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夜 月阴缺
我学会 不完美的美
心跳声 在周围
催促我 有梦去追
我又起飞了 我是自由的
随风旋转着 开心唱着歌

去年年末结束学生生涯之后,开始“踏入社会”,2018 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但是年底回顾的时候发现,大概这整个一年其实是新生活的一个悠长序章呢!也许我自己都没有发觉我对已经远去的学生生活的极度留恋,而这种留恋则以对新生活的抗拒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反过来我的叛逆新生活的心理,也为我提供了一定的缓冲和保护作用,让我不至于突如其来地去体味步入社会之后的生活负担和烦恼。客观来讲,还是很正面的一个序章啦!而且我还实现了去年的新年愿望——成为了一个可以独立开车的人。😛

同妈妈再阿拉斯加出口冰川的哈丁冰原道。

工作

到十二月为止差不多工作一周年。从工作的内容来看,我几乎一下子就进入了状态,因为本质上和 PhD 期间做的事情没有太大的区别。其过程中会出现的迷失与挣扎也和 PhD 时代几乎一样,所以很快就适应了。

但是进入职场之后瞬间就会意识到和学生时代的 mindset 很不一样,你可能需要考虑升职 ladder,职业规划,项目 impact 和风险、成本,又及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自己哪方面的能力或者技术能得以成长和提升,又要考虑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养老保险,生命保险之类的一堆事情也会让你意识到不止需要考虑现在的自己,还要为未来的自己做打算,以及未来的家庭、下一代等等。公司的上下级关系也比学校的师生之间的距离要更短一些,从而也会让你接触到一些比项目内容本身更复杂的东西,比如团队的利益,公司的发展方向,甚至是更复杂的公司政治斗争之类的东西。等等等等。

不过我对学生时代简单生活的依恋一直让我有意无意地去忽视这些东西,但是他们显然是存在的。并且在平时一些朋友与我聊到工作上的烦恼的时候我也能体会到自己支持也是迟早要去面对它们的。当然在公司肯定有平步青云的人,他们的故事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烦恼的人感觉大致都是因为生活中的负担(比如房子、小孩等等)和工作过程中本身的 struggle。工作上感觉主要是“我太弱,做这个东西太难,不知道未来出路在哪里”和“我太强,做这个东西太肝,不知道未来出路在哪里”。我感觉两者其实本质原因都在于工作中的项目本身(和学校时期相比)更加复杂和庞大的缘故。我自己的 struggle 可以归到前一类,但是 PhD 的经历已经让我说服了自己做 research 的常态就是如此:你要解决的问题是你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解决的,否则就不能称其为 research 了。所以虽然日常的工作中我也总是各种 struggle,但是我并不为此而苦恼或者想要改变,而是去接受并通过其他途径来缓解心理积压。而后者的烦恼大概更常见于涉及 engineering 比较多的场景,因为很多项目规模非常大,可能需要旷日持久的大规模工作才能搭建起来,耐心就会被慢慢消磨,自身可能觉得每天都在做比较重复的劳动、并没有学习新的东西,同时这种大规模合作的项目牵涉到和非常多的人的互动,于是 politics 相关的东西也自然地牵扯进来,比如有人甩锅、划水、摸鱼,就会让人觉得自己为什么整天在跟这样的人浪费时间,又比如项目之间会有争斗和勾心斗角,甚至有市场舆论,公司高层的决策等等会让人觉得即使踏踏实实做下去也是前途未卜。

总之有朋友跟我聊起类似话题的频率似乎比 PhD 期间聊毕业烦恼要更多,所以虽然 PhD 的生活中时不时会有一些非常奇葩的师生矛盾和事件发生,但是也许大人社会上的困苦是一种更加普遍存在的问题吧。只是我通常也想不出什么排忧解难的方法,因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大部分似乎是客观存在问题,也许我们之所以 struggle 是因为人类现有的奖励反馈机制已经不是太适应飞速发展到今天的文明所面临的挑战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能需要人类的进化呢。

不过幸运的是自己还停留在学生时代那种甚至有点天真的思维方式,这似乎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屏障。比如我依旧完全没有做过关于未来的“家庭”,以及“生儿育女”等方面的考虑,甚至连我自己的退休养老方面也都并没有认真去忧虑。虽然我总觉得(并且朋友们也这样劝告我)总有一天(比如在出现中年危机的时候,并且那时可能已经有点晚了)我会不得不去面对这些问题,但是自己当下就是如此冥顽不灵呢。结果就是如果你一不考虑在湾区买房,二没有养家养小孩的需求,在资金增长(加薪啊、很积极的投资啊之类的)方面就没有很大的渴求。而升职的压力呢,感觉大部分来自于 peer pressure,但是反过来其实也有反向的 peer pressure,比如你旁边可能就是一个公司(大部分技术路线的人能达到的)最高 level 的人,但是他也和你做的事情没有太多本质区别,于是就会觉得专门去爬 ladder 似乎意义不太大,若真爬到顶端了会不会反而像游戏通关时一样空虚呢。再就是个人理想或者“make impact”方面的诉求,我觉得如果能成功的话,是一件美事,但是作为目标而言,我通常都是会把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放在优先级更高的地方。总之感觉我在自己的人生轮回中进入了一个比较“佛系”的阶段呢,而且我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环境很好,老板也很有趣也很 supportive,组里的同事们也又厉害有 inspiring,很多人在我抱怨湾区太无聊的时候都会问我为什么不搬去其他地方,我觉得不想离开现在的工作环境就是最主要的原因了。

生活(在别处)

如同一开始提到的,这一年对于新生活的抗拒程度大概真可以用“身在曹营心在汉”来形容。比较淘气的是由于我在一些社交网站的位置信息(故意)没有更新,所以有时候会收到关于波士顿的一些活动的信息,我会跑去标记为感兴趣。虽然借参加毕业典礼的机会跑回了波士顿一趟(开心地见了许多老朋友),但是整体来讲,今年几乎完全是身陷曹营无法逃离的状态。主要原因是签证上处于 O1 + EB1 pending 状态,travel 到美国以外就很麻烦(也许认真去研究的话应该并不是完全禁止 travel,但是一看到那些条文规定我就头大),加之我对游玩的主要兴趣还是在于人文和艺术,所以在美国境内不是看荒野和石头就是逛游乐场的情况下,每次兴致勃勃地突然开始查询旅行攻略的最终结果都是决定还是在家呆着吧。唯一的例外就是阿拉斯加了。

从阿拉斯加 Kenai 半岛的 Homer 出发的围观熊的活动。

阿拉斯加是夏天的时候跟妈妈一起去的,感觉我在尽孝心方面特别欠缺,这是第一次接她来美国玩。我有点忘记了最初自己对阿拉斯加的执念来自于哪里了,但是真的是非常满足的一次旅行呢。阿拉斯加感觉冬天和夏天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冬天日照很短,主要是看极光;而夏天看不到极光,但是可以有很多户外活动,比如出海看动物,看峡湾,看冰川之类的。其实在阿拉斯加公路上开开车就已经是很美了,并且像是被水洗过一样干净。一次在看动物的游船上碰到一个从西雅图过来的 photographer,她说她前几天一直在雪山里跟朋友一起 backpacking,今天和朋友行程分开后来这里 take a break,接下来几天打算沿着公路开车,到合适的地方停下来露营,然后看看书,最后从安克雷奇飞回去。听着就觉得,阿拉斯加真是很适合做这样的事情的地方呢!

我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活动是去出口冰川的哈丁冰原那里 hiking,到山顶的时候可以俯瞰冰川,后来才知道原来也有去冰川上行走的 tour,不过其实爬雪山的自由行也许更好玩呢。回想起来我也是心够大的,特别是带着妈妈,还一副游玩的态度,两人都没有任何合适的装备,普通的运动鞋,衣服裤子什么的也没有防水之类的,就顺着雪里偶尔可以找到的小旗往上爬,后来妈妈还找了一根树干当登山杖,她的体力真是超好。不过真的是非常开心,到山顶几乎就是云里了,远处的雪原和冰川仿佛是幻想中的世界,往下的时候又陡到可怕,就坐在雪上往下滑,途中偶遇结伴同行的一个从上海独自跑过来旅行的女生后来也没忍住跟着我们一起疯起来。现在想想在那边似乎碰到不少独自旅行的人。

后来在湾区有小伙伴组织露营,也兴冲冲地跑去了,第一次露营,确实非常好玩,搭帐篷、烧火、烤棉花糖、聊天,总觉得像小时候干的事情。不过似乎美国人太喜欢露营了,露营地的整套设施似乎都已经非常齐全和标准化了,周围也有很多“邻居”,和一大群跑来跑去的小孩。总之和我根据之前在旅途中听到的关于露营的事情脑补出来的“在远离城市的地方生个火静静地看书思考人生”似乎有点不一样。事实上我已经差不多把诸如看书画画之类的活动归到了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的休闲方式,有人在旁边的时候做这些事情即使别人不介意,我自己也会觉得怪怪的吧(突然想起来有次同一个小伙伴在外面,吃饭等位还要很久,于是友人从书包里拿出一个 kindle 说,那我们各自看书吧。我当时有点惊呆 😮,不过莫名其妙地被戳中萌点哈哈)。

Work Life Balance

有一个和读书阶段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工作和生活的分离。在读 PhD 的时候无论是大半夜还是周末,都有可能会出现在实验室,但同时(因为我导师管得很松)在状态不好的时候几乎可以随时翘班。但是工作以后就一下子变成了上班的时候就好好上班,但下班之后就完全不开公司电脑、查公司邮件等等。在公司没法随便放羊可能一方面是开始正常领工资之后责任感也更强一些,但应该更多的是来自于外部因素,比如 ⓵.同事们都很认真地在工作;⓶.公司不像学校那样有很大的图书馆之类的地方可以很方便地过去休息,即使想放松也不太方便;⓷.湾区交通拥堵,很多时候即使脑袋糊掉了想放羊回家也不是轻易能回的。至于回家之后不再管公司的事情,我想应该是在公司只能认真工作导致的结果,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也在慢慢下降,工作一天还是相当累的,如果回家以后还要继续工作,简直是要翻天了。不过有趣的是我并不是在“强迫”自己下班以后就不工作了,而是下班以后完全就忘记了工作上的事情,虽然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这样子的,但是感觉对于工作上的压力管理来说似乎是个不错的 feature:毕竟长期积压是不太好的,如果能间隙地完全切换状态的话,至少让自己有空间来喘息。

在五月的时候我又重新下载了弃用了很久的 iHour 来记录自己的时间。下面画了个简图,如果把两次 travel 中没有做任何事情导致的点当做 outlier 忽略的话,整体来说每周花费的时间是有在慢慢增长的,到十月的时候由于 Inktober 达到顶峰,那个时候身体已经有点受不了了。感觉我过去在使用了 iHour 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把它卸载了的原因可能也是类似的:时间久了以后生活的短期目标会倾向于去最大化记录的时间,有时候争分夺秒得有点过分了。从比例来看,工作和其他所有的“课余活动”之间的比例大概是 6 比 4(因为还有其他一些娱乐比如看动漫、电影、朋友聚会以及上网闲逛之类的是没有记录的),感觉整体还算是比较合理吧(只是百分之二的运动量大概真的是有点少了,真怀念学校的巨大室内游泳池)。同时搬家买床垫的时候还送了一个 sleep tracker,从数据上来看,似乎平均每天也大致睡满了七个半小时左右;REM 眼动期(做梦的时间)占了挺大一块;深度睡眠不知道为何从五月份开始就下降到半小时左右(我最近才在网上看到原来正常的深度睡眠一般是两个半小时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虽然 tracker 的 categorization 不一定准确,但是我自己也能明显感觉到今年的睡眠质量的下降:最明显的证据就是我这一年工作日每天都能在七八点左右起床,完全不需要设定任何闹钟——感觉这是我中学毕业之后就丧失了的技能,终于又找回来了……具体是因为工作日早上外面车流的声音把我吵醒的,还是因为担心起晚了会被堵在车流里而被自己的生物钟叫醒的我也就不得而知了。这个 sleep tracking 也很不方便地无法导出数据,所以我没法很容易地分辨自己看起来还不错的平均睡眠是不是因为我周末都有狠狠补觉的缘故。

iHour 应该是我用个的同类 app 里最简单方便的,不过有个很严重的缺陷就是不支持数据导出做一些简单的分析。所以明年打算尝试一下其他的 app(虽然我已经尝试过很多了)。前阵子还试了试 AmosTime,界面很漂亮,功能也很强大支持导出数据,但是相当繁杂,而且有一些强加的理念,比如“用户肯定会忘记关闭 Timer”,所以只允许制定每日计划然后倒计时,而不允许正计时。感觉非常不合理。现在我看中一个叫做 Manifest 的 app,等回头用空好好试用一下。

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我的课余生活(的比较有营养的那部分)差不多可能三等分为画画、钢琴和读书。先说钢琴吧,我在家的时候差不多能坚持做到每天练琴一小时左右,上课通常是每两周一次,不过我自己感觉练琴的时候没有之前那么集中注意力。以前在琴房练琴比现在充满各种 distraction 的自己家里练会有区别也可以理解,而且戴耳机总是会和我的耳鸣相互影响也是一个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我现在处于瓶颈期吧。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完全没有长进(当然仔细想想的话其实还是有进步的),如果老是弹不好的话,积极性比较消沉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今年并没有尝试专门学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曲目,主要还是在弹 599 里的练习曲和一个叫做《Piano Literature》的系列琴谱里的选曲。其实仔细想想也有一些几页的 sonatina 啦,难怪我觉得比去年练起来要吃力呢。钢琴老师换了一次,因为最开始找到的老师有事要出远门很久,目前是姐弟两个人,姐姐小提琴拉得很好,但是也会弹钢琴,所以弟弟没空的时候就会由姐姐代课。感觉讲解和反馈都挺好的,不过感觉两个人都不太擅长鼓励人,有时候会听到诸如“啊,没事反正你也只是弹着玩玩”之类的话(虽然我确实是自娱自乐,但是……😂总之我竟无言以对)。感觉弟弟脑洞特别大,他有时候会把他从音乐里“看”到的一些幻象(比如空中有很多东西在转圈圈)讲出来,让我觉得搞艺术的人脑回路大概真的是不太一样的。还有我在弹琴的时候他会一直在看手机,不知道是在干什么,应该不是在上网啥的吧?因为我即使很小的地方弹错他都能发现。来年春季我终于抢到了公司的钢琴课的名额,可以试试在公司上课如何,这样至少不用每次都开车开那么远去上课了。

不过我觉得自己在乐理方面进步还是蛮大的,得益于在公司修了好几个 quarter 的乐理课,只是耳朵听力还不行,很多时候都听不出和声的变化。我原本以为学好乐理之后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复杂曲目的结构之美,但是渐渐发现其实乐理是一个有点“一厢情愿”的东西,因为音乐本身是一个比较自由的东西,乐理最多只是一个 general guideline,作曲家并不是拿着一本乐理规则词典来作曲的。知道了这一点之后,理解过程反而变得轻松了些。课上还教了一点简单的四声部作曲,不过应该不叫作曲,因为只是和声进行,既没有节奏的变化也没有旋律在里面。总而言之,希望明年能够突破自己的瓶颈,找到自己的 pace。

听音乐方面只去过一次三番交响乐团的现场(Yuja Wang 过来了),毕竟去一次相当费力,城里既难开车又难停车,来年车技更熟练之后可以尝试多去。很怀念在学校的时候转角就能碰到有学生的 recital 或者学校乐团的表演,过桥走一段就能超低价去听波士顿交响的日子。另外由于 commute 现在以开车为主,相对于以前来说听音乐的机会更多了,不过主要还是胡乱听听。我觉得似乎很难发现新的音乐,像 Apple Music 之类的推荐算法似乎也就翻来覆去把一些常见的曲目和专辑给你列出来。之前知道有一个叫做 Grammofy 的 app,会定期帮你推荐古典音乐,并有很详细的介绍,但是后来这个服务似乎经营不下去关闭了,后来重启之后和 spotify 合作必须要 spotify 会员才能使用的样子,由于我一直在用 Apple Music 就没有仔细研究。

画画方面今年的一个进步是画得比较多,在画工方面有时候觉得有进步,有时候又觉得好像还是老样子。不过看到前辈有说过,“也许你并不会对你的每一幅画都满意,但是你画过的每一笔都是你不断累积和进步的基石”。🙃

这里必须要赞一下 Google 对员工的文化生活的关心程度真的是非常高(当然也有可能是有志的同事们努力得来的结果):在 Mountain View 的 main campus 那边有一片区域几栋楼完全是作为文化娱乐生活用的,有琴房、画室、乒乓球室等等。并且公司和 local 的艺术学校合作,提供了直接在公司 campus 里上课的机会(公司提供场地,但是要自己支付课程费用),这对于交通就是噩梦的湾区来说简直是超大福利。除了之前提到的乐理课之外,也有一些挺有意思的绘画类课程。年初的时候上了一个 Intermediate Drawing 的课,主要是以 figure drawing 为主,中间还有几次有 live model 过来,真是再次体会到对着真实的三维场景画和对着被相机抓下来的二维照片画差别实在是很大。总之那阵子我非常沉迷于 figure drawing,因为 figure drawing 很多时候主要目的就是抓住模特的 gesture,是一个快速 sketch 的过程,并且 posing 的时间越短,模特越有可能摆出比较 dynamic 的 pose(否则坚持不了那么久),现场画的时候从 1 分钟到 20 分钟的 pose 都会有,于是其实每天即使只画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话,都能有挺多练习,于是我很快画完了一个 sketch book!

上图第一行依次是 1 分钟 pose、2 分钟 pose,同学之间互相画(大约 10 分钟),剩下的是我自己在网上找的图片画的,一般十到十五分钟。我觉得 1 分钟和 2 分钟的 pose 最好玩,时间过得很快,要如何抓住最主要的姿态,简直肾上腺素高涨,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反而要静下心来花点时间仔细观察而不是争分夺秒地立刻就开始下笔。不过感觉画真人模特 posing 的机会真的很少,我在伦敦的时候莫名收到过那种定期在某个 bar 举办的 posing session 的传单,似乎是到场的 sketcher 分担模特费用,不知道湾区有没有类似的地方。总之有阵子我一直在找各种能提供大量素材的来源,一开始我想到那种很多图的杂志,比如像 Vogue 这种,还有 iOS 上有一个叫做【杂志迷】的 app,里面有各种日本时尚杂志的电子版,不过感觉里面很多照片更偏向于 fashion,而对于 gesture drawing 的练习似乎关系不太大,而且大部分照片估计用了非常复杂的光照,所以也比较难找形和描绘。比较不正经一点的是可以去找一些写真集之类的,不过这些照片有可能经过非常严重的 PS,特别是有一次我发现有张照片上一只脚被很马虎地 PS 成了物理上不可能的角度,感觉特别是对人体 anatomy 不熟悉的人来说用这样的参考说不定是有害无益呢。当然我也有找到许多 figure drawing 专用的素材库,比如 line of actionsketchdailysenshistock、Youtube 上的 CroquisCafe 等,还有一些付费资源比如 BodiesInMotion 是用高速摄像头拍摄一些舞蹈动作之类的连续图片(上面途中的跳舞和武术动作就是根据这里的参考画的)。

除了对着模特和照片画之外,今年在路上画陌生人的活动(travel sketch)也还是断断续续的有一点,由于 travel 比较少,所以主要是在阿拉斯加的时候画了少部分。另外在家有时候也会周末上午去一个咖啡馆画一个小时那里的客人们之类的。不过我还没有在附近找到一个咖啡又好喝同时座位又比较合适方便地观察人的店。另外我在画 sketch 的时候杂乱的线条太多,而我又不喜欢用像圆珠笔那种可以控制线条颜色深浅的笔,也许还要多练习才能减少多余的定型用辅助线条。

总之 figure drawing 画得多了自然地就想要学习 Anatomy,知道内部的骨骼和肌肉是怎么回事,才能更好地画好 figure。于是我就开始学习 Anatomy,买了一些书来看,还有网上的教程,这里推荐一下 Proko 的 Anatomy 教学视频,非常生动形象有趣,如果你不确定是否合适,其中很大一个子集都是在 Youtube 上可以免费看到的。我觉得 Anatomy 是很有趣的一个学问,好玩的点在于你了解了某些肌肉骨骼的结构之后,在路上看到别人,仿佛能看穿皮肉看到骨架(这里不禁想到那些神话迷信里的诸如透视眼之类的是不是以懂得 anatomy 等科学知识的人的“神力”为原型发展来的)。不过我只学了大概上半身的结构之后注意力就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希望明年继续捡起来!),因为毕竟想画的东西有很多很多,每天仿佛都有不一样的冲动。比如很想改进自己对颜色的把握,因为自己配的色都要么很灰头土脸,要么很辣眼睛。于是就找了一些颜色很鲜艳的游戏之类的场景来临摹(这样的练习应该去年也有在断断续续地做)。

另一个很努力提高的就是构图,其实经常在博物馆看到各种好看的画都会拍照下来,心想着回去临摹学习,但是在家的时候很少会想起来去翻看那些照片,而且很多以前的画的题材都不是我太感兴趣的,后来我发现很多电影的构图很有特色,或者说自成一派,于是就在看电影的时候会比较在意分镜构图比较有意思的片子,然后去画电影画面。

当然,还有 portrait!也是一直很想画好的也一直有在练习的。不过尤其在练习人像绘画的时候,一个一直存在的矛盾变得非常突出:比如弹钢琴,你究竟是应该弹最基础的练习曲甚至是重复的音阶练习,还是绕过基础练习直接去弹你自己喜欢的曲目?画画的时候也是一样,画人像的时候尤其是:很多时候会看到一些很好看的图片里的人物,就会想去画,但是很多时候这样找到的图片在光照等方面都非常 subtle,导致对人脸的 anatomy 不熟悉的情况下非常难以观察出其结构,于是也就很难画好,在练习方面得到的收获就会小很多;但是专用的人像素材、大师作品、甚至是石膏像等往往又不一定能激起你去画的兴趣。感觉我一直在这样的矛盾中徘徊,比如男性人脸的轮廓比女性通常要显著很多,但是我通常更喜欢画后者;再比如西方人种和亚洲人种比起来轮廓(眼窝、鼻梁等各方面)也要强很多,但是大部分时候我还是更想画后者。其实有阵子我一直想买一个一比一大小的骷髅头或者甚至全身骨架放在家里可以随便参考。但是在网上看了一圈发现好像比较容易买到的其制作精细程度和质量其实都比较一般,而且我房间剩下的空间也不多了,仔细想想好像也是有点瘆得慌,特别是有个骷髅头似乎为了逼真,并不是其(塑料?石膏?)材质的原来颜色,而是故意涂成了黄色掺杂着褐色的样子,看着有点吓人……

当然除了临摹和练习之外,今年画的原创性的内容也比往年要多一些,其中还包括三幅丙烯画。不过南湾这里没有 blick 店,其他的一些艺术用品店我跑去看过之后都很失望,通常都是只有一个角落是画材,剩下的店面都是卖一些毛线啊、园丁用具之类的,并且通常还有很大一片是专门卖相框的,让我很不解,湾区人民很喜欢把相片印出来装在框里吗?要自己创作内容的话,就比练习画要复杂一些,并且自己在设计、构图、配色、执行等各方面的缺点会相比临摹更加凸显出来,最终结果通常会比较不太满意,但整个过程来讲其实是更有趣的,通常需要做 thumbnailing、sketching 打草稿,然后要搜集很多参考素材,然后再迭代、修改,整个过程可能会花要几天到一周。我觉得在传统媒介上搞起来特别费事,如果是 digital 的话,可以随便大胆地尝试,如果不行就 revert back,但是传统媒介的话,特别是到后期,如果改坏了,再想要回到从前,就只能哭着手动再把原来的部分画一遍了。比如小提琴这幅画里,因为实际画的时候 canvas 的尺寸比例和草稿用的构图尺寸比例不太一样,导致空间有点不足,于是最右边的论文的摆放角度被调整得更加垂直了一些,到最后就看起来很不像是平放在桌子上的,但是犹豫了很久也没敢再改。

今年在画画方面还有一个“成就”就是终于完成了一次 Inktober,去年尝试过,只坚持了几天就放弃了。Inktober 是一个全球性的鼓励大家在十月 October 的时候每天画一幅画的活动。虽然主要是以墨水画为主,但是这主要是为了活动名字谐音方便,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太严格的规定。不过这个活动最有趣的规则在于每年会出一个 31 天的主题列表,每天的主题是一个单词,事先会公布在 Inktober 的网站上,然后大家以那个单词为主题画每天的画,之后以 inktober 的 hashtag 发到任意你喜欢的社交网站上。除了自己参与之外,这个活动的一大乐趣其实是在网上看别人会以那个单词画出怎样的画来,因为这些单词似乎完全随机选出来的(参见官网的历年 prompt list),所以有时候大家都很开脑洞,就很有趣,有时候也会看到很多与画师们本人生活或者内心相关的一些东西。虽然我最后很大一部分的画是临摹而不是创作的,但是也要去思考和当天的主题词相关的材料来临摹,基本上每天早上就得看一下今天的词,然后诸如吃饭之类的空闲时就得好好考虑,晚上下班之后再把它画出来,最后我画了很多动漫相关的内容,可见我大部分时候给定主题迅速能想到的还是动漫哈哈。虽然很有趣,但是基本上一个星期以后就会变得如同长跑一样极其考研耐力和体力,因为一天都不能停,但是放到一整个月的时间跨度上,就会发现总有一些天有户外活动啊、聚餐啊、或者下班去加个油、买点杂货、看个牙医、有新发现的好电影想要看等等,最后真是身体上都有点累得受不了了,结束了之后简直大睡了很久。

哇,仔细总结一下才发现原来今年真的画好多画。但其实并不是练琴就很瓶颈画画就如行云流水似的一直在画呢。其实很多时候尝试提笔开始画依旧是需要认真地给自己鼓劲才能开始的,今年年中有两个月其实我就一笔也没有画,仿佛有一种抗拒或者阻力需要克服,我一直觉得是因为自己还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想要描绘的内容,害怕画不好而带来的抗拒心理(练琴的时候也是差不多)。然后有一次无意间看到一本书叫做《Art and Fear》,是一个艺术家写的,大致就是讲艺术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因为就各种艺术而言,大家都会去欣赏和谈论最终的成品,而很少有人去关心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心态。虽然自己最多只是一个学徒,离艺术家的定义还很远,但是书中的许多内容都很有共鸣,不过由于是艺术家写的书,感觉看起来有点意识流(哈哈),到后面有点晕,看到一半决定放一放,等之后这种情绪再比较严重地影响到我的时候再拿出来看。

最后还要提到的是年底的时候又在公司修了一门叫做 Narrative Illustration 的课。然后发现原来 Narration 或者说 Story Telling 的侧重点和普通的 drawing、painting 或者 illustration 是很不一样的。为了能最直接迅速地将想要表达的事情传达出去,会做一些夸张、简化、甚至在 visual appealing 上的 compromise 之类的,同时如果是多张图的 story telling 的话(比如漫画这种媒介),还多了一个时间维度,但这个时间维度和像电影、动画那种动图又不一样,它是将空间维度强制转换成时间维度,漫画的两幅画之间的框间空白是读者的脑补范围,让整个故事流动起来,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本多年 best seller 的书《Understanding Comics: the Invisible Art》。总之很有意思的一门课,整个过程中一个有六个课程 project,从 character design 开始,一直到最后做一个 zine,我也是第一次了解到 zine 文化,最后一堂课大家互相交换礼物的方式交换各自做的 zine,很好玩。听说这边每年还有 zine fest,可以去和当地的爱好者互相交换(除了绘画方面的题材,也有摄影、文学作品等等)。我做的是一个关于一个吃饭如厕睡觉任何时候都在看手机的人的故事的 zine,大家各自做的都很有意思,很多和大家之前的 project 联系起来。有时候上课的时候还会当堂玩一些游戏,比如每人一张空白纸,划分成几个格子,限定一分钟,画几个简单的形状;然后整体把纸传给右边的人,在拿到的新的纸里三分钟之内根据那个形状设计一个角色,然后在另一个框里写一个单词描述一个场景,然后再右传;然后以拿到的纸上的角色设计为基础再另一个格子里画一个动作,或者事件,然后以一个单词再另一个格子写下描述“困难”或者“障碍”的词,再右传……如此循环,到最后自己最初的那张纸回到自己手里的时候,每个人手上就都有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听起来有点 stressful,实际上也是如此,时间非常紧张,但是每次都会被大家的想象力所惊叹到,哈哈。

哦,对了,年末的时候还了解了一点点 3D 相关的东西(Blender),并不是因为对 3D 建模感兴趣,而是看到网上有一些用 3D 和 2D 结合进行绘画起草或者制造一些很漂亮的伪 3D 的动画效果等等。最大的感受就是 3D 真是一个超级大坑啊,感觉随便做点什么东西都是工作量巨大无比,比 2D 动画那种要一帧一帧地画还要更累的样子。

读书方面今年比去年稍多一点,大约 40 本(不到),实体书和电子书的比例也和去年差不多:一半一半左右。外文书中有 15 本英文和 1 本日文(以及 6 本日文漫画)。电子书方面除了手机和 kindle 之外,今年还买了一个博阅出的 Likebook Mars 设备,这是一个以 Android 6 为系统的电子墨水屏阅读器,可以安装第三方 app,我主要用它来阅读多看书城买的中文书。手感和便携性当然不如 kindle 好,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安卓系统启动比较耗时,但是如果设置成不自动关机,而只是休眠的话(这样不用每次都等系统重新启动起来),后台耗电又非常大,需要经常充电。其实我也不介意给阅读器每天充电了,只是那样如果有几天搁在一边的话,可能就彻底没电了。总之略微有点不方便,但是好处还是多过坏处的,算是勉强解决了我过去几年在电子书方面的一个 complain。下面是主要的书目和一些简介,大致按照我自己的喜好程度来排序。

✦✦✦✦✦✦ 六星推荐:

✦✦✦✦✦ 五星好评:

✦✦✦✦✧ 中规中矩:《夜行》、《Drawing without Fear》、《神们自己》、《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黑暗精灵三部曲》《GANTZ殺戮都市(漫画)》

✦✦✦✧✧ 三星及以下(不推荐):《What love is: and what it could be》、《A Day with Picasso》、《Super Intelligence: paths, dangers, strategies》

在动漫方面没有去年那么剧荒了,虽然新番方面也只看完了《SSSS.古立特 SSSS.GRIDMAN》,剧情还行,画风特别喜欢,而且片头和片尾曲都很好听,一次都没有跳过。理论上我还看完了《进击的巨人 第三季》,但是制作方把整季定为 24 集,却非常耍赖地将其分成两年来播……还不如直接分成两季,当时我看到 12 集的时候发现故意在狂拖剧情,心中就想,你接着拖,还有 12 集你难不成还能全部拖了,没想到下一周发现没有 13 集了,才意识到被摆了一道。虽然如此丧心病狂,但是还是依然高水平的一季。另一个我很喜欢的新番是《工作细胞》,将人体内的细胞拟人化之后讲他们的故事,每次看到体内每秒钟都有这么热血的保家卫国的战斗,简直胜过强打一升鸡血啊哈哈哈,不过看到后面感觉内容重复性有点强,渐渐失去了兴趣,没有能成功追完。

补的旧番感觉都是评分超高的剧:《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是汤浅政明去年的新作,单集动画,总之很有他的特色,充满想象力。《交响诗篇》比较长,50 集,科幻类,一会儿像 EVA,一会儿又像 Last Exile。剧情背景宏大又细致,人物(主角和配角)有好好地刻画,故事也有好好地讲,从整体来看是非常好的一部剧,虽然剧情有点拖沓(特别是前 25 集)。《来自深渊》一位英籍印度裔的友人推荐的,去年的剧,可能是由于画风过于偏向幼齿地萌而被我错过了,属于奇幻风格,画面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上都是绝美,故事上看到后面发现完全和画风不是一个风格的,总之比较黑暗,不过我也事先收到了警告,所以还好。总之这似乎只是第一季,整体的故事还完全没有展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后面的季。最后是《星际牛仔》,这一部我也非常喜欢,画风、音乐、故事、人物都有被戳中的点,不过我没有看完:主要原因是我害怕看完以后太空虚失落,所以一直留着最后几集……

电影方面,特别是在影院看的电影比去年应该要多一些,因为公司旁旁边就有一个电影院,难得有一项活动在湾区这边是比在波士顿更方便的(虽然波士顿也只是过个河),所以我经常都会突然发现有个感兴趣的片子然后直接就买票去看了,而且在画画练习电影构图的时候也会在选材时候找一些片子来看。比较喜欢的电影(和电视)有 《蜘蛛侠:平行宇宙》、《我的天才女友 第一季》、《我,机器人》、《海街日记》、《非自然死亡》、《霸王别姬》、《天使爱美丽》、《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杀戮都市:O》等。

最后是游戏方面,主要玩过的游戏是《伊苏 8:Lacrimosa of DANA》,从轨迹系列开始就很喜欢 Falcom 的游戏,虽然主要玩 RPG 风格的轨迹系列,对于动作 RPG 风格的伊苏系列不是非常感冒,但是也玩过好几部。自从塞尔达入了 ARPG 的坑之后,对于传统的回合制和刷怪练级就有点成见了,所以反倒开始偏好伊苏了,这一部从画质和操控上自然都不如塞尔达好,但是故事上确是更丰富(当然塞尔达的故事几乎是零……),总之我很喜欢。后来我还买了(并且费了很大的劲才买到了日文版)评价很高的《八方旅人》,备受好评的战斗系统我似乎没有 get 到它比其他的回合制好玩很多倍的感觉,故事上在并没有特别吸引我或者是太慢热的情况下还要按轮次去循环八个角色互相基本没有任何关系的故事的推进,总之反正我现在对他处于无限期搁置中。《异度神剑2》是近期才买的游戏,战斗系统一开始觉得很无聊,稍微上手一点之后发现似乎比普通的 ARPG 更加复杂呢;画面很漂亮,剧情动画也做得很细致,总之目前还在很初期,不知道会不会玩通关呢。另外还买了《洛克人 11》和朋友送我的《overcooked 2》都还没有拆封过。为什么今年买游戏的量这么多呢?因为我常去吃的餐馆旁边有个游戏店 😐。哦,对了我还在房东家的 XBox 上买了《Dragon Ball FighterZ》,应该是我期待了很久的游戏,从最初看到的试玩视频就迷上了,因为龙珠作为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画片的画质和音质都糟糕到让我无法入眼,这个游戏的画面完美吊打动画。可惜的是买来之后大概只玩了两三次,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XBox 太反人类了,开机起来先等两个小时下载安装个更新包,然后每次玩游戏还要用那个手柄输入密码登录,并且账户还是和你的什么 outlook 账户是同一个,所以不好随便搞个 123 的密码。年末的时候听到古剑 3,也还挺有兴趣的,但是好像需要配置比较高的 PC 才能跑得起来,没有热忱到专门为它去置办一个设备的地步于是就作罢。年末最后几天的时候还玩了一个 iOS 上非常精致的游戏《Florence》,整个游戏时长大概就半小时左右,但是很多地方都触动人心呢。

最后的最后,摄影方面也许也可以提一下,工作开始领工资以后自然就没忍住烧了点设备,但是其实拍照比去年少多了,所以技术上没有任何进步,只是(在学习绘画的透视的时候顺便)终于搞清楚了镜头的焦距产生的效果并不是简单的放大缩小之类的一些知识。总之我主要感兴趣拍的东西还是接近人文方面,由于没有怎么出去旅行,而南湾这里且不说“文”,有时候在街上能找到个“人”都比较难。当然其实我以前也很少在波士顿街头去拍,总觉得美国街头惹人还是有点怕被打哈哈。

生活在湾区

在写这一篇年度总结的时候我不断地审视自己这一年的心态,看到了自己对搬到湾区的新生活的强烈的抗拒,自己在过去的这一年中一直把这种抗拒感归因为湾区的生活条件在客观上的贫乏,但是回顾的时候开始怀疑是否也掺杂了我对旧生活的不舍;不论其原因究竟更多是客观还是主观,年末几天终于做了一个 resolution 明年开始至少要从主观上努力去接受和发现这里的新生活。

其实去年的新年愿望——“成为能够独立开车的人”也是因为搬到湾区来才变得必须的。回看这个愿望能够实现有点理所当然,因为似乎开车真的就是多开开慢慢就熟练了(或者说胆子变大了),但是其实我花了很大的力气的。一开始不敢上高速,特别是不敢一个人开车,因为碰到各种突发状况都很紧张怕会不知道怎么解决,也没有人帮忙看后面有没有车能不能换道,或者临时变更一下路线或者目的地等等(那阵子大概是我一年中最希望告别单身的时间段了😂)。我想初学开车的人应该都能理解副驾如果坐了一个老司机,即使一句话都不说也会让人安心很多倍。所以刚开始的时候经常周末拉了小伙伴们开去周围的地方玩,就当练车。买车选车也很麻烦,问了很多人,看了网上的各种 survey(选车的主要 criterion 是要够安静),而且我还人肉统计了公司地下停车场里不同车的数量。不过所有人都说一定要去现场试驾才有体会,但是我特别抗拒,因为我怕 dealer 一眼就能看穿我根本不会开车然后狠狠宰我或者不卖给我,亦或者是更糟糕的是试驾的时候把车撞坏了,更何况网上各种帖子都把 dealer 说成十恶不赦老奸巨猾的人,我很怕跟他们说话。总之最后我也没有去试驾,并且费了很大劲想让 dealer 把车送到我家未果,被迫要去那边取车,搞完一切手续之后 dealer 站在路边很礼貌地准备目送我开走。我捣鼓了半天才把车窗摇下来,告诉他,你可以先进屋去,我还得在这停一会儿查一下路线(其实是为了熟悉一下方向盘刹车啥的,手刹怎么用,换挡怎么换,再做一下心理建设)再开走。总之一开始上下班不敢走高速,每天都会被人滴,心惊胆战,觉得“刚才似乎又差点酿成大祸”,这样持续了一两个月之后才慢慢适应了高速。现在虽然能独当一面地开车了,但是其实时不时会做“刹车怎么踩都没有作用”的噩梦呢。。。

总之像湾区这种为车而建设的城市(虽然湾区应该还称不上是城市)我非常不喜欢。出行前就得担心目的地是否方便停车,当然更严重的就是路上交通拥堵的问题了,高峰期的时候时间会变成两到三倍,并且在交通中开车是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情。感觉我已经看到过很多研究报告表明不论修多少路人们都会把它们占满然后开始拥堵,以及以行人为重心优化的小区的诸多好处等等,但是美国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感觉是点错了技能树又改不回去了。看过一些分析说美国早期汽车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行业大赚,于是汽车大亨们做了两件事:⓵ 拿了很多钱去国会游说,通过了很多法案,排挤公共交通的发展等(现在美国的铁路系统是我去过的所有国家中最烂的,公交地铁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⓶ 洗脑宣传美国的“自由”之梦,而所谓的自由就是你得要有个车,想去哪里就去那里,没有人限制得了你。总之后来汽车行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于是城市建设也自然以汽车为重心展开,公共交通和行人进一步遭到排挤,如此循环,越走越远。此外北美汽车行业的 franchise system 也处于很奇怪的状态,比如有法律禁止大家直接从汽车生产商买车,必须通过 dealer,而且法律还保护各种 dealer 的“势力范围”,不能随便在已经有 dealer 的情况下新开竞争的 dealer,等等……导致买车也变得很痛苦。

好像有点扯远了。加州最大的好处大概是天气好,但是长期不下雨会有点无聊,而且其实大部分时候昼夜温差很大。自然风光方面也是比较好的,(假设不考虑堵车和停车难的问题的话)周围的 hiking trail 也还不少(虽然大部分是看光秃秃的荒山,但是春天会有很多花很好看),海滩也相对比较近。所以如果周末喜欢 hiking 的话应该还挺不错的。但是文化娱乐方面就比较贫瘠了,特别是南湾,没有什么像样的博物馆,音乐、艺术、文化方面的活动也很少,感觉不到任何氛围。天一黑就死气沉沉,有些街上连昏暗的路灯都没有。每次去三番城就觉得又回到了文明社会,居然天黑了路上还有这么多人,但是去一趟三番也不容易,而且三番有些地方也脏乱得厉害,路边会有针头、排泄物之类的东西。

最让我费心的大概还是周末吃饭问题了(平时在公司吃),虽然开车之后可到达的范围会大大增加,但是湾区的餐馆排队程度好像也是一绝了。总之我在这里一年了也没有找到比较合适的周末能简单解决吃饭问题的方法,去年开始尝试的 Soylent,今年也陆陆续续消耗掉了两三箱,感觉并不能吃饱,但是临时解决一下还是不错,不过我也不太敢长期吃那个东西。

当然,碰到问题的时候只抱怨而不去尝试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大概就是我这一年对待湾区的常态)大概是最不合适的选择。想想公司有不少人选择住在三番,然后以每天单程一个多小时的 commute 上下班。更励志的是当我听到反过来的情况:住在南湾但是每天坐 Caltrain 去三番上班……哈哈。总之大概我还不会选择住到三番去,但是不妨从小事做起,首先思考一下这周末吃什么吧……(突然有点担心是不是最近太多人去休假了导致上下班都不堵车了让我突然对每天生活的美好程度有了一种虚假的信心哈哈)。

这种感动我记得
像出发的那一刻
哪一段才是永久
太多美丽的语言
不比心语的纯洁
勇敢奔向新世界

三观

本来觉得好像有很多要写,但是翻了一下去年的总结,发现许多想法去年就已经形成了,总的来说我的三观在这一年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更多的是原来的观点得到了一些加深和强化。当然对一些我以前不熟悉的事物稍微多了一点了解。比如不知道是来到湾区的缘故还是走入社会的缘故,让我感到整个社会似乎沉浸在一股势不可挡的加速前进直到毁灭的洪流之中。比如我们使用的手机之类的各种电子产品,每年都会有各种新花样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性能数字上的改进出来,虽然我(和许多其他人一样)现在已经变成了对紧跟技术的潮流感到非常 exciting 的人,但是这背后的原因肯定少不了各种产品厂家的铺天盖地的对“更新换代”这种概念的宣传。而各个厂商做这些事,仿佛也是因为他们也身处身不由己的洪流之中,从一个公司的角度出发,似乎唯一的目的就是不断扩张、扩张、扩张,虽然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似乎很合理,但是感觉问题好像出在加粗的“唯一”二字上。相对于公司的增长速度而言,其实际的业绩似乎根本不重要。对于投资者(或者投机者)来说,这好像也很自然,但是对于各个公司自己来说,却有种不归路的感觉:公司做的越好,自然就越难在之前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但是增长缓慢下来是股市所不允许的,所以如果你在管理一个公司,似乎会面临的情况是你赚的钱越多你自己反而越焦虑。在这个没有尽头的长跑中,似乎唯一的出路就是在加速到无法掌控之后不小心绊倒路边的石头然后狠狠地摔倒,消失在前进的洪流之中。同时也会出现本来脚踏实地的做事情的公司因为和人们不切实际的增长预期不符而在股市上栽跟头的事情,亦或者是各种通过制造未来增长前景的幻想来赚钱的投机者。

把尺度缩小到个人的生活之中,类似的感觉也会时隐时现。在公司自然是要爬 ladder 的,加薪升职赚大钱,但是赚了大钱之后更多的问题就来了,有这么多钱,不去做投资,那就是每天都在大量流失呀,等你老了就只能流落街头了。那就投资吧,不同风险指数的都有,我这方面知识很贫乏,大概就听过诸如国债、比特币和相关各种币、股市还有房市之类的。比如随便在网上搜到一个三番近几年房价统计图,看起来是不是一片形势大好,不投资都是傻子?

暂且不论各种不同的投资方式各自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方面的因素,就假设你的投资真的就一定是有比较高的回报的,有许多投资方式,比如买房子,其 commitment 其实是很大的,比如你真的需要花钱的时候并不一定一下子就能卖出去,特别是自己住的情况下就更麻烦;而且入坑开销要很大,可能需要贷款还贷几十年,等等。夸张一点比喻就是,你每月赚 200 块,通过拼搏奋斗,你月工资涨到了一千块,然后为了让自己的资产不至于在通货膨胀中迅速灰飞烟灭,你做了一笔很大的投资,每月要还 900 块的贷款,于是你不得不勤俭节约过上 100 块的生活,同时做着 1000 块工资的工作量,也许还要承担一些投资的不确定性的心理压力;当然你的投资是有回报的呀,未来你会有很多钱。但是然后呢?钱更多了以后时候似乎前一轮的循环会以放大的姿态再次出现。当然有人会反驳说,当你钱赚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跳出循环,开始享受生活呀;亦或者是当你有足够的钱之后就可以雇一个团队让他们去帮你管理投资就行了呀,自己就可以享受生活了。对于富豪们的私生活我不是很了解,但是真的有几个人能做到很放松吗?超巨大的跨国公司尚且会各种马失前蹄,你又能有多信任自己雇佣的投资团队帮你管理巨额的财产?又有几个人能把握好什么时候是该“赚够了”呢?也许大家总是到最后一刻才会想起来,花掉所有钱给自己打造一个全世界最豪华的病榻,躺过余生。

从大的格局来看,财富在积累、流动,技术在进步,社会在变迁……仿佛人类文明,甚至是经济、金融系统这些并不 physically 存在的“东西”具备了生命,而 individual 的人,则成为了它们成长和进化过程中的养分,在永世循环中被榨干直到死亡,同时心理上还沉浸在仿佛这是自己心之所向、自由意志的选择(好像有点像黑客帝国里的场景一样)。当然人不能总是自私地只想着自己,也许一直以来单个人的生命的存在就是没有意义,只是作为推动整个文明进展的一点点养料呢。毕竟到今天为止,似乎也没有人能好好地回答一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来走一遭的本质意义或者目的究竟是什么——为推动文明进步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或许是一个可行的答案,但这只是一种规避问题的方式,因为你还可以问,文明的进化其目的或者意义又是什么呢?

或者再往小一点来看,以上的这些轮回,在我们开始考虑我们的下一代的时候,也许就变得更有意义了:即便我自己的终点只是在加速前进中奔向死亡,但是我的下一代无疑会从中受益——至少在他/她的成长阶段,在踏入社会进入他自己的无尽长跑之前。也许是这样吧?我并没有太仔细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大概如果有一天我成家立业了,可能价值观上的许多东西都需要推倒重新来过。

总而言之我对于这样的社会现状不太喜欢,并且可能由于我最近正在读《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缘故导致言辞有点夸张和激烈,但是我在行为上并不是非常偏激的一类人啦,一方面我自己从来都不会对自己的理解能力有绝对的信心——特别是每次回顾成长中总会发现过去自己的 naivety,更何况社会体系经济金融这些体系都是我不太感兴趣和非常不了解的东西;另一方面则是凡事不能太走极端嘛;再就是,我还是挺害怕“退休之后只能上街乞讨”这样的未来展望的,哈哈……

可能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吧,心智可能会不断地变成熟,同时身体素质、体能等各方面却也会不断地下降,而且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很难讲下一次首先要面对的是经济危机呢?AI 泡沫破灭呢?还是自己的中年危机呢?而且,若真是要纯去理性地优化自己的人生,总是会回到那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你活着的目的是什么。

对感情的态度也差不多(大体上和去年一样,对自己的认知大概加深了一点)。今年脱单问题依然处在并不抗拒但是优先级很低的状态,父母的唯一要求是统一口供对更上一辈的老人们谎称我有女朋友就行。倒是热心的小伙伴们反而会比较经常跟我讨论这方面的问题或者给我介绍人认识。原本在这里写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然后间隙中玩了一个 iOS 上一个叫做《Florence》的游戏,设计得非常棒,好多场景的变化、对比,甚至只是画面上一些简单的形状、角度的改变等等,都非常能牵动人心,结束以后有种被治愈的感觉。此时再回看自己写下的对于感情的所谓理解和态度,总觉得自己原来在这方面依然如此幼稚,同时其实还在为过去没有 work out 的经历就在心底保持一种逃避和自我保护的姿态并且还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和理论来武装自己。虽然写下的总结里许多文字其实本就是自己此时想法的一种沉淀,也许不论写什么,将来再回看都会发现其幼稚可笑之处的。但是还是忍不住删掉了,哈哈。😛

我又起飞了 我是自由的 随风旋转着 开心唱着歌
有那么一天 时间停止了 才发现 心自由才能快乐
在那么一天 时间停住了 我会知道 我心是自由的

新年快乐!新的一年,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勇敢和积极地去直面新的生活和变化!

2009 飘着2010 关于2011 当冬夜渐暖2012 The Moment2013 我要的幸福2014 明天的记忆2015 就是这样2016 无限大2017 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