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留在膝盖粉红的伤疤 还刻着
那些在学会奔跑疼痛的过程 都过了
好几年终于碰到肩膀的长发 刺刺的
我要的 爱情在距离永恒最靠近那次 毁灭了
像一篇还没懂得分辨谎言的 笨心得
朋友们开始问起我今年准备用哪一首歌的时候,我发现 2016 年又到了尾巴上。现在发在博客上的文章数量越来越少,以至于都快要只剩下年度总结了,不过至少年度总结是要认真写的。我想以一张今年的照片开头,但是好像虽然一年只在一转眼,要用单单一张照片来总结也还是不容易,于是就随便找一次喜欢的经历吧:深秋踩着冰凉的浪在沙滩上疯跑,裤子湿透了,爬满沙子。
接下来是正题,我想这次分主题来回顾一下:正经事(科研、学习、开源),不正经事(游玩、画画、音乐、读书、动漫、博客、电影、锻炼、游戏、感情)。既然已经是假期了,就先说不正经的事吧。
除了例行回国以外,今年欧洲主要跑了西班牙(巴塞罗那、马德里),剩下就是在美国,远一点的去了加州、Minnesota、芝加哥。近处主要就是一些短程的像 Cape Code、女巫镇、世界尽头之类的。
西班牙是第一次去,在巴塞罗那刚下飞机,出租车司机就说,你是巴萨球迷吧,我一看你的围巾就知道了。我才意识到自己戴的格兰芬多红黄相间的围巾似乎也是巴萨客场球衣的颜色。不过可惜我并不是球迷,否则也许这次西班牙之旅还会有更多乐趣,不过即便如此也已经很好玩了。
巴塞罗那是海滨城市、旅游城市、气候温暖,市区有些地方走走就能到沙滩上。我去的时候已经是冬天了,水还是很冷的,不过可以看到很多穿着全身保暖服装冲浪的人。网上视频里看到的冲浪都是很酷的乘风破浪,现场倒是能看到更多现实:几秒钟的滑翔之后得费很大劲从岸边游回睡深处,再等待合适的浪头,如此不断重复。简直就是人生的剪影,所以看他们不断地重复倒挺励志的。
在海边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海鲜。我一个人旅行的时候通常不会太花时间考虑吃什么,不过这次我有幸尝试了一个比较 hardcore 的模式:跟 JJ 一起逛景点(意味着凡是比较有名的景点肯定都不会被错过)然后跟 WZ 一起吃饭(意味着凡是有稀奇古怪的当地食物肯定都会尝试)。
除了足球和美食,巴塞罗那的建筑也很有名,比如圣家堂,已经持续修建了一百多年的大教堂,古典和现代的结合,非常值得一看,官方说是希望在 2026 年高迪诞辰 100 年的时候把它建完,不知道是否能实现。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高迪的其他建筑,比如米拉之家、巴特略之家、桂尔宫等等,而且正巧那个时候我正好在读一本关于建筑师的书 The Fountainhead(后面会讲)。走到老城区,会看见各种广场、小巷、游客、街头艺人……总之是闲逛就很舒适的地方。虽然在去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警告我注意小偷,但是最后我并没有被偷什么东西,也没有觉得哪里有不太安全的感觉,也许是运气比较好?😛
我比较喜欢的博物馆有毕加索博物馆和加泰罗尼亚艺术博物馆
(Museu Nacional d’Art de
Catalunya)。毕加索年轻的时候在这里待过,博物馆里有一系列按照时间顺序索引的他的作品,可以看到他幼年时期绘画水平就已经非常厉害,到后来逐渐成熟,最终走火入魔开始探索一些独特的东西,形成到后来常见的毕加索作品的典型风格。我去的时候还看到一个关于
Las Meninas 的展品集(不记得是不是临时展了)。Las Meninas
是西班牙伟大艺术家 Diego Velázquez
的一幅名画,毕加索非常喜欢,晚年的时候画了 58
幅同人恶搞图解构分析的画作:毕加索版 Las
Meninas。在网上可以找到一些图,比如这里和这里。不过我也是不太看得懂毕加索后期的画,后来我去马德里在普拉多博物馆看到了
Velázquez 的原画,觉得很有意思。
其他大部分巴塞罗那的博物馆感觉还是以现代艺术为主。跟着 JJ 逛了好几个现代艺术馆,看到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大部分都不太能理解。我比较喜欢的有两个展品,一个是用一整面墙作为投影幕布循环播放猫咪喝牛奶的视频……另外一个是一间屋子里按顺序挂了约一百张从出生不久到 100 岁的人的照片。
期间似乎还有巴萨和皇马的一场球赛,不过显然我没有注意到这个,而是去加泰罗尼亚音乐宫听了柴可夫斯基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Alexandra Soumm 演奏、Tomàs Grau 指挥)。不得不感叹欧洲听古典乐好便宜啊。对比起来后面看的 Flemanco 表演就性价比有点低。作为吉他的发源地,我倒挺想在西班牙听一场古典吉他的表演的,在网上听过 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之后就挺着迷这种吉他轮指多声部的演奏。
过去收到过许多欧洲寄过来的明信片。从一个地方回来之后会翻出来看看上面的文字,自己走过看过之后再和单凭读别人的描述对比起来总是会有很多不一样的理解。我觉得旅行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而且一点也不放松,每次一想到要计划出行之类的就会觉得很麻烦,但是当我在飞机上看到连绵的雪山、静止的海洋时,就会觉得跑出来真好!看过越多的地方就越觉得世界好大,特别遗憾的是许许多多的地方大概一辈子最多只有机会去一次。
巴塞罗那之后去了马德里,由于西班牙只给了我 15 天签证,所以就挑了近一点的地方玩。马德里是首都,不过经济上好像不如巴塞罗那好,英语普及率也相应更低一些。感觉法国人是假装不会英文,西班牙人是真心不会英文,包括许多看上去很年轻的人。我对马德里的第一印象是人好多!特别是几个广场以及连接的街道,简直是人挤人,有种到了中国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碰上了什么节假日还是平时就这样。
实验室有一位在巴塞罗那长大的学姐,我跟她讲我要去马德里的时候她一脸震惊,感觉也许对当地人来说马德里和巴塞罗那的旅游价值可能差别很大,不过马德里的特色是博物馆资源很好。而且奇怪的是街上那么多人却没有在任何一个博物馆碰到有排很长的队。并且许多博物馆都有每周或者甚至每天的免费时间段。所以我买的博物馆通票完全没有什么用处。
如果说巴塞罗那是高迪的天下的话,感觉马德里就是戈雅的地盘。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1746年3月30日-1828年4月15日)一生风格奇异多变,从巴洛克风格到类似表现主义,不断地在探索和自我超越,并且对后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里展出的最有名的两幅戈雅的画就是下面的“裸体的马哈”和“穿衣的马哈”两幅。当然下图右边的描述 1808 年的半岛战争中西班牙反抗人民北法国军队枪杀的 The Third of May 1808 也很重要,对后世的许多名画都产生了影响,比如印象派画家 Manet 的 The Execution of Emperor Maximilian 系列画作,以及毕加索描写西班牙内战的格尔尼卡 (也在马德里,藏于索菲娅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在普拉多博物馆还能看到戈雅晚年风格迥异的“Black Paintings”。
除了普拉多之外,在马德里大大小小的各种私人或者公共馆藏里基本上都可以找到戈雅的大作。当然西班牙还有许多其他很厉害的画家。比如 Diego Velázquez、Joaquín Sorolla 等等。
我个人觉得马德里除了几个广场、皇宫(有历史上最伟大的弦乐器制造师之一的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的一只中提琴、一只大提琴和两个小提琴)、大教堂之类的逛一逛之外,剩下的就是泡博物馆啦。其中主打普拉多博物馆 (Museo
Nacional del Prado),是西班牙最大的美术馆,据说 19
世纪末是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我从 10 点开门一直逛到晚上 7
点,后来临走前又趁免费的时间段又去了一次。实在是很喜欢,不过不能拍照,所以走的时候只好扛了一本跟我其他行李一样重的
The
Prado Masterpieces
回来。不过我还是偷偷拍了一些照片啦,感觉就像在玩红白机游戏:观察
NPC
工作人员走来走去的规律,然后找一个周围的工作人员的共同死角区域和时段,迅速果断拍一张。😝
虽然我一般对文艺复兴及以前的画不太感冒,不过似乎普拉多有不少拉斐尔的画。另外有一幅 1490~1510 年间由荷兰画家耶罗尼米斯·博斯所画的人间乐园 (Tuin der lusten)实在是非常超前和震撼的。
普拉多旁边还有一个 Thyssen-Bornemisza Museum 也是非常不错,我去的时候还刚好碰到 Renoir 的主题特展。另外刚才提到的索菲娅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也在附近,不过主打现代艺术,比较难懂。
除此之外我超喜欢的一个小馆就是 El Museo Sorolla,其实应该就是画家 Sorolla 他家,离主流景点稍微远一点。最开始在普拉多看到他那幅 Boys on the Beach 的时候就很喜欢,但是因为之前并不了解西班牙的艺术所以没有注意到画家是谁。等到我走进他家的时候几乎是眼睛一亮。感觉他对光和影的描绘超级赞,他早期的作品感觉是 Social Realism 风格,主要描绘社会中大众人们的生活,比如那幅藏于普拉多的 And They Still Say Fish are Expensive! 就非常典型。后来他画了很多海滨的场景,特别喜欢他对于湿漉漉的皮肤和水的描绘,总之不知道怎么形容了,反正就是瞬间变粉丝就是啦。
其他的一些我比较喜欢的小馆还有 Real Academia de Bellas Artes de San Fernando 和 Museo Lázaro Galdiano。后者的布景很有意思,在一堆古典艺术品中时常会冷不丁出现一个现代艺术的展品,某个厅的顶画上还有“穿衣的马哈”和一大堆其他人物包括戈雅自己的自画像的混杂,没找到解说不知道是谁画的哈哈。最后偶然在某个小广告上看到 Fundación MAPFRE 有一个野兽派发展历程的特展,也是非常赞。非艺术类的航海博物馆也比较有意思,但是还有其他一些私人展比如 Museo Nacional del Romanticismo、Museo Cerralbo 我就觉得一般般,主要就是看别人当时有多有钱了。
至于美国,湾区去了两次,一次是去开会,时间比较短,印象比较深的是蹭到了神雕侠侣的神雕
winsty 和 wistone
的飞机,于是第一次见到金门大桥居然是俯瞰。第二次是暑假过去实习,呆得比较久。其实来美国这么久今年才第一次去湾区,去之前所听到的关于那边的言论完全是两极分化:有的人说那里是人间天堂,有的人说那里简直没法呆。我自己的感觉是并没有喜欢那里,天气虽然好,但是天天都是晴天也会很单调啊,偶尔也想看看雨发发疯啊。西海岸的自然风光资源似乎比东海岸要丰富很多,但是暑假也比较懒基本上没怎么探索过,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感觉。其他好像没有什么了,感觉湾区最不缺的就是工作机会,然后其他就什么都没有了。中餐也很多,但是每家店都要开半小时车再排半小时队也是很崩溃的。
总而言之湾区给我的感觉就是超级大农村。以前我觉得界定农村和城市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到了美国才知道有“大农村”这种概念。感觉美国社会很多地方也蛮奇怪的,在科研各方面无疑都是世界领先的,但是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是很陈旧的技术和系统,比如无力吐槽的铁路系统,再比如近两年才开始用的芯片信用卡,刷卡每次都要等几十秒,前几日还被刚来波士顿的朋友吐槽说你们这里的地铁居然要等红灯的。当然很多都可以归结为历史原因,但是最源头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不是这边早期汽车太发达加上太强调
DIY
了,凡是都自家搞定,于是就没有形成很好的社会分工和基础设施之类的。感觉湾区就是这样的典型,大家只是房子一家一家地挨在一起,放眼望去,全是住宅,特别是坐在神雕飞机上往下看的时候。但是除了住宅什么都没有,大家并没有构成一个相互分工合作的有机社会体,出现武器店、杂货店、药品店、客栈、游击士协会、钓公师团广场、公园、博物馆、电影院、音乐会馆之类的,如果哪一天大地震,把所有的房子自己互相隔开十公里,大概并不会对这个群体产生什么影响吧。
Minnesota 也是因为有事情过去的,并没有专门玩,印象就是并不是想象中的冰天雪地(毕竟去的时候是初夏)。之后去了一趟芝加哥,很不错,有点像波士顿的风格,不过密歇根湖和摩天大楼结合在一起的风光感觉是要比波士顿的查尔斯河要更胜一筹的,湖边骑车感觉很舒服。还有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也很赞,有很多很厉害的藏画,印象中好像还在里面看到高更、梵高和梵高的耳朵之间的纠葛😃。芝加哥交响乐团也是世界上水准最高的交响乐团之一,不过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很入交响乐的坑,所以没有去听。
剩下的就是波士顿周边游了。似乎东海岸这边能游览的自然景观确实不多。一次是去 Cape Cod,一次是去女巫镇、世界尽头。都是一日往返,比较赶,但是却玩得很开心。在 Cape Cod 的海滩上直接疯掉了,踩着浪跑呀跑,裤子全湿透了。后来又发现一块超级重的木头,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那密度感觉像里面藏了黄金,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立起来,然后怕会砸伤路人,就又把它推倒了。总之就是做一些很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好开心……在女巫镇更北边的 Halibut Point State Park 的时候天黑了(冬天天黑得好早),黑漆漆的树林里树枝们全都摆出很戏剧性的造型,一队人在里面抹黑走,很有魔幻童话的感觉。女巫镇数年前去过一次,记得那个时候还在墓地了读了好久的墓碑。
好吧游记先到此打住。现在本科生们已经结束了期末考,进入学生假期,学校周边就一下子冷清起来,临近年末,甚至各种店铺也都陆续关门了。我晃悠到 Food Court 去觅食,结果连 Food Court 也不开了,于是顺势进了旁边的 Coop 书店,看到一本白色封皮很漂亮的书叫做 Absolutely on Music,讲一个作家和一个音乐家关于音乐的对话。在排队等待付款的时候上网查了一下亚马逊上的价格,果然网上买要便宜十块,不过节假日快递寄过来不知道都要多少天以后了,在物流这方面美国跟国内发达地区比差距还是相当大的,不过我想说的是在亚马逊页面上看到推荐了许多其他很眼熟的书,才发现原来作者是村上春树。我之前很少看他的书,不过这本我一口气在年末结束之内看完了,结果成了今年唯一看完的一本实体书。
数了一下,2016 年我读了共计 29 本中文书,10 本英文书,3 本日文书,几乎全都是以电子书的形式阅读的(对比起来去年是 42 本中文书,2 本英文书,1 本日文书,其中有不少是实体书)。今年我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大致排列一下,并尽量给一个豆瓣链接,以方便感兴趣的朋友。当然很多书(特别是翻译版)都是有很多不同版本的,我并没有特别深究。部分简介可能会有轻微剧透,我尽量不透露会影响阅读乐趣的关键剧情。实际上我感觉除了某些剧情有重要伏笔剧透以后就没法看的书之外,有很多写得好的书读起来的趣味性并不会因为剧透而受影响,特别是有些值得读好几遍的书 🙂:
非专业类:
- 《月亮与六便士》:英国作家毛姆笔下的名作。很多人即使没有看过小说,应该也听过这个 quote:If you look on the ground in search of a sixpence, you don’t look up, and so miss the moon。据说这是小说标题的解读,因为小说的内容跟月亮或者便士都没有什么具体的关系。小说的主角是一个画家,其原型是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高更。⑴ 我个人很喜欢这本小说,不论行文还是人物的塑造,都非常厉害,当然我也喜欢文中的主角,简单来讲就是一个纯粹的、义无反顾的、没心没肺的人。当然“喜欢”并不代表我赞成或者不赞成主角的处事方式,我觉得自己是不可能做得到那样的义无反顾的,所以就不用费力去考虑赞成与否了。实际上我觉得自己的性格也许恰恰相反,太拖泥带水,一直将自己 trap 在许许多多难以舍弃的东西里吧。⑵ 客观来讲,处在社会中,人们往往不得不做出各种各样的妥协,要做一个纯粹的人,不仅自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身边在意你的人也会做出很大的牺牲,最终往往会造成各种争议吧。一方面这是一个很大很难的话题,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与我们息息相关,人要如何对待自己和身边的人?人与社会是什么样的关系?所谓朋友是什么? ⑶ 不知道现实中的高更是什么样一个人,他的画非常容易被辨认出来,在波士顿的 MFA 有他的名作《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之前在布拉格的慕夏画室也看到过高更在那里弹琴的照片;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还看到一段关于高更与梵高的轶事:大概 1888 年梵高在法国南部租了一个小屋,邀请高更过去一起共创美好艺术新天地,在热切地期待高更到来的过程中,梵高灵感大发,为了装饰 studio,创作了许多后世名作,后来高更加入,他们还互赠自画像之类的,然而两个月之后两人关系破裂,高更离开,梵高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左耳,而高更则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还把梵高送他的自画像拿去卖了…这样的故事好像确实很像是《月亮与六便士》里有可能会发生的情景哈哈。
Absolutely on Music:村上春树对于小澤征爾(著名指挥家,在波士顿交响乐团担任了近 30 年音乐总监)的关于古典音乐的访谈,或者更像是朋友之间的讨论。村上春树并不是音乐家,但是他从小就听很多古典和爵士,通过小澤征爾的女儿(作家)相识,后来两人决定做这样一个访谈项目。全书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呈现(没有任何乐谱出现),主要话题围绕协奏曲、交响乐、歌剧和室内乐展开,除了小澤征爾对音乐的看法和态度,还涉及到其他一些音乐人,例如古尔德、伯恩斯坦、马勒、卡拉扬等等。有一些趣闻轶事(比如伯恩斯坦在一次和古尔德合作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时候对观众说,接下来你们将要听到的是古尔德对于勃拉姆斯的解读,虽然我并不持相同的观点。)以及一些小知识(比如协奏曲中独奏演奏家和指挥谁做主导、指挥和乐团之间如何沟通以及都沟通些什么,指挥在一个交响乐团中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像古典音乐这样几乎所有东西都写在乐谱里了那指挥还如何做不同的“解读”),感觉更多的是两个人(一个音乐家和一个外行音乐爱好者)对于音乐的一些理解。
我觉得特别是像古典音乐这种要真正理解还有一定门槛的东西,能有机会听到真正的音乐人自己对它的理解和看法还是挺难得的,感觉通常他们都不会太 care 或者没有时间与大众来交流这些东西,而本书写作的契机也正是小澤征爾因为动手术之后需要进行身体恢复不能继续指挥,突然有了一大段空闲的时间,才让村上春树抓住了这个机会两人聊了很多。我觉得这比那些“二手”的来自音乐评论家们的解读或者甚至是知乎上的评论更加珍贵一些。
《光明王》:蒸汽朋克与科幻魔幻的结合,非常有意思的设定,简单来讲所谓的“神”就是在基因或者科学技术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一部分人相对于普通人的存在。类似的设定在其他一些作品中也出现过,比如阿莫西夫的《基地》系列中有讲到在宇宙荒漠建立新的文明的过程中,先进的科技以宗教的形式存在和传播;而卡德的《天贼》虽然没有很强调,但是也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下讲述了新文明的建立。如果你处在这样的“神”的位置,而“神性”是可以通过教育和知识传播的方式授予“凡人”的,那你是会严格限制神性的传播,建立阶级统治,还是会广播神性,让世界平等?如果你要传播神性,又需要怎样具体去实施呢?《天贼》里有一段给处于蒙昧状态的人类社会灌输“民主”思想的尝试,而这里的光明王则用了完全不同的方式。
《天贼》:《安德的游戏》的作者卡德的科幻处女作。前半和后半故事风格迥异,让人不禁觉得是不是两部完全不相干的作品,然而事实上只是两种不同的人类社会的形态。书中有许多有趣的内容,比如这本写于 1979 年的科幻小说成功预测了未来社会里大红大紫的“直播”文化,而关于新文明的成长和建立的探讨在关于《光明王》的讨论中已经提到了。看完的时候正好碰到《文明 VI》的发布,当时就很有兴致想看一看这个游戏关于一个文明的建立和发展是如何解读的,不过一直都没有时间去玩。
《The Fountainhead》:Ayn Rand 在 1943 年写的一本关于建筑师的小说,似乎 Ayn 本身所持的观点和这本书都是非常有争议的存在,而且这书的影响也一直持续存在,根据 Wikipedia 的资料,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卖出了 650 万册。主要争议的地方在于书中所持的对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或者说“利他主义”之间的观点。当然并不是讲政治,而是讲人自己的本性。对“自我中心”的刻画以及高度理想化人物的描绘,导致它和上面的《月亮与六便士》很相似。事实上正是在我看完《月亮》之后 HY 给我推荐了 Ayn。当然实际上是很不一样的书,最明显的就是一个很短,一个很长很长……而且我觉得两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也并不一样,《月亮》讲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源泉》虽然是讲自我主义,要表达的却是人类社会整体价值的实现。
我觉得 Ayn 的观点是,最大的“个人主义”就是完全无视别人,只在乎自己的价值实现,比如书中主角设计建造廉价出租房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践自己的极简主义建筑风格,同浮华的古典建筑形成对比,每一块砖的存在都是有其功能上的作用和意义;相反他完全不在乎贫穷的人是否租得起房子之类的事情。而最大的“利他主义”则是凡事都以别人的 concern 为基础。
个人主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而利他主义是导致社会消亡的毒药。咋一看好像搞反了,但是其实也挺有道理。在自己所喜欢和追求的东西上面,人们才会拼尽全力,才会创新和突破。另一方面,极端的“利他主义”则完全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切都取决于“他人”的看法,他们并不会去真正认真做一件事情,而是只是让自己在别人眼中看起来好像在认真做一件事情。引用一些句子:“A truly selfish man cannot be affected by the approval of others. He doesn’t need it.”,“I think the only cardinal evil on earth is that of placing your prime concern within other men…. If one doesn’t respect oneself one can have neither love nor respect for others.”,而相反的一面,“They have no concern for facts, ideas, work. They’re concerned only with people. They don’t ask: ‘Is this true?’ They ask: ‘Is this what others think is true?’”,“Not to do, but to give the impression of doing. Not creation, but show.”,“What would happen to the world without those who do, think, work, produce?”,“He’s not really struggling even for material wealth, but for the second-hander’s delusion—prestige.”,“What was his aim in life? Greatness—in other people’s eyes. Fame, admiration, envy—all that which comes from others. Others dictated his convictions, which he did not hold, but he was satisfied that others believed he held them. Others were his motive power and his prime concern. He didn’t want to be great, but to be thought great. He didn’t want to build, but to be admired as a builder. He borrowed from others in order to make an impression on others. There’s your actual selflessness. It’s his ego that he’s betrayed and given up. But everybody calls him selfish.”。
语言上来讲还是很有趣的一本书,大概书中的人物性格太强硬怪异了,所以有些地方经常看到忍不住笑出来。不过真的有点太长了,实体书好像是有 1000 页左右。并且虽然知道是故意要描写单纯的典型人物,但是有些地方还是觉得有点怪怪的啦。至于书中的哲学,我比较同意个人主义会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或者甚至是主要动力,更确切的说,我觉得社会既不可能是完全建立在所有人都为他人考虑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建立在所有人都是 adversarial,即便不利己也要损人,最后达到的一种平衡之上;而是到达一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重叠的状态所达到的平衡点,因为若非如此,大概人类最初就不会群居并形成社会吧。最后,关于书中所说的 second-handed life,固然是不太好,但是凡事都以自己独立的想法为前提好像也并非就是好事,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总是能像小说中的人物那样总是能迅速洞察到事情的本质。
最后感叹一下建筑真是比其他艺术更难的一个职业啊。像画画啥的,如果能有办法糊口不饿死,再搞点钱买画材的话,基本上还是可以自由自在地作画的。而建筑除了等 commission 之外,完全没有办法,空有一身本事,没人找你修楼的话连自娱自乐都办不到。
《无人生还》: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侦探小说之一,主打逻辑和人性。15 年底英国拍摄的三集同名电视剧也挺不错的,可以一起享用。
《东方快车谋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另一本经典。侦探之外,同时也在讨论一些诸如公正之类的大概永远也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总之好像稍微多说一些就有可能会剧透了。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JK 罗琳的新作,一个舞台剧的剧本,故事主要发生在哈利波特他们下一代的身上,当然哈利他们也有挺多戏份。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笔墨描写的是哈利父子之间的爱与矛盾、误解、冲突与无助。有一个很有名的老爹,也许对一些人来说是一件幸运的事,而对另一些人却不是。总而言之感觉是很细致的描写。不过像这种“外传”或者“前传”、“后传”之类的作品里最让我喜欢的还是视角的改变:还是同样的 Harry, Ron 和 Hermione,但是当视角转换,他们变成别人的故事里的辅助角色的时候,我们看到很不一样的画面,并不是说作者改变了她笔下的角色,而是展现了事物的多面性,还有我们自己的 cognitive bias。实际上类似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也时常发生,有一些事件,时隔很久之后再以一种更加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回忆起来,就会发现和当时其中时所看到的东西和现在很不一样。
《安德的游戏》:主线似乎是讲主角 Ender 如何在残酷的环境下生存并战胜困难,他所处的战斗学校是地球联军为了对抗虫族而建立的针对神童们说进行的心理和战术训练基地。而忽隐忽现的暗线则是讲述两个无法互相理解的文明之间相遇之后的种种。这似乎也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比如《三体》系列里有著名的“黑暗森林法则”,再比如《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里两个文明在文字和语言上的沟通和尝试。总之感觉很好看,故事发展也很紧凑。不过虽然已经习惯了日本动漫里中学生拯救世界的设定,但是在科幻小说里看到神童们作为主角却还是有点不习惯。
《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这是一个短篇科幻故事集,同名的短篇在 16 年底被拍成了电影,叫做“Arrival”,电影我就不多评价了,感觉在一些基本剧情上做了改动,变得更像伦理片而不是科幻片了。但是电影的生动形象无疑对于理解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很有帮助的。除了同名短篇以外,还有另一个叫做《liking what you see: a documentary》的短篇我比较喜欢,讲的是“看脸的社会”发展到最后的样子,以及人们采取的措施和所带来的一些其他问题,另外行文以 documentary 的形式给出,也比较有意思。其他的几个短篇也并不难看了,我想也许对短篇的要求会更高一些,除非是非常拍案叫绝的作品,否则好像对我来说留给读者大量的想象空间似乎并没有看作者精妙地展开故事发展和人物个性来得享受一些。毕竟如果不是写得非常好,要勾起读者足够的想象力也是蛮难的。
《秘密》:东野圭吾的小说,这本书相对于推理,更偏伦理和感情;相对于黑暗系,应该也更偏治愈系一点。感觉对于父女和夫妻之间的感情描写得很细致入微。不过缺点就是主线逻辑有点模糊不清,经常看着看着有点搞不清楚到底要讲什么。据说关于最终的“秘密”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解读方式,在读完之后如果没有理解的话可以去网上搜一下解读。
- 《いちご同盟》:基本上是为了《四月是你的谎言》而去看的这本书,顺便发现了在亚马逊上买电子书这一方便的日文书渠道。在《四月》中有一处宮園薰问有馬公生要不要跟她一起殉情。公生困扰了很久之后后来对薰说,君は王女さまじゃないよ。カヌレが好きなケーキ屋さんの子で小説のヒロインじゃない。僕はラヴェルなんて絶対弾かない。(你并不是公主殿下,也不是什么小说的女主角,只是一个喜欢吃カヌレ的蛋糕店家的女儿。我是绝对不会弹拉威尔的。)这些全都是来自《一五同盟》里的剧情。动漫里有一段渡亮太给住院的宮園薰从学校借了很多书来,其中有一本就是《一五同盟》,她在书里的借阅记录里看到了公生的名字,知道他看过了这里的故事,才跟他说那句“あたしと心中しない”(和我一起殉情吗)。看书的话,会发现《四月》跟《一五同盟》在剧情上有很多相似和关联的地方,同时也都是基于钢琴展开。总之作为《四月》与钢琴的粉丝,我还是挺喜欢这本书的。
- 《旅人-柏舟》《旅人-怀人》:看过好多遍了,《旅人》一直是九州奇幻里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系列。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前几次翻出来看都是一样在自己比较脆弱的时候。也许是作为类似心灵避难所一样的存在吧。
- 《遗落的南境》三部曲:击败《三体》拿走“星云奖”的小说,感觉是有点另类的科幻,有许多诡异和悬疑的地方比较吸引人,第一部比较好看。第二部似乎是想讲述权利斗争,但是讲得不好。第三部就不知道要讲什么了,仿佛是要把前面的一些线索联系起来,但是仍旧讲得不明不白,感觉要制造一个开放式结局,但是我感觉有些虚幻缥缈。比如像《The Fountainhead》那样的故事,讲到最后它想要表达的东西已经全部说出来了,真正故事的结局已经不太重要了,倒是比较适合开放式结局的,但是这个就完全云里雾里。我觉得大概在第一册的时候完结是比较好的。
- 《巨人的陨落》三部曲:看到评分超高特地买来读的,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以为是魔幻巨著,第一册看完一半的时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可见我历史也是很差的)。情节和人物的编制都挺不错的,有种看武侠小说的感觉,特别是武侠里特有的一点就是:但凡剧情需要,角色们无论走到哪个国家,都是随时可能碰到的。书中描写的一战的触发和扩大都是由一些似乎不至于发展到世界大战这种规模的事件,但是历史上应该是有一些更加本质的冲突和利益吧,资本啊资源之类的。
- 《大秦帝国(第二部):国命纵横》:上下两册,主要讲苏秦张仪合纵连横的故事。那个时候的国家制度还蛮有意思的,在一个国家任职,还能在另一个国家兼职,像“挂六国相印”这样的事情,恐怕在现在的各个公司之间,也是很难做到。但是那个时代的国家之间的竞争似乎确实更像当代的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实力、技术、策略之类的良性竞争,而不是像历史上后来的许多战争那样是不同的民族或者宗教之间的的冲突,目的不是要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主要是要把别人(外族、异端)都弄死。
- 《大秦帝国(第三部):金戈铁马》:主要讲范雎的远交近攻和白起的故事。看到了好多之前听说过的故事,远交近攻、胡服骑射、负荆请罪、纸上谈兵……还有“锅盔”的来历。就内容和故事来讲感觉是前三部中最好看的一部。不过大秦帝国的坑真是好大,后面还有很多部,暂时不想看了。
- 《走れメロス》:奔跑吧,梅乐斯是太宰治的短篇小说。讲梅乐斯必须要一路奔跑在一定时限内赶到一个地方才能救他友人的性命,这中间的赶路的过程。很短,但是感觉对人心的描写还是蛮细致入微的。等待与被等待,究竟哪一方是更让人难耐的呢?
- 《时间简史(第一推动丛书)》:同那本很流行的画册相比这个有更多的文字和细节。不过这种科普看多了就觉得好像并没有什么颠覆三观的东西,大概翻来覆去都还是那些内容吧。其实看到最后还是蛮伤感的,像物理之类的自然科学到头来都不能证明什么,只能等着被证伪。不过可证伪性大概也是自然科学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了——比如跟宗教的东西比起来。其实刚来美国头几年也还会对诸如“证明上帝存在”之类的讨论活动之类的有些兴趣,但是后来发现很多时候宗教的东西根本就是不能证伪的,如果你不避讳地问及一些敏感问题,大概最终会得到“不要去揣摩神的想法”之类的模板回复,所以后来我就对宗教完全失去兴趣了。
- 《玛格丽特小镇》:故事以一种很有意思的行文方式来描写女性的内心世界,从童年到青年,到叛逆期、成年再到老去。当然,书的主题是关于爱情。什么是爱情,答案隐藏在故事之中,当然这大概原本就是难以确切地回答的问题,所以只能这样了。
- 《音乐的历史》:号称是翻译自房龙的书,但是我找了一下并没有找到英文的版本或者在房龙的作品列表里找到类似的书。总之是讲音乐的发展和一些重要人物的经历介绍。感觉有一些故事和《古典音乐一本通》里有些出入,果然历史上的东西还是大家各自众说纷纭吧。
- 《古典音乐三巨头的账本》:比较有意思的一本小册子,分析了过去知名古典音乐家的职业状态。简单地来说就是如果你是名人的话还是非常有钱的。
- 《古典音乐一本通》:古典音乐家的简介和八卦合集,看完的感觉是伟大的作曲家基本上是:终身未娶,或者娶了一个很彪悍的老婆苦不堪言;英年早逝,或者晚年精神病,或者耳聋眼瞎手残之类的……书的话还行吧,名家介绍感觉主要还是集中在八卦轶事上,后面的作品赏析由于没有给标准的作品编号,对于外行来说查找起来也比较麻烦。
- 《北京折叠》:今年雨果奖入围的中国短篇科幻。还不错,就是篇幅实在太短了,感觉故事完全没有展开。越来越觉得“越短越难写”这句话好像真是挺有道理的了。
- 《顾城作品精选》:大概是我看的第一本诗集,当时好像是在别处看到一段他的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才去找来看的。不过事实证明我还是不太能看得懂诗的。
- 《心が叫びたがってるんだ》:同名动画片“心灵想要大声呼喊”的动画脚本改编的小说,之前本来以为是原著小说,看完之后发现几乎跟动画片一模一样,只稍微补全了一点点细节……才意识到是先有动画片。总的来说这种音乐占很重要部分内容的故事,无声的小说的表现力就不如动画片了,而且动画片的叙事线条也更喜欢一些。【言いたいことを聞いてくれる人がいる 。ちゃんと答えてくれる人がいる 。】确实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 《夏与冬的奏鸣曲》:据说是备受争议的推理小说。我完全没看懂,不论情节还是人物都不是很喜欢,也没搞清楚要表达的东西。
- 《光与暗的生灵》:《光明王》作者的另一部经典,不过我完全不喜欢看这本,草草翻完了。
- 《英伦魔法师》第一册:评价很高,而且有尼尔盖曼作序,似乎是很厉害的样子,但是看起来情节非常拖沓,很多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事情和人物,猜测后期也许会再次联系在一起,但是由于没有什么扣人心弦的进展,所以看了第一册也没有想要看后面的了。“英伦”也许是很贴切,描写的人物和故事浓郁的迂腐英国风。
专业类:
- 《Effective Modern C++》:原 《Effective C++》的作者写的书,讲了 C++11 和 14 中的一些新的东西的用法和注意事项,有些地方讲得过于细节了,不过整体来讲是很不错的书。算是目前了解 C++ 新标准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 《A Tour of C++》:不错的小册子,用来复习 C++ 以及了解一下近几年新标准加入的一些新功能。
- 《Practical C++ Metaprogramming》:O’Reilly 出的 50 页的小册子,主要讲 C++ 11 和 14 新标准改进之后的模板元编程。虽然新标准改进了地方,避免了各种奇怪的使用方式,但是模版元编程果然还是像一个晦涩的函数编程语言 dsl 小子集,尖括号代替圆括号,struct 代替 function,类型代替值。还是一套完整的 macro 系统更让人舒坦啊,不知道 C++ 还要统治系统编程多少年。
- 《Why Rust》:O’Reilly 出的 60 页小册子,介绍了 Rust 管理内存的三大原则,ownership 的基本概念以及优点:避免内存错误,简化(?)多线程程序。Rust 的 ownership 系统作为现代编程语言中的独一无二的存在,固然是很有意思并且也很有野心,但是肯定也有它的 trade-off,如果书再多花一点篇幅讲一下 ownership system 带来的“坏处”,比如什么样的程序会变得难以编写或者非常麻烦之类的,就更诚恳啦。
- 《C++ Today》:O’Reilly 出的 70 页的小册子,简要介绍了 C++ 标准化发展的历程和一些最近几年加入标准的新东西,还有对 C++ 17 的一点展望。
-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Music Theory》:书的内容覆盖比想象中全面,不过组织得一般吧,感觉更像是罗列表格和知识点的 reference book。
记得好像有句什么名言讲的是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好像对于我来说经常是要么都在路上,要么都在家😅。因为主要的阅读时间都是在 travel 或者 commute 的过程中,其他就是吃饭的时候(我以前是比较反感吃饭的时候拿着手机看的,但是现在也渐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或者是晚上失眠的时候(有时候是反过来,因为不小心看书看太晚了于是失眠了)之类的。当然偶尔也会特地抽出一段时间找个地方坐下来看书,不过一般是被情节吸引住了不得不往下看的时候。总而言之虽然我还是觉得看书的体验是实体书大于 Kindle 大于手机,但是琐碎和比较随机的阅读时机导致我虽然买了一些实体书,但是看的机会很少。比如我在三番很有名的城市之光书店买的一本《美国众神》,原本是很好看的,但是书很大一本,我不可能随身带着,基本上只有碰到回家吃晚饭的时候才有机会看,所以至今只看完了大概一半左右。
至于 Kindle,虽然比手机更不坏眼睛,但是由于现在电子书各大平台锁定用户,DRM 互不兼容,导致也基本上没法用。我看的书基本都是在多看平台上,从排版的质量上来讲,多看无疑是最好的,豆瓣正在改进但是差距也还很明显,而亚马逊的很多电子书基本上感觉就是用脚本转一下,连目录跳转都没有,还有一些直接有乱码,数量很多,质量却很差,经常准备买书的时候看到有更便宜的 Kindle 版都会点开预览看一下,然后吓得赶紧关掉。相比之下苹果的 iBook 最近好像很侧重在排版上,之前出了一款哈利波特的电子书,书里的插图就跟电影里的报纸一样是可以动的,非常有趣。多看的手机阅读器也很好用,并且对英文书的支持也很好(包括 hyphenation 和非常方便的词典支持,比 Kindle App 好用多了)。但是多看的 Kindle 系统对于现在比较新一点的 Kindle 设备都刷不了了,而且他家的书也没法去掉 DRM,所以目前我也只能在手机里看。希望电子书早日出现一个统一开放的版权解决方案,好让各个平台都能通用。
实际上关于为什么要看书,我跟朋友之间有过一些讨论。议题是“看书并不能起到放松和休息的作用”,特别是在看外文书的时候,cognitive load 有时会会相当高,更不用说有时候看上瘾了到深夜才睡觉导致接下来几天精神状态很差之类的。想来想去发现我没法反驳这一点,但是后来我发现自己看书(以及其他大部分兴趣相关的事情)的目的并不是“放松或者休息”,而是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好奇心之类的东西。
同样的理由也适用于旅行,特别是一个人背包旅行,简直就是一个不小的课题,要查阅景点、制定行程、订机票车票旅店、到了现场还会各种暴走到精疲力尽、在青旅因为室友鼾声如雷而睡不着、因为语言不通而迷路等等,总而言之是从熟悉的环境到未知的环境,有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大的或者小的突发事件需要处理,如果是为了放松,简直找不到任何走出家门口的理由。
相关的另一个话题是关于“遗忘”,虽然没有专门跟别人讨论过,但是我有时会想这个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可能是随着大脑内存的占用量增加),忘记东西的概率似乎越来越大,看过的书也好走过的地方也好,有时候会发现对一些细节变得完全没有印象。如果都会很快遗忘,那么是否还有必要去追寻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并没有什么很好的答案,不过这也并没有让我很烦恼,因为这好像是在问,如果最终要死亡,是否还有必要努力地去生活一样吧?
某张照片 追究也太傻
某个情节 又何需惊讶
某些白发 真实的表达
某个以后 都是无限大
某个路人 又哭着回家
某个电台 用情歌惩罚
某次晚餐 只听见刀叉
某个转角 真的无限大
既然成功地生硬地插入了一段歌词,那么就来讲讲音乐吧。其实我一早想讲的,因为这基本上是这一年自己的一个重要改变。以往音乐在我生活中分量并不重,我本来是挺喜欢听歌的,比如学日语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日文歌。不过几年前开始长期耳鸣之后就听得比较少了。而
2016 年的重大改变就是我入了古典音乐这个坑,并且开始学习钢琴。
有时候我觉得我可以说在 2016 年谈了两场恋爱,一次非常非常长,一次非常非常短。长的这次就是跟古典音乐或者说是钢琴。为什么说是恋爱呢?因为我想来想去觉得只有这个形容最恰当啊,或者至少是可以称作是“单恋”的。一切都来得很突然,几乎是毫无征兆,在这之前所谓“古典音乐”在我的概念里跟“轻音乐”是混为一谈的,对音乐本身的认识也几乎为零,五线谱自不用说,给我简谱我也是唱不出来的,什么和弦、十二平均律之类的也都完全没概念,甚至连贝多芬和萧邦谁是谁都分不清,听得最多的古典乐大概就是卡农变奏曲的 George Winston 编排版本(虽然我之前并不知道这是古典乐以及“卡农”是什么意思)和月光曲(根据小学语文课本,我一直以为自己听的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直到今年我才意识到那其实是德彪西的月光 Clair de Lune)。
导火线无疑是一部叫做《四月是你的谎言》的动画片。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在碰到有好感或者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的人的时候都会去试图搜刮所有的蛛丝马迹想要去努力地了解和认识这个人。我感觉自己那个时候就是这种状态:我去找各种关于钢琴、古典音乐相关的书(见上面提到的那些,一开始的时候看不太懂乐理相关的东西,于是就看历史八卦类的)、电影、纪录片和动画片(心灵想要大声呼喊、交响情人梦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坂道上的阿波罗、The Highest Level: Lang Lang with th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莫扎特传、不能说的秘密、钢琴家、Le concert、海上钢琴师等等),还会去下载各种相关的 app、去听学校的钢琴 recital 和乐团的表演、去 Youtube 上看乐器演奏的视频、甚至还去 Coursera 上看相关的课程(强烈推荐这位耶鲁的老爷爷开的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Music,穿插各种多媒体教学工具和实际演示,一点也不枯燥,他之前的一个叫做 Listening to Music with Craig Wright 也在 Youtube 上可以看到,更侧重音乐本身的角度而不是历史线条,此外比 Coursera 上的版本讲得稍微更深一些)。总之就是病入膏肓的即视感。而且有时候在从学校琴房回家的路上会走着走着就兴奋地跑起来跳起来,或者走路走着走着停下来了,因为试图用三拍同步双脚步子的二拍把自己搞晕卡死了(我节奏感不好),还有晚上会一直想着它翻来覆去睡不着,这难道不就是热恋中的迷失了心智的人吗?😝
几乎同时下的决定就是学习钢琴。对于一个毫无任何音乐和乐理知识,也不会任何乐器的人来说,确实有些突然。不过我当时想啊,电脑键盘上那么多键我都按熟了,钢琴不是差不多的吗?又不是像弦乐乐器那么复杂,只要按对键了就好了。当然事实证明自己当时的想法是多么 naive,不过幸好自己那个时候很 naive 啊。我先是借了 XH 的电子琴尝试了一下,当时碰巧碰到一个叫做 Yousician 的 app,可以通过识别你弹的音和节奏来帮助你学习和入门,我试了一下感觉非常好,就顺势买了一年的会员(当然后来我发现这个 app 主要是辅助作用,只靠它还是没法学习钢琴的),又花了两天了解了一下电子琴、midi 键盘和电钢琴的区别之后毅然(以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为借口)买了一个 Casio Privia PX-160 电钢琴(当然后来我其实主要是在学校琴房的 acoustic piano 上练习)……总而言之似乎是一连串的冲动而不太明智的决定,但是好处在于这样我就骑虎难下了。其实这样说也不太恰当,因为我中途并没有犹豫过,唯一的障碍大概就是耳鸣会加重(好听的音乐听久了也会加重,所以并不是因为我弹得太难听了,虽然我也确实弹得不好听哈哈哈)。在咨询过 XZ 之后找了老师 3 月 8 日第一次开始上课,也找到了学校的琴房。
除去暑假不在的几个月,到现在为止加在一起大概学了有六个月左右了吧。跟我之前(什么都不会)相比当然是进步很大,不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啦。关于这件事情其实在开始之前我就想的很清楚:到入门或者说能比较容易弹自己想弹的曲子为止可能需要数年或者更久的时间(毕竟我画了这么多年的画也还没有做到能随心所欲地画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但是我觉得“时间”正是大人相对于小孩的一个优势——仿佛上一次写年终总结还没多久,现在马上又过了一年,在大人的世界里时间似乎总是过得飞快,所以几年或者十几年对于小朋友来说很漫长,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基本上就是眨眨眼吧——虽然不是什么值得自满的事情。😂
但凡是在学校期间,我的 schedule 大致是每周上一次课,45 分钟,然后每天花大约一小时左右练琴,主要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前期主要是用的“小汤普森”和 Piano Adventures 这两本教材,最近刚刚开始小汤第四册和车尔尼 599。其实上课的时候相对于老师讲解和示范,更多的时间是我在弹上一周的作业,然后老师给反馈,但是我觉得上课比自己学要有用很多。一方面是进度控制(看我暑假时候的状态就知道了),更重要的是提供各种反馈,特别是初期可能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之类的到后面可能很难改过来,而且很多东西自己基本上都不太会考虑到的。即使是像小汤普森里这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两行小乐谱,老师弹出来也比我弹出来好听百倍,如果只是让我自己不断地去听两个版本对比来自己领悟究竟要怎样弹才能弹得好听的话,估计要花上十倍的时间吧。
我的老师是 XZ 介绍的,是河对岸 BU 的 Doctor of Musical Arts (Piano Performance) 在读,估计年纪实际上跟我差不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好像不太擅长跟她以朋友的方式相处,虽然她其实是个相当 nice 的人,大概是我心里有种老师的敬畏感吧,亦或者每次见面的时间都是要收钱的,不太适合闲聊太多啊哈哈哈。总之我觉得她是相当厉害的,之前去听过她的期末 Concerto Recital。不过我总感觉到这个行业对新人大概还是相当不友好的吧。之前在波士顿交响乐团听一个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是由一位 93 岁的老爷爷来演奏的。古典音乐界对于钢琴家的需求量估计并不是很大,而且已经成名的音乐家应该会长期占着坑使得整个行业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新人们得到的机会非常少。这样想想好像咱们读 PhD 的要搞科研但是好的学校的 Professor 的坑又不多的情况好像也并没有差太多哦?
不过不论是艺术还是科研,为之献身的人们我都是很敬佩的。暑假在 Google 实习期间我无意中发现有两个组,一个是 Google Culture Institute,它们在做一个叫做 Arts and Culture 的 app,基本上就是我心中一直在想的一个东西,差不多就是把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电子化。刚看到这个的时候心里一阵激动,每次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徘徊的时候我都会冒出这样的想法——当然电子化的目的并不是代替博物馆本身,因为在博物馆看原画和拍下来的照片的体验差别还是相当大的,但是我们需要一个方便的索引,帮助我回忆起在某个博物馆看到了哪些画、或者找到哪幅画在哪里馆里能看得到,或者一些扩展功能比如相同、相似类型的画,不同的流派、风格、发展等等。另一个项目组是 Project Magenta,基本上就是机器学习跟音乐组合。我感兴趣的技术和艺术之间结合的项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许是非常适合我的地方,但是兴奋之余似乎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己大概会一直避免把艺术变成自己的主业吧。其实我不太清楚自己在追寻什么,有时候觉得需要好好了解一下自己,但是从来也没有真正认真思考过的感觉。
回到音乐的话题上,我发现在多少了解了一点乐理知识之后,自己也渐渐开始对交响乐之类的大型曲目开始感兴趣了(之前是肯定听睡着的),不过开始去 BSO 听音乐会也是冬天的事情,想想在波士顿能有这么好的资源,并且学生票只要 7 块钱就能听一年这种福利不好好利用真是太浪费了。难以想象我在刚来的第一年就买过一张 BSO 的学生年票,然而因为要去拿票跑两趟最终一次都没有去听过就过期了。不过开始关注之后就发现其实周围挺多人会弹钢琴或者甚至弹得很好的,也有许多人对古典音乐很热衷的。
钢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前面的路还有很长,希望自己能一直 enjoy
这个新的爱好,同时画画的事情也不能落下。2016
年的绘画旅程大概可以总结为“买买买”“尝试了很多不同的画法”吧。比如以下依次是:中性笔肖像(在家的时间段通过豆瓣的一个上传照片画肖像的活动画了很多人脸);丙烯画星空(画到后面直接用手了,全是颜料);Wacom
板子用黑色画布和白色画笔学习透光效果(个人很喜欢这张);纯色块无线条风格;粉彩棒买来一直不太会用,画的人脸;天鹅堡(Wacom
加仿真画笔);宫园薰(马克笔,买了很久了第一次认真用,后来脸被我涂破了于是用笔挡了一下)。
另外我还稍微尝试了一下逐帧动画,为了简化工作量,我想做成前阵子网上很流行的那种动态照片,就是大部分内容是静止的而有一些细节如台灯啊窗帘啊之类的在动。结果并不是特别成功,我发现光画一个数秒钟的窗帘飘动的动画工作量都相当大的样子,以后有机会应该会再尝试的。后半年某天一冲动就买了个超大号的 iPad Pro,特别喜欢,看论文、做笔记、画画都很好用。更冲动的是后面我还订阅了 Adobe Creative Cloud 全套件,人生第一次用上了正版的 PhotoShop。下面几乎都是用 Apple Pencil 画的,最后一张则是学校的 Student Art Association 在 Student Center 的画室。去年在 MFA 学习丙烯画我觉得挺不错的,后来知道学校也有绘画课之后就觉得 MFA 跑过去好远啊,所以 XJJ 跟我提起 SAA 的课的时候我立马就报名了,虽然这边只有油画课得重新买颜料之类的,不过尝试一下油画也挺好的啊。我觉得我画画挺心血来潮的,有时候想画的东西,拖一阵子就一点兴趣都没有了,所以基本上如果不一次画完的话后面就不会跟下去了,而是会去画别的东西(比如下面那幅线稿,其实是上了一半色没上完,就干脆留成线稿了)。然而油画这个东西干得特别慢,除非就是故意要混成一团,否则黏黏的一层颜料的时候基本上很难在上面画东西,我想如果没有每周例行课程这种东西的话,我大概是没有办法完成任何一幅油画的了吧。
不过学校这边的油画课感觉跟我之前上的丙烯课很不一样,老师基本上不教任何技术,唯一一次示范就是教大家怎样把颜料挤到调色板上……感觉主要还是激发兴趣,鼓励大家自己尝试为主。然后就依次跟大家聊天,不论你画什么老师都会觉得很好……我觉得我问她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黑色要怎么混来着?”😂。从这方面来讲学费的性价比不太高,所以有点小犹豫下学期还要不要选这个课。不过每次一想到快要毕业了,以后说不定就没有什么机会上这样的课了也不太找得到小伙伴一起画了。不禁想起暑假在 G 实习的时候,找到一个叫做 Sketch Friday 的活动,每周五午饭的一小时时间,5 分钟一幅画做快速 sketching,主要是练习速写、动作之类的,有一些网站有很大的模特图库,并且有定时功能,比如 SketchDaily。活动内容虽然很有意思,但是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加上我只有两个人去了约定的地点,其他人都通过远程视频会议连过来,第二次就只有我一个人了。原本就没有几个人参与,还全部都通过视频会议参加,画画过程中也没有什么交流,总之感觉怪怪的,跟自己一个人画好像没太大区别。
反正我现在从各方面都有点抗拒毕业啊,到了这个时间段,同年级的小伙伴们大家都多多少少到了不得不对未来做抉择的时候,不论是像我这样急着不想毕业的,还是像 SW 那样急着想要毕业的,好像大家的心态也都比前几年更加 unsettle 了。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今年特别是下半年的集体活动频率大幅增加,基本上每周都会有聚餐或者桌游、电影之类的活动。直接导致我今年去电影院的频率大幅增加。2016 年比较喜欢的电影(包括在家补的以前的电影)和电视主要有:疯狂动物城、神奇动物在哪里、权利的游戏第六季、莫扎特传、The Highest Level: Lang Lang with th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蝙蝠侠:黑暗骑士、机械姬、奇异博士、指环王1:魔戒再现、无人生还、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让子弹飞、湄公河行动、东方快车谋杀案。
相比之下我今年看的动画片数量似乎跟去年相比又进一步缩水了,特别是新番基本上很少有我喜欢看的,感觉现在日本动漫似乎商业化越来越严重了,各种后宫各种套路,各种卖肉各种卖腐,不知道是现在市场太好了大家都冲着最大化赚钱的路子走还是说现在市场太不好了,不走套路认认真真做独立的动漫很难存活。反正结果是我把许多收藏了很多年的箱底片都翻出来看了。
- 四月是你的谎言:这个是两年前的片,当时就听到好评如潮,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没有看,也忘记了是什么契机让我突然把它翻出来看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动画片现在成为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即使抛开这一点,客观来讲,画风、配乐、人物刻画、感情描写各方面都是很棒的。我也就看了大概四遍吧。年底的时候日本上映了一个真人版电影,虽然据说差评如潮,但是还是很想看,可惜一直都没有资源。
- 交响情人梦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也是若干年前的老片子,蛮好看的,属于轻松愉快搞笑型,三季按顺序可以看出制作到后面变得越细致了:特别是演奏、指挥的画面从静止幻灯片变成了真正的动画。突然感觉音乐类的动画片画起来还蛮难的,比如弹个钢琴、拉个小提琴啥的,动作也不能乱画,还得和音乐配合得上,导致也不能重复利用(像交响情人梦第一季里翻来覆去用同一个小提琴的动画镜头,看着就特别糟糕),制作成本就上去了。像《四月》这样的精良制作里一些不太重要的配角在演奏的时候也是会用幻灯片风格的。
- 红猪:宫崎骏的经典,并且好多宫崎骏爱好者都跟我表示过这一部是最爱,确实是非常好看。
- 千年女优:“追逐着你,即便已经不再记得你的样子。因为我喜欢那样的自己。”也是一部经典好片,来自今敏,叙事风格很有意思,现实和回忆重叠。
- 灰与幻想的格林姆迦尔:今年的新番,画面唯美,水彩风格,没有什么剧情,当然其实是有剧情的,大概就是类似于刀剑神域那种人被 trap 到了一个游戏世界里,但是剧情实在太过拖沓了,所以结局了之后我是直到下一个星期发现这一集是不是已经看过了,才意识到哦原来结局了啊。😓
- 心灵想要大声呼喊:本来是看到宣传海报很喜欢画风跑去看的,结果被音乐惊艳到了。讲一个说话的能力被封印起来的女孩通过唱歌来表达内心的故事,全剧的高潮是音乐剧的演出,绿袖子改编的那一段歌『わたしの声』超好听,特别是在动画片里这一段登场的方式非常触动人。末尾的悲怆奏鸣曲和 Over the Rainbow 的双声部合唱同时展开音乐剧的两种不同的结局,也让人耳目一新。
- 亚人第一季、第二季:分别是今年的一月和十月新番。故事背景是人类中偶尔会出现一些被称为“亚人”的人,其主要的特殊能力就是死了之后能复活,由于在社会上不太被接纳,而且政府也有一些秘密机构用亚人来做活体药物、武器实验之类的。故事则主要以两个意见相左的亚人为中心展开。感觉是很好的设定,不过似乎并没有能很好地探讨政治、社会方面的问题,不过许多战斗还是挺吸引人的,虽然介于 2D 和 3D 之间的神秘生硬动作的画风让人有点受不了。
- 你的名字:新海诚的新作,在网上找的低画质版本,看低画质的新海诚有点暴殄天物。剧情还不错,觉得比他以前的好看,感觉偏搞笑一点,感觉男主丧心病狂。我个人觉得不太好的地方一个是女主说服她爸的过程直接被省略了,会让人有点觉得是编剧没有能力把这一段重要的细节描绘出来而耍了个小 trick;另一个是最后结局要是留成开放式,在两人即将回头的时候掐掉就好了。
- 大鱼海棠:剧情无力吐槽但是画面很美,然而我看的是针孔摄像头偷拍版……
- 其他还有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新番,评分很高,但是我一直不太抓得住主题,看到后面忘记了,完结的时候补了一下结局)、传颂之物 虚伪的假面(新番,画风比较喜欢,剧情比较拖沓,看了一阵子就忘记了)、恋爱随意链接(12 年的动画,中文标题翻译比较自作主张,感觉设定和故事 idea 很好,development 却很烂,铺出了很多很难的关于人心和人性的探讨,但是每次都莫名其妙就结束了)。还有就是由于对武侠的爱好一直断断续续地看的两部国产动画秦时明月(N 个月随机出一集)和画江湖(每周出但是每集大概只有 5 分钟的剧情,剩下都是广告以及片头片尾)。
漫画看得比较少,基本上就看了一点《亚人》、补了一次《热血江湖》的最新进展、还有愛瑪儂系列的后续,以及在图书馆看到终于购入了新世纪福音战士漫画的最后一册顺便补了一下。至于游戏,大概真正认真玩过的主要就是 Transistor 了,很不错的游戏,就是剧情有点短。Don’t Starve 尝试玩了一阵子,还蛮好玩的,就是太难了又不能存档,基本上就是各种花样死法,捅马蜂窝被蛰死,生吃蘑菇被毒死或者被饿死、冻死……文明 6 出来的时候一直想玩,但是后来还是忍住了,感觉自己会一下子玩几天几夜直到猝死为止……Pokemon Go 出来的时候本来也没有在玩,但是到后来几乎成了你不玩都跟大家没有任何共同话题的时候还是玩了一阵,那个时候我的座位上坐着就能够得到两个补给点,于是抓了很多小鸟一个星期就到了 20 级,不过后来还是觉得比较无聊就没玩了。暑假心情抑郁的时候在公司的游戏机房随便玩了一些 random 的游戏,也不是很有兴趣。我发现现在的大型游戏都好复杂,而且欧美游戏那种画风过于写实化的游戏像古墓丽影这种我玩起来内心是有点受不了的……
锻炼差不多就只是不定期去游泳,偶尔实验室一个意大利人会叫我打乒乓球,总结起来就是比较缺乏锻炼。原本我觉得今年的睡眠质量下降了许多,不过看了下 Sleep Cycle 记录的数据,似乎跟去年差不多,而且似乎一年的睡眠质量有个很一致的 pattern 啊:差不多就是暑假睡得很舒服,9 月一开学就完蛋了,当然 Sleep Cycle 的数据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准了。我自己觉得今年是有经常失眠的(很多时候只是由于弹钢琴弹得太兴奋了),不过也许这说明其实去年也经常失眠吧,哈哈哈。
博客显然处于荒废状态,我想我以后的目标是不要首页全是年终总结……不过其实偶尔会起个小头,但是后来又弃掉,也许自己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花在上面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两方面的原因都有吧。也许明年可以尝试一下多写一点更加随意的东西。
最后是感情生活。如我前面提到,除了跟钢琴的这段“恋爱”之外,今年暑假期间其实有一段真实的感情经历,虽然开始和结束都异常地迅速,但是对我打击还是挺大的,所以我暑假过得比较抑郁,那阵子特别想家,也许对湾区的印象较差也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此。大概自己对于许多事情还是太过于天真和草率了。感情这种事情好像越是经历越觉得难以捉摸,我在想也许我就是个不太适合谈恋爱的人,作茧自缚也束缚了他人。除非一定要跟谁过不去,否则如果是能做朋友的人的话,还是应该好好珍惜认认真真做朋友比较好吧。比较有趣的是那阵子太难过了于是渐渐开始用微信朋友圈了,而之所以“开始用”正是因为两年前在感情受挫的时候关闭了朋友圈模块,所以说,真是神奇……😅幸运的是假期结束开学之后一大波聚餐电影桌游火锅 KTV 以及游山玩水活动来袭,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心态,显然这是恢复最迅速的一次,当然有些东西大概是没法轻易遗忘的吧,所以 FF 提起陈奕迅的“一丝不挂”歌词里前后两段微妙的变化的时候才会觉得深有感触。我想成长对于记忆中伤口的作用并不是更快地遗忘,而是让它们慢慢变成你可以去正常面对和接受的东西。毕竟没有什么结是解不开的,等到大家都牙齿掉光了,所有的过去都不过是一时的年少轻狂吧。昨天收到信用卡公司寄来的新卡,原来自己这几年一直在用的两张卡都马上就过期了,打开信封发现各自同时还寄来了一张副卡,才想起当时申请的时候看到可以免费加副卡就顺便办了。现在看着卡上这个曾经很熟悉的名字,不能说心里没有任何触动,但是并不是什么很复杂的情感。
其实这两年单身期间时不时亲朋好友之类的会给我介绍女生认识,即便是在诸如地域、圈子等客观条件绝对不现实的情况我都有很认真地去对待,原本的想法是即使不会有过多的发展认识新的朋友也是挺好的。但是后来我发现好像这样交朋友的方式就是不太现实,原本就是极端微妙的 context,有时候好像怎样去 behave 都有点不太合适,即便抛开这些问题,没有合适的契机好像也是很难发展出持久的友情的。其实我有时候会想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越长大越难以交到新朋友,也许根本原因并不是人越长大人心越复杂从而导致没法交朋友,正好相反,复杂的内心在引起共鸣的时候才会产生更加坚固的羁绊吧。我想建立深厚的友谊的先决条件一方面你们要有共同的地方,能够互相吸引,另一方面是你们要有一个交流、磨合和相互了解的过程,说得玄乎一点大概是要触及各自灵魂深处的共鸣点。基于这样的假设,年轻的时候容易交朋友的一大原因在于学校这个环境强迫一群原本不相关的人凑到一起,并且共同去完成许多事情,这给大家提供了很多共同经历和互相了解的机会,从中小学早操上课晚自习全都在一起,到大学自由选课,再到 graduate school 你的研究课题的细节可能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可以讨论,这样的“强制社交”的环境是越来越弱的。那工作以后呢?按理说同一个项目组的人每天都在一起做同一件事情,为什么还会有人说工作以后交不到朋友呢?我想也许一个原因是工作上的同事构成比较单一,都是通过该工作为 criterion 过滤之后留下的人,所以不像学生时代那样只是由于地域之类的原因聚在一起的一堆人那么多样化?总之只是我的一些无聊时的胡思乱想。
好像扯得太远了,其实关于恋爱观,我也有考虑过一点。也许将来的想法会改变,不过现在我的态度是恋爱婚姻这些东西并不是人生目标甚至不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的一个 milestone,所以我大概不太会刻意去追求,当然也并不持反对态度。对我来说一个人和两个人大概就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吧,一个选择问题,孰优孰劣无法定论。客观来讲我一个人就能开开心心地过,事实上我的生活看起来好像是非常充实的,甚至有时候非常亲密的朋友也会觉得我好像就不可能有空虚无聊的时候,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想这大概就好比你再有钱也会有买不起东西的时候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烦恼。同理,两个人的生活也是有取有舍吧,我一点也不否认爱情的强大魔力显然也是这宇宙中独一无二的一种存在。
闲话说太多了,讲点正经事好了。今年是 PhD 第 4 学年到第 5 学年的过渡,课程方面早就已经没有任何需要处理的了,不过我一直觉得我很喜欢学校的一个原因就是可以不停地学各种东西,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满足大脑的求知欲的精神毒品吧(大概跟人们会享受刷知乎了解各种五花八门的知识类似吧)。不过今年似乎悄无声息地发生了一点点转变,春学期的时候我只上了一门课,到秋学期我居然史无前例地一门课都没有修,甚至连旁听都没有。也许我终于转型到 graduate student 的状态,认识到应该把重心花在科研而不是课程上?或者说也许我突然到了该毕业的时间了?——虽然我心里挺抗拒毕业的,也许是我的学生生活过得太舒服了,但也许也只是我害怕这个转变吧:学生时代的结束,拖延了这么久还是无法回避的一件事。我在想也许我并不是害怕这件具体的事情,而只是对于“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这个属性感到抵触,可想而知再过一些年月当我意识到我快死的时候肯定也会很不好受,毕竟那是个更加不可逆的过程。
科研方面差不多还是老样子,没有什么成果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究竟在做什么,莫非整天在 lab 无所事事?偶尔有一些成果的话就会很欣喜,但是过一阵子又会觉得好像什么都没有做,渐渐就习惯了,好像科研的常态就是如此。暑假在 Google Brain 实习,虽然因为个人原因过得不开心并且导致有点回避各种社交活动,但是工作上还是比较顺利的,感觉自己这次能跟到很好的 host 也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做的东西个人也觉得比较有意思。此外偶尔会抽空做一点开源的东西(上图是 github 一年 commit 频率概要),主要是 MXNet 吧,基本上是一阵一阵的。MXNet 最近发展得挺好的,感觉身在这样一个团队里是一件挺幸运的事情。
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2016 年第一次开始用机械键盘。开始几乎每天喝咖啡。第一次坐小飞机(感谢飞行员 winsty)和帆船(感谢船长 XJJ)。第一次一个人租车开车(快要把自己吓哭了,我真不太适合开车)。继续玩了一阵子 postcrossing,寄了不少明信片(包括一些自己手绘的)也收到了一些 lovely 的明信片,打开信箱的时候偶尔发现有东西还是非常惊喜的,不过后来由于 travel 中断了之后就没有继续玩了,好像有时候跟陌生人写明信片的时候有点不知道要说些什么。第一次收到陪审团传唤,虽然我并不是美国公民(感觉像是政府在骗钱,因为如果你在多少天内不回复说你不是公民不能参加陪审团的话就要罚款几千块)。第一次做证婚人。第一次去警察局报案(虽然不是我丢东西),还有第一次收到警察的邮件、电话、甚至上门访问的留言纸条等等(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不知道什么原因被警察逮捕了需要保释,然后他托警察通过 Google 搜索找到了我的联系方式……让我第一次认识到也许要开始注意互联网上的隐私了)。第一次 Career Fair 没有拿任何 free T-shirt,也许等剩下的这几件穿完我就会彻底告别 free t-shirt 了。买了降噪耳机,觉得很好用,开起来之后除了自己的耳鸣什么都听不见了,对于冰箱、空调之类的噪音很有效果,猜想飞机上应该也会很好用,不知道有生之年神经科学和脑机接口能否发展到可以对耳鸣进行降噪呢?第一次分清了村上春树 vs 春上村树以及郎朗 vs 朗朗。第一次简单做了一下个人十年总结,觉得自己变化好大,十年之后自己又是什么样子,完全想象不出来。
哪时候开始学会微笑不回答 都忍着
谁说的那些疯狂年纪不同了 非忘了
规则都只是神话
气象总是会偏差
冷一点 暖一点 也不过这样
2017,新年快乐!
如果基于 Disqus 的评论系统无法加载,可以使用下面基于 Github 的评论系统(需要使用 Github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