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禁不起 你我情绪的暴雨 后来美如一场风景
是年纪的笔 不知不觉地改写自己
把晴空万里 搬进我的世界里 听歌 餐叙 旅行
快乐与伤心 一一沉淀安静成四季
像候鸟飞去 留下了一个北极 我把太阳大声叫醒
还一身率性 穿上风衣我推门出去 找寻星星

2017 是我漫长的学生旅途的终结,也是一段全新的旅程的开始。寒假回家从国内买了一大堆音乐相关的书的便宜影印版,难得一年续签证意外地顺利,也难得一年没有顺道再去一次杭州,二月回到波士顿迎接大雪,兴致勃勃地堆了雪人。三月找工作。四月去法国开会,很幸运地得了 best paper,也认识了一些新朋友。由于赶回来写毕业论文,会议结束之后立刻就回了美国。五月赶一篇论文未果。六月写 PhD Thesis 和玩塞尔达荒野之息,顺便还去了一趟和 MXNet 小伙伴门一起的夏令营。七月到九月跑去伦敦实习,满欧洲地跑。十月回波士顿答辩。十一月放空,时隔五年再去滑了一次雪,摔疼了屁股,画了很多画,也录了悲怆的第二乐章。十二月从东岸飞到西岸,在悠闲的节日气氛中入职,找房子装家具,赶在年末的尾巴上去了一趟死亡谷的 Road Trip,以及在年末的尾巴尖上去了一趟夏威夷看 Lava!

五年前第一次坐上国际航班时的兴奋感似乎还能感觉到余温,却又突然之间又到了毕业的季节,倒是没有以往的毕业季那么伤感了。搬家收拾房间的时候翻出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几年前自己给自己寄过的一张明信片,上面大致写的是:新入学的时候 orientation,跟世界各地来的人聊天,问到别人来自哪里时,总是没法继续聊下去,因为对于那些地方一无所知。以为游历各地之后,便也变得能侃侃而谈。但是去过的地方越多,却越觉得世界如此之大,反而更加不敢妄加评价了。

我觉得自己的成长历程仿佛也是类似,在一个宁静的小镇长大,一个内向的小孩,好像还有一点青少年的多愁善感和无病呻吟;在大学期间逐渐变得没心没肺地快乐起来,狂妄得仿佛自己的心能装得下全世界;而在过去的几年仿佛才又慢慢沉淀下来。导师我答辩的时候介绍说我是一个 quiet and happy 的人,在我自己看来大概是再贴切不过的描述了。当然 PhD 的这几年总是酸甜苦辣都混杂在一起的,大概我自己对于大部分事情都是一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状态吧,所以到最后就觉得是非常珍贵的一段经历,自己也收获了许许多多的东西。不过既然是年终总结,那还是说说今年的事情好了!

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博客一如既往地在持续荒废中!!!其实我有几篇写了超过一半的草稿,最后也还是没有能顺利完成。我有时候想也许也不能全怪自己懒,有时候想想自己确实真的开了太多的线程,虽然很开心,但是有时候玩也玩得筋疲力尽。😅

闲事类大概目前优先级最高的还是练琴,要保证坚持每天一小时以上的练习时间风雨无阻,还是需要相当多的 priority 的 quota 才行的。不过比较开心的是在练习上终于有了一点突破。年初的时候杂七杂八学了一些乐理,虽然还需要更系统的学习,但是对于一些东西的认识也更深刻了一点。本来一直是在练习车尔尼 599,期间听到 C 弹的一曲悲怆(第二乐章),觉得很好听,就不小心种了草,然后四月份的时候偶然看到谱子,觉得节奏还蛮规整的,一开始也不难,就随便开始练练,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四声部的曲子。后来暑假去了伦敦,刚好在公司也找到一个 Yamaha NU1,但是由于没有老师教了,于是也没有了 599 的作业,我就自己集中练习悲怆,其实从很吃力到突然觉得似乎可以弹完好像是一个很突然的转变。那阵子自己很开心,每天晚上回去都会听各种不同版本的演奏,白天去公司再好好练习,并且多少会弹大部分之后,自己也能感受到音乐里的情绪,而不是像 599 之类的只是练习技法的小段落。并且我觉得这个曲子是听了之后能让我感觉到非常平静的那种,自己弹出来更是有很强烈的效果,工作到心情烦躁的时候跑到楼上戴上耳机弹一下这个,总是能让我平复下来。到实习结束的时候居然能够完整弹下来了。下面两个一个是 11 月底离开学校之前录的版本,一个是最开始学的时候,也就是 4 月份录的一个片段(难听慎点,对比用😂)。

      

总而言之这是我第一个学会的完整曲子(当然只是一个乐章),到现在是学琴第二年,其实我完全没有想到今年之内就能做到这件事情。虽然目前只是“学会”的状态,还弹得很不好,特别是轻弹的手指非常拿不稳,而且前前后后学这个曲目也是花了很久的时间的,再回去看自己以前弹的 599 也并没有说就一下子变得很简单的样子。所以说感觉好像也并不是有一个什么质的飞跃之类的,但是老师还是很鼓励的,我暑假回来弹给她听了以后她就暂时不要我弹 599 了,而是给我找了三个其他的短小曲子,一个巴赫,一个萧邦和一个比较现代的小曲目让我弹。当然到毕业为止只学会了萧邦那个夜曲 (No. 20 in C-sharp minor, Op. posth.) 的一部分。搬到西海岸之后,第一时间买了琴,不过还要重新找老师之类的,不过一切都还要等安顿下来再说。

除了练琴之外花时间最多的大概就是画画了,我觉得在这一方面我今年也是有一些进展的,特别是在自己之前最弱的颜色和光影方面。在 schoolism 上看了两门课,一个是 Painting with Light and Color with Dice Tsutsumi and Robert Kondo,另一个是 Essentials of Realism with Jonathan Hardesty,感觉了解到了许多自己以前完全没有概念的东西。

总而言之颜色是一个非常 tricky 的东西,需要系统地学习,以及多观察和练习,除了上面提到的课程之外,James Gurney 的书《Color and Light : A Guide for the Realist Painter》也挺不错。颜色的感知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人的视觉感知系统在客观的信号输入的基础上加入了非常多的脑补内容,了解了这些就能比较有效地制造合适的视觉效果。

当然我的练习还远远不够,今年大部分画画的时间集中在十月(对于 inktober 的尝试)和十一月(放空期间的练习和临走送人的几幅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 iPad Pro 上作画,Wacom Intuos 几乎处于完全吃灰状态。不得不说 iPad Pro 和 Apple Pencil 是我最满意的设备之一了,在理解到整体感重于细节这个重要的 point 之后,我认识到自己并不需要最大的绘画屏幕,于是为了便携性将原先的第一代 12.9 寸 iPad 升级到了第二代的 10.9 寸。

在伦敦期间无意中看到一个叫做 Industry Workshops 的东西,似乎是 CG、Concept Arts 之类的一个 workshop,于是报名去参加了。由于我比较不会搭讪,所以并没有结交到什么艺术家朋友,不过活动还是相当有趣的。有人做 technical 的 tutorial 或者 demo,有人讲一些具体的 project 的制作过程,也有人讲自己作为职业 artists 的心路历程,或者对于新入行者的职业建议之类的。还是能感觉到,要是把这个当做职业的话,还是会有很多 struggle 和 challenge 的,不管是从物质上还是从心理上。另外还有一些 interactive 的 session,比如 live drawing,当然我以前有在旅途中画路人的经历,但是画会摆姿势的专业模特还是不太一样的感觉。对着真人画和对着照片画真的是太不一样的体验了。当然请模特是一件非常花钱的事情,不过在像伦敦这种艺术氛围比较好的城市会有那种 drawing club 一类的活动,在某一个固定的时间到一个场所,通过均摊模特费用的方式大家一起来画画。

另外我还在 IW17 见到了 Procreate 的人,和他们聊了聊,发现他们公司人好少好少。我原本以为是一个很大的团队,毕竟 Procreate 现在是 iPad 上最流行最专业的绘图 app。心里还是有过那么一丢丢想法觉得跟他们去做这个说不定也是很有趣的,虽然我完全不会 iOS 编程哈哈。

最后在毕业末本来想画很多实体画送给不同的人,最终还是没有画出几幅来。一方面我自己不论是在丙烯还是在油画方面的技法都远不如 digital 绘画熟练,另一方面创作一幅画(即便只是对着照片或者甚至是原画临摹)虽然所有的绘画时间加起来可能一般不会超过十小时,但是显然并不是扔给你一天时间你就一定能画一个东西出来的。这个有点难以解释,特别是对于偶尔有让我帮忙画一幅画的朋友,有时候我觉得最幸运的事就是我并不以绘画作为职业,所以在没法画出东西来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多的苦恼。

其实把自己的作品送人是一件非常让人舍不得的事情,聊天中 JJ 说过她非常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不过我倒是蛮喜欢送人的,一方面来讲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舍弃自己喜欢的作品似乎有助于刺激自己努力创作更好的作品。我还尝试了另外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过去的一幅画给覆盖掉,直接在上面另画一幅,有一种死与新生的感觉。

上图左边是油画右边是丙烯,在短时间内同时用了两种媒介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干的速度。虽然听起来好像无关紧要,但是当这速度差别在几千倍的时候,就几乎是质的不同了。丙烯几乎是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干了,几乎不太能在画布上混色,而是要事先调好颜色之后再画上去,反过来油画几乎是一个星期都干不了,大部分画是需要画很多层的,如果是用油画,就必须得等上个把星期,等上一层差不多干掉之后才能开始画下一层,否则就完全混在一起,变成和稀泥画法,fancy 的叫法叫做 wet-on-wet,更加 fancy 的叫法是 alla prima。上面的油画由于没有时间等它慢慢变干了,就是用的 wet-on-wet 的画法,其实也蛮有趣的,就是好像比较费颜料。

除了练琴和画画之外,今年突然又点开了一个新技能分叉,就是拍照,当然这里能走多远就很难讲了,不过至少是买了一个相机。由于我最感兴趣的是街拍人像,而且又比较在意便携性,最后买了 Fujifilm 的 X100F,是一个不能换镜头的定焦。我比较喜欢抓拍大街上的人生百态,总之就是拍别人日常生活中的样子,所以几乎都是拍陌生人。究竟如何拍陌生人,这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为准则,有些人偏好先取得对方同意(比如对方穿着很有特色的衣服)再拍,有些人则喜欢抓拍某一瞬间(所谓的 candid shots),这样当然就没法事先取得同意,此时可以事后再请求许可,或者干脆不请求许可。或者比较夸张的有比如像 Bruce Gilden 这样的直接拿一个大闪光灯在街上对着路人闪的。

我比较喜欢假装成胡乱拍照的游客,对着周围也一阵乱拍。这样的情况下用一个小型相机似乎是最好的,如果是拿着手机乱拍感觉就很奇怪,反过来如果是拿着很高端的巨大的相机在拍,也会让人引起警觉。当然有时候我也会请请求对方同意。不过其实至少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在自己跟自己做了很久的心理斗争之后放弃或者错过了拍摄时机。因为比较跟陌生人搭讪是很耗费能量的一件事情,但是反过来其实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 street photography 才特别好玩吧,对于我来说,算是一种跳出自己的 comfortable zone 的行为。

我觉得开始尝试对摄影有一点了解之后,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两个小的改变:一个是拍照的方式,以往我拍照的时候主要目的是记录,总是尝试把尽量多的内容圈进照片之中,现在则更多地尝试着找一些比较美观的画面,而不太在意记录,反正我觉得照片局限性也挺大的,能够记录下来的身临其境的感觉其实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就是现在自己在外面逛的时候也就会自然地观察得更仔细一些,有时候会看到一些以前会无意中忽略的有趣的小细节。我感觉观察对于绘画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毕竟人的视觉系统由于进行了大量的脑部和信息选择处理,没有主动去观察的很多内容都会被直接忽略掉,所以从“看到一个东西觉得好看”到“看到一个东西能观察出它为什么好看”还是要经过一定的训练的。

感觉自己这一年用相机拍的照片还是大部分是在欧洲游玩的时候,毕竟平时是不会总带着相机出门的。由于年初去法国开会的时候无意中拿到了一个一年的 multi entry 申根签证,所以暑假在英国的时候就顺理成章地周末就跑去欧洲玩。这样子才觉得欧洲真是好小,从伦敦坐飞机一个半小时之内几乎可以跑遍欧洲了,相比起来在美国从东边到西边就要飞六个小时。

其实我一开始是打算周末好好干活改改 thesis 的,但是过了两三个星期之后我就意识到周末如果不出去玩几乎就是在睡觉吃饭与磨蹭中荒废掉之后,立刻订起了行程。其实伦敦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博物馆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几乎全免费,其他还有城堡、宫殿之类的,暑假也刚好是 BBC Proms 古典音乐节,几乎每天都有演出,最便宜只要六七镑就能买到站票。坐火车去牛津和剑桥也非常方便(不过我只去了剑桥)。

最后我找到几个空余的周末,跑去了 Amsterdam、Edinburgh、Copenhagen 以及去看了挪威的峡湾。奥地利和苏黎世本来想去,但是没有时间了,还有冰岛本来可以在回美国之前去的,但是考虑到许多地方都需要自驾游,决定放在等我车技练好之后(美国的大部分景点几乎都是类似的原因没法立刻去)。跑来跑去一个主要的感受就是,欧洲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和文化历史差异好像还是很明显的,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特色。不过反过来想想大概中国的不同的省其实也是这样吧。

阿姆斯特丹是一个自由之城,大概一提到就会想到同性恋、大麻之类的,不过若是关心艺术的话,关键字应该是梵高、伦勃朗之类的。只是梵高博物馆排队实在是很夸张,建议不要买 I amsterdam City Card,直接通过网上订票按照固定的时间过去,否则要等一小时以上。我还非常幸运地在梵高博物馆出来之后在广场上碰到人体彩绘艺术展,也算是感受到了当地人民自由开放的一面,模特们赤身裸体,由绘者往他们身上涂颜料绘制成各种图案。其实模特大部分就是普通人,有年轻俊美的青年,也有年老身体逐渐衰败的人们,还有同时有两种性征的人(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有这样的形式),都毫不掩饰地在广场上等待作画。

此外我的印象就是很多花很多自行车以及非常酷的全城运河。街头有比较奇怪的男厕所,没有门,旋转进入,只能站着上厕所,并且外面可以看到里面有人在“do his business”,一开始我不知道是什么,看到有人在里面就试图张望,结果里面的人说,这是厕所……😂 跑去动物园里迷路看到了企鹅,防护网不知道被谁弄了一个洞,可以伸手进去(估计按理是不允许的),于是非常幸运地摸到了小企鹅 😆。临走还买了一直米菲兔,陶瓷蓝色真是没有抵抗力,其实更喜欢一个真陶瓷的,但是太贵了,而且估计路上要被碰坏。

荷兰的历史也很有意思,除了航海很厉害之外,似乎很早就发展出了行会 (Guild)这样的制度。其实整个国家的行程过程也比较复杂,所以才会有 Holland、Dutch、Netherlands 这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各种名字指代。

哥本哈根是一个童话般的城市,除了作为地标的新港以及小美人鱼像之外,海边的星形城堡也是非常惊艳。博物馆里可以找到很多 Degas 和 Matisse 之类的。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是它有一个城中城——自由之城 Christiania,是一个自我宣称自治的无政府主义小区。现在治安似乎都已经相当好了,我进去逛了一圈似乎除了集市有在卖一些很诡异的含诸如“臭鼬提取物”的烟草,以及风格浓烈的街头艺术之外,居住区似乎就是普通的田园风光。

去爱丁堡的时候我特地挑选了一个长周末,因为听说那里正好有国际边缘艺术节,今年的节日在爱丁堡 300 多个场所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团体在长达 25 天的庆典中一共举行了五万多次演出。边缘艺术节的由来也很有趣,据说大约 70 年前官方艺术节的时候有几个团体因为没有得到邀请不准进城,于是他们就在附近自己开始搞了个庆典,后来逐渐成为了规模宏大的“边缘”艺术节。长达一个月每天街头从早到晚都有各种表演,真是有点难以想象。并且爱丁堡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视线穿过王子街花园看往山上的爱丁堡城堡的时候真是惊叹了。

另外我在爱丁堡还有一个神秘“网友”,我曾经收到过一张那里寄过来的明信片,后来偶尔互相交换过几张明信片但是并没有交换过其他任何联系方式,感觉还蛮好玩的。我原本打算玩一个恶作剧从爱丁堡寄一张明信片,结果临时发现自己并没有在任何地方记下来对方的地址……😂 另外在一个教堂听一个大提琴演奏的时候一个自称是维也纳在爱丁堡的使馆的人拉住我聊了很久,晚上还约了那个维也纳来的大提琴手去喝酒也叫了我,虽然觉得有点奇怪,但是我感觉没怎么跟搞音乐的人聊过天也就跑去了。后来还在公园里碰到他,又聊了一阵,他开始说到计划生育、同性恋相关的话题,我虽然不介意跟人讨论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之后就以要去看演出为由走掉了,也拒绝了他要开车带我去城外边转转的邀请。我稍微搜索了一下 LinkedIn 上的 profile 之类的和他给的名片好像也并没有什么问题,应该不至于是人贩子之类的,也许是我有点多心了。😅

去挪威的时候犹豫了很久是去奥斯陆城市游看 Edvard Munch 还是去西边看峡湾。最后选择了后者。峡湾虽然在其他地方也有,但是差不多也算是挪威的“特产”了。因为我只有三天时间,所以只去了 Stavanger 那边的 Lysefjord(可以 hiking 看布道石),之后坐船到 Bergen 参加 Sognefjord 的游船,最后乘 Flåm 小火车回到 Bergen,第四天一早飞回伦敦。全程都非常赞。回来以后发朋友圈写了一段感想,一直被小伙伴吐槽说是写高考作文 😅:“多年前有个到处跑的孩子跟我定过约要一起来看峡湾,当时我还不太懂人为什么要旅行。回想起来,年少时懵懂无知,年轻时一心想要追寻永恒,摔了跤有唏嘘所谓的海誓山盟往往到最后不变的只剩下海和山。后来才意识到山与海的寿命在时间的长河里也不过是一转眼,一如冰川侵蚀河谷,海水再倒灌形成峡湾,万亿年之后,又会是什么样子。每次想到这些,就觉得平日你你的那些烦恼啊忧愁啊,都不算什么事。”实际上当时我从欧洲大大小小的地方收到了许许多多的明信片,诉说各个地方的印象,但是我发现所有的地方都是在自己去过之后,才会真正看得懂别人所描述的东西。

去的时候超级兴奋,Stavanger 并不是一个大城市,飞机到的时候已经是凌晨,机场外就只有几个简陋的公交车站牌,由于英国的手机可以欧洲漫游我也就没有仔细准备,结果居然碰到漫游信号不能用,我居然也一点不慌,等了好久坐上一个 bus 照着手机上的地图缓存坐到城里一个附近的地方,再走到住处,却敲不开门,当时想着大半夜的是不是能等得到一个路人来借手机打前台电话,后来突然手机信号恢复了,才终于把前台人叫醒。她给了我一个顶上的阁楼,有一个可爱的天窗——就是我从小就一直想住的那种配置!超级开心就在 iPad 上把它画了下来(见下图左)。

布道石是一个垂直落差六百多米的天然巨石,位于吕瑟峡湾中部,可以坐船过去然后 hiking 到平台上。虽然看起来很吓人,但是一点也不危险,因为那个平台上非常宽敞。不过我觉得经常举着相机拍照,由于镜头里看到的场景(根据镜头焦距不同)和人眼看到的距离感是不一样的,会产生一种悬崖边还很远的的错觉,所以我也好多次走到非常边缘的地方,后来想想反而有点心虚哈哈。到达布道石之后还可以继续走,不过就是野路了,我走了一阵子看到远处有冰川,再往前走有点像“望山跑死马”的感觉,由于怕赶不上回程的船,就没有继续往前了。

Bergen 坐船进 Sognefjord,再坐火车回来。其中 Flåm 小火车那一段从低海拔地区一直上升到海拔一千米左右,风景如画,在 Lonely Planet 里曾被评为全球十大铁道之旅第一名。小火车会接上一段正常的火车返回 Bergen,我在车上无聊时开始用 sketchbook 画车上的人,中途正在偷偷画对面以为女士的时候突然笔没有墨水了,没想到她从包里拿了一支笔借给我,我反倒因为偷偷摸摸地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便给她看了正在画的东西。Bergen 城里也有一些挺好玩的,比如番托夫木板教堂,山上的小树林里有各种巨人和精灵雕塑,还有 Bryggen 和鱼市。我下午去鱼市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当时我看到有一个摊位有很多人围在那里从一个巨大的盘子里拿分好的小鱼片吃,心里就觉得,大概是卖到下午没有卖光的鱼分给大家吃了吧,便走过去问一个人说那个是什么鱼,但是她似乎不讲英语,跟我说了一通,我也没听懂,只见她使劲摇头,我心想,大概是想要表达很难吃的意思吧。于是我犹豫了一下,又想,难得来一趟,即使很难吃,也是一个体验啊,于是就伸手去拿,结果周围的人一拥而上把我死死拦住,都拼命挥手摇头,叽里咕噜说一大堆。我楞了一下突然反应过来,也许这其实是一个 party,有人花钱买了请亲朋好友们在那里吃的……😂

不过虽然在伦敦周末跑去欧洲很方便,但是连续几周下来人几乎是要废掉了。还好我机智地终究留了一些周末来给自己宅在家休息。因为我出门一般周五晚上或者周六早上出发,然后周日晚上或者周一早上回来,由于时差的缘故,周一早上飞回伦敦还刚好能赶上上班。但是这样一来就完全没有休息的时间,特别是平时上班也并不是很轻松的,而我自己的旅行方式也完全不是放松式的。每次早上四五点闹铃响起来需要赶紧起来去赶飞机的时候我都心里极其动摇——觉得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自己,难得周末连觉都不让睡。但是每次踏上目的地的时候又总是充满了喜悦!在我看来自己的旅行方式似乎就是典型的跳出 comfortable zone 之后得到更大的 reward 的一种形式。因为从做旅行计划和景点线路规划、订机票和酒店开始,之后要起早贪黑赶飞机,为了行动方便会带尽量少的行李,为了省钱会去住便宜的 N 人间青年旅舍,为了某些奇怪的原因大部分时间还得吃麦当劳或者是备用干粮,旅途本身也经常包括暴走或者逛一整天博物馆之类的行程而非常劳累。总之旅行对我来说从来都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但是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吸引着我。

当然若是跟朋友们一起出行那又是另一回事,我在这样的场合下通常是一个只会搭便车的“废人”😅,既不会参与行程制定,也没法帮忙开车,所以其实是比较轻松的。当然不论是自己玩还是跟人一起玩其实都挺开心的,但是好像是两种很不一样的体验。在离开波士顿之前的最后一次出行是一次滑雪的 trip,其实在波士顿的第一次外出游玩也是滑雪的 trip,倒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巧合。不过第一次去之后由于每年冬天都回国,虽然后来也很想去,但是总是错过去滑雪的机会,结果现在发现小伙伴们的水平已经跟我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不想自己一个人玩就跟他们上难一点的道,结果摔得很惨,虽然还是很开心的,不过回来以后屁股痛了一周。去加州之后的第一个 trip 是四天的死亡谷一带 road trip,感觉除去睡觉的时间估计有 3/4 的时间都是在开车(虽然我不是司机之一),也许 road trip 的真谛其实是大家在车上聊天听歌?😃 不过死亡谷挺好的,辽阔的平地是典型的美国粗犷风格,严酷的环境导致只有极少数的生物存在,到了晚上就变得极其安静,对于一个噪音敏感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堂。

实际上噪音目前是我搬家之后需要适应的几大问题之一。由于耳鸣的缘故我在近几年变得对噪音很敏感——因为噪声会加重耳鸣导致我精神崩溃掉。但是像湾区这种公路上的城市,汽车噪声简直无处不在。此外气候如天堂一般的加州其实冬天的时候早上和晚上也会非常冷,办公室或者家里持续不断的空调和暖气的轰隆隆噪声也是让我在搬过来一个月之内持续维持数年来最严重的耳鸣状态。并且我一时半会也想不到很好的解决方案,只有希望自己能早日适应过来了。毕竟在学校的时候我最终还是勉强适应了实验室里的空调噪声。

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汽车本身。我发现我内心对自己一个人去做某一些事情有一些奇怪的恐惧感。比如之前提到的自己一个人旅行的时候总是会吃麦当劳,除了节省时间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对于“一个人去一个没有去过的餐厅吃饭”这件事情有非常严重的抗拒或者甚至恐惧心理。我自己也难以形容,但是事实上就是如此了,大概是脑回路哪里有一个东西搭错线了吧。而超越餐厅的恐惧感则来自于“一个人开车”。我想等我车技熟练之后这个恐惧感最终会消失掉,但是目前这几乎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在有人坐在副驾的时候我就不太紧张,而且其实也基本能应付各种情况,但是一个人的时候就会 panic。我觉得自己这种心理估计是类似于恐高症那样的病症。总之 2018 年的新年愿望之一,就是成为能独自开车的人……

2017 年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我看的动漫数量急剧下降,主要是我现在完全不追新番了。大概一方面是现在新番的质量越来越糟糕,国内版权开始变得严格之后让看动漫的 effort 也更大了一些,所以一些可看可不看的剧就懒得看了;当然另一方面的原因大概也是练琴之类的花了许多时间,就没有太多空余可以看动漫了。今年看的唯一新番就是《进击的巨人》第二季,依旧画面精良情节紧凑。此外偶然翻到看了一个叫做《月色真美》的动漫,虽然也是 17 年番但是我是在完结很久之后才看的。还有《声之形》是去年就一直想看的一个剧场版动画,终于有资源之后看得有点失望。最后《命运之夜 天之杯 第一章》是被 ZD 拖去电影院看的,倒是非常惊艳。其他其实还间或翻出来过一些以前看过的旧动漫(比如《四月是你的谎言》、《冰菓》之类的)来看。总体来说现在大概是回到了大学时代早期的状况,我当时也并不追新番,而只是在各种机缘巧合下看已经评价很高的动漫,到后来才慢慢开始追番,PhD 期间最严重的时期是几乎每天都要看动漫的。

漫画几乎没有怎么看,其实一直想补一下《七龙珠》,但是也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剧集方面比较喜欢且看完的有 BBC 的纪录片《Blue Planet II》惊艳绝伦,《权力的游戏 第七季》感觉剧情发展速度超过小说之后开始有点崩得不成样子了,但是画面却比前几季更壮观了,《美国众神 第一季》,日剧《四重奏》以及很古老的日剧《东京爱情故事》。电影除去在飞机上看的一些大烂片之外,比较有印象的就是《Loving Vincent》、《Blade Runner 2049》、《荒野猎人》、《Logan》、《卡萨布兰卡》、《银河护卫队 2》、《寻梦环游记》、纪录片《AlphaGo》。比较期待却有点失望的一个是《加勒比海盗 5》以及《La La Land》,另一个是期待了很久的《九州·海上牧云记》电视剧,画面其实已经很精美了,但是情节实在是太意识流了。

游戏方面今年是塞尔达传说的《荒野之息》,其实买 Switch 基本上完全就是为了这个游戏,也确实至今还没有在上面买过其他游戏。《荒野之息》我是非常喜欢的,大概是我唯一玩下来的一个比较现代的操作也比较复杂的游戏了(相比红白机或者像轨迹系列那种操作比较简单的 RPG 类游戏),之前有尝试过《古墓丽影》之类的,由于太真实让我有点不能接受,大概还是像塞尔达这样比较卡通的会更适合我一点。塞尔达唯一的问题就是有点玩起来就停不下来……😂

读书方面数量跟去年相比也有点缩水,在构成上也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今年看了实体书 14 本,电子书 17 本,而去年则几乎都是看的电子书。另外我今年买了一个 Kindle,主要是飞机上经常不让使用手机,或者是要留足够的电量在地图和应急上。当然多看上的电子书就没法在 Kindle 上看,这个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感觉我每年都在 complain 电子书平台不兼容的问题,现在看来越来越没有办法在近年能解决了,最后我发现一个不那么心累的办法就是不要尝试用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去搞定所有的问题,于是我最后成了:有实体书且没有便携性问题时就看实体书,多看电子书在手机和 iPad 上看,其他电子书在 kindle 上看。比较遗憾的是今年并没有看日文书,虽然毕业去跟日语老师道别的时候她夸我说日语并没有退步。😃 以下照例简单评价以下我今年看过的一些书,排序大致按照喜欢到不喜欢。

2017 依然是比较缺乏锻炼的一年,基本上主要的锻炼就是不定期地去游泳。但是毕业之后就不能像在学校那样方便地有很好的游泳馆可以去了,估计锻炼方面就更成问题,2018 年估计得好好考虑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另外我在今年还得了一种没法努力工作的怪病 😂,症状就是:如果我某天工作或者学习非常卖力,就会口渴难忍,不管喝多少水上多少厕所都依然非常口渴难受。我自己查到的和医生的说法都是糖尿病会有口干的症状,但是经过验血和全面体检之后似乎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并且奇怪的是,如果我某天很放松,或者说即使很累但是只是玩得很累(比如我在暴走 solo travel 的时候),就不会有这样的症状。总之很奇怪,无论怎么都像是我自己编出来偷懒的……😂 但是有时候还是挺崩溃的,只能工作多注意休息,以后应该还要勤加锻炼才是,毕竟老大不小了,身体各方面也都开始退化了,想到终有一天“我”这个实体最终会彻底衰败消逝回归大自然,还是多少有点舍不得的。

实际上今年大概比以往更多地思考了一些人生方面的问题,毕竟这是从上幼儿园就开始走的一条读书的直路第一次走到尽头,今后要怎么走,其实很大程度上应该取决于我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如果要思考长远的人生规划,这个问题也就自然被提升到了整个一辈子的目的的层面,或者说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想我应该是一直有一个(不断在变化和改进的)人生哲学的,只是基本上很少 explicitly 地去思考和描述它。原本我想毕业旅行一个人到一个比较 isolated 的地方去好好想一想这方面的问题。当然最后由于签证等各方面的原因没有去毕业旅行。不过也没有什么遗憾的,我后来越来越觉得这些东西大概是无法很方便地具体化的一种潜意识,硬要强行 formulate 出来,大概说出来的东西也是不太能自洽的,因为追溯根源大概就会到诸如自由意志的客观存在性,神的存在性等等悬而未决的问题。

每每有人跟我讨论起这个问题,我就会问一个二选题:你是想要做出伟大的成就,还是想要过得快乐。在我问过的人里几乎没有人能够一下子给出答案,而我自己也给不出答案来。因为这道题本身就是一个陷阱,问题在于人生并不是 binary 的。包括我自己在内,我想很多人都是会希望,或者说至少不会抗拒,做出一些有意义的,影响世人生活或者人类前进进程的成就来。对于我自己来说,好像这方面的期望很一大部分是来自于潜意识里对 prestige 的追求,或者说是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肯定的一种自婴儿时期就多少会养成的心理。但是从客观来讲,我对于“青史留名”这种事情几乎一点兴趣都没有,“活在世人心中”这种事情在我看来只是一种洗脑,在我自己的肉体衰败同时伴随着我的意识消失的那一刻,所有的事情对我来说都立刻失去了意义。

从“死亡即自我的终结”这一认知立刻就可以导出两条推论:① 与“有所成就”相比,我会更偏向于“快乐生活”多一点——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这并不是一个 binary 的选择,而是两者之间的一个 dynamic balance。当然由于这些东西本身也是无法量化的,所以说“多一点”、“少一点”本身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大概只能是一个 metaphore 用来给自己做一个 guideline 吧。② “死亡”并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过程,不论是从肉体上还是从心智上,一个人都是逐渐 decay 到最终死亡的。所以我会偏向于把重要的事情更多地放在比较靠近“现在”而不是“将来”。有一次从 B 那里学到一句拉丁语叫做 Carpe diem,中文常常翻译为“及时行乐”,或者更确切一点的翻译是“活在当下”。也许大概是类似的意思吧。

正面的效果大概就是我会比较有动力立刻就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不是“等到什么什么之后”(当然启动的线程过多生活过载的问题也不能忽视);而反面的效果大概就是我是一个不太能对自己的人生做长远规划的人,通常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感觉。事实上每次到需要对未来进行预想的时候,我就会回望五年十年之类的,然后会发现在五年、十年以前的自己对于今天的个人生活乃至整个世界的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几乎是完全预想不到的,我就会推论未来也是现在的我完全不能预料的。当然这样的推论有很多漏洞,也许是十年前的我太 naive 不具备预测能力呢?另外在周围的人都在积极地规划的时候,如果完全忽视对未来的规划,总是会让人有点不太放心的,万一今天的我太 naive,到今后追悔莫及怎么办?所以我也不会太叛道离经,比如 401K 我还是会认真交吧。

事实上我觉得我还是一直在找寻一种 balance 的吧,比如我也很 enjoy 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在不同的圈子里的时候我也会尝试去进行 adapt,因为我觉得人们有各自的想法,和人是属于社会的,这两者并不相互矛盾。不过话虽如此,其实我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并没有很擅长。我一般很乐意参加朋友们组织的活动聚会之类的,对于跟不是特别熟悉的朋友一起玩,或者只有一两个人参加的那种没法随便放空自己,必须持续 involve 的场合也变得比以前要稍微容易 handle 一点,但是对于亲密程度超过一定程度之后的情况——不论是单纯的朋友关系或者是应当归到感情关系那一类的情况——有时候我就会觉得非常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的好。

在感情方面,今年是自由自在的单身的一年,可以说已经变得相当适应并且喜欢这样简单的生活,虽然几次相识相遇我都选择了避让,但是在价值观方面其实并没有变得更加“反对恋爱”,大体上来说可以算是没有改变吧。有时被人 challenge 我的恋爱观,在对质的时候我渐渐地觉得自己在感情方面的认知其实跟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认知差不多,如果要追根揭底到后面似乎就会出现一些不太自洽的方面。后来我有点觉得,这些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也许是怎么想都想不明白的,那么多时间不如多去做一些其他更有趣的事情呢。其实我还是对恋爱是有所期待的,只是我向往的是魔法与冒险,并不是温馨与浪漫。

毕业季我特地把自己积攒下来的所有社交用的精力全部花掉见了一些老师朋友什么的,不过还是没有精力见完所有的人了。有一些人大概随后就会再见到,而有一些人大概就是此生最后一面了。我也不知道应当说什么好,总要去面对的事,大概就当做平常事就好,就好像一次偶然的相遇,再聊聊天。收到了许多的拥抱,我很感激,很温暖,也很开心。

一个一个告别的身影
拼凑剪贴一件黑色风衣
未来是本书籍 有童话 有爱情 有推理
我去过的过去 谁同行 谁远行

关于 5 年的 PhD 生活,我总是有点想要写一点什么的冲动,但是现在一年总结已经写得太多了,还是先不多说了吧。感谢所有陪我度过这一段岁月的人。

那件风衣 叫做回忆
谢谢你曾来临 曾离去
陪着我像影子 像姓名
白色风衣 蓝色的你
挂彩虹 画星球 贴上笑容
曾在一起 不在一起 都是感情

对于毕业后的新生活,是充满期待又有些害怕的。按照我以往人生的经验,每次人生到 stage 转折的时候总会碰到一些比较大的挫折。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幸免于难……😂

对于湾区的整体印象并没有太好,不过因为我原本就期待很低,所以也没有觉得特别糟糕。两大原因大概一个是因为我不太喜欢以汽车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社区;第二大概是因为湾区多少有点文化沙漠的感觉吧。不论是艺术、古典音乐,甚至只是去看个电影好像也比之前在学校的时候麻烦很多。其它的一些方面则是由于我自己通常在切换新环境之后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来适应和建立正常生活轨迹,比如我现在过来一个月了还没太搞清楚周末究竟要怎么解决吃饭问题,只好买了一些 soylent 在家,倒也能解决问题。当然另一方面,换了一个新环境,并且工作的工资也更 PhD 的生活补贴相比多了很多,所以新环境的布置上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上倒是让人感到非常满足。

补遗:今年的年终总结稍微晚了一点发出来,因为我临时被叫去玩了。临时买第二天的机票飞去夏威夷大岛看火山岩浆,看完立刻返回。这次是真正体验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过 j 告诉我去看 epic lava 的时候,我看了一眼照片立刻就 on board 了。结果非常的赞,虽然不是像我想象中的那样生死只在一线之间那种程度,但是还是非常值得去的。整个行程其实非常 adventurous,因为飞机到达大岛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租了车吃过饭已经很晚了,然而 lava tour 是在岛的另一头,岛上公共交通也不太好,横穿大岛最近的一条路大概是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出发前我好奇查了一下,那是一条很有名的叫做 Saddle Road 的路,极其难开,路非常窄,路况也不好,而且到靠近东边的时候海拔会进入高海拔森林地带,天气极其难以预测,会下暴雨,打雷甚至下雪(后来我们确实在路上看到了雪山),并且有可能碰上赶时间的当地居民开得无比快,或者是军用物资卡车之类的开得无比慢,等等……另外当地还传说如果在那条路上碰到一个穿白衣服的老女人或者是年轻女士牵着一条白狗要搭车,一定要让她搭,因为她是 fire goddess Pele 的化身,会在 Kilauea 火山喷发之前现身。

并且开车的人是我啊,还好我出发前一天刚巧同 y 和 x 一起去练了一会车(虽然并没有敢上高速),多少找到一点感觉,否则真是要吓尿了。总之网上都是推荐一定要走绕岛的远路,不要随便走 Saddle Road。但是我仔细查过之后发现近几年 Saddle Road 一直在修整,今年十月份还有个政府发布的公路修整的类似于剪彩的视频。所以有一定的概率现在路已经修好了。总之最后我们选择了横穿,事实证明现在路确实已经修得很好了,比 Google 街景上现实的状态好了很多,不过其中有一段确实大雾,能见度很低,不过反正晚上也看不到太多东西了。出发之前由于我没有用过按钮启动的车子,在根本没有启动引擎的情况下(我自己以为启动了)把车滑到了路中间横着……😂 后来还有过好几次不太合适的举动,比如应该我让的情况由于没有看清楚或者紧张就没有避让等等,但是感觉夏威夷的人们开车都好礼让,要是在加州我早就已经被滴死了。

开到东部之后去麦当劳等了几个小时,到凌晨 4 点开始 hiking,一路上都在已经冷却的岩浆上走,踩碎的地方有点像细碎的碳渣,导游说这里硅含量相当高,感觉应该叫做硅谷了。马不停蹄地走了大约一个半小时之后就到达了目的地。头顶的星星一直陪伴我们到日出,由于根本没有路,只是在岩石上走,所有人的手电筒只照着脚底下,几乎都没有几乎去抬头欣赏夜空。实际上导游也是大致朝着远处一个红色的点走,那边是可见的岩浆,等到了附近之后,就要开始 lava hunting,因为岩浆的冒出来的位置每天都会变,并且它其实凝固得很快,新出来的岩浆几分钟之内就会变黑变硬到能踩上去(如果不怕鞋子被烫坏的话),在过几天就会冷却,成为我们当下脚下踩的“路”面。真正喷发岩浆的源头火山其实在更深入大约 11 mile 远的地方,所以这里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等到接近的时候,就能感觉到温度的上升了,脚下的岩石缝里也能看到红色。找到流动的岩浆的时候天已经完全亮了。感想就是烫烫烫烫烫烫!可以走很近去拍照,但是基本上待不了一小会儿,即使你自己受得了,感觉你的手机/相机也是要到极限了。流动的岩浆比照片里看到的静态图要让人震撼太多了。大地的血液啊,仿佛能听到大地的心跳。但是后来在天亮之后往回走的路上突然看到岩浆留下的裂缝里探出了绿色的芽。突然有点疑惑了,绿色和红色,究竟哪一边才是象征了大地的生命?再一次联想到了死与新生

回到 hiking 出发点已经十点多,开回城里麦当劳随便吃了点东西喝了咖啡,再立刻横穿大岛回机场。其实路上我有点困,并且 j 在副驾上也睡着了,我当时心里很慌,后来回头想想真是很危险的事情,决定以后千万不要再没有充分休息的情况下开车了。不过至少这次今年最后一天的突发旅行应该是让我的车技提升了许多——虽然还是不敢去面对加州的高速路。

2018 新年愿望,适应加州的噪音,成为靠谱的司机,以便在加州能独立去买菜,以及将来有 road trip 的时候也可以出一份力。新年快乐!

2009 飘着2010 关于2011 当冬夜渐暖2012 The Moment2013 我要的幸福2014 明天的记忆2015 就是这样2016 无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