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很懒,都没有做季度图书总结,整年的书单都放在这里了,正好做一下大致统计,总计读完 57 本书(中文 20,英文 22,日文 15),但是其中有 9 本是漫画,还有不少艺术类书籍,所以总体大概和去年(42 本)差不多。这当中大约三分之一是电子书,特别是最近发现微信读书平台其实各方面都还挺好用的,也能很方便地在电子墨水屏的安卓阅读器上安装使用之后,在上面看了不少中文电子书。

 Chip War》是去年年底刚出版的一部与现在世界格局很应景的新书,非常精彩。书中介绍芯片的发展史:从最初发明到今天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筹码的全过程。并没有花太多的笔墨在晶体管的技术细节、发明过程和抢功劳的各种纠纷上,而是从长的时间跨度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介绍:从硅谷的建立,到由军方资助的早期芯片研究,再转向更有商机的以大众消费者为主要客户群的低成本量产和分工细化模式。

时间跨度变大以后就会和世界局势发展中许多大事件也逐渐联系起来,例如冷战中前苏联的间谍战中关于半导体芯片的部分,再例如美国为了巩固自己在亚洲的主导权从限制日本科技到大力扶植,最后差点玩儿脱直接被日本搞垮美国本土的芯片产业的故事。还好后来 IBM 搞出了个人电脑,用了 x86 架构芯片和 DOS 操作系统,不止扶起了将来的软件巨头微软,更是让 Intel 绝地重生并借着个人电脑 CPU 芯片架构几乎完全垄断的地位走向产业巅峰,同时也挽救了美国的芯片产业。后来苹果想找 Intel 做手机芯片被拒绝,再加上一系列其他的决策失误,Intel 如今又跌落神坛,市场方面移动端正在飞速取代个人电脑,苹果已经完成 Macbook 从 Intel 到 Arm 芯片的迁移,微软也一直在往这个方向探索,人工智能的芯片市场也被 NVidia 独霸,就连技术方面也被远远甩在了台积电和三星的后面。虽然是商业争霸,但是读起来也有一点《三国》或者《权游》的感觉: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再转头看一看当下的人工智能热,这是否也是一个关键性的技术转折点,带来下一波行业巨头大洗牌呢?这也许只有若干年后回来写这段历史的人才知道了。

而芯片产业到今天会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棋子,一方面是因为技术差距带来的巨大优势,更重要的原因是全球化发展到今天整个产业的供应链已经变成了复杂的互相依赖关系,而其中最尖端的技术则在全球范围内都仅由个位数的公司所掌控,于是有很多潜在“瓶颈”可以作为互相威胁的筹码,也由于同样的原因各大国也都在努力地实现芯片产业链独立。美国希望遏制中国芯片行业发展,联合各盟友进行技术封锁,给中国带来了重重困难;但即使美国自身想要实现国内芯片产业链完全独立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因为整个行业发展至今可以说是经过了惨烈的商业竞争,原本芯片设计、蚀刻、组装等都是一个整体,到后面逐渐分化成非常专业化的领域,例如芯片设计软件行业现在就是两三家美国公司占据几乎所有的市场,组装则几乎都外包到东南亚人力成本低的地方,蚀刻用的最尖端光刻仪器只有荷兰一家公司 ASML 能制造,而专门从事蚀刻而不做芯片设计的公司(台积电)的出现则一下子降低了制作芯片的门槛,让很多没有自己的半导体制作工艺和工厂的公司都能开始设计芯片(例如苹果的芯片),甚至还出现了像 Arm 这种设计体系结构以给别人定制和修改用的商业模式,这样高度细化的分工让每一个公司都能集中全部精力在一个点上,例如台积电由于能接收各种不同公司设计的芯片的订单,从而能工通过超巨大的产量来平衡高昂的新技术研发成本,而这样的成本在今天早已不是一个国家的国防经费所能支撑得起的了,因为芯片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各行各业,从手机电脑到汽车火车飞机再到电视冰箱微波炉,这样的刚需加上全球化的高效供应链,使得各个最专业的公司有足够的利润和经费能负担得起摩尔定律所要求的指数级技术进步,而这条路的前方则是逐年扩大的技术屏障和完全单一化的脆弱产业链。逐渐动荡的全球政治局势自然让各个国家都想改变这个局势,与此同时不可控的天灾也有可能给这个链条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虽然说不上是一个死局,但是确实是变成了一盘很难下的棋了呢。

 Four Thousand Weeks》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探讨了一个人应该如何度过短暂人生的问题。如副标题(凡人的事件管理)所言,凡人(Mortals)的平均寿命假设是八十岁,听起来是一段挺漫长的岁月,但是用一个心理学 trick 换算成“四千个星期”之后瞬间就会有一种莫名的紧迫感。那我们究竟要如何才能不让这短短数千周不被白白浪费掉呢?答案似乎是更高效的时间规划、任务管理等等,市面上有很多这样的教学资源,甚至作者本人也曾经是 productivity 的死忠,但是本书的中心思想其实是所谓的效率生活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真正重要的其实是 Carpe diem,亦即“活在当下”。有趣的是书中的许多观点跟我自己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思考和生活方式不谋而合,但是这本书把他们具体地罗列出来,倒是提供了一些机会进一步去反思其背后的道理。

作者意识到高效生活只是一个幻象的契机是发现自己越是高效地完成待办事项,新的 TODO 越是会以更快的速度长出来,其他诸如 inbox zero 之类的效率工具也是越熟练越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紧迫。更重要的是,这种高效生活并节省时间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心理上永远“活在将来”,我们一直在等待真正有意义的一刻的到来,并为此做准备,例如尽早处理完各种杂务待办事项、回完邮件、搜集网上看到的有用知识和信息等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逛博物馆的人们似乎总是忙碌于拍照,以为将来细细回顾做准备。这样的处事方式不仅让我们无法认真体验当下,同时还会让我们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感到焦虑,担心自己是否有效地利用了时间做了充足的准备。然而的问题在于每个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做完所有的准备工作,于是我们将在焦虑地等待中度过一生。这样的思维方式还是拖延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真正需要认真去对待的复杂任务会不停地因为各种“合理”原因被拖延,例如我们可能需要一大块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所以我必须先把各种杂事处理完好空出时间来。于是我们变成了效率大师:每天都能勾掉一大堆待办事项,但很快就会意识到我们最积极完成的任务似乎永远都是最不重要的那些,真正重要的事要么被永久搁置,要么在无法回避的外部期限到来之前低质量地仓促完成。另外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难以集中注意力认真做事,而总是会被手机之类的东西分散注意力,技术和社会的原因固然有,但同时也来源于我们自身对干扰物的期待,因为诸如刷手机获取最新资讯之类的活动所获得的心理安慰其实和勾掉 TODO 列表里各种无关紧要的小事是类似的。

拖延症由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任务本身的复杂性这个观点我很赞同,事实上,有限的生命直接导致我们只能做完有限的事,而其他事都可以归入“拖延”之中。书里举了一个经典的例子:一位时间管理大师展示如何将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块全部放入一个瓶中的高招:先放大石块,再放细砂砾,由此可见合理的时间(石块)管理和调度的重要性。然而人们忽略的一个细节是这里砂石的大小和总量都是事先挑选过的,而现实生活往往是大石块多到根本无法全部放到瓶子里!

书里还提到另一个拖延症的来源是选择困难: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所肩负的责任会越来越大,所做的决定通常带来的后果也越深远,一些取舍甚至会对你将来的生活产生不可逆的影响,但是我们不忍错过任何一方,于是无法做出取舍而选择拖延并累积焦虑。

我们需要做的是正视这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全书标题强调的一点:凡人生命的有限性 (finitude)。意识到我们只有有限的生命,不可能去经历所有我们想过的人生,大概就会更冷静地去面对各种抉择,其实取舍和平衡向来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正因为在做出一个选择的同时不得不牺牲掉其他选项的无限可能性才更加凸显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的价值,从而让自己认真去对待。换句话说,如果人的生命真的变成了无限,就好像一个没有任何风险,能随时读档重来并无限期玩下去的游戏,大概人生反而会变得索然无味吧。此外,有限的生命还应当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做完所有的杂务、回完所有的邮件、看完所有的资讯、做完所有的准备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们并不是在为某个遥远的将来能(终于)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而准备着,而是切切实实地活在当下,所以我们应当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认为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这里不禁让人想起《Atomic Habits》里提到的一个观点:与其注重目标(例如“成为艺术家”)我们更应该注重过程(例如“每天画画”)。

living a truly authentic life—becoming fully human—means facing up to that fact. We must live out our lives, to whatever extent we can, in clear-eyed acknowledgment of our limitations, in the undeluded mode of existence that Heidegger calls “Being-towards-death,” aware that this is it, that life is not a dress rehearsal, that every choice requires myriad sacrifices, and that time is always already running out—indeed, that it may run out today, tomorrow, or next month.

这样来看,拖延症、完美主义者、选择困难等等各种问题似乎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自身的 finitude 不仅体现于我们只有有限的生命,也体现在我们无法将所有事情做到完美,我们必须要学会去直面这样的自己,去过当下的生活。也许我们会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但是我们永远也到达不了“准备好”的状态,并且其他人也一样。作者在书里写到他自己长大成人的过程也是逐渐发现原来“所有人都是在即兴发挥”的过程:

“Growing up, I assumed that the newspaper on the breakfast table must be assembled by people who truly knew what they were doing; then I got a job at a newspaper. Unconsciously, I transferred my assumptions of competence elsewhere, including to people who worked in government. But then I got to know a few people who did—and who would admit, after a couple of drinks, that their jobs involved staggering from crisis to crisis, inventing plausible-sounding policies in the backs of cars en route to the press conferences at which those policies had to be announced. Even then, I found myself assuming that this might all be explained a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perverse pride that British people sometimes take in being shamblingly mediocre. Then I moved to America—where, it turns out, everyone is winging it, too. Political developments in the years since have only made it clearer that the people “in charge” have no more command over world events than the rest of us do.”

这一段我也深有同感,特别是从 PhD 再到后来工作接触到许多行业最顶尖最让人敬仰的人,诚然每个人都有其优秀和过人之处,但同时也逐渐认识到即便如此他们也都依然是凡人,并不是全知全能,更不是在准备充分并完全把我事情走向的前提下才会去做出各种决策的。所以我们应当接纳自己的 finitude,而不是为此踌躇不前。

当然即使明白了这些道理,究竟要如何“活在当下”其实也还是一个比较抽象也比较难平衡的问题。作者在书的末尾列了一些问题和建议,让读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评估,但是否有用可能还是仁者见仁了。

另外,来源于时间的焦虑症状其实除了我们自身之外,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书里还做了一些历史方面的探讨,提到了一些早期的哲学思想,认为时间的流逝其实就等价于我们的存在本身,所以所谓“节省时间”或者“浪费时间”原本都是非常奇怪的概念,但是后来工业革命、时钟、大规模项目协作、雇佣工人和固定工作时长等概念逐渐出现,时间作为可以衡量价值和买卖的东西从我们的“存在”本身中抽离出来,才逐渐走向了今天这样的不归路。

 The Book of CP-System》:CP 系统是成就卡普空辉煌时代街机的核心体系,而本书则是向这个传奇系统致敬的一封情书,翻开立刻回到小时候在游戏厅看别人玩街霸 2 的场景。书里汇总了作者自己和各种街机游戏爱好者们的对 CP 系统的解构和研究,从 PCB 板到计算、存储芯片,以及视频、音频、控制等子系统的运作和通讯等等,如果对街机的系统原理和运作方式感兴趣,会找到很多有趣的内容,例如显像管成像方式,如何在极其有限的存储和计算资源的情况下实现复杂场景的绘制等等。

当然除了技术书里还有很多趣闻轶事以及街机游戏和卡普空的相关历史介绍等等。例如介绍当时的卡普空为这套系统设计街霸 2 等游戏的过程,当年的游戏跟现在的大作比起来虽然看起来很简陋,但是那个时候的硬件环境却是更简陋,需要在各种方面绞尽脑汁、将创造力发挥到极致才能做出想要的效果来,就连做艺术和音乐设计的也必须对相应的技术细节有足够了解才能有效地完成工作。例如 Akiman 当时突然发现自己设计的街霸标题页面的英文标题里 Warrior 被拼错成了“er”,但是那个时候图像数据已经无法修改了,好在绘制指令还能在后期修改,非常运气地找到另一个词的数据拿来勉强补上,再找了 Guile 角色数据里的一个单像素 tile 来做了一些修补才勉强修正了 typo,但是 i 字还是很明显能看出违和感,现在再回去找街霸 2 的开机视频来看就再也无法直视了哈哈。

除了技术之外,当时在日本游戏公司工作本身也极其硬核(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是这样),加班基本上是日常,像 Akiman 几乎是天天住在公司,他在访谈里说由于习惯了在电脑桌子下面铺垫子睡,后来离开了卡普空出去做自由职业艺术家之后还继续那样睡。公司所在的大楼十一点之后会锁定电梯和楼梯,还在公司加班的人员上下层要交换存储碟之类的需要从窗户用绳子吊下来。为了设计角色从电影里找灵感,赶时间于是同时用三个显示器看电影。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害怕挖角,在游戏的 credit 画面也都只能显示昵称而不是真名。背后真的是有很多欢笑和泪水呢!

总之回忆童年、学习 Vintage 系统、了解街机游戏背后的故事这些如果任何一点会吸引到你的话,这都会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而且电子版可以直接在官网下载到。

 火車》是宫部みゆき的悬疑小说,看到书腰上号称是 20 年来悬疑小说排名第一就买来看了,除了中间有一段警探与律师关于当时的金融体系和法律、社会问题相关的探讨有点冗长枯燥之外,整本书我都很喜欢。在不剧透的情况下很难讲清楚,总之故事开始于一位因伤休假的警探被亲戚委托调查其未婚妻(主动)失踪的事件。调查过程非常“朴实”,警探除了观察敏锐(和一些作者给的运气)之外没有任何超能力,没有武功高强,也没有科幻级别的技术支持,调查的手段基本上就是去找一切可能与女主有过接触的人聊天,通过逐渐了解女主这个人的性格、习性、心理、目的等等来逐渐分析出事情背后的原因从而得到可能找到女主的线索。这样朴实无华的调查过程反倒是和和调查过程中逐渐引出的远比最初事件复杂得多的隐情产生强烈对比,增加了紧张感。当然对于这样“尝试去了解一个人”的调查方式,我最喜欢的一点还是它其实和小说本身的主要目的不谋而合——以至于在小说接近 700 页当调查来到尾声时女主才第一次正式出镜也没有任何违和感,因为她早已成为我们好奇但同时又是最熟悉的一个角色,甚至在看到作者超大胆的结局处理时也只能直呼精彩。

 银河帝国2:基地与帝国》是阿西莫夫的科幻经典《基地》系列的第二部,从走马灯式的阶段性故事开始展开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篇章,骡与第二基地的出现让故事转向悬疑风格,这一部本身故事更精彩的同时也让人更加期待谢顿计划将何去何从。《银河帝国3:第二基地》则接下去讲基地与第二基地之间的角力,心灵控制这种极端 bug 的设定下居然能把故事节奏掌控得这么好,感觉相对于科幻,更偏向于悬疑小说了。当然若是缺了这个宏大的科幻背景,味道肯定也会大打折扣,毕竟最有趣的地方还是在于让谢顿计划重归正轨并不是单靠打垮敌人就能做到的。《基地》系列其实是若干年后翻出来重看,没有第一次看那么惊艳,但是这两部依然让人觉得非常有趣的。

 Sketching from Square One to Trafalgar Square》是一本超棒的介绍速写的书,书名说从如何画方块一直讲到如何画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完全不是在吹牛,书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介绍为什么画画最重要的一环是学会如何观察,然后介绍如何测量和保证结构的准确性,以及如何简化、省略和对比等等,每一个步骤都有示例,并条理清楚地讲清楚背后的逻辑(这一点是很多艺术类书籍里都没有的,特别适合理工思维的人看懂)。当然并不是说所有人看完这本书就立刻能画得像作者那样好,就好像看完篮球技法教程也不能让你立刻变成灌篮高手一样,更重要的还是练习,但是知道了重点之后应该会让练习事半功倍吧。而且我觉得这本书里讲的重点并不只适用于速写,但凡是 observational painting 都是通用的,即便已经不是初学者,应该也会很有收获,例如在里面看到自己多年逐渐积累起来的一些观察和测量方法,大概会更加加深理解吧。总之是非常棒且值得反复阅读的一本书。

 日本經典動畫建築》是超精美的朋友赠书。书里呈现了日本动画电影制作由纯手绘到电子化的逐步过渡过程中最经典的八部作品里的建筑背景设计和作画,有《攻壳机动队》的赛博朋克风,也有《机动警察》的写实风,还有《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的特摄风。不仅扫描了诸多珍贵背景原画,并提供了电影截图以对比背景原画是怎样被用到动画摄影中的,而且还有许多更早期的通常不会被观众看到的概念设计图和 layout 稿等,不仅让人得以对于动画电影制作的复杂流程有一点点肤浅的了解,偶尔也能窥见各位著名监督、总监之类的在做构思、设计和决策时的考量。当然,画也都时美爆了,特别时早期纯手绘的年代,像复杂建筑和城市这种超多规则几何结构的场景画到这样精致真的是太厉害了!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记录了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调查始末,除了杀人案本身之外,整个事件更令人唏嘘的其实是警方和媒体的尸位素餐,事件真相的一大部分完全是由一位“三流”周刊记者不懈努力调查之下才逐渐真相大白的。警方只想着业绩好看,对受害者受到跟踪骚扰的报告坐视不理,甚至要求撤销立案,案发之后也出于维护警方形象等各种目的消极办案、转移视线甚至篡改卷宗。各大媒体更是只报导警方的官方发言,完全不会想去调查事情的真相,甚至在得知与官方有出入的情报之后也害怕和官方关系闹僵而拒绝报导。

震惊之后回过头想想,也许我们是被各种影视作品洗脑过度了,会不自觉地认为警察都充满正义感、记者都会追寻事实的真相、医生都已治病救人为己任、老师都一心培养下一代、科学家都甘心为科学献身……当然这样的人总是有,但是大部分还是普通人吧,有贪婪有懒惰有懦弱也有狂妄,每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的态度也不同,到头来如果体制和结构本身不够完善,只靠个人自身的美德,大概总是会变成这样的可悲状态吧。所以作者有胆量有毅力也有水平去将这个事件调查到底的意义不止在于还原了真相,更在于让该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并推动了日本反跟踪骚扰法案的出台——这是在体制和结构层面上的正面改变。

所以整体觉得还是很棒的一本书。虽然文笔没有让人很喜欢,感觉事件的叙述在不同的地方详细和简略的节奏有点奇怪,有种一家之言——主要说符合自己观点的细节的感觉,当然也有可能作者本身一直处于非官方民间调查的身份,在警方完全不配合的状态下,可能并不能掌握太多他们能探查到的情报之外的具体发展(例如警方的具体行动)的缘故。

日本古城建築圖典》:日本古城虽然传承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但是中国的城墙似乎是环绕了一个大规模城市,而宫殿和塔楼这些又主要用于居住和宗教作用,像日本城那种中小型规模城墙加上以守城为目的设计和建造的高层木制的天守建筑群的风格有其独特之处,在影视和游戏作品中出现时都因为其独特的风格很容易辨别,此外,在现实中也可以见到极少数保留下来和不少现代重建的城可以观赏。

本书从文化、历史、功能、设计、建筑技法等各方面对日本古城做了全面的介绍。例如石材采集、石墙的堆砌方法、护城壕沟的种类和优缺点、城门的位置、城内的路线设计等。当然最大的篇幅还是在城门和天守建筑群的详细介绍上,不过在有些方面的专业知识介绍有点到了过于细节的地步,甚至结合配图也并不太容易能完全理解。但即使只是大概看一遍,以后再见到相关的建筑,应该也会更容易注意到房顶破风和悬鱼的构造等等小细节,也许会更有意思一些呢!看完不禁有点想再玩一遍《只狼》了。如果有类似的介绍中国古城的书就好了,感觉在规格和复杂度上都要更厉害(下面这本书里有一些零星介绍)。

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是介绍蒙古灭金过程的通俗历史读物,从金朝三次迁都以及蒙古对三个都城的围城战的着眼点出发来讲,所以篇幅没有拉得很长,整体也比较易读,如果能有局部地图和事件时间表对照就更好了。看完对古代城堡和围城战有了更多的了解:中国古代城池很大(例如中都周长 30 千米左右),城墙一般都很厚实坚固,即使是重型投石车通常也主要是破坏城上或者城里的木制结构以及掩护,而“城破”更多的时候都是人心的土崩瓦解,围城看来并不是在目及范围内手拉手站成一圈围住城墙,而是在城外周围驻扎,所以被围困的军民还能时不时偷偷溜出城挖点野菜抓点鱼之类的,但是实物短缺依然是守军崩溃的第一大原因,特别是为了城防在城内驻扎大量军队的情况下。此外惨烈的攻城战还会导致大量尸体没法及时处理,从而导致瘟疫蔓延。再就是士气崩溃了,特别是在被长期围困看不到救援和希望的情况下。

书里还探讨了金朝对应蒙古入侵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转折点和决策失误,当然历史在不同的选择下又会怎样发展,谁也说不清楚。不过,金朝灭亡过程的壮烈色彩也来自于它抗争到底的不屈——“图存于亡,力尽乃毙”,因为当年金灭北宋正是“以和议佐攻战”来慢慢拖垮北宋的,然而这并没有改变金朝在蒙古铁蹄下灰飞烟灭的命运。

大汗之怒:元朝征伐日本小史》是来自于同一作者的另一本元朝小史。中国历朝虽然很自大,但对周边国家通常是“欲朝者不距,不欲者不强”的态度,不会随意出兵征伐,但是元朝就完全不一样了,把周围邻居几乎都磕了个遍,比较有名的(当然我也是玩过《对马岛之魂》之后才了解)是两次渡海入侵日本的尝试,本书详细对此进行了描述。冷兵器农耕时代,岛国和内陆的国力差别应该还是挺大的,而且以前总听到日本的“战国”就跟村长打架一样的调侃,觉得他们没有大规模部队,再对上横扫了欧亚大陆的蒙古军队,如果没有“神风”帮忙,岂不是瞬间被秒?本书没有办法预测平行世界的剧情,但给了一些的信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各种可能性。事实上忽必烈虽然执着于攻占日本,但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派出最精锐的蒙古部队,而是各种混编甚至还包括故意作为弃子的部队,更没有像样的指挥官,情报、船只等各方面准备也比较随意,而日本幕府这边不仅有主场优势,而且战力和军队人数也都不输蒙古派来的杂牌军。所以即使没有神风相助,是否能一举击败幕府也还比较难讲。但另一方面,两次失败之后忽必烈其实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反省,开始更认真地计划入侵,只是享年近八十的元世祖也并没有足够的寿命去实现他所有的野心。

银河帝国1:基地》是《基地》系列第一部,将人类社会结构变迁放到科幻背景下来叙述还蛮有意思的,不过真正精彩的故事才刚刚铺垫完成,相比后面两部还是略逊色的。

小镇奇谈》是国产科幻小说。我很喜欢这种把现实中的事件(光武帝刘秀绝地大反击的故事,中苏关系破裂,北约轰炸大使馆)进行重新解释的科幻手法,在一个逻辑差不多能自洽的框架下展现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性,很有趣。故事写得也很不错,许多八零后的童年回忆都得以重现,不过有些地方情怀梗塞得是有点生硬了,结局收尾也略潦草,但感觉作者很有想象力,期待以后文笔更加成熟的作品。

創作的基因》算是小島秀夫的个人文集吧,集中收录了他对于自己喜好的书影音的简评。“我就是无法停止每天造访书店”,看到小岛秀夫的这句话的时候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小岛爱看书,更爱在书店里浏览和发现新书,他觉得通过封面、大纲、目录、导读以及快速翻阅得到的基本线索为基础,再通过自己的感性与价值观来判断这是否是值得一读的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过程,就如同我们每天与不同的人接触,都需要在未读之前就要做出判断,为人处世中有些判断可能会事关重大,但是读书如果是判断错了只会是多买了一本无趣的书而已。

此外小岛买书的时候也都回留着当时的收据,以记录下购买时间和书店名称等,因为除了书的内容,买书的契机、读书的过程、阅读的场所等等都会成为与该书相关的记忆连接起来。我自己买书喜欢写下日期和来源大概也是类似的原因。但是小岛把整个思路整理得很清楚,在他看来,这些有形或无形的“连接”就是“创作”的基础,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各种 idea 的分解、重构、组合、变异和发展的过程(原书中用 Meme 一词,其实更贴切,但是现在 Meme 这个词在网络上逐渐偏离原意,暂时用 idea 代替),所以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其实是 idea 生存与进化的方式。

小岛制作的游戏家喻户晓,自然才各方面影响了许多后来的“创作”,而本书则是谈别人创作的作品对小岛自己创意的影响。有点遗憾的是并不是以自己的作品(中的特定部分)为中心展开来讲某个创意是来自于哪些作品的影响等等——这相比是相当大的工作量,而且很多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可能也不太容易直接联系起来。所以本书的组织方式其实是类似于书评、影评、乐评等的合集,大部分内容其实都是小岛之前发表在不同的刊物上的评论和短文,所以其实集中的关于《潜龙谍影》或者《死亡搁浅》的影响和创作过程相关的内容并没有太多,但是能看到各种不同的作品对小岛生活和思考各方面的影响和启发。其中还有不少耳熟能详的作品,例如《星之继承者》、《海街日记》、《银翼杀手》等。

但是这种组织方式也注定本书不太适合一下子看完,会迅速被推荐的条目所淹没。除去卷首和卷尾的总结性内容之外,倒是更适合放在书架上偶尔要找下一本想看的书或下一个想看的电影时翻一下找一找灵感。

Tom’s Palestine Sketchbook》是 Tom Pajdhlhauser 的巴勒斯坦之行的 sketchbook 出版物,文字和故事比较少,但是 Captain Tom 的画真是太好看了,细节和省略把握得非常好,而且都是现场作画。

Soul Arts - Presented by VaatiVidya》是非常有趣的一本官方魂系列艺术作品集,收录了由著名播主 VaatiVidya 举办的几届魂类游戏主题的绘画大赛中的优秀作品。有趣的地方在于这些不仅是非官方作品,而且全是网友在只有极少信息量的情况下自己天马行空构思出来的设计,呈现了大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几届比赛包括:在《只狼》预告放出之后举办的只狼义肢设计大赛;在苦等《艾尔登法环》发布的漫长岁月中网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 boss 设计大赛;《黑暗之魂》和《恶魔之魂》中未展示的世界设计比赛;以及万众期待但是都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的《血源诅咒 2》网友设计大赛。大家的设计方案不止是概念图,许多还包括了角色设计,相关的故事背景,还有诸如武器的操作方式和功用,boss 的战斗方式、阶段变化等等,头头是道。虽然单从绘画的角度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画都无比惊艳或者很对我的胃口,但这无疑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纸间满溢了广大魂系列游戏粉丝们最深切的致敬和期待。

From Tokyo わたしの stayhome 日記 2022-2023》是一本生活绘画日记题材的书,在书店见到的时候犹豫了一阵要不要买。大部分画可以在作者今日マチ子的 Instagram上看到,其实画风有点潦草到超出我的喜好范围,但是结合插图下面的文字看倒是很好玩,所以很庆幸最后买了,看完以后很喜欢。这一本的主题是疫情生活,每一页的题材都是一些(疫情)日常里再普通不过的场景,让我很有共鸣的是作者对这些日常中存在的人似乎很感兴趣,做了生动的刻画,例如藏在书包里共享小秘密的高中生,博物馆里迅速看画的人,在公园等人的人等等。书的每一页都提供了日英双语的简短文字,不知道英文是不是作者自己写的,感觉有时候不是特别通顺,或者和日文的意思不太能对得上(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日文认错了……)。

作者在后记中提到自己是不善于跟人打交道,疫情居家令对自己生活影响不大,甚至因为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社交而松了一口气,简直是道出了我的心声,哈哈。但是作者又能把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的人刻画得很有趣,是不是其实要有一定程度的脱离,才能让人更仔细地去从旁观察人的社会呢?

Baghdad Journal: An Artist in Occupied Iraq》是在 eBay 上花了一块钱买的二手画册,非常值。内容来自作者在战后伊拉克的所见所闻。画本身说不上最好看的(虽然也有不少比封面更好看的),但是呈现了平时不太容易见到的内容。作者整体处于比较中立的视角,没有可以去刻画战争的摧残后的断壁残垣,也没有要宣扬伊拉克被美军“解放”之后的美好新生活。前后去了好多不同的区域,有美军视角,也有民众视角,以及一些独立观察。整体来说双方都很惨,很多地方冲突不断,书后期作者开始跟着美军执行任务,多次卷入武装冲突当中。但是不同区域军队和当地民众打交道的方式不一样,结果也很不一样,所以也有美军很尊重当地文化和做事方式,整体比较和平的区域。

一些有趣的场景,有一个美国大兵说,看到伊拉克民众举牌抗议的时候,好想也去跟着举个牌,上面就写“滚回去,我”。还有一个萨达姆时期的集中营一样的地方里面似乎关过中国人,墙壁上留下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

今年依旧看了许多艺术类书籍,以下几本全是 好评。

Anatomy for Artist: Drawing Form and Pose》是一本新出的 (2022 年) 讲 anatomy 的书,和其他同类书相比特点是从从 Form 和 Pose 的角度来介绍,所以对各种肌肉和骨骼都有提供不同的简化构造方式,而且也比较着重肌肉的功用,拉动哪一块骨骼,摆出什么样的姿势等。不过有些简化构造图看起来非常复杂,而且作者画风略潦草,有些地方反而看不太明白他在说什么。但书里有各种绘画时的注意事项和初学者常见错误指南倒是非常有用的。

Graphic LA》:第二次看,还是很棒,硬边形状加 airbrush 组合的画风,很容易就变得过于 digital 而辣眼睛,感觉作者在危险的边缘却有种游刃有余的感觉,即使有些图局部看起来很不堪,整体来看也异常惊艳,我很喜欢这种并不尝试去逐一“复制”场景,而是使用简单的形状和最 artificial 的渐变来构造画面的风格,阐释了绘画本质上是一种用于触发视觉幻象的媒介。而且作者展示的从整体到局部的构图方法,也让人认识到诸如建筑的一面墙的颜色深浅的渐变这种看似细微但是对整体图像的真实性影响深远的地方,而这样微妙的色深变化也非常容易在过度注重局部细节的时候被人忽略掉(有可能压根没有观察和注意到,亦或者注意到了但又丢失在细节的绘制过程中)。可惜里面文字描述非常少,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尝试去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

Framed Ink: Drawing and Composition for Visual Storytellers》:在上 CGMA 的构图课重看这本书,视觉印象依然强烈,自己做起作业来才发现很多构图看起来一目了然也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自己凭空做一个类似的构图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啊。

Dong Ho Kim Urban Sketch Volume 1》:画风有点像金政基,主要是针管笔和 brushpen,大部分是超广角鱼眼镜头的城市速写,非常耐看,里面是不是还乱入一些超级英雄或者怪兽之类的角色。

Morpho: Hands and Feet》:艺用 Anatomy 书《Morpho》在大火(我自己也非常喜好)之后出了一系列的衍生小册子系列,这一本是关于手和脚的专题。

Sketching from the Imagination: Anime and Manga》是 Sketching from the Imagination 系列的动漫分册,包含许多不同画师的 sketchbook 展示和简短采访,虽然很多画都很好看,但是一股脑把这个系列多本书一次看下来可能会有点审美疲劳。不过这个系列厉害的地方还在于他们找到了世界各地的画师,各自背景差别都很大,看不同生活和社会背景下的人是如何走上职业画师之路的采访还是蛮有趣的。

今年去了好几次日文书店甚至还去了日本,所以搞到了不少漫画,以下都是 推荐。

明日ちゃんのセーラー服》:画风很棒,特别是动作和肢体语言刻画无比细腻,剧情比较治愈简单,让人觉得作者大概是先定下自己想描绘什么样一个动作或者场景,然后再随便想一个相关剧情套上。

バガボンド》:虽然感觉没有很喜欢井上雄彦对打斗动作的描绘,但是故事人物都很有吸引力。

とんがり帽子のアトリエ》:人物和场景画得超级精美也好看,分镜经常很出彩,世界观设定也还比较有趣,故事也还不错,虽然不至于停不下来的好看,但也很让人好奇后续的发展(我只读到了卷二)。

A Jane Austen Education》:十八世纪的名著小说为什么读起来那么无聊?里面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关注的事情几乎就完全围绕着舞会和八卦,这样的小说真的有什么阅读的意义吗?本书的作者也对其深表不屑,但是作者在攻读英文文学博士期间迫于课程压力还是被迫读了简·奥斯丁的作品,逐渐被吸引到,最后渐渐入迷并将该方向定位博士论文的主题。而本书中作者对简·奥斯丁的几部主要作品进行了逐一介绍,并解释了它们为什么确实是值得一读的经典。

我其实一开始是被这本书有趣的封面吸引到,读了一点内容和我预想的完全不同,不过主题还是蛮让人在意的,因为我自己(特别是在长大后)在看许多文学名著的时候也有类似的困惑。不过有趣的是作者虽然是英文专业,但是并没有从纯文学的角度来做一些枯燥的学术分析,而是从小说的故事内容和人物刻画出发,分析了简为什么要塑造这样的人物和故事,并试图搞清楚她想要传达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想法。而且作者从自己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自身的成长的亲身经历来讲了简·奥斯丁如何通过小说来传达自己深刻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什么才是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如何对待友谊和爱情等等。

本书这样的写法感觉非常微妙,因为夹杂了太多作者自己的私人经历,特别是作者在被简·奥斯丁升华之前的自命不凡的性格也比较讨人厌,如果读者没有办法产生共情的话也比较难被他的观点说服。反正有一些章节我看着就觉得很牵强附会,但是碰到比较容易共情的情况,例如第三章《诺桑觉寺》,作者通过自己在大学做助教时的经历来阐述简·奥斯丁的思想对他的影响,奥斯丁通过小说中戏剧化的对比传达了她心目中正确的引导人学习和成长的方式,这一章读起来就很容易被说服。

看完以后虽然没有在各方面都被完全说服,但是至少对简·奥斯丁的作品有了更多的兴趣。

银河帝国4:基地前奏》:基地前传,描写了心理史学发展的起源,让老成持重形象的谢顿回到青涩的形象还算有趣,逃亡过程中游历帝国首都川陀的各个区域观察不一样的文化和生活风貌也还不错,不过整体剧情起伏和紧张感和前面几部没法比,最大的戏剧性几乎主要依靠了结尾处的转折。

查令十字街84号》:一位爱读书的作家(连加减法都不会算的典型美国人)与英国查令十字街的一家旧书店店员之间的通信集。内容很稀疏,主要是找书、买书、算账等内容,此外还有一些简短闲聊和礼品寄送相关的的事,轻松易读还有一点温馨。比较奇特的是作者似乎会先通过读书馆借阅来读书,而在二手书店买书更多的是为了找到漂亮的版本用来收藏或者重读,所以才会这么费劲地跨越重洋从英国旧书店订购吧?不知道当时(二战结束不久)美国本土的出版业是不是过于缺乏人文气息。

佐贺的超级阿嬷》:战后日本的艰苦年代,作者自小被寄养到了佐贺的外婆(阿嬷)家,生活过得清贫却简单快乐,很大程度得益于阿嬷乐观坚毅的生活态度,读者在回忆阿嬷的同时也希望将这样的生活态度带给过着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的人们。

书里有许多桥段看起来很可爱,例如家里没了粮食,作者问阿嬷早餐呢,结果阿嬷反问道,早餐昨天不是吃过了吗。再比如家里没东西吃准备出去玩消磨时间,阿嬷说玩会消耗体力让肚子饿得快,你不如去睡觉吧。😂 但是,若饿肚子的人是自己,还会觉得可爱吗?濒临坏掉的或者是捡来的食物,想吃的东西被强词夺理地敷衍过去,想买的玩具被自制的山寨偷梁换柱,这些都让我感同身受,甚至被迫与父母相隔异地、困难时邻里的相互照顾、乃至每天在街上游荡的智障小孩等等,看来各地的贫困生活都是大同小异的。

虽然贫穷也许能磨炼阿嬷那样的勤俭节约坚毅乐观的生活态度,但是把清贫描写得让人心生向往,甚至为了心灵的平静而去追求物资匮乏的生活这种苦行一样的处事哲学我却不太喜欢。因为伴随贫穷的还有营养、卫生、教育等各方面的匮乏,试想如果不是那样艰苦的环境,也许作者就不用与父母分开了呢?或者甚至小叔也能得到及时救治不会痴呆了呢?

乐观向上是一种态度,能苦中作乐,为何甜里就不能作乐呢?

Turning Point, 1997-2008》:宫崎骏于 1997 (幽灵公主)到 2008 (悬崖上的金鱼姬)之间的各种访谈、采访和获奖发言等的合集,可以看到各种耳熟能详的动画制作背后的故事,以及宫崎骏在制作动画电影、创办吉卜力美术馆时内心的想法和目标以及心路历程(无数次号称要退休),做动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成功背后不仅不是一帆风顺,反而经常是背水一战的绝境。因为宫崎骏非常有个人观点且敢想敢说,里面有不少他关于战争、环保、电影等各种话题的观点,所以也还是有不少挺有意思的内容的,不过按照时间顺序编制的访谈合集,如果按顺序阅读的话经常会在主题类似的访谈里看到一些差不多的话题,比较重复。

知的资本论:茑屋书店的经营之道》:茑屋 (TSUTAYA) 是日本一个非常火爆的书店连锁,上一次在东京就逛了估计有四五家,每家店的规模适中,特点是环境很棒,包括室外风景和室内布置各方面都很漂亮,而且也都自带咖啡店(通常是和星巴克合作),而且通常都很晚才关门,即使工作日下班之后也可以去,除了以看书为目的的人,还有喜欢那里的环境专门去自习或者喝咖啡甚至打卡网红景点的人。最近还看到原来茑屋在国内也开了很多分店,不禁有点好奇它们到底是怎么这在当下这种实体书店行将就木的浪潮下反而越办越红火的,刚好看到茑屋背后的公司“文化便利俱乐部”创始人的这本书。

书本身比较零散,大概是各种杂谈和文章的合集,不过看完大概对他们的经营“秘密”有所了解了。简而言之就是客户至上,更具体地说是将用户的“便利性”放在第一位(母公司名称的由来),例如书店通常关门都很晚,这样导致周中放学或者下班后再去书店非常不方便,作为客户虽然不喜欢,但是整个行业都这样也没法倒苦水。但是茑屋经营的时候想到了这一点,觉得如果能像便利店一样随时都能去,对客户岂不是很方便吗?虽然是很小的一个改变,但这其实是我最开始注意到并喜欢上茑屋的主要原因。

看到这里也大概明白了,为什么增田宗昭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共享出来,因为这个秘密其实是众所周知的,难点在于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他们需要什么(能做到这一点的公司少之又少),这之后更难的一步是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推迟关门时间这个看似微小的改变,其实会给运营带来巨大的挑战。书里还有另一个有趣的例子:大部分书店和图书馆都是按照一些既定行规来对图书进行分类,方便了归档员,但不一定对读者友好。读者逛书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至少在网上购书如此便利的今天,大家去书店其实主要是为了“发现”好书,所以茑屋做了很多优化和混编,例如与某一个地方相关的书,不论是旅行指南、照片集还是以该处为背景的小说文库本,都可以放到一起。但是这样小小的改变其实对书店员工的素质要求一下子高了很多,从招聘难度和成本等各方面都会带来困难。

所以那些生存困难的店铺并不是不想做好,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干脆摆烂了,感受尤其深刻的是国内现在很多实体书店似乎都直接把塑封书摆在书架上,很难找到一本可以翻开的书,结果逛书店变成了逛“书皮店”,那岂不是自愿放弃了相比于网上书店的最后一点优势了吗?更何况现在不少网上书店至少还能提供电子书形式的预览呢。

当然,反过来,并不是光有决心和努力就能做得好的,毕竟归根到底开店是商业活动而不是社会福利,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成本下去最大化地实现用户的需求?即使做到了让用户很喜欢,又如何将其转化为用户的消费也并不总是直接了当的?而这些问题即使书里给出解答大概也并不能照搬到不同的经营和管理案例中去吧,这就是知易行难了。

101 Things I Learned in Architecture School》:每一页有一个小插图配上一小段话,精炼地介绍了一下建筑学校会学到的重要知识点,也许真的是上过建筑学校的会有更深切的体会,外行来看感觉一部分是不知所云,一部分好像有道理但不知道为什么重要,看完记住的几点一个是画线的时候在初始和末尾加着重,一个是注意 negative space,还有一个是 value drawing 比 line drawing 更容易表达 emotion。

百木田家の古書暮らし》:以神保町古书店街为背景的漫画,正好这次去日本住在神保町,虽然以前也很喜欢这个地方,但是看了这个漫画才发现原来古书店街并不是简单的二手书店大合集那么简单,每家店各有特色和专攻。不过这个漫画似乎讲三姐妹的恋爱内容比较多,古书店相关的东西还是比较稀疏,不知道是不是怕太小众了没有读者……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比较古老的摄影教材,里面不少都是针对胶片摄影(例如怎么卷胶卷、暗房洗照片),整体内容也比较基础(可能因为是上册的缘故),比较有用的信息主要是关于取景构图的核心要素:首先要有明确的主题,然后想尽办法去简化与主题无关的细节,让人将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上,而余下的内容则主要是起到提供上下文或者烘托、对比的作用。原则简单,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只要做到能将 mindset 从“尽可能记录下所有细节”换到“找到(抽象的)美感”也许就已经是非常大的不同了。

细说三国》:很久以前读过,今年看了《三国》电视剧之后又翻出来看了一下。解说三国时期的各种人物和事件(虽然其实作者自己的主观偏好也很明显),解释和修正了《三国演义》以及各种民间戏剧与传说,和《三国志》等历史文献中的错误、疏漏和矛盾的地方。我对于真实的史实倒是兴趣不大(况且年代久远能考据出来的真实性也不一定有多高),但是对比“真实”再去看《演义》是如何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演绎的,倒还蛮有意思的。另外作者会解释一些古代地名、官职、州郡县等行政单位、古代战法之类的很有帮助。

镖人》:算是国产漫画中的佳作,设定在隋朝末年大漠地域的武侠故事,有历史故事和人物,同时在大漠多民族混杂的环境下展示了各种不同的民俗、信仰乃至于当时的官制、军制等元素,很有意思。人物很多,故事也还不错,但都没有到特别引人入胜的地步;画风比较潦草,打斗动作和镜头设计也没有非常流畅。总之整体还不错,但看完前十卷的合集之后并没有特别想接着看后续。

Elden Ring Official Art Book Volume I》:Elden Ring 的官方艺术图集第一卷,由于艾尔登法环游戏体量实在太大了, Art Book 都分成了两本,这一册主要是各个区域世界的场景设定。画虽然不能说都是最美的,但应该主要来源于游戏开发过程中用于设计和内部交流用的图片,所以画得美并不是主要目的,关键是要精确传达需要的信息。当然出版的时候应该也是尽量只挑选了好看的图展示出来,反而让人没有办法准确地还原真实游戏开发过程中的体验,不过要是那样的话也许出好几大本都不够吧。另外还有就是这类书的通病:书不能摊平,所以大量高清双页打印的图反而看不明白中间区域(通常是最重要的内容)是怎么回事。

Sekiro Official Artworks》:《只狼》珍贵原画集,每一张看起来都是印象深刻回忆满满,仅从一张静止画面就能立刻分辨出是哪个场景,仿佛打铁声也跟着涌现出来,再次感叹游戏场景设计的精妙。此外还有少数初版设计方案,可以看到角色设计的进化。主要的缺点是装订没有办法展平,但许多图都是跨页印刷,严重影响浏览。

Reportage Illustration - Visual Journalism》是一本介绍 visual journalism 的书,书评详见这篇博客

Sketch Now, Think Later》是关于城市速写的一本小册子,中心思想是鼓励多画,不要犹豫,如果对画画有热情,那就随身戴上速写本吧,哪怕只有五分钟的空余时间,也可以立刻用画笔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每天都画五分钟会好过每周只画一次一小时,现在就动笔吧!书里有一些基本速写工具以及需要在短时间内抓住重点的技法的介绍,例如集中画轮廓线,重复或者对称的结构可以省略部分等等。但书的主要重点还是鼓励动笔,一些作者自己的速写示例同时给出了现场场景的照片以及自己速写时长等对照信息,对于画速写时不知道究竟要如何简化眼前看到的场景以及简化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来说是不错的参考。

手绘的奇思妙想》:49 位设计师的速写本展示和介绍,风格千差万别,就个人偏好的角度来说里面许多画风都说不上喜欢,不过这本书的特色可能反而在于文字介绍部分。很多人都因为各种各样不同的原因来画速写(寻找心灵慰藉、记录旅行见闻、累积工作灵感等等),还有各种奇怪的喜欢,例如有人去厕所也带着速写本,有人偏爱在浴缸里画画,有人则非 Moleskine 的本子不用等等,读起来还蛮好玩的。说到底速写本和商业艺术不一样,主要还是服务于自己,如果自己有自己的理由拿起画笔,就不需要过多地在意别人是否能欣赏得来,书里不少人有自己的工作空间照片展示,很多人都选择展示了自己堆满速写本的架子,那些都是他们每个人最珍贵的财富。

Sketching from the Imagination - Magic and Myth》:和上面介绍的《Sketching from the Imagination: Anime and Manga》是同一系列和格式,不过这一册主要集中在魔幻主题。

人物クロッキーの基本》:三位日本画师合著的一本比较进阶的人体速写教程,虽然偶尔比例有些奇怪,脸部有时有点变形,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看的,三位画师也各有自己的风格。虽然没有系统的人像绘画基础教学,但是有给出画师们总结出来的速写过程中的要点、思考方式和基本步骤,本书比较独特的地方是针对 10 分钟、5 分钟、2 分钟和 1 分钟的速写各自做了画法注解(不同的时限下如何做取舍)以及详细步骤示例。如果能给出一些速写模特的照片作为实体和速写的对照参考就更好了。

ガチアクタ》是在书店随机采样的一本画风好看的少年漫,情节和设定方面虽然有不错的地方,但是就这一卷的内容来说,可有可无的情节比较多,所以不太让人提得起兴趣去看后面的卷。

超新星纪元》:开了个好头,大刘想象力很丰富,设定是超新星爆炸产生大量辐射,导致地球上十三岁以上的人全部因为过量辐射无法恢复而死亡,从而留下一个完全由小孩运转的社会。设定虽然有趣,但写作难度也非常大,至少大刘完全没有能驾驭住,故事后面的发展作为正经科幻显得太假,作为荒诞隐喻又浮于表面,作为童话更是无趣。

逆ソクラテス》:封面好看,故事也可爱,从小孩视角讲大人的道理(例如如何抛弃偏见看问题等),而且前两个故事里小朋友们合力帮助小伙伴提升形象,以及一起训练接力跑之类的看起来还有点莫名的热血。但是这样的套路连写五个故事就非常审美疲劳了,何况后面三个故事本身也很无趣,虚构的味道也过于浓重,有点凑数的感觉。

霍乱时期的爱情》: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也许每个心中留有遗憾的人都会被书里的爱情触动吧?但这究竟是执念还是爱情呢?毕竟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更何况男主在这数十年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睡女人,光是自己记录在案的就超过六百个,上到老妪下到十四岁未成年全都不放过。难道这是“为了你我宁愿抛弃一切世俗伦理”的浪漫逻辑?但是男主显然又没有那么痛快,在得知医生的死讯意识到可能有机可乘的时候,他突然又正经了,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那个十四岁就与他发生关系的女孩在被抛弃后自尽,男主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才过没多久,跟女主聊起过去这些年时,他居然说自己为了她一直保持着童贞。打着爱情的幌子做违心的事但又不敢去面对,真是太可悲了,自私、自欺欺人,如果这是马尔克斯想要表达的爱情真谛,那也无话可说。但是小说中间花了大量篇幅来描写男主睡到各种不同人的故事,真是读得很没有耐心。

抛开内容本身,从写作的角度来说,马尔克斯确实成功地塑造出了这么一个极其恶心的生动形象。而且跨越了五十年的时间线拿捏也很稳当。客观来讲是很优秀的文笔吧,但也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整体感觉平铺直叙娓娓道来,没有很详细的情节展开,对话基本不超过两三句,在故事推进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各种信件的内容也都直接略过。对我来说,一次尴尬的对话或者一封感人至深的信,作为读者更希望看到对话或者信件内容本身来感受到它的情绪和氛围,而不是由作者来耳提面命地告诉我,这里需要笑了,这里需要哭了,总之小说里的人物感受到了并且按照剧情需要做出了相应的反应,所以具体内容你就不用在意了吧。

例如小说最开始的一部分读起来还是很有趣的,刻画了这么一个神秘人物,还留下了长篇遗书。一直很好奇遗书的内容,以及这段伏笔究竟要怎样在后来展开。遗憾的是遗书的内容最终也都没有展示,而这段“伏笔”也和全书的内容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再比如医生死后男主开始给女主写信,作者说这些信写了“对人生、爱情、老年和死亡的思考”,让女主读完以后重新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气。真是非常好奇男主多年的寻花问柳中悟出了什么样的深刻想法,然而这些信件的内容也并没有被展示出来。阅读(同其他许多艺术形式一样)的确是一个作者的描述和读者的想象形成共鸣的过程,但是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觉得“哪里该作者负责哪里该读者负责”的分工和预期出入太大,难道是我的文学素养还达不到读名著的水平?

The Death of the Artist: How Creators Are Struggling to Survive in the Age of Billionaires and Big Tech》:被标题所吸引,不过遗憾的是本书写于疫情和 GenAI 兴起之前,所以对于当下更具争议的一些话题没有探讨,更多的是探讨社交媒体、互联网、盗版等对音乐、电影、文学、美术等艺术行业带来的影响,特别是艺术家如何在技术革新的冲击下谋生的问题。例如社交媒体通常被认为是让艺术家更容易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新平台,而电子书自助出版也被当成是让作者能绕过出版商等一大堆中间人直接与读者连接的平台,但是作者对这些观点基本上都持反对态度,认为其中弊大于利。话题整体还算有趣,但作者的论证基本上是通过举例,许多例子来自于作者做的大量采访,但个人故事看多了就会很单调重复(后面我都草草翻过了)。舍掉细枝末节,抓住几个最重要的点去进行总结性的探讨甚至是量化分析,可能更适合本书的主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