的 sketchbook,就趁 Inktober 尝试了一下:用铅笔打上简单草稿,然后用白笔来画,要点是不要对形状进行描边,而是 focus 在色块,特别注意 negative space。由于黑白对比鲜明,画出来的效果看起来很不错,不过其实画起来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主要原因是白色的笔不是很好用,特别是涂大面积白色块的时候简直累死,这些问题当然用 digital 来画的话都可以轻易解决了,但是为什么我还要一直用纸笔来画呢?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从逻辑上反正是解释不通的。
第四个可能算不上 project 吧,就是电影的 scene study,这个我去年也有做,主要是 digitally 做一些 value 或者 composition study,今年则主要是在 sketchbook 上,用针管笔和 marker 来画,现在回想一下似乎主要的两个原因是:自己当时在看一个虽然剧情比较一般但是服装、战斗、布景各方面都很赞的古装片《将夜》,很多场景都想画下来;再就是自己终于比较顺利地入了 marker 的坑,之前尝试过好几次,一直都用 copic 的 marker,除了比较贵之外对于纸张非常挑剔,大部分纸一画上去就会透好几页,但是现在我发现用 Tombow 的 marker 的话,即使在很普通的 sketchbook 上画也不太会透过去,变成了一个快速加点颜色点缀的好选择(前面提到的 anatomy sketch 也是用 tombow 的 marker 上色的)。
今年继续在关注公司的 drawing 课,新开了一门叫做 Visual Journalism 的课,就修了一下,其实上完我也还没有完全 get 到课的主要 point。老师会带着我们到不同的现场:街上、咖啡馆、音乐会现场、或者是大屏幕放映一部电影、一个演讲之类的,然后让我们在这些情况下 sketch,sketch 的目的并不是 illustration,也就是说目标并不是要美观好看,而是做记录,不止是对于眼前的人和物的外观进行描绘,还包括文字记录,亦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各种抽象符号等等对现场的氛围、音乐、情绪等做刻画——这一方面是我尤其没有能很好地理解的。我看老师有时还会画一些超大的拟声词,感觉有点像漫画里的那种感觉。总之我觉得还是蛮好玩的,我自己似乎还是主要限制于去 capture 人物的姿势、动作之类的。
课程结束的时候老师把我们所有人的最后一幅画合在一起做了一个 zine,第一次见到了复印机的强大,在不使用电脑进行页面设置和排版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复印机的复杂设置加上巧妙的纸张排布,最后居然做出了正确的对页小书。实际上今年我自己也做了一个 zine,还去参加了一下在 Foster City 的 ComicArts Fest,那里有很多人在摆摊卖自己的 zine,一般就是 5 美元左右,下图是我在那里收集到的一些 zine 和小画(左图左上和右下是我自己的 zine 的两个不同的页)。原本我以为这是一个互相交换 zine 的 meetup,结果没想到主要还是摆摊位卖和交流,我把自己的 zine 给别人的时候有时候对方会询问我是想要交换 zine 还是怎样,后来我就直接花钱买别人的 zine,结账之后再拿出自己的送给人家。总之有点略尴尬啦。年末在三番还有一个更大的 Zine Fest 我就没有去了。
今年在公司的绘画课只上了 Visual Journalism 这一门,因为后面似乎没有其他课可以上了,每学期开的课几乎都是重复的,drawing 方面的课基本上除了初级的 Drawing I 之外基本上我也都上过了,反复去上同一个课似乎也比较奇怪,painting 方面的课好像主要是油画,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油画比丙烯麻烦太多了。今年我正儿八经的 traditional media 整体画的就比较少,大概有两幅水彩和两幅丙烯。
除此之外,我今年还开始买一些艺术家出的画册,一方面是作为一点点支持,另外感觉临摹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式(下图全为临摹别人的 drawing),其中有一些是正式出版的书,比如 Craig Thompson 的 Carnet de Voyage、Iraville 的 Cozy Days、Simon Stålenhag 的 The Electric State 和ダイスケリチャード的水槽等,也有一些是放在个人网站上卖的用相册打印服务打印的小册子比如 Raphael Lacoste 的 Lignes、David Malan 的人像的 sketchbook 和 Paul Heaston 的超广角 sketchbook 等等。
今年的画画练习大部分都是用纸笔,一方面是因为我这几年已经买了太多的 sketchbook 了,brush pen、marker 甚至还有钢笔、墨水也买了不少,让我不得不使劲消耗一下这些,另一方面今年大部分都是快速练习(比如 anatomy 或者人像),所以量比较大,但是单幅可能不会画得特别仔细,如果在 iPad 上画,虽然 Procreate 之类的 app 的绘画体验很好,但是对文档管理的功能支持还是相当弱的,强迫症如我基本上无法容忍我的 folder 打开全是一堆乱七八糟的 sketch,所以……不过其实我也有用 iPad 画过一些。主要是一些静物和风景的练习,我还特地买了一个小的折叠凳子可以到外面去坐着画,但用的次数也不多,因为后来发现 iPad 的屏幕在室外,特别是阳光直射的情况下亮度还是不太能达到能正常使用的程度。
另外就是一些零星的 figure study,一些是电影里的场景,一些是网上看到的图片。之前我经常为了找画画的素材(特别是人像、肖像等)而比较烦恼,今年我发现其实 Pinterest 是一个很不错的素材网站,并且你收藏了喜欢的参考素材之后它还会不停地给你推荐风格相似的图片,很容易就收集起来一个很大的 collection,虽然都是网上的照片,质量参差不齐,但是作为绘画参考本来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有很高的分辨率,也不会 care 有水印啊之类的。虽然到一定程度之后推荐的新图的重复性还是蛮大的,但是整体来说算是一个很不错的素材源啦。
钢琴上今年除了继续每天一小时的练琴计划之外,还有一些小小的变化。第一则是在搬家之后,因为没有了室友,不用担心打扰的问题,于是就不用戴着耳机练琴了,这样对于我练琴的时候的心情改善很大,因为戴耳机会让耳鸣变严重。第二则是换了钢琴老师,之前是在外面找的老师周末需要开车去老师家上课,今年开始注册到了公司的钢琴课,直接可以在公司的琴房上课,非常方便。老师是东欧人(第一次跟外国老师上课),非常严厉,经常批评某些著名钢琴家(比如郎朗或者王羽佳只有技术缺乏理解啥的),可想而知对我的批评更是不会手下留情,并且他还会很夸张地模仿我的错误的动作或者姿势, 一开始觉得还是相当伤自尊心的,不过后来也慢慢习惯了,有些人的性格就是那样子,除去这个之外,感觉他上课还是挺不错的,会比较讲究 interpretation,还有音乐的结构,以及更细节的手腕的动作之类的。去年钢琴应该处于比较瓶颈的阶段,今年算是有所突破吧,至少可以说突破了去年的瓶颈哈哈,虽然到后半年又碰到新的瓶颈的感觉。总之今年没有再用 599 之类的练习曲了,而是直接弹完整的曲目,包括海顿、巴赫、萧邦、莫扎特、舒伯特之类的都有弹过,虽然都是其中最最简单的曲子,但是同时也都是完整的曲子,其中有一些谱超过十页,所以对于正常曲目的结构之类的也开始有了一些了解,不过乐理知识还是处于半吊子状态,特别是虽然对一些理论有基本了解,但是在键盘上各个和弦甚至是音阶都不够熟悉,所以导致我的乐理知识并没有达到能够实用的状态,老师经常会很生气并且很疑惑,比如说这里明明就是一个 V 到 I,为什么你要犹豫那么一半天,还要加一个错音进来。并且经常如果一个曲子练完之后老师就要让我当场开始视奏下一个还没看过的曲子,即使是非常非常慢的速度,我也没有办法视奏,因为思路会手忙脚乱,老师就会显得非常崩溃,感觉快要撞墙自尽了。总之我其实每次去上课压力都挺大的,不过每个 Quarter 有重新选老师的机会我都还继续在现在的老师这里上课,大概也是因为我觉得其实自己收获也是不少吧。
其实我今年也为练习视奏做过许多不同的尝试,比如有一个 app 可以提供 read ahead 的界面,就是在你弹当前小节的时候把这个小节的乐谱给 mask 掉,强迫你养成提前看好当前小节的音乐,并且在弹的时候去看下一小节的谱的习惯。但是感觉我在演奏(也就是在键盘上找到对应的键)和识谱(认出来下一小节分别是一些什么音,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节奏排列的等等)这两个 task 同时进行时经常大脑会打架,于是就会卡主。另外我也有尝试过用一些旋律简单的赞美诗 (Hymn) 曲集来练习,总之也许和去年相比还是有进步的,只是还没有达到能符合老师的要求能够直接(慢速)双手视奏的程度。
今年练过的曲目里比较喜欢的几个有莫扎特的奏鸣曲 K. 545、萧邦的 Polonaise in g minor(据说是他 7 岁写的曲子)和 Prelude in c minor。不过并没有录任何曲子下来,因为老师似乎是想让我接触尽量多不同的音乐,而且也不是以 recital 为目的,所以每个曲子基本上练到 get 到曲子的音乐感觉,比较难的地方技术上过关了,整个能弹下来就会开始练习下一个曲目,所以基本上每个曲子都还是有一些小细节会磕磕绊绊一下,自己也就不想录音了。明年希望视奏上有所突破哈。
神游
今年看书的数量比去年又增加了一些,总共 63 本:包括中文书 23 本、英文书 33 本和日文书 8 本。此外还粗糙地听了三本有声书。下面的插图中会展示每个月看的书的封面图,大致按照喜欢顺序排序,然后和去年一样我会按照(全局排序)喜好程度给出简要介绍。
今年看书量增多的原因应该一个是睡前开始避免看 iPad,以前通常会看 coursera、schoolism 上的视频,或者甚至刷一刷 YouTube,今年为了改善睡眠质量改成看书了;另一方面周末也会经常去周围的咖啡厅或者图书馆看书,并且我发现湾区周围的公共图书馆都可以免费办图书卡,一个是 Santa Clara County Library 系统旗下有很多处不同的图书馆(比如 Los Altos、Cupertino 等等),都能通用借书和还书,另外还有一个是 Mountain View Public Library 虽然不在 SCCL 系统里,但是它的图书馆就在 Mountain View Down Town,并且有一个移动图书车会在每周三开到公司楼下,可以去借书,公司楼里也有还书的 dropbox,非常方便。公共图书馆虽然不如学校的图书馆那么好,特别是稍微专业一点的书就很难找了,但是稍微大众一点的书其实都还是蛮全并且蛮及时更新的,比如各种 best seller 的 nonfiction,包括一些科普读物都很容易找到,特别是可能由于湾区华人比较多的缘故,各个图书馆都有一部分中文书(虽然大部分是台湾版的),从小说到漫画还有非虚构类都能找到。此外图书馆现在都有电子书借阅服务,可以通过一个叫做 Libby 的 app 借出,然后直接发送到 Kindle 上看。
总之虽然我没有仔细统计,但是我估计今年看的书有三分之一来自图书馆。果然有还书的 deadline,相比自己买的书来说,还是会更积极一点看啊。电子墨水阅读器方面除了已经有的用来看英文书的 kindle、用来看中文书(多看阅读和豆瓣阅读)的博阅 Likebook Mars 之外,又添置了一个 Kobo Forma 用来看日文书,毕竟是日本乐天出品,果然日文查词功能比其他的都好用很多倍,不过主要也是其他的平台都太弱了,动词只要不是原型就查不出来的词典基本上也是形同虚设了。此外 Kobo 还能通过 Overdrive 直接从图书馆借书(现在有了 Libby 之后 Kindle 也能直接从图书馆借于是就没有了这个优势),以及和 Dropbox 集成也很方便。不过阅读器的选词、highlight 这方面的功能和 Kindle 相比还是有相当的差距。之所以要用几个 device 并且还要都是不同型号的设备,主要原因还是各大电子书厂商都进行区域锁定(对于电子书平台的吐槽真是三天三夜都吐不完),导致没有办法用同一个账号在不同国家的电子书商店买书(即使像亚马逊或者 Kobo 原本就有多国书店的平台),所以只有用多个设备,并且如果需要偶尔在手机上接力看书的话,由于手机上不能安装同一个 app 的多份拷贝(好同时登陆不同语言的账号),所以最后就只好使用不同厂商的平台了。一脸无奈……还好我现在看实体书越来越多了,所以怨气也没有那么重了。
另外一些看书相关的物件:一个舒服的椅子似乎对于缓解由于不正确的坐姿造成的腰部、肩部、颈部疲劳等有很好的效果,当然椅子舒不舒服是一个很 personal 的事情,每个人身形不一样结果也会不同。我自己尝试过最舒服的还是 Herman Miller 的 Eames Lounge Chair,坐下去感觉就陷入云里,当时在店里尝试的时候唯一的椅子上坐了一个人,我围着他转了好几圈,他终于让了出来,说,“我已经在这里坐了半小时了。”不过这个椅子接近六千美元的价位(我当时尝试是 Tall 版本比较舒服,Standard 对我来说有点小)确实有点贵,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椅子,所以网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山寨产品,价格从几百到一千多的都有,但是那样就没法在店里试,质量就参差不齐,尺寸各方面也不一定是一致的,能否买到适合的就完全看运气了。总之最后我还是没有做这个投资,而是在宜家买了一个两百块的 POÄNG,我觉得坐着也挺舒服的,而且设计也还蛮好看,当然垫子的质量肯定就和 Eames 那个相差很远,坐久了之后有点紧。另一个是 bookstand,之前没有尝试过,都是拿在手里或者直接把书摆在桌子上看,尝试过之后发现用一个 bookstand 把书斜着立起来看真是对脖子的放松太有效果了。最后是做笔记用的贴纸,我以前很喜欢在书上写很多东西,但是上大学之后变得不喜欢在书里写写画画了,所以如果要做笔记或者 highlight 之类的就得另外想办法。如果是比较专业的书需要一直记笔记的话,就用另外的笔记本记录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普通的书偶尔需要 highlight 一部分的话,再专门去找笔记本就比较麻烦,我通常会拍一张照片然后事后整理,另外就是我找到一个 post-it 的硬贴纸非常好用,可以贴在书的对应地方,事后如果想要清理的话,撕下来也不会把书弄坏,或者留在书上也可以,看起来还蛮好看的。
六星推荐:
The Order of Time:很新的一本关于时间的科普,在图书车无意中翻到,借出来才发现纽约时报 2018 年十佳 nonfiction 之一。感觉比《第一推动丛书》那一系列比较老的书讲得更简洁明了,并且包括了一些物理学的最新的进展,在某种程度上有点点解决了一直以来的一些疑惑:为什么熵是增加的,以及为什么宇宙一开始是低熵的状态。熵增加是按照从“有序”到“无序”的变化来定义的,但是什么是“有序”而什么是“无序”实际上是由我们自己来“定义”的,比如一摞扑克牌,如果牌面的数值没有按顺序排列,我们认为是“乱序”状态,但是如果不看“牌面数值”,而是看每张牌的其他属性呢?比如“每张牌某个固定位置的某大小区域里的原子数目”之类的,总之可以想象任意给一个“乱序”扑克牌,都可以找出某个“奇怪”的属性使得这一堆扑克牌在这个属性之下是有序的,因此熵增加的方向感(时间流动的方向感)其实是我们自己与物理世界的交互带来的一种“错觉”。虽然我们所选择的参照系具有能形成完整的“物理系统”的特殊性,但是就好像生命可能并不只能以碳链的形式存在一样,也许还有其他许多种不同的物理系统的存在形式。不过最终似乎这套理论还并没有被很完备地建立完成的样子。
Why We Sleep: Unlocking the Power of Sleep and Dreams:非常有用也比较有意思的一本书,向所有读者群推荐(NY Times Bestseller)。书以一个问题开始:我们(虫鱼鸟兽一切动物)为什么要睡觉?为什么生物经过这么漫长的进化,还一直保留着睡觉这个看起来会极大降低存活率(比如睡着了很容易被偷袭)的机制?水里需要不停游动的鱼类,或者需要跨洋级别长期飞行的鸟类都各自进化出了一些像一次只睡半边脑之类的 workaround 也无法完全避开睡觉,究竟是为什么?当然书并没有给出答案的完整刻画,因为完整的刻画应该还是生物研究中的谜题之一,但是书给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定性答案:睡觉并不(仅仅)是一种休息(比如,像电脑休眠那样,机能停止运行),而是一种 development——跟你吃饭长身体、上课长知识、闯荡江湖长人生阅历同等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所以靠酒精或者药物之类的麻醉神经等方式强行进入昏睡状态并不能有效地起到真正睡眠所起的作用。打个比方就好比每天晚上你的电脑或者手机要进入维护模式,进行磁盘碎片整理(memory 的转移和索引),安装固件更新漏洞补丁(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之类的,喝醉昏睡过去大概就等价于强行拔掉电源——虽然两种情况电脑都黑屏了,但是第二天重启的时候立刻就会知道区别很大。而熬夜晚睡则相当于长期运行内存效率低下、没有补丁的“裸奔”系统。
整本书内容还是比较多的,详细讲了很多睡眠方面研究的进展和结论,包括睡觉的不同阶段的作用,做梦是怎么回事,以及如何改善睡眠等等。总之感觉现在人类对自己的睡眠的了解还是比较初级的阶段,但是至少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知道了规律和充足的睡眠的重要性。
总之强烈推荐看一下这本书,如果这本书有中文翻译的话我肯定立刻推荐给父母看了。我觉得这本书对我今年的关于睡眠的生活习惯影响很大,并且在改善今年的睡眠质量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不要期望能在书里找到“三分钟入睡如死猪”之类的绝招,因为这样的办法似乎还并不存在,书里只是提供了一些建议改善睡眠质量,至于最主要的部分还是解释睡眠的重要性,让我们开始更加认真地去看待这个问题。我在豆瓣有写过一篇比较详细一点的书评。
The Selected Works of T.S. Spivet: A Novel 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小说,讲一个制图少年的一段冒险之旅,结局稍微有点仓促,不过我觉得这本书的重点大概不在于结局,甚至不在于这段冒险的历程,最有趣的部分倒是在于从一个十二岁少年(并且是一个很 nerdy 的十二岁少年)的视角和思维看各种事物,心里暖暖的,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哈哈。并且排版非常精美(Penguin Books 的版本),每一页的精美插图、边注的位置都是专门排布过的,简直爱不释手。从这一本书开始变成 Penguin Books 出版社的粉丝,特别是 Penguin Classics 系列简直都是颜值爆棚。
The Book of Why - 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图灵奖得主关于 causality 的一本厚厚的科普读物。中心主题就是 causality,大家应该都知道 correlation 并不等价于 causality,整个因果的概念对于人来说也非常自然,这也许是因为我们的意识和大脑其实就是基于这样的基本概念来运作的。但是有点意外的是,根据书里对 causality 的严格化描述的发展历史来看,人们是在最近一二十年才真正把 causality 相关的概念严格地定义出来并发展出了相关的数学工具进行演算和推理,并且这个过程似乎由于受到传统统计学“数据为王”,“correlation 为根本”的思想的无情打压和排挤,显得异常艰辛和漫长。我觉得强 AI 如果要实现的话肯定缺少不了 causality 这一环,不过要学习目前 causality 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是得去看专业的书籍和论文,这本书更多的是科普,故事,和历史,当然,是很不错的一本科普,不过确实有点厚,例子也有点多,读了好久才读完。
The Sense of Style — the thinking person’s guide to writing in the 21st century:由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写的(英文)style guide,感觉比较适合理性派思维的人阅读。并不是无端列举一大堆写作规则和建议,而是有组织地讲解行文、段落和句子的结构,最重要的是所有分析都有从语言、逻辑、心理学等方面的道理可循。特别是书前半部分感觉可以抽空再仔细读一下做一些笔记,后面部分关于一些具体用词、标点之类的就有点琐碎了。原本是为了改善自己的 academic writing skill 来读的,自己觉得收获不少,但是真正 improve 还是得需要多多练习写作吧。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Dinosaurs:非常正经的书,严谨但不失趣味。并不是简单的吸引眼球的“恐龙神秘趣闻大合集”,所有的论述和历史推断都有相应的科学证据加以支持。“恐龙”这个词的定义只是历史原因,并不是因为恐龙就比其前身的那些古龙类有了革命性的进化。相比起来二叠纪的全球大灭绝之后开始出现的恐龙的先辈们才是一次重大突破,比如从“爬行”开始变成“(四脚)站立”行走。
以往的印象(甚至一些科学著作)都是恐龙是三叠纪中“神选物种”,不论从速度,敏捷,新陈代谢,智商等各方面都碾压其它物种。但是最新研究表明那个年代有很多恐龙和非恐龙在身体和生活形态上各方面都很类似(究竟是哪一方在模仿另一方呢?),并且非恐龙类的生物即使在三叠纪晚期不论从数量,种类还是多样性上都完胜恐龙。三叠纪晚期古大陆开始分裂,板块漂移产生的超大规模火山喷发以及一系列严重的后续气候变化导致另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但是恐龙反而在这个时期数量和多样性都反而增加,最终度过难关进入侏罗纪。其背后的原因,是目前考古学中一大迷题。进入侏罗纪之后由于其它物种基本上都死光了,恐龙开始迅速增长,变得巨大和多样化,走向统治世界之路。有些蜥脚类恐龙变得甚至比鲸鱼甚至播音 737 更大更重(比如无畏龙)。至于恐龙是如何冲击进化的极限长到那么大的,则是考古学中的另一大迷题。
讲到恐龙开始征服天空的时候,真是有一种非常热血的进化的史诗的感觉。原来现在的鸟类是大灾变之后残存下来的飞翔的恐龙的后裔这件事情曾经长期被争论不休直到二十世纪末才慢慢在各种新的化石被发现之后达成共识。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似乎都表明羽毛和翅膀最初开始出现都不是为了飞行的作用。最后就是白垩纪终结的恐龙大灭绝了。原来彗星(或者小行星)撞击地球并不是随便杜撰的,各种岩层的研究都提供了间接的证据,并且年代符合的巨大陨石坑也在墨西哥找到了。看到这里总是不停想起《伊苏 8:达娜的隕涕日》里的画面。然后又不禁唏嘘,人类只存在了这么短一点点的时间,遥远的未来究竟会是怎样呢?
感觉看 Natural History 或者宇宙相关的书的好处是会让人瞬间认识到人类的渺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让我们焦虑和烦恼的那些事都是多小的事情,然后就会比较看得开了。😃
Seven Brief Lessons on Physics:超小的一本书,对得起标题中的“极简”,简直可以站在书店把它看完,不过还是买回来了。封面很好看,内容短小精干不拖沓但是也并不空洞。六章分别讲相对论,量子物理,大尺度(宇宙学)和小尺度(基本粒子)的物理,空间,以及热力学与时间,最后一章感觉不太物理,不过也挺有趣,特别是里面关于自由意志的部分,因为“万物都按照物理规律自然运转”和“我们拥有自由意志”之间似乎一直有矛盾存在,即便有量子不确定性也难以调和,我感觉作者的观点是“自由意志”是存在的,只是并不是“我们自己”的自由意志,而是有一个更上层的大脑里的物理、化学、生物各方面的系统,这个系统的自由意志是指这个系统所控制的实体(我们)的行为是可以由这个系统的内部状态决定的(相对于我们所处的外部物理环境而言);另一方面我们的“自我意识”也是这个系统的某一种片面的“显现”,或者是这个系统所产生的 consciousness 对系统本身的(不全面)的认知。所以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意识互相之间并不是对立矛盾关系,而是都由同一个第三方产生。
五星好评:
那不勒斯四部曲 一二三四:广受好评被翻译成很多种语言的一个四部曲小说,讲述两个女人之间从童年一直到老年的故事。前不久 HBO 刚刚翻拍了第一部小说,拍得也很好,后续应该会陆续出来。从文学性上来说小说写得非常棒,整个几十年的跨度,不仅从人物性格、成长的角度上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比如从通信到电话再到电子邮件)也是让人仿佛在看一部跨越时间长河的电影,很容易跟自己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时代变迁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强化的真实感。另外文中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述也是无比细致,我感觉以前从来没有能如此近距离地了解过另一个人的内心活动。至于小说的内容本身,可能前两部让我比较有共鸣的感觉,因为那不勒斯那个年代城区一角的生活真是跟中国乡村小城镇的生活太像了,仿佛是在回忆童年。
金色梦乡: 根据肯尼迪刺杀事件改编的一个小说,伊坂幸太郎这个叙事方式非常奇特,有点像先来了一次(从不同角度的)剧情梗概,然后再开始慢慢展开,不过因为是基于有名的历史事件,所以这样大概反而可以对读者的背景知识进行 calibrate,并且展开的过程中本书的一个主题也会逐渐体现出来:事情的表面,或者说大众媒体喜欢大肆渲染和报道的东西可能和真正发生的情况相去甚远;还有就是剧情展开过程中一些看似无关的细节、铺垫和人物逐渐关联起来就是会引起很大的阅读快感啊。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轻松搞笑科幻,大概是所有科幻中地球毁灭得最搞笑的一次了吧,看的过程中经常笑出声来,但是作者无时无刻地抖机灵,最终结果就是如果达到审美疲劳的阈值估计就会觉得这本书很无聊,还未达到的读者就会觉得很有趣,还好书比较薄,所以感觉程度刚刚好,但是得知这本书还有后面好几本的时候就没有特别想读的兴趣了(至少是在短时间内)。
We Have No Idea:17 年新出的一本面相大众的物理科普书,似乎是《The Phd Comics》的作者写的,所以里面有不少漫画插图,以及无穷无尽的冷笑话。另外主要的话题是提出问题(有哪些物理中的基本问题我们还是毫无头绪的),而不侧重于对我们已经知道的内容做很详尽的介绍,所以读起来更加轻松愉快一点。看完真是觉得,人类的科技还真的是处在婴幼儿阶段啊。
The Weather Machine:一直很好奇,现在毛毛多的天气预报 app,都号称自己更准确,但是天气预报这个应该是需要极其昂贵的卫星和超级计算机才能做的事情,所以其实大部分 app 背后都是从同一个信息源抓取预测信息吧?以前并没有仔细想过这些数据追根溯源应该是政府机构,甚至是国际性的合作机构所提供的。
这本书横向描述了全球合作性的天气预报网络系统的构成和运作方式,纵向讲了天气预报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很难想象天气预报这样已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东西,其发展是极其近代的事情。就连二十世纪上半叶,计算机也还没有发展出来,无法进行大规模微分方程数字计算和模拟,人造卫星也还没有发展出来,天气数据的采集和观测都还比较手动也原始。其实在电报发明之前,即使有最完美的数据收集,也没有办法比云或雨跑得更快地把数据传输到一个中央处理局进行整合;或者说即使有最完美的预测,也没有办法及时地把预测分发传递出去,所以天气预报是很近才发展起来的这件事情大概也并不是那么出人意料了。
不过这本书在细节上并没有讲得非常具体,尤其是对于现代天气预报中所用的气候模拟系统是怎么一回事几乎没有阐述(想象一下也感觉估计不是很容易能理解和解释的),换句话说,这并不是一本描述技术细节的书,而更像是传记类或者 documentary 一类的读物。
The Disordered Mind:Eric Kandel 的新书,总结了一下脑科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精神分析等领域在相关的疾病(自闭症、精神分裂、失忆、帕金森、PTSD、老年痴呆等)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以及通过这些疾病相关的研究和数据对我们对自己大脑认知所带来的帮助。感觉过去一百年在生物学、神经科学这些方面真的有很多进展,许多原本认为是“精神”或者“意志”、“环境影响”等因素导致的状况都渐渐找到了基因的遗传或者变异导致的生理因素影响,在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的基础之上,精神分析似乎也可以变得更加严格和科学。不过总体来说感觉各种“精神”相关的疾病很多都还只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症状的阶段,离治愈还很远,并且很多控制方法都非常简单粗暴,比如直接干扰某种神经信号的传播,或者使用能够增加或减少某种神经元中的大分子的药物等等,各种副作用超强。真正要说治疗,一是要完全理解基因、大脑的运作,二还得要有足够精细的工具能够对其控制、修改,只能说是前路漫漫。作为暂时的局外人,看下来最重要的 take home message 是:锻炼身体能够防止或者推迟老年痴呆的说法原来是有科学依据的,好好锻炼身体吧!
David Downton - portraits of the world’s most stylish women:英国著名时尚插画师大卫唐顿的作品集,确实很好看,最重要的是几乎都是寥寥几笔勾勒出形状和光影,整个就跃然纸上,有一些模特有绘画过程的照片,可以看出来和模特本人的相似程度也非常高。不过不要看到寥寥几笔就觉得不愧是大师,轻松加愉快,书里附带的访谈里提到唐顿他并不是在现场完成作画的,现场主要是画草图,抓重点,并且和模特聊天抓住对方特性之类的,他还会拍参考照片,回去之后会画一二十张练习图,最后找到满意的结果之后才通过光板把最终版本画下来。所以,心想着乱画几笔就能成大作果然还是非常不现实的。
Asterios Polyp:第一次看欧漫,故事上是讲一个中年危机中的建筑师在被雷劈房子烧了之后放飞自我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故事(以及和回忆线的交织叙述)。感觉书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其呈现方式,各方面都经过非常精巧的设计,比如不同的颜色明显有各自的寓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符号化的画风,连对话气泡里说的话所用的字体也都有所区别;在两人开始深入交流的时候,颜色和画风就开始互相渗透。另外还有许多精巧的伏笔,我想如果再重看应该会发现更多,但是这个书的巧妙之处在于伏笔和呼应都设置得恰到好处,并没有啰啰嗦嗦地不停重复和说明,让你一看就是在铺垫伏笔,但是又刚好能让你记住一些小细节,并在合适的地方 resolve,说不定还会给一些惊喜。
Pen and Ink Drawing: a simple guide:封面看起来有点像烂大街的绘画教学书,实际上是非常赞,专门针对墨水笔(笔触无深浅,主要靠排线等方式来表达颜色深浅)这一大类笔的绘画做一些基本的讲解和练习(几种主要的笔触、如何有效地表达三维结构、材质等等)。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对墨水笔绘画非常喜欢(由于随身随时都能找出一支墨水笔来,画起来很方便,习惯之后就很顺手了),所以感觉通过书里系统地整理一些墨水笔绘画方式的一些基本技术很有帮助。
The Artist’s Complete Guide to Drawing the Head:应该是我看过的最受用的一本教画人像的书了。觉得画人像除了最基本的比例要正确之外,最重要的两点这本书都讲到:一是如何通过阴影的形状和 hard/soft edge 来模拟三维 form;二是要了解脸部的简易 anatomy 结构(这样特别是在观察照片之类的二维 reference 的时候知道应该着重去看哪里)。不过结构部分内容还是有点少,可能得再找一些其他参考。
Bad Blood:前阵子的惊天医疗创业诈骗(巅峰时期估值一百亿美元)事件的始末,虽然从调查结果整体而来,但是书非常易读,引人入胜,主要是故事太惊掉下巴了,称为现实版的《权力的游戏》真是不为过啊,惊心动魄……
看到 Elizabeth 一句话开除 CFO 的时候,突然意识到现代商业世界确实和过去的战场没有太大的区别(除了没有硝烟和血不会流到明面上来之外)。比如战场上比的是谁力气大武功高武器先进,商场上比的是谁钱多策略好善于经营或者有技术壁垒以及有钱请豪华律师团队搞垮对手之类的;过去厉害的人占了地盘就能称王称帝,在自己的范围内随便乱搞,可以铲除异己,任人唯亲,世袭罔替,也可以认认真真治国,兢兢业业经营,又或者是搞一些民主制,联邦制之类的,再有国家内部的斗争和国家之间的冲突等等,感觉这些都能在现代商业里找到对应的类似物。不过为啥我锻炼身体然后把你痛揍一顿就犯法,但是我多多挣钱在商业上把你搞垮就是正当的?并且从这个书里讲的事情来看商战里出现的各种下三滥手段比战争中也是有过之无不及。似乎 bar 在于是通过直接的手段来做某一件事还是通过间接迂回的手段来做某一件事?
不过有一点让人觉得 positive 的是,那些复杂的官僚体系和 regulation 看来还是很有作用的啊。另外对新闻媒体也多少找回了一点点信任。事情还没有结局,看了下 wikipedia,虽然事件基本上在 2016 年就水落石出了,但似乎目前最严重的审理结果只是由 SEC 起诉导致的创始人十年内不得在公开公司中担任高管,罚款 50 万美元和故事中出现的那些数字比起来简直就是笑话。最重的审判结果有可能导致坐牢的案件则还在审理中。
死者代言人:安德的游戏三部曲得结局。画风突变,不过也许三部中我是最喜欢的一部。世界观,立意,和探讨的问题(几个文明程度不一的智能物种究竟要如何相处)都更和我胃口一点。不过在细节(特别是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本身的刻画)上相对还是比较弱一点,甚至有些地方还有点牵强。比如安德究竟跟那个外星生物科学家有什么感情基础??简看中米罗的地方具体又在于哪里?死者代言人的魅力似乎也主要靠其他人的傲慢无知才能衬托,等等。剧情方面比如皮波和利波被猪仔种到土里的原因感觉也有点牵强。
安德的游戏:2016 年的时候看过,今年看三部曲的其它书时重看了一下。感觉这本书最后一章关于人类和虫族的交流这个点题的内容虽然是全书的中心,但是感觉出现得有点太突兀了,如果能在前面的章节中再多添加一些伏笔和铺垫,应该会好很多。
Why Only Us:感觉相当难读的一本书(也许是写作风格的缘故),应该算是乔姆斯基学派的一个比较新(2016)的观点总结吧。感觉中心思想是语言的本质以及其进化出来的原因并不是为了交流(比如像《人类简史》里“语言发展出来是用来八卦的”这类的观点),而是作为大脑内部组织思维的一种工具。所有人类的语言存在一个统一的内核 Universal Grammer (UG),由语言相关的基因决定,而世界各地产生出来的各种语言都是相同的 UG 在 externalization 的时候的 variation 导致的;因此人类的发声系统或者听觉系统的特殊构造都和语言的产生并没有很本质的关系。比如我们在朗诵文本或者跟人说话的同时做其他比较需要动脑子的事情会比较吃力,再比如聋哑人社区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会自然地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手势语言,亦即另一套 externalization 的方式,反过来人类的近亲猩猩即使经过大量训练也无法学会语法结构完整的手势语言(参见 Project Nim),并且有一些研究表明他们并没有像人类那样的“词汇”概念,比如”苹果“对它们来说可能会是“在这里吃苹果”、“傍晚用刀削苹果”之类的复合意思。
因为是讲语言进化的书,前面部分有挺大的篇幅在讲 general 的进化方面的内容,书里说之所以现在比较适合来写这个课题,一方面是 UG 相关的理论在多年的进化之后终于变得足够简单和信服了,另一方面则是进化相关的研究进展。书里说人类语言进化的一个关键事件是进化出一个叫做 merge 的操作,使得我们能够 mentally 递归地构造无限的结构。
最后,乔姆斯基流派的观点对语言学影响深远,但是并不一定就是绝对正确的观点,也不是领域内唯一的观点,实际上,书里有一个观点是说,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东西的进化过程,必须先要搞清楚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比如动物眼睛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我们基本上是搞清楚了的),但是对于语言来说这个问题还是巨大的未解之谜,不只是语言的“计算”,就是最基本的“词汇”功能——大脑的记忆模块如何对这些东西进行存储和检索等等,都是完全没有搞清楚的。书的标题《Why Only Us》是什么意思呢?感觉比较相关的还是讲进化的时候提到的一段,为什么生物起源之后多达数百亿个物种中,只有一种发展出了语言的能力(或者说,高级智能)呢?有两种可能性比较大的解释:1. 语言并不是自然选择所偏好的东西(相比比如像视觉之类的在地球上生存很有用的功能),地球上大部分生物都没有语言或者高级智能,但是发展得好好的;2. 语言进化是一个极难做到的事情,从 computation 的角度来说,把“进化”看成一个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的话,语言可以当做是一个 computational intractably 的问题。至于为什么我们刚好有了语言和高级智能了,那大概就纯属运气吧?
九州·旅人·怀人:界明城与四月相遇相识的故事,之前就看过很多遍了。
来自新世界(上下):2015 年看过改编动画,最近刚好看完《美丽新世界》,在图书馆偶然看到《来自新世界》的台版翻译就借出来看了。《来自》应该是借鉴或者说致敬了《美丽》,其反乌托邦的设定,未来人类的洗脑式的严格教育和管理,以及对“未开化”原始人种的圈养治理等等。不过应该不同之处是比相似之处多的,本书篇幅要长很多,算是科幻类,但是尤其是上部讲孩童时候的故事颇有种轻小说的既视感,后面画风急转,情节也变得紧张和黑暗,结尾有点小,但也还不至于归为烂尾。书里涉及和讨论的问题很多,结局处主角们又开始培养不净猫,我想大概最无奈的一个议题还是社会的最优形态吧,无奈之处在于书中在经历了灾难性的事件之后大家开始冷静和反思,但是最后的结论还是回到起点。虽然设定是基于奇幻的咒力,但是实际上其实是非常现实的科技发展过程中单体个人所能造成的破坏性越来越大的问题,甚至贫富或者科技差异在未来被放大到足够多倍之后也许也会变得像书中的人种之间的差异一样。不过书中并没有提出解决方案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是一本引人思考的小说,而不是一部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论述。
九州 缥缈录(1-6):等了很久的《缥缈录》电视剧终于开播,结果异常失望,于是又复习了一下这几本书。缥缈录的故事如果能把后面几位英雄的成长全部写完,把所有坑都填上,应该是一部很喜欢的书,就目前这六本只见挖坑不见填的状况,让人觉得有点后劲不足吧。不过还是不错的书啦。
ポム・プリゾニエール:基本没有什么剧情的漫画,不过作者似乎主要就是想画裸女,猫和废墟,然后用一些小片段故事串联起来。不过鶴田謙二(回忆爱玛侬的作者)的画风确实很喜欢,虽然没有什么剧情,但是慵懒的人和猫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动作小细节都刻画得很细腻,惟妙惟肖。
The Ghost Brigades:有种太空大战的背景下的刀枪肉搏的感觉,涉及好多不同的互相敌对的智慧种族,不过都只描绘了一些局部战斗,感觉比较适合较低的成本拍成电影。比较喜欢里面的世界观设定里关于 consciousness 的部分,虽然感觉作者对于“program”和“data”的理解是不是有点颠倒过来。故事对克隆人与原来的人之间的关系也做了探讨。多人共享感官和深度意识交流的“集成”状态感觉很好玩。世界观中其它外星人的社会形态也花了心思。至于小说内容本身,剧情有些平铺直叙,紧张起伏相对较小,人物性格刻画也没有特别生动,关于女主甚至还有好多地方讲得不清不楚,不过遗漏的细节和没有交代的伏笔也许是因为这只是系列书(《老人战争》系列)中的一本的缘故?
Brave New World:非常发人深省的关于未来世界乌托邦的一种可能性的展示。就故事性来说个人觉得并没有特别吸引人,但是乌托邦世界的构思很让人不舒服:人们被通过基因和洗脑等各种方式培育成属于不同阶级的人各司其职,和《1984》所描述的那种重压下的社会不同,美丽新世界里的未来世界社会安定祥和,没有争斗与痛苦,作为交换人们失去了”自由意志”。但是是否自由就一定会伴随着差异化,冲突,矛盾,灾难…?若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说,也许冲突和矛盾才是不断进步的动力源;但是从个体的角度来说,人又追求的是什么呢?最大化快乐,满足或者刺激?似乎从生理的角度来说很容易做到?不论是书中所描述的洗脑,亦或者是《娱乐至死》中描述的那种泛滥的“精神鸦片”,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人是变得更“快乐”了,但是这是人们所追求的吗?如若不是,人所求又为何物?感觉很不愿意看到书中的描述变成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但是若要讲一讲取而代之什么才是更加合适的理想状态呢,却又很难说出来。也许人的存在本无法承载太多的意义吧!
一方面来讲现代社会里诸如修改教科书,或者社交媒体大规模精准定制洗脑的事情似乎也屡见不鲜了,但是另一方面只要世界上还有不同的国家之间互相制衡大概就还不会真正完全变成 Huxley 所描述的美丽新世界中的那个样子吧,毕竟那意味着社会乃至于科学发展都会进入仿佛是静止一般的永恒的死循环中。但是不得不说 1932 年写出这样的书来证实太有前瞻性了。
不过排名没有很高的主要原因是从文学性的角度来说感觉没有《1984》之类的那么好看。
The Wisdom of Wolves:National Geographics 出品,围绕两位作者在爱达荷州郊外的保护区与一个狼群共同生活六年的经历展开,讲述了他们观察到的狼群的生活。有点惊讶的是,(书中说)整个人类社会对狼的认知绝大部分都只是建立在毫无根据的神话、童话故事(中坏蛋大灰狼的形象)的基础上,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都在继续合法对狼进行猎杀和捕杀。书的章节组织比较松散,有点像散文(而不是科学报告),其中描写的许多行为都和人类很相似。比如狼和人类一样都极具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和人一样很早就在全球范围各处都留下踪迹。它们喜欢玩耍(突然想起来好多年没玩过丢手绢之类的游戏了),重视家庭和领地,会认真照料小狼崽(和狮子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们不会杀害非亲身的狼崽,而是同样会细心抚养),有狼群纪律,会互相合作——很多部分是后天习得的,比如在失去经验丰富的头狼之后,很多狼群会很快衰败。还有一些 observation 描写得更加拟人,比如狼伴侣和朋友之间的 binding,狼对于死去同伴的悼念等等,虽然几乎只能靠猜测,甚至可能是作者自己的感情投射,不过我觉得狼具有复杂情感应该也并不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过,尤其是这几年看了许多 BBC 新出的关于自然界的纪录片,才慢慢意识到我们对于各种动物的了解都多么限制在莫名其妙形成的各种 stereotype 中,也许书中描写的事情,其实对于许多其他的生物也是一样地适用吧。所以,虽然看到狼的生存条件收到人类巨大威胁的情况时不时有些触动,但是也并没有到潸然泪下的程度,因为觉得整个自然界似乎都正在受到人类的巨大威胁,哭似乎并不能解决问题。也许唯一足够浪漫的解决方案是,人类踏上星际航行的远征,将地球作为永远的故乡留给自然界的其他芸芸众生。
安妮日记:粗略地看了一下,以为十四岁少女的日记,各种念念碎加多愁善感有时甚至有些无病呻吟,但偶尔又有一些深刻的言论和思考,总体来说感觉跟自己初中时期写的日记差不多(当然我自己可能只有前者,而没有深刻的思考)。不过这本日记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是出自二战期间收迫害的以为犹太小女孩之手,当时他们大约两家八人左右为了避难隐藏在一个阁楼密室里一步不出数年,每天物资匮乏还要担惊受怕,实在是难以想象的生活。总之其实事件背景比日记内容本身沉重得多,不过这也就是说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也还是可是保持自己独立的内心吧。
Portrait Sculpting:有点想玩黏土 sculpting 但是感觉很难而且需要很厉害的工作室。不过买这本书主要是作为人像绘画的学习和参考的,讲解如何用一块块黏土构建人脸各个部分的的时候确实对人脸的三维结构理解有挺多帮助,另外完成图的照片也是不错的参考素材。除此之外,讲解表情的那一节介绍了各种表情时候典型的肌肉运动,以及脸部的三维变化(哪里要加一坨黏土,哪里要挖掉一块),感觉挺有用;再就是如果一直不知道如何画头发的话,看雕塑的时候如何建模头发应该也能得到很多启发了(总之头发也是有三维结构的,而不是单纯一根根线)。
よつばと!:故事有点无厘头的漫画,风格和《日常》有点像,比较轻松愉悦,但是不太适合一次看太多否则会比较腻,目前只看了第一本。
Bridgman’s Life Drawing:比较古老的一本书,把人体结构简化成方块来画,配图歪歪扭扭的好处是跟着临摹的时候不会觉得自己画得(相比参考图来说)好难看哈哈哈。跟着画完才知道这是一本在许多地方都备受推崇的书,似乎作者的 sketch 看似歪歪扭扭,但是其实每一个歪扭的地方都有很精确的解剖学缘由,总之 Bridgman 的书都被奉为经典,主要的问题是他基本上只画但是不做讲解,所以必须要自己已经对解剖学理解相当深刻了再反过来看才能比较看得懂。
窥视欧洲:妹尾河童游历欧洲的见闻画册,主要是各地的城堡,便宜旅馆,火车车厢,列车员等的描绘和对比。作者的 line drawing 虽然没有强烈的明暗对比,但是仔细看还是蛮有味道的,透视画得非常好,观察也非常仔细(比如各国列车员工作服上分别有多少个纽扣)而且描绘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情,除了看到历史的味道之外,因为作者把各种价格都写出来了,也可以看到物价的变迁。住遍了世界各地的便宜旅馆和阁楼的河童,居然在三番被一个 2.5 美元一晚的酒店吓破胆,哈哈真是太形象了。总体来说是一本轻松的见闻画册,没有特别深刻和具体的内容啦,作者还有其他各种“窥视”系列的书籍。
引用书里一句话:“用相机拍完时,会有种「据为己有」的感觉;但事实上,这常常只是种错觉。”
安德的影子:可能是安德的游戏三部曲中最不喜欢的一部吧。
中规中矩:
不存在的骑士:一个荒诞的,充满想象力还带一些讽刺意味的小说,查理大帝和他手下的一些骑士的故事。总之故事看着蛮好玩的,虽然我没有太看懂中心思想是什么。
銃夢 一二三四五:今年很火的电影战斗天使阿丽塔的原著漫画。赛博朋克和各种机甲的描绘都很美,特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背景下,可能是比较有先驱意义的一部作品吧。但是叙事上有点糟糕,不管是情感铺垫还是情节走向感觉都比较没有头绪,若隐若现地铺设出很大世界观的影子,但是直到最后一本才终于草草地讲出来,结尾也比较淡。总之算是一部主看画面的漫画吧。
Letters from an astrophysicist:罗斯地球和空间中心的主任收到的信件和邮件(他有数年间有公开的电子邮件地址)和他的回信的选集。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时不时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或者很有同感的小片段。没有特别喜欢,但是也并不难看,不过我觉得这算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书,毕竟是一本通信选集,而且本身通信的对象就是各个年龄段和各种背景的人都有。
很多来信是关于外星人,飞碟,宗教信仰和科学的冲突,上帝存在性等等个方面的询问或者争论的。感觉看作者如何不带感情色彩,以一种尊重对方的态度但又毫不退让地为科学做辩护,还是挺有趣的一件事情。有些内容感觉正常情况下持双方观点的人要么根本谈不到一块儿去,要么直接吵得面红耳赤。作者的观点是,重要的并不是人“知道”或者“相信”哪些事(宗教上的或者是科学上的),而是学会如何思考,当你懂得提出合适的问题并且如何逻辑合理地去寻找或者验证答案的时候,在面对科学和众多不同的宗教信仰各自 claim 的“事实”面前就不会觉得真伪难辨了。
Jane Eyre:中学的时候就尝试读但没看完的世界名著。文学性本身而言可以是满分了,细节上文字优美、华丽,但又没有显得特别浮夸和造作,英文版读起来需要的词汇量挺大(至少算今年看的书词汇量要求第二大的);然后对白、心理和局部细节特写这些都做得很棒,当然有些对白有点夸张到感觉像是戏剧或者甚至歌剧里的对唱,不知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是否真的是那样对话的;最大 scale 上虽然整个故事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也很适当地增加了一些紧张感和悬疑,前后呼应算是恰到好处,后期的情绪渲染也确实感染到我了,甚至还做了噩梦。总之有种确实不愧为世界名著的感觉。
至于故事内容本身,感觉就没有那么好了,读之前以为是讲独立女性的奋斗的,但是读完以后发现完全不是,网上有人说这是一本 yy 小说,感觉也有一定的道理吧。不过话说回来世界文学名著里描述的故事,有正面意义的似乎也不多……
Skin: a natural history:与皮肤有关的各种话题搜罗。有一些章还挺有意思的,比如为什么几乎所有陆地上的哺乳动物都长毛,但是人却进化出了几乎全裸的皮肤?书里的说法是大脑功耗变大,以及需要白天长距离行走等原因,所以需要更强大的散热系统。还有日照对皮肤产生的各种破坏和好处,皮肤在免疫系统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各种肤色的人种的由来和进化过程之类的。也有一些章节比较无聊甚至有点凑数的感觉,比如纹身和化妆的简史之类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1-3):最欣赏的是全书的结构把握,从孩童的懵懂到青年的强说愁到成年的愤青等等整个成长过程刻画得非常结构清楚,感觉是非常深厚的功底。最喜欢的一句 quote 是“克利斯朵夫回答说,人生第一应尽的责任是要让人家觉得生活可爱”,但是总体而言,克利斯朵夫的故事对我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太大的鼓舞或者什么其他方面的影响,也并没有像看《月亮与六便士》那样即便并不同意主人公的行为方式,但是会觉得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特质。克利斯朵夫仿佛一头狂躁幼稚的野牛,也许这一方面也许反而是比较有共鸣的,毕竟自己(特别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有过各种幼稚、天真、自以为是、迷茫、焦躁、冲动等等各种情绪的。但若要说英雄主义、斗争这些方面,却是没有怎么体会到,特别是我认为应该最重要的强大的精神和意志力方面。恰恰相反的是,里面的人(包括主角和其他的人)仿佛都是无比脆弱的,有效的的解决办法似乎其一就是逃避;其二就是情爱发泄,去找一个人来爱一爱,男朋友、女朋友、情夫、情妇,如果实在不行,还可以找儿女来发泄父母之爱。也许是我划错重点了?也许人性本就确实是如此?又也许我现在还过于不成熟又狂妄所以没有能理解到这本书的精髓?
总之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觉得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是其他方面并不太合我胃口。音乐方面的描绘都比较简略,对于克里斯朵夫作为一个“音乐家”的成长这一块与他作为“人”的成长这一块比起来感觉有点单薄,当然可能文字描述起来也比较困难。再最后就是内容,或者其中的价值观本身了,它是否是客观的真实人性我难以拿捏,但并不合我胃口也没有让我产生憧憬、或者受到鼓舞,但凡会比较有共鸣的,大都是其中比较 negative 一点的一些内容,所以阅读体验也不是特别 comfortable,不过既然能左右我的情绪,也说明书确实是很好的(文学方面)。由于看之前有多个朋友推荐了,看书评里也很多诸如“影响一生”的评价,让我对其中的价值观部分有种过于不切实际的期待了,可以说当时大概觉得看完之后自己就要升华了,从此一切挫折困难都要被我踩在脚下,导致书看到快要结束都还没有出现这种升华的时候几乎是有点百无聊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在许多年后突然能够品味到此书里不一样的真意。
The Origins of Language:不是非常有趣,或者说和我的期望有点不太相符。我主要想看人类语言形成和人类的复杂思考、社会交互等相关方面的共同进化的一些探讨,虽然书中也有一些讨论,但是很大的篇幅花在其他一些比如人类听觉系统和其他灵长类的区别,人类的发声系统和其他动物的区别(最接近的灵长类由于生理结构无法发出人类语言中用的很多声音,但是更远的动物比如一些鸟类却是没问题的)等等,我觉得这些内容相对是比较次要的是因为我觉得人类要发展出语言,即使声音媒介这条路走不通,也会通过其他媒介建立起通讯通道(而且书里也提到了手势哑语的发展)。
当然书中也有不少有趣的内容,比如在探讨人类与其他近亲灵长类的区别的时候,有讲到人类相比起来更有交流的欲望,虽然其他动物在碰到食物或者敌人等与生存息息相关的事件时也会交流,但是不太会没事说一句“看!灰机!”人类交流的欲望还来自于一种“利他”的本性——至少是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以及在一个社交群体内部,比如看到谁书包开了或者东西掉了会提醒一下对方。模仿的本领很多动物都有,但是有一种叫做 mirror neuron 的特殊神经细胞却只有在一部分动物中有明确观察到:这种神经元在自己做某件事或者观察到别人做某件事的时候都会激发。此外还有就是人类强大的记忆和信息处理能力(当然我觉得这和语言的出现也许还有一点鸡和蛋问题需要讨论)。我感觉书里谈到的很多都是语言出现的必要条件,但是却并不一定就充分概括了最本质的起因,比如很多这些条件看起来都比较容易加入到一个计算机模拟的 agent 系统中去,如果对这样的系统进行模拟,是否会观察到语言的出现呢?当然也许即使 computer agent 之间出现了自己的“语言”,我们也不一定能够理解吧?
书里最有趣的一个问题,或者说反问就是:我们会问为什么只有人类进化出了语言?但是这其实并不是个问题,你为什么不问,为什么只有长颈鹿进化出了长脖子,为什么只有大象进化出了长鼻子?感觉有点像在说“我思故我在”了。
Carlson’s Guide to Landscape Painting:似乎是很经典的一本讲风景绘画书,不过就目前来看有点太古老了,最直接的缺点就是配图全都是黑白的,并且配图数量也很少,很多地方就是大段大段的文字干巴巴地讲,并且似乎是用一种当时的学术写作风格来叙述,感觉上就是叨叨话很多,重要的信息并不是简洁明了地几个 bullet point 列明,而是无缝地穿插在大段大段的叙述中,总之看起来挺累的,看完了即使觉得有收获的地方想要回去找也会超难找,现代写作风格把重点单独强烈列出来真是文明的一大进步。
A Single Man:某天半夜失眠想看会书又不想开灯,就在亚马逊上随便找了一本高分书到 kindle 上看。原本以为是一本正能量的书,结果翻开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讲的是主人公在伴侣车祸去世之后的生活,再往后看才发现原来是讲同性恋。由于和我一开始预期的主题相去甚远所以打算弃掉的,但是渐渐被作者的文字所吸引。抛开对主题的兴趣的话,作者对于失去心爱的人之后那种心碎、悲伤和如同行尸走肉般的状态的刻画简直是跃然纸上,全篇应该并没有直接出现诸如“难过”之类的词汇,但是阅读的时候仿佛就瞬间闪回自己在人生中情绪最黑暗低落的日子。我想也许强烈的情绪张力来自于作者对于主人翁内在心理活动的生动刻画,和外在的一如既往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并且能够将这样一种氛围状态扩写成一整本书的篇幅而不让人觉得只是翻来覆去地在絮叨“我好难过”,感觉真的是非常厉害。觉得对于“用文字来描述情绪”感兴趣的人来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参考。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讨论反犹太主义的起因和斯大林、希特勒造就的集权主义,由于对一二战期间欧洲整体历史了解太少,所以很多引用事件来论证的地方都没有看太懂,而且 Political Science 的读物每次读都觉得好考验英文阅读水平,各种大长句,导致长篇论证很容易就迷失在细节中忘记了到底要论证什么。总之到后面我几乎完全把它当做英文练习读物来读了,算是篇幅不小的一本书,感觉硬着头皮读完之后自己的英文阅读水平和速度好像都稍微上升了一点。
Guitar Zero - The Science of Becoming Musical at Any Age:感觉比较散,有点对不起(附)标题,作者虽然是认知心理学专家,但是关于这个主题的科学研究实在是很少,作者本人学习吉他的经历只是非常稀疏的一个 sample,也支撑不起这么大的篇幅,所以在讲自己的经历的同时书还穿插介绍各种相关的讨论和一些 anecdote,比如人类社会里有“音乐”这个东西究竟是由基因决定的还是由社会文化发展决定的;再比如学习音乐时天赋和后天练习究竟各占多少重要性,等等,算是和主题有一些关系吧,但是时常会觉得跑得有点远了,况且都是蜻蜓点水地聊聊天(因为并没有足够多的科学研究和证据能够下得了任何定论)。当然其中大量提及的各种美国歌手我都几乎没接触过,大概也是看着不是很有趣的一个原因。总之我觉得全书很切题(特别是副标题)的内容其实比较少。
Sargent Portrait Drawings:还不错吧,非常薄的一本小册子,收录 Sargent 的一些素描画,可以看到几种略微不同的风格。
三星及以下(不推荐)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唠唠叨叨地叫你这样做那样做,然后又给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比如你要抚摸你的衣服,把你身体的能量传递给他之类的),感觉有点像在看一本宗教典籍。就连比较 practical 的一些内容(比如叠衣服叠袜子的方法)也不是很有用的样子。
- Portrait Painting Atelier:比较无聊,要么是我期待太高,总之和期待的(讲解人像的画法,比如各个器官的结构和互相之间的关系,观察画刻画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之类的)差别很大,实际上大量的篇幅在讲用什么颜料和什么颜料调什么颜色,怎么画 underpainting,再一层一层地上色来得到 skin tone 之类的。
- The Calculating Stars:居然是 2018 星云奖。第一章写的很精彩,身临其境的紧张和震撼感,如果照这个势头下去也许我会给六星好评。但是第一章之后就变成了生活念念碎,感觉像是枪手代笔写的一样,只有每一章开头的新闻摘要还在继续跟进主线剧情的进展,第一章辛苦建立起来的紧张感逐渐消磨殆尽。如果想了解五十年代美国黑人和女性在工作社会上受到的歧视,以及当时人类“计算机”的情况,也许还算是相关的(暂不评价这方面描写得是否好),但是若是想看科幻……摊手,深感受骗。
除了看书的数量增加以外,今年看动漫的数量也有所回升,包括新番也有追一些。大致按照喜好程度排序有:进击的巨人第三季(第二期) , 吹响悠风号第一季、 第二季 、 剧场版 , 利兹与青鸟 ,灵能百分百 , 动物狂想曲、命运之夜——天之杯II ,拳愿阿修罗 1 期、2 期 , JOJO的奇妙冒险 黄金之风 , 龙的牙医 , 一拳超人 , 龙珠超:布罗利 。巨人现在是越来越精彩了,今年漫画里也高潮迭起,虽然我没有在追漫画,但是也看到一些谈论,感觉要封神了,2009 年开始连载的第一话标题是“致两千年后的你”,一直以来有各种解读和尝试,十年之后在今年年末的时候出了一话叫做“致两千年前的你”,把一个十年前挖的坑填起来了,且不说故事情节,就仅仅是“十年的伏笔”这件事情本身就够燃爆了。有多少长期连载的故事不都是写一段编一段,即使有伏笔很多也都是后来专门去翻前面自己写的故事看看有没有可以用的线索临时造一个伏笔出来(根据《食梦者》里对漫画创作的描述),燃得我都跃跃欲试地想去翻一下自己十年前的年终总结,看有没有什么大伏笔之类的了哈哈哈。总之很期待最后一季的动画片。相比起来,一拳超人的第二季动画就很没有后劲,感觉制作水平上下降了不少,特别是在于战斗的刻画上。
吹响悠风号是音乐类型(当然也可以说是校园类型)的动画片,也是比较喜欢的,看了两季 TV 版和两个剧场版。特别是剧场版《利兹与青鸟》的画风和色彩都尤其美。TV 本身则挺大一部分在音乐上,剧情本身并不难看,但是也没有特别出彩了,当然主角的性格和她演奏的乐器之间的呼应算是一个不错的点。以前不是特别感冒但现在也了解到了一些吹奏类音乐的魅力。还有几部今年的新番,比如《心理测量者》第三季之类的,有陆陆续续在看,但是属于没有想象中好看,但是也没有难看到会直接弃掉的程度,所以进度比较慢,可能会拖到明年春天才会看完吧。
游戏方面今年玩得不多,主要的部分应该是在玩去年就开始的《异度神剑 2》,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玩不太动,虽然对里面的世界(生活在云海之上,由漂浮在空中的巨兽托起的都市组成的世界)和各个种族的设计之类的都比较喜欢,但是大地图 navigate 起来很费劲,而且战斗系统吵吵闹闹地,打了不少次也都没啥感觉。总之今年也只是把剧情推进了一小部分,照这个进度也许明年就自动弃坑了(就像《八方旅人》一样)。其他的似乎都是玩的 Nintendo Switch 上的多人游戏,像《超级马里奥 奥德赛》、《胡闹厨房》、《任天堂明星大乱斗》之类的。不过任天堂不论是游戏机还是游戏都做得相当好啊,并不是一味地追求画质,而是从娱乐性的角度发力,而且感觉抓住了 party game 这样一个市场,像明星大乱斗这个游戏居然可以八个人一起玩。当然不知道 party game 这个市场本身有多大了,感觉在美国的话外国人开的 party 似乎还是以聊天为主……
生活在湾区
今年在生活上可以说是适应的一年,过去一年中的不少问题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得到了解决,可见认真生活的态度还是蛮重要的。
交通:如果说湾区的无聊程度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主观问题的话,那么湾区拥堵的交通毫无疑问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给我生活带来的最大的麻烦无疑是上下班通勤问题。虽然由于距离不是很远,拥堵的时候大概 30 分钟也能到公司,但是在 traffic 中开车是一件很影响情绪和士气的事情,为了让通勤过程不那么无聊,我甚至尝试开始在车里听有声书,我发现一个叫做 The Great Courses 的系列还不错,在 Audible 上可以听。总的来说我并不是特别喜欢听有声书,尤其是在开车的时候,经常会因为路况之类的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到其他地方,或者是一些外部噪音之类的,导致会错过一些句子;并且开始和结束通常是由开车停车之类的外部事件决定的,而不是自然地听到某一个部分。总的来说到最后就只是一些片段的粗糙理解。不过我后来觉得至少有两种类容是适合通过有声书来听的:一个是音乐类,这个干巴巴的纸质书和多媒体的内容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了,完胜;另一个是历史类,我对历史有一定的兴趣,但是过去看过的一些历史类书通常都很快就会忘光光,所以我觉得历史当做一个背景音消遣用应该不错,反正回头都忘记了,即使只听到一些片段也无所谓。总之我在通勤的过程中听完了《How to Listen to and Understand Great Music》、《The 23 Greatest Solo Piano Works》和《The Fall and Rise of China》这三本有声书。
第二个解决方案是错开高峰期通勤,早上去公司的时间由于我没法比送小孩上学的父母们更早,而去太晚又会很难在公司找到停车位,所以基本无解,但是回家的时间则有很大的自由度。去年我通常都是在公司吃完饭(6:30 供应晚饭)再晃一晃才回家,这样的问题是到家通常已经很晚了,放松和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就很少了。一开始我有尝试过工作完成之后先在公司做点其他事情,最主要的就是可以去公司琴房练琴,不过由于上班高峰期一旦开始,两三个小时之内是不会缓解的,而且我在公司似乎除了练琴之外也比较难放松下来干其他的事情。于是后来就开始尝试提前回家,回家以后再稍微 work from home 一点时间把该做的事情做完。由于五点路上的交通就已经非常糟糕了,所以我有很长一阵子是四点多回家,当然这样带来了晚饭如何解决的问题,这个我会在后面专门讲。
第三个解决方案则是骑车通勤,一方面可以避免拥堵的交通,另一方面还能缓解一下缺乏锻炼的问题,所以我在今年也开始尝试骑车上班。买了一个带 Gearbox 的自行车,有点像简易版的汽车换挡系统,和常见的那种暴露在外面的变速器不一样,不会有必须在行进中才能换挡、掉链子、需要经常清理、上油之类的问题,感觉还蛮酷的。不过我对车、机械之类的也不是很感冒了。当然我原来住的地方骑车上下班稍微有点远,单程大概在 40 分钟左右,虽然有一半的路程是在封闭的自行车(和行人)的 trail 上,但是也有一半是直接在公路上骑,特别是有一个地方需要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左转,每次都捏一把汗。在高峰期车很多的时候要过去尤其困难。另外虽然我大学的时候是骑车的,并且能够双手脱把,但是我有些姿势可能不太对,特别是停车和起步的时候我是坐在座位上的,所以车座很高的情况我都不太能骑,停车的时候基本上就摔了,而且爬坡的时候站起来骑我也不太会,于是专门花了一段时间看 YouTube 视频学习了一下这些技能。公司其实非常鼓励大家骑车上班,不仅可以免费申请租用公司自行车(由于申请人比较多,可能需要排很久的队),而且骑车上班可以打卡,每个季度用打卡获得的分数可以换一些不错的礼品。
最终的解决方案就是搬家啦,新家在离公司更近的地方,开车不需要上高速,即使在高峰期一般也不会超过 20 分钟,最关键的是骑车也只要 20 分钟,我觉得是既舒适又能得到一定程度锻炼的距离。所以搬家以后自行车的利用率立刻得到提升,目前我 lease 的汽车会在明年一月份到期,通勤问题解决以后就没有要 lease 新的车的打算了。当然湾区昼夜温差很大,冬天早上骑车其实很冷,周末出行之类的没有车也很费劲,所以最终明年会不会过上完全没有车的生活还有待商榷了。
睡眠:去年生活中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睡眠不足,虽然我晚上通常都会按时睡,但是原来住的地方是在一条比较繁忙的公路旁边,所以每天早上很早就会被吵醒,睡眠不足又会导致上班很困,喝咖啡解困又会更进一步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并且不论是噪音源本身还是由于睡眠不足间接影响,都会让我的耳鸣更严重。所以虽然在朋友家住既舒适又便宜还能时不时被爱好料理的房东投食一些很 fancy 的食物,但是最终还是决定搬家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噪音问题。
搬家之后睡眠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新家虽然也靠近一条相对繁忙的道路,但是是在小区很靠里的房间,加上双层隔音玻璃,虽然离在学校时候住的地方的安静程度还差得很远,但基本上再没有在早上被车声吵醒了。当然为改善睡眠质量作出贡献的还有其他许多因素,除了消除噪音源之外,贡献最大的应该是《Why We Sleep》,看了以后对睡眠问题更加重视了,戒掉了工作日喝咖啡的习惯,周末偶尔会喝也是因为嘴馋,并且都会尽量不在中午之后喝;买了 blackout 窗帘,避免早上过早被太阳照醒;睡前一小时内开始主动避免看 iPad 或者电脑屏幕之类的,而是改成看书之类的休闲活动(难怪今年阅读量涨了很多);年末还换了 memory form 的床垫,当然这个能否改善睡眠可能还需要比较长时间的 evaluate,总体来说我觉得睡着更舒服了,但是好像散热不是那么好,偶尔会被热醒。总而言之虽然睡眠质量肯定还是比不上年轻的时候,并且偶尔也会有失眠之类的情况出现,但是跟去年相比还是改善了许多,目前基本上不会把它当成生活中的一个困扰了。🙂
睡眠 tracking 这件事情大概是有利有弊,好处在于能够有效地监控自己的睡眠质量,虽然睡不好的时候自己身体应该也会知道,但是可能不一定会很敏感,另外不少 tracking 工具都允许做 annotation,比如今天有没有喝咖啡、睡前吃很多、或者今天压力特别大之类的,这样可以在事后看哪些因素对自己睡眠质量影响比较大,另外也可以分析一些时间跨度比较大一点的睡眠质量趋势等等。反过来坏处大概就是如果比较容易焦虑的性格的话,可能看到数据上显示自己最近睡得不好,会越加焦虑吧。不过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目前市面上可用的 sleep tracker 的准确度都不是特别高,至少网上的睡眠专家们是这么说的,特别是仅仅通过手机的麦克风来检测声音、震动来估计睡眠情况,或者稍微高级一点通过 apple watch 之类的智能手表、手环上的 sensor 来检测,结果都没有办法特别准,特别是要区分深睡、浅睡、眼动期之类的不同睡眠阶段的情况下,必须要用专业的测量脑电波的仪器才能测得比较准。我之前一直用一个放在床垫下面的 sensor 来 track,因为是买床垫的时候送的,算是聊胜于无吧,不知道在未来几年内会不会有比较厉害的突破性进展出来。
食事:去年生活中的第三大问题就是吃饭问题。特别是周末吃什么的问题,因为平时在公司吃,所以周末如果自己做饭,买菜的量就特别微妙,吃不完的菜放一周基本上就彻底不行了。但是每顿都专门开车跑出去吃不仅太麻烦,而且每顿都吃很油腻的中餐感觉也不是很健康,所以导致去年我甚至吃了不少 Soylent,一直很纠结这个问题。今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做了不少尝试,年初的主要成果是找到了一个去中餐馆点菜然后把剩下的打包回来吃第二或者第三顿,以避免周末老是要开车出门去吃饭的问题;再就是探索了一些其他的简便好吃但又没有中餐那么油腻的食物,最后主要就收敛到越南米粉。另外还有尝试过速冻水饺之类的,但是都发现很容易吃腻。后来由于开始放弃公司的晚饭,提前下班回家,所以周中的晚饭也需要自己解决了,前期的主要解决方案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多拿一份留着晚上吃,或者是去公司全天候的三明治食堂拿三明治回家吃。
到最后找到的解决办法还是自己做饭。在搬家以后买了一个象印 Neuro Fuzzy 的电饭锅,煮饭超级香,然后就慢慢地开始从隔几天会自己在家做晚饭,到年底基本上每天都在家自己做饭吃了。自己做饭虽然也还有点费事,但是后来感觉其实可以当做放松休息,基本上每天简单炒一个菜或者懒的时候直接煮一锅东西,整个下来到吃完洗碗基本上也就四十分钟到一小时。最主要的是自己做的菜比较合自己口味,吃起来比较 enjoy,同时比较容易控制营养(在 N 的影响下开始注意每餐至少都要有适量的碳水、蛋白质和蔬菜)。这样一来周末的吃饭问题也解决了,因为周末也接着做饭就行了。另外还慢慢开发一些新技能,比如炒糊辣椒,制简易泡菜,开始慢慢找回小时候的饭菜的味道。唯一带来的一点麻烦就是感觉大好的周末现在几乎每周都会费掉好多时间在买菜上了……😂
运动:去年生活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缺乏锻炼和运动。在学校的时候我主要靠游泳来维持基本的运动量,但是在湾区来之后由于没有方便能去的泳池,基本上唯一的运动就是偶尔和大家出去 hiking 了。今年以自行车 commute 的方式慢慢地把运动量回复过来,另外在搬家之后楼下就有一个大小比较合适的小区泳池,虽然没有学校的泳池那么好并且还是室外的,但是也已经很好用了,于是又开始游泳了。只是室外的泳池确实到了冬天之后就完全没法游了,加州虽然号称气候温暖,但是其实冬天还是蛮冷的。再有就是今年开始在公司找了 personal trainer 开始练习 kick boxing,其实是 N 原本有跟一个 trainer 在做一对一练习,然后我加入进去一起训练,分担费用之后可以练双倍时间,每周一小时的训练,和我 PhD 期间在空手道部参加的训练相比强度还是大很多的,经常训练完接下去几天都是处于腰酸背痛的状态,理想情况下应该平日自己也做一些练习,新家小区楼下的 gym 里也有一个机器可以练习打击(如果有沙袋就更好了),但是几个月下来结果是总共只在家里练过一两次,感觉实在是很再难抽出更多的时间来。
我目前的状况是自己已经开始承认积极锻炼身体是长远来讲让自己能够活得更加舒服所必须要做的事情,只是自己依旧对于自己个人觉得有点“无聊”的锻炼项目(比如跑步或者举铁之类的)比较抗拒,感觉短期目标是把几项自己觉得好玩的(游泳和 boxing)或者有其他用处的(自行车上下班)项目认真做好,这样应该运动量就很不错了,一步一步来吧。😃
耳朵:耳鸣这个是老问题了,现在已经和我生活各方面息息相关,身体和情绪的波动起伏也都和耳鸣的轻重程度互相影响。搬家之后对耳鸣情况应该是间接有一些改善。一方面是自己住之后练琴不需要戴耳机了,另一方面搬家以后外面的噪声会少一些,不过原来住的地方因为是 house,厨房和卧室不在同一层,所以冰箱的噪声基本上不是问题,但是搬到新家之后由于厨房和客厅是一体的,平时在客厅活动的话就有可能会被冰箱吵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还查了一下冰箱的制冷原理,大致是利用某些物质在改变体积的时候会吸收或者释放热量的原理,然后用一个 compressor 来压缩气体制冷,而这个 compressor 是个 engine,所以就会有噪音。网上有各种稀奇古怪的解决办法,比如把冰箱放在一个垫子上,或者在冰箱的四周贴上 acoustic foam,我感觉都不是很靠谱,最后我得出的最合适的解决办法是自己不在客厅的时候(比如早上起床去上班时或者晚上在卧室关门睡觉时)把冰箱温度调到最低,在客厅的时候如果冰箱开始响就把它的温度调高一点,它就会停止制冷一段时间,安静一阵。不过最后我也差不多习惯了,像练琴或者用电脑的时候其实冰箱的噪音几乎不会注意到,只有在看书的时候周围完全没有任何其他声音时才会觉得冰箱很 annoying,所以最后我直接把看书用的椅子搬到卧室里,几乎也就没有什么困扰了。
刚开始长期耳鸣的时候我去医院检查过,当时就有高频段的 hearing loss,不过后来耳鸣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也就没有管了,来了美国之后也没有专门在医院问过耳鸣和听力相关的事情。今年从 C 那里了解到 hearing aid 的情况,据说英文的发音里有不少高频的成分,所以高频 hearing loss 的人会在进行 speech recognition 的时候更困难一些,然后 hearing aid 可以改善这个情况,让你听到的频谱更完整,也就更容易听懂。我并没有仔细去研究这后面的细节和道理,但是我知道自己一直都有一点点这方面的困扰,就是在英文对话的时候比较容易听不太懂别人在说什么,这在许多人的场合,比如 party 上、餐馆里之类的情况尤其明显,另一个比较糟糕的情况是在台上做 talk 的时候,如果比较大的厅回声比较明显的话我也基本上不太能听到台下的人问的问题,这样的场合下不停地让对方重复会变得极其尴尬,虽然自己也多少 develop 出一些 trick 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相对地在中文方面我就没有很感觉到有这方面的困扰。以前一直以为是因为中文是母语,英文听不太懂是英文还不行的缘故,但是现在看来也许是跟 high frequency 的 hearing loss 也有一定关系。而且据说 hearing aid 还会(比较随机地)对一部分人的耳鸣问题带来改善。
所以我就去搞了一副 hearing aid 耳机设备来试一试,虽然各种牌子种类还蛮多的,但和我现在的保险对应的医院联系之后发现他们那边好像只提供这个 ReSound 的版本,由于美国医疗系统极其低下的效率,一直搞到年底才终于拿到手,大小和 Airpods 那个耳机差不多(不过价格大概是二十倍吧,终于感觉到医疗保险的作用了),不过那个大块的东西其实是放在耳朵后面,真正放进耳朵里的东西只有一小点,所以不会有耳朵被堵住的不愉悦感。我自己戴着的感受是确实某些频率的声音很明显地听得更清楚了,比如鞋踩碎树叶的声音,或者是钥匙放到桌子上时候的声音,甚至开车时候转动方向盘有时会发出的咔咔声,有时会会觉得比较愉悦,但是比较讨厌的地方就是敲键盘的声音会变得很响。人说话的声音的改变比较微妙,我还没有能集中测试一下在嘈杂的环境下听 speech 会不会有改善,不过第一反应是人声有一些 artifact,应该是和平时大脑所熟悉的人声的 spectrum profile 不太一样的缘故吧。最后就是对方向感和平衡感的影响似乎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大。我的打算是先集中戴一段时间体验一下,看自己能否适应,最后稳定下来之后应该跟眼镜一样,平时不使用,在需要的时候再戴上。至于是否会对耳鸣有所改善,目前来说我还没有很明显的感觉,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并不是一戴上立刻就没有耳鸣了,总之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吧。
医生极力劝说我买了一个肉色的,说这样不容易看见。我有点不以为然,还觉得戴一个助听器好像还酷酷的,而且别人看到了之后应该会对你说话更加清楚一点吧?不过我发现有人盯着你的耳朵看的时候还是有点不自在,特别是别人明明在盯着看,但是又假装没有看到,好像害怕如果开口询问的话会伤害到对方,这种态度反而会让人觉得不太舒服。如果是小时候需要戴助听器的话,应该是很容易引起心理阴影吧。
住宿:因为前面提到的各方面生活上的改变都和搬家联系起来,所以其实搬家应该算是今年生活方面的一个最主要的改变吧。当然这件事情本身也挺独特的,搬到了一个一室一厅,所以这大概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一个人住,没有 roommate 也没有 housemate。客观来说似乎和独立卧室共享客厅之类的情况差不多,但是心态上总体还是不太一样?
虽然现在自己有了单独的客厅,但是整体上布置和自己住在一个房间里的时候差不太多,特别是我对家的优化是我自己住得舒服,而并没有太考虑其他情况(比如朋友来玩之类的),所以并没有买电视或者沙发之类的,而是用升降桌、钢琴、书架等来布置。自己的主要的活动空间是在升降桌那里,由于用电脑、玩游戏、看书、画画都在同一个桌子上进行,并且不同的活动需要的 setup 也不太一样,所以对于桌子上的物件管理还是花了好一阵子才被我优化好,否则很快就会被画画用的笔、最近看的和买的书、各种电脑(公司的笔记本、自己的笔记本和 iPad)堆满而变得特别拥挤。
搬出来住的“坏处”主要是房租增加了好几倍,离公司近、居住条件比较舒适、安静、一室一厅,这几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房租就要贵好多倍了。不过我觉得挣的钱在存下来养老和现在花这两者之前还是可以好好权衡一下啦,如果多花一些钱能够让当下的生活过得舒适很多的话,还是很值得花的。话虽如此,具体究竟要怎样的比例才是比较合适的,这个肯定每个人的准则也不一样,我想简单来说如果自己一年花的钱还不如一年交给政府的税多的话,那应该不能称作“乱花钱”?
工作
今年的工作在内容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去年加入的这个组感觉也比较喜欢,算是在理论和实践中间比较好的一个 middle ground,虽然对于我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还并没有搞得特别清楚,但是在组里相处和合作感觉都是非常舒服的。今年工作上最大的变化应该是找到了比较合适的 work life balance。一方面自己一直也在尝试在不同的感兴趣的事情上找到更好的平衡,另一方面今年看到的负面新闻也不少,有因为工作压力而跳楼的或者猝死的,虽然美国这边不像国内加班那么严重,但是在不同公司不同组应该也会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压力。此外,我自己也亲眼目睹了一场比较 dramatic 的人事变动,我原本以为这样的事情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惊讶之余我立刻就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确实是把员工和公司之间的关系过于浪漫化了,把它当做了一种有“人情味”的关系,但是其实客观来讲真的只是雇佣关系,这个并不是针对你的 manager 或者某个更高层的公司管理人员,而是针对公司作为一个抽象实体本身而言,和你之间的关系是不言自明的。总之最终结论就是不论是怎样的工作,都不是值得你拿自己的健康作为筹码去拼命的。
虽然这种冷冰冰的雇佣关系让我在对待工作这件事情上变得稍微更加冷静了一点,但是并不是说我丧失了工作的热情,毕竟非常幸运的是我自己工作的内容也是我自己喜欢和愿意投入热情去做的,不过这里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因为我喜欢的东西其实有不少,所以最终需要在工作(这个兴趣)和其他兴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当然,工作还具有养家糊口这个额外的属性,所以自然权重还是要大很多的。
我在考虑 work life balance 时候考虑的第三个因素就是自己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能够承受的工作负担会逐渐下降,我没有想要从此开始混吃等死的意思,但是也不想透支自己的身体让今后的日子很难过。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会“工作”这个各方面负荷比较大的活动和其他一些相对有趣但又属于比较放松或者比较有助于增强体质的活动之间寻找平衡点。
目前的时间分配我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排得比较满,其他的东西很难塞进来,包括未来可能有的新的感兴趣的东西,或者以前比较有兴趣但是现在由于没有时间导致暂时放弃的事情,比如说多参与一点开源项目相关的东西,又比如多一些的学习的时间:比如专业相关或者和专业不太相关但是仍然比较深入一些的内容(比如数学、物理、生物相关的东西),因为现在读书即便是 nonfiction 通常最多也只是到科普或者 survey 那样的深入程度,有时会感觉有点泛泛的。总之明年在阅读上也许可以考虑减小一下阅读的数量,但是在书的选择和理解的程度上更加深入一些。
工作上去年我听到大家谈论的话题比较集中在工作内容的有趣、有意义程度或者自己有没有在学习新的东西在进步之类的,今年周围的人谈论的话题似乎开始转移到升职、职业规划、还有跳槽、涨工资之类的问题上。我自己在两个 cycle 的 evaluation 中收到的上面来的 feedback 也都是希望我能更加 proactive 一点,多 reach out,主动和别人说自己的工作之类的,总之就是在 professional social life 上有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其实这方面的症状、道理我自己也都知道,不过就是实现起来依然是经常会碰到自己心里的抵触啦。我暂时不想在这里立下一个 new year resolution 明年一定要改进这个问题,总之还是先不要太逼迫自己比较好,慢慢来吧。
另外今年还第一次带了 intern,感觉真是非常 tricky,从选项目的 topic 开始,如何既不提供非常具体的项目以至于让 intern 觉得没有自由度,又提供足够的 guideline 让他不会觉得没头绪,到项目过程中,以怎样的频率和他 sync 才会既不会让他感受 host 隔三差五都在问进度压力很大,又不会让他觉得 host 怎么完全不管我只干自己的事情。还有有 progress 的时候应该怎样夸奖和鼓励才能够激励军心但又不至于显得很假,或者方向和细节方面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才能委婉地提出才不至于降低士气。等等,感觉自己在各方面都还有待学习和提高。不过整体来说和 Z 的合作过程还是挺愉快的经历啦,intern 也好 host 也好大家都有第一次,以后肯定会慢慢提高的。
感情与价值观
今年生活上的另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恋爱了。其实这几年自己一直处于一种游离的态度,偶尔碰到比较合得来的女生,但是想到进入恋爱关系之后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和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就会退缩并选择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其实与 N 相识时也是如此,一起玩都感觉很舒服,但是又很担心确立关系之后会因此失去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不止是潜在的关系破裂后出现的不愉快结局,更多的是在双方太过于投入时对自我的迷失。我觉得我自己在这方面尤其不擅长,与人亲密相处时很容易受到对方的影响,从生活方式到价值观各个方面都会发生改变,当然有一些是比较积极的改变,但是也有一些是受到荷尔蒙影响而自我洗脑的改变,并不一定是自己所想要的生活方式。而且自己渐渐改变,可能就不再是对方最开始喜欢的那个样子。反过来也是一样,一开始感受到对方的吸引力肯定是由于对方的某些特性,但是如果对方开始迷失原来的自我,那你是否还像原来一样喜欢呢?
不过,最终还是和 N 走到了一起,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大概是在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觉得“迷失自我”的危险比较低,或者更确切地说,两人各自的生活方式原本就极其相似,所以即使互相影响,也不会和各自原来的样子差太多吧。事实上,跟 N 一起玩的时候感觉非常奇特,可以形容为“舒服”,但是又不太一样,因为我和各种不同性格朋友一起玩也可以很舒服。也许可以说成是就像我自己一个人玩一样比较自在,特别是会做一些平时基本上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才会做的事情(比如泡在书店里,或者自言自语,瞎蹦跶之类的),并且并不是说 N 性格随和对做什么都没有意见(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反而会有比较大的心理压力),而是在这些事情在两人的生活中似乎都是比较自然的。按照 N 的说法,简直是另一个性别的自己的复制品。兴趣爱好从音乐画画读书动漫日文到去世界各地瞎逛各方面重叠相当大,但是可能更重要的是价值观上也非常的一致吧。事实上两人确立关系之后各自的生活大致上也还是维持原样,我从我的年度时间统计中能看出的唯一变化大概是秋季之后阅读量突然增加了许多,大概是由于经常周末陪 N 去图书馆还书又不小心借了更多的书回来的缘故吧。但是,以为没有变化的生活,其实又确确实实不一样了。今年我生活中的许多变化其实都有 N 的影响,比如开始更多地骑车上下班,更多地自己做饭吃,以及开始练习 kick boxing 之类的,但同时这些也是我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N 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有时看到她认真的样子我也会受到激励,所以还有鼓舞的作用,记得好像是 N 第一次邀请我去她家玩的时候,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她弹了一下那阵子在练习的古典吉他的几首曲子,N 说我听完就以“要回家练琴”为借口走了,留下她在那里一脸懵圈。其实我当时真是听了很鸡血地回去练琴了。
仔细观察的话潜移默化的影响似乎很快就深入到每天的生活细节当中,比如有一次去开一个拉线开关的灯,因为两个人都两手拿了东西,竟同时下意识地准备用嘴去扯那个拉线,大眼瞪小眼地顿时笑瘫在地——究竟是谁学了谁的坏习惯呢?有时候好像觉得,两个人并排走的时候,似乎相互影响也是一种积极的成长呢。也许这只是恋爱中的盲目,谁知道呢。🙂 当然,即便如此,并不是说我和 N 之间已经达到了 100% 契合的状态,客观来讲,要长期在一起生活的话,双方都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或者合适的 compromise 才行的,不过这些是需要两人去尝试解决的问题,就先不在这里多说了。
三观方面我大致还是以一种相对随和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一方面我今年好像强迫症又有点加重了一些,一些事情如果没有按照我心里预订的节奏去发生,我会有点 agitated,不过另一方面我对 upset 的事情忘记得比较快的特质还在,并且今年看了不少“大尺度”书,让我有继续抱着一种“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其实都算不上什么事儿”的心态,所以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坦然的心态。这里的“大尺度”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尺度,时间上主要是一些 natural history 相关的内容,比如前面提到的《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Dinosaurs》,横跨数亿年的时间,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也经历了好几次全球范围内的物种大灭绝,虽然人类一直为自己飞速发展的科技而骄傲,但是正如《We Have No Idea》里讲到的那样,其实人类的科学和技术放在宇宙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来说,真是太渺小了,我们知道的东西和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比起来差了太多,更不用说那些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抛开茫茫宇宙,就连我们自身也还是充满谜团,比如《The Disordered Mind》里所描述的自闭症、精神分裂、失忆、帕金森、PTSD、老年痴呆等生理异常状况,虽然严重影响到了许多人的生活乃至于生存,但是我们现在要么还未能理解,要么只能用一些副作用非常大的方法来进行控制?当然,科技在过去一两百年之内的飞速发展确实也是无可否认的,只是到各地转一转就会发现,科技进步其实也并不是简单的,各个方面均匀推进的一件事情,每个区域和国家的科技树发展得都有点不一样,比如美国虽然是一个科技顶尖的国家,但是如果要对比公共交通和火车的速度、覆盖面等各方面,都不知道会被欧洲亚洲各国甩去几条街。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科技进步从来都不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共同目标,而只是一个副产品,科技发展最迅速的方面总是和利益息息相关,民用科技的发展集中在商业利润最大的领域,世界各地科技树不一样正是反应了各地人们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而军用科技发展则是牵涉到国家或者统治阶级的利益。到头来,即使真正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只是想要在科学技术的某一方面有所突破,经费、社会关注程度、乃至让研究能够继续下去的源源不断的年轻一代科研人员的教育和培养等各方面都会很强势地左右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甚至方向。也许这反映的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社会群体的生存本能,说到底我们终究也只是茫茫宇宙一隅的某种二足生物而已啦。
所以到头来我们作为个人,生活的目标或者意义是什么呢?也许没有意义,那么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不知道。我目前的理解是要过得开心。就好像“莫名其妙被推上一趟长途列车,终点对你来说毫无意义,那就先安下心来看看书看看风景吧”这种感觉(怎么有点像在说 California Zephyr 之旅)。这里需要 clarify 的是,开心并不完全等价于“及时行乐”,因为要优化的是整个旅途几十年的“开心”程度,而不是当下一时爽,这就会出现许多需要 balance 的地方,比如当下一段时间会需要选择放弃自己最喜欢的事,或者甚至会需要去做一些让自己非常不开心的事情之类的。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观点是,既然人生只有几十年,那么我应当努力去建功名,做到名垂青史,这样即使我死了,也还继续“活在”后人的心中。我觉得这种意义上的“活着”实在是和真正的“活着”差别太大了,而且人类在地球的历史中也不过是转瞬之间,更不用说在整个宇宙尺度下了,所以其实也没啥意思。不过我并不是愤世嫉俗地反对名与利,如果说在取得名利之后可以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铺平道路,或者是追求功名本身就是自己所好,那其实是挺好的。总之,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并找到一个能够 long term sustainable 的让自己能去享受这些事情的生活方式,应该就是我现在的人生态度吧。
最后想要提一下养宠物的问题,由于我妈妈喜欢养猫猫狗狗,所以我从小跟它们接触比较多,对大部分种类的猫狗都很喜欢。当然玩别人养的宠物和自己养宠物完全不是一回事,后者是一个非常大的 commitment,人生会有一部分需要被用来照顾它,所以问题就是在投食、铲屎、遛弯、修补被咬坏的家具、砸碎的物件等事情和拥有宠物的陪伴两者之间的权衡了。我自己目前还没考虑清楚有一个宠物相伴到底在我心目中是多大权重的一件事情,除此之外,还有一个 downside 就是养了宠物之后就很难很轻松随意地到外面去到处跑了。而且即便是多年生活在一起到了“心灵相通”的地步,其实双方还是比较悲伤地没有办法进行任何深入交流,甚至只是“昨天没睡好今天有点累主人你自己玩吧,但是我身体没有啥大碍不要大惊小怪地把我拖去打针了”这之类的想法都没有办法好好传达。除了对宠物的喜爱之外,另一个近些年让我考虑宠物问题的契机是周围的小伙伴们渐渐地开始有小孩了。小孩的事情本身对我来说还太遥远了,如果真的要养小孩,那我的整个人生观和价值观都需要完全推倒重来,所以这是一件需要非常慎重思考,但是迄今为止都没有认真去考虑的问题。不过我发现宠物问题完全可以作为小孩问题的一个热身题来对待:养宠物和养小孩(至少在前面十多年)感觉非常相似——对方可能会成为你生命的中心或者甚至生命的全部意义,导致你再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过自己原本自由的生活,但另一方面其实基本上没有办法进行比较实质性的沟通,沟通障碍不仅会让自己很苦闷,而且也可能让对方很痛苦——即便你不求回报心甘情愿奉献一切,但是你的所作所为可能与对方事与愿违。总之我想一个比较合理的章程可以是:在考虑是否要养小孩之前,必须要 1)考虑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希望认真养一个宠物;2)将养宠物的计划付诸现实并证明自己真的适合抚养和照顾。在此之前如果自己去考虑小孩问题将会是不成熟乃至不负责任的。
时间统计
过去几年我都断断续续有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时间进行一些统计,今年应该是统计得最完整的,整年都记录了下来,并且用了一个可以导出数据的 app,所以自己做了一些额外的分析和制图,还蛮好玩的。我用的是 iOS 上一个叫做 Manifest 的,需要收费,不过是我找到的在界面好看和好用并且支持导出数据这几点之间权衡之后最好的 app 了。当然记录自己的时间除了是一个被动的跟踪以外,其实还有更多“主动”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督促和压力,有利有弊吧,有人觉得这是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其实真正自由的内心的话是不会被一个小小的计时 app 所左右的。不过我明年我也许会试试看不做记录,或者用更简单的记录方式,毕竟导出数据自己分析虽然好玩。但是时间日期处理真是比想象中更麻烦,比如如果跑来跑去还有时区的问题,即便是待在一个地方也会有冬令时夏令时切换的问题等等。
首先是 365 天各个项目累计时间统计,分类大概跟去年差不多,不过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坚持一整年全部做了时间记录。累计时间没什么太多可说的,一个是今年练琴练了 400+ 小时,另一个是钢琴画画读书这三个基本一直是比较微妙的平衡状态(虽然我并没有特地维持这个平衡性),不过到年末的时候看书的时间好像突然增加了很多。下图是四个季度各个项目所花的时间百分比图。
可以看到工作大概在一半多一点的时间(去年是百分之六十多),第一个 quarter 读书钢琴画画基本上是三等分,但是到后面读书就开始 dominate 起来。另外第一个季度基本上没有任何运动,到后面运动量开始多起来(主要是骑车和 kick boxing),第四季度又减下来主要是因为天气冷了之后骑车上班就变少了。下图是每周时间统计的柱状图:
总的来说工作和钢琴的时间相对是比较稳定的,读书和画画的时间则看起来变化相对大一点,学习和运动基本上都是作为零头出现的。另外我还画了一下按照一周的每一天各个项目平均所花的时间(见下图),这次可以更明显地看到钢琴的时间相当稳定,基本上每天都是练一小时多一点。周中每天花费的时间也相对固定,似乎有一个小小的 trend 就是干劲越来越大,直到周三,然后开始期待周末,总时间就减小哈哈。总之每天十小时多一点,虽然我每天要睡九小时,但是这样每天也还有五个小时来供我 commute、看片、做饭、放空之类的。而周末则基本上总时间只在六小时左右,这是因为周末一般会有一些其他事情,比如要去买个菜,或者要去图书馆还书,或者有一些集体活动吃饭爬山之类的。图上显示的周末的一点点工作时间应该主要是在某几个 deadline 相关的时候集中加了几天班之后平均下来的结果,因为总体来说我周末基本上还是不会工作的。
尾声
2020 年的 new year resolution:𝟙. 在视奏上有所进步。𝟚. 对 anatomy 的理解进一步加深。𝟛. 强迫症得到缓解。𝟜. 平衡阅读数量和深度,为值得比较深入阅读的书做更详细的笔记和总结,在 consume 和 create 的 balance 上多往后者 shift 一点。
“如果与你没有相识,不知道现在会在过怎样的生活?”,N 说,“应该也不会很无聊,不过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我觉得,我的答案也是一样的。🙂
回忆很美 未来很慢
我的故事因此写到一半
如果基于 Disqus 的评论系统无法加载,可以使用下面基于 Github 的评论系统(需要使用 Github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