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冬季的读书列表有点杂,继续之前看的关于人类自身的书之外,大概是一下子看了许多那一类的书有点腻,便改变了一下主题,倒是读了不少编程相关的书。首先介绍一本与编程相关的非技术书。
《Working in Public: The Making and Maintenance of Open Source》,作者是 Nadia Eghbal。这是一本关于“开放源代码”本身的书,和更早期的诸如《大教堂与集市》那样的让人热血的开源“运动”的宣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书写于开源运动发起数十年之后,是对开源的一些更加冷静客观的观察和理解,或许“现代”的开放源代码软件开发已经不再是一种(带有革命意味的)“运动”,而是成为了(即使不是主流也至少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并且随着这些年互联网本身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开源的格局也和二十年前彻底不同了。
暂且抛开自由软件 (Free Software) 和开源 (Open Source) 两个运动之间的争议,就开源本身来讲,它的中心(例如各种开源协议)在于软件代码的分发 (distribute),但是开源发展到今天,代码的创造 (Content Creation) 和软件维护 (Maintenance) 反而逐渐成为瓶颈。而这样的变迁其实是紧随互联网整体格局改变而发生的。
【互联网的平台化变迁】经历过早期互联网(哪怕只是十多年前)的人不少会感叹 Good Old Days,互联网的的方方面面都已不同并且还在持续变化着,当然其实大部分的变化本身同时伴随着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很难一概而论。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过去的小规模、各自相对独立的社区(例如爱好者论坛、邮件列表、甚至是个人博客小圈子等)如今已经被各种大规模 Platform (平台) 所取代,例如 YouTube, Instagram, Twitter, Twitch 等。平台带来的优势是多方面的,一是平台负责处理了运营和维护,让内容创造者不用去操心搭建博客平台、配置数据库、过滤垃圾评论等与内容本身无关的杂务,极大地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统一平台的第二个优势是大规模用户数量和便捷的共享、发现、交互等功能让内容创作者能够更加容易地和内容消费者直接联系起来。当然优势同时也伴随着弊端,这样的发展趋势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内容爆炸,这让内容消费者的 attention 被大量消耗;同时内容创造者现在进入了一个全球竞争的大平台,为了能跟上内容爆炸他们也需要创造更多、更新的内容。两方面的因素合在一起导致今天的互联网内容逐渐趋向于短小和模块化(例如从博客文章到 Twitter 短讯的发展)。当然其实变化的并不只是内容本身,而是整个生态体系的组织方式,而种种随之而来的问题其实是由于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应对手段去适应这样的新的生态体系造成的。
回到开源领域,相应的变化可以从“全球最大同性交友网站” GitHub 上看到,这个戏称虽然很不政治正确,不过在这里提它的重点在于“交友网站”而不是“同性”。如果把 GitHub 和各种崛起的社交平台放到一起,就会看见开源社区的变迁其实和大范围的互联网变迁是同步的:早期每个开源软件基本上都有各自独立的开源社区(邮件列表、IRC 等),代码的分发方式五花八门,也没有统一的 issue、patch 管理网站;后来 GitHub 崛起到今天即便算不上统一,也至少是 dominate 了开源社区。现在 GitHub 就是开源软件的 Platform,而开源开发者们则成为了这个平台上的 Content Creator,和在 YouTube 上发布视频的创作者其实没有太多本质的不同。除了 issue、pull request 等代码本身相关的功能之外,GitHub 还提供了“普通”社交网络里的许多功能,例如可以给项目点赞、follow 某个喜欢的开发者的 feed 等。
类似地,开源平台的崛起让开源的门槛极大地降低,作者在书中给的一个 blog 到 twitter 变迁的类比是 Javascript 社区里的各种迷你模块的出现(还提到了著名的一个只有十几行代码的开源软件包 left-pad 如何导致整个 Internet “挂掉”的事件)。
【Casual Contributor 的大量涌入】更重要的是生态系统的改变,一些从社会学、经济学等视角观察开源社区发展的人逐渐意识到,今天的开源软件开发并不是像最初《大教堂与集市》的愿景里展望的那样:社区的发展和壮大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不管是从新功能的开发还是隐藏 bug 的发现和修补,都会由于更多人的参与而变得更有效。然而事实却几乎正好相反,书里有许多详细的讨论,这里只大概地提一些。例如统计发现,即使许多有大量贡献者的大型项目里,开发者们的贡献的分布也是极其“长尾”的,核心贡献者往往只有那么几个人,其中有很多贡献者只提交过一次代码。乍一看这只是说明大社区没有能完全实现它所承诺带来的好处,但其实这里隐藏了重大弊端。开源平台的便捷化使门槛降低,让初学者也能非常方便地参与进来,但是从核心开发者的角度乃至于项目本身的角度来说,萌新贡献者往往更多的是“添乱”,因为他们很多对于项目代码的大格局和规划并不了解,还有一部分人目的本就是交次代码刷个成就就走,就更加不在乎这些了。于是核心开发者往往在 review 这些代码上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即使成功合并进了项目,很多代码也会由于最初的提交者的消失而变得无人维护,反而成为项目的负担。作者在书中使用 Casual 贡献者来对这一类人进行归类,与核心贡献者相比,他们更像是用户,在开源项目中扮演 consumer 的角色。
【软件的维护成本】书里提到早期人们对软件的认知是“静态”的,就好比一首创作完成的歌,由于它是虚拟的,有更多的用户去使用它,产生新的拷贝都并不会给原本的创作者造成额外的成本增加。所以,尤其是对开源软件这样不需要收费的情况,更多的 consumer 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软件是一个会逐渐老化,需要不断维护的“动态”的东西,这样的区别在开源软件社区尤其明显,因为许多开源参与者都是处于个人兴趣自发参与的,维护已有的软件的趣味性显然和创作新的软件无法相比,大量涌入的用户在这里 consume 的并不是内容(软件)本身,而是开发者的 attention。
书里举了一个例子:你有一个爱好 DIY 的邻居在自家院子里装上了华丽的主题圣诞灯饰,周围的邻居都能随意观看并免费享受灯饰带来的节日氛围。他做这件事完全是处于自己的兴趣,邻居从中受惠也并不需他付出任何额外的代价。但是在开源平台上维护一个比较受欢迎的项目的体验又是怎样的呢?想象一下现在你家们口有三百个人堵在那里排着队,有人主动提供帮助想要为给你的灯饰增加一个微控制器让它能自由切换各种闪烁模式,有人对你彩灯的配色方案提出了建议和批评,有人问你为什么他用自己的手机拍出来的照片里彩灯颜色失真,有人表示你去年的灯饰主题有格调多了,今年的新主题简直就是走下坡路,还有人批评你挂出来的圣诞老人标示牌全都是以白人男性为模特,应该更加多元化……很有可能的结局是,最后这位邻居决定今后再也不在外面挂圣诞灯饰了。
此外,和过去各自独立的小社区的不一样之处不仅在于规模,而且过去模式下社区里的成员,特别是参与者通常会有一种归属感 (毕竟门槛比较高,参与进来本身就需要一定的 efforts),贡献者更容易长期驻留,这样的长期驻留也会让他们因为注重自己的 reputation 而做事更加谨慎(例如提交更高质量的代码);而今天平台上的参与者来来去去,大部分人并不“属于”某一个项目,也不会在意自己是否在某一个社区里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也更容易出现提交信息缺失的 bug report,甚至是随意批评并参与自己不了解的项目的论战的现象,对核心维护人员的 attention 造成大量不必要占用。
【困境与出路】这些都是平台化之后的今天开源项目维护者们所面临的困境,并且开源社区里的道德准则通常是要求对用户和贡献者要持一种欢迎的态度,给足 attention,但很多 casual 贡献者打一枪就跑了,这让原本就不怎么有趣的维护工作变得甚至像白费力气。
当然许多开源项目也有在尝试各种应对办法,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办法就是再强行提高参与门槛,例如许多大项目都要求开 issue 要填写一个完整模版。除此之外,大量自动化工具被运用起来,例如代码格式检查、使用持续整合 (如 TravisCI) 平台自动运行单元测试等用来过滤低质量的代码 pull request,还有各种 bot 用来帮助处理 issue (例如自动关闭长期没有人参与讨论的 issue)。还有一些社区采取比较极端的态度,明确划定贡献者界限,有时候会和“Open”的理念不太符合而引发一些争议,例如 Clojure 社区在 2018 年的一次争议很大的事件和相关讨论。
但是这些办法只是缓解,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下,开源变得更容易了,但同时也变得更困难了。从长远来讲,这样的模式是否可以持续发展?开源运动是否会逐渐消失?亦或是转型蜕变?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未知的话题。
【书评】最后回到书本身,这本书从一个较抽象的视角来看待了开源软件运动的发展与现状,其中用到了一些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关的视角和概念,我没有办法从这些方面评价书的学术价值如何,但是书的内容本身感觉是非常有趣的。特别是自己也以不同程度参与过一些大或小的开源项目的方方面面,也看着开源社区一路走来的变迁,而且自己一直使很喜欢开源运动,并且在刚刚开始参与进去的时候是非常为之热血的,毕竟是跨越国界、时区、种族等一切物理上的限制去创造与合作,仿佛是为自由而战的斗士,很容易让年轻人上头哈哈。书中所讲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有切身体会,虽然书里讲的道理其实都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非常容易理解,但是自己并没有这样从一个全局的角度来思考过这些问题,所以读起来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不知道有没有类似的讨论互联网本身的发展与变迁的书。
【后记】这里突然想起来前一阵子被问到过我为什么写博客,是否目的是要成为一个 influencer。我当时并没有能理解这个问题,我写博客的目的大概是难以一言道清楚的,但是我是为了成为一个 influencer 吗?诚然偶尔会收到读者的来信或者留言说我的博客对他们的生活的一些正面的 influence,我自己甚至也通过博客的契机结识了一些相当重要的朋友,这些都是令我很开心的并且也是让我继续写博客的原因,但大概并不是主要目的吧?因为要做 Influencer 的话,似乎和运营个人博客相比,去更容易 reach 观众群的各种社交平台上做内容创作才是最有效的。看了这个书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也许对方问这样的问题和我对该问题的疑惑也许来自于对互联网认知的“代沟”。Influencer 这个概念放在互联网平台化之后的世界里就非常容易理解了,但是十几年前的互联网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大家各自都在玩个人博客搭建,既不是为了建立观众群、粉丝群(出于金钱或者名誉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自己写的东西能够 reach 更多用户,甚至都不是为了所谓的 content creation。我最初写博客的目的大概和当时其他大部分人的目的都差不多,也许只是圈子里的朋友在网上相互交流,或者仅仅是记录自己想法的一个工具,只是我 somehow 过了许多年还时不时在写一写罢了。当然并不是说今天的人们想法就更“功利”,只是当时的互联网并没有提供这样的平台让大家有机会去想象这样的事情。
《Trees, maps, and theorems -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for Rational Minds》,这是一本讲 writing 和 presentation 的书,作者 Jean-luc Doumont 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应用物理系,所以行文连贯有逻辑性,对于理工科的人来说看起来比较舒服,而且内容本身也比较侧重于 scientific、engineering 相关写作的内容。主要的缺点是有些地方没有例子的情况下有点太抽象,但整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第一印象是书的排版很漂亮,读下去越发惊叹的是几乎每一个东西都用一页内容讲完,并且那一页里的每一个段落的结尾都刚好是一行的末位。文字上没有特别为了凑字数而变得很奇怪的地方,排版上也没有为了两面对齐而导致词间距差别很大的情况。虽然感觉功夫花在了莫名其妙的地方,但是也不得不佩服作者完成了这个壮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官方主页上提供的样章,体验一下什么是强迫症晚期的排版 。
当然书的内容本身也还是不错的,特别是有些地方作者逻辑清楚,让人觉得说得很有道理。全书的中心思想大概就是在写作或者演讲的时候要以观众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其中一个(与书的标题相关的)例子就是数学定理,通常的呈现方式是先介绍假设 (introduction and motivation),然后陈述定理本身 (main message),最后才是给出具体证明 (details)。因为除了少数的希望了解具体证明中用到的技术的人之外,大部人读者关心的是这个定理说了一件什么事,与自己的工作有什么关联等等,而不是作者是如何证明它的,更不是作者如何(按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发现它的。类比到写论文上,大概就是在给出 introduction 之后,先要着重介绍论文的主要发现和结论,然后再按照相关性和重要性逐步给出支持该结论的结果和材料,这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写法。而以作者自己为中心的写法,可能就是直接按照时间顺序,或者问题的简单到复杂之类的“默认”顺序来罗列结果。当然感觉很多时候论文写得比较散的主要原因还是出在内容本身,如果本身实验或者理论结果就非常简单明了又有 impact,那写作上就不用绞尽脑汁来了,但反过来需要靠讲故事来弥补的情况就会很费劲了。
除了在大方向上的把握之外,书中也有细到具体段落、句子组织方面的建议。我觉得讲段落中的句子的组织时给的“串联”和“并联”的类比很有帮助,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用,但是不少在具体写作时结构和组织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套用这个框架就很容易看出了。具体来说,“并联”是指一系列句子都在描述同一个主语的不同方面的情况,此时后面的句子通常用 it / they / we 等代词来指代该主语,例如:
In recent years, codes based on the Diabolo algorithm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Demon codes, they are about twice as fast, are reasonably easy to implement, and can be extended to handle hybrid transforms. As a drawback, they require about 45% more memory, a less critical limitation with today’s architectures. Typically, they are applied to …
这些代词本身隐含了一个更重要的规则,就是在并联的情况下要保证主语始终是主语。例如,如果我们把第二个句子(的前半部分)写成类似于
In comparison, the traditional Demon codes are twice slower.
是表达了差不多的意思,但是这个句子里主语切换成了 traditional Demon codes,如果这样频繁来回切换,会让不熟悉文章内容的读者感到混淆。
相对应的,“串联”的组织方式则是通过上文引出下文,通常是上一个句子里的宾语变成下一个句子的主语,此时常用代词 this / such 等来指代下文的主语,例如:
All current implementations of the Diabolo algorithm are based on the so-called Angel transform. This transform, first described by F. Angel [2], separates the data into high and low values before proceeding with generation. The high and low values are then stored separately …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句子前后逻辑的连贯性,以免将读者搞晕。感觉在科学或者技术领域的写作上特别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除了少部分领域内专家外,大部分读者对文章的技术内容并不是特别了解,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先验知识差很容易导致作者认为很清楚的东西在读者看来极其“意识流”。不过套用这些规则的一个潜在问题是写出来的文章可能会看起来有点 boring——因为句式可能都是差不多的。我感觉自己在写论文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冲动,想换一个句式(例如主动换被动)或者换一个同义词等等,但是其实这样做经常会适得其反。在本书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复性的办法,在混合串联于并联的情况下使用类似因式分解的办法来进行重构,相当于将 3ax + 5ay 重写为 a(3x+5y),有点好玩。
后面还有关于制图、幻灯片和演讲时候的一些建议,其实都是套用同一套“以观众为中心,优先考虑如何有效地传达中心思想”原则。就结论来讲有些建议可能是总所周知的,也有一些比较仁者见仁啦(比如演讲一上来是要做简单自我介绍还是直奔主题)。
《Fluent
Python》,作者是 Luciano Ramalho。本书比较深入地介绍了 Python 3
的一些进阶功能,优点在于作者经验比较丰富,讲了然也讲了所以然(例如通过
closure 来解释了奇怪的 nonlocal 关键字的存在意义),许多地方会追溯到
Python 语言的设计和进化本身(例如通过 Python Data Model
的设计理念来解释了为什么会有一个全局的 len(x)
函数,而不是定义数组本身的 x.length
方法或者属性来取长度),每个章节末尾的细节和故事也都比较有意思,时不时还会和其他语言里的不同设计做一些对比(Javascript
经常被作为反面教材拿出来批评哈哈)。
比较遗憾的是最有意思的一部分讲并行、异步和 coroutine 的内容,由于本书出版于 2015 年,几乎是刚好错过 PEP 492 加入 async/await 关键字的时机,于是还是集中在使用 yield 和 yield from 来实现 coroutine 的方式,感觉这一套旧的方案完全违背了 Python 简单的理念,写出来的代码无比难懂。既然有了新的方式,肯定也就不想再去碰旧的那一套 hacky 的机制了。不过本书明年五月即将出版第二版,简单看了一下预先放出来的目录,看起来这部分的内容有特地翻新过!
《API Security in Action》,作者是 Neil Madden。随便读着玩,起因是 N 问我一个关于 OAuth 的问题,我意识到自己关于网络协议里常用的认证方式之类的了解都停留在了上一个世代,现在各种 API 和 microservice 大行其道,我对于它们如何做认证、授权、权限管理和控制等完全不了解。本书正是介绍了 API(REST API 为主)里这一部分相关的内容。读下来就发现各种情形下的安全性和性能各方面都考虑进来还挺复杂的,从这方面来说这本书深入浅出,(至少前半部分)很容易跟上,并且没有很枯燥,通常先给出具体情形下的问题,然后给一个解决方案——通常会具体实现一个简易方案,但是包括了主要的思想,然后再介绍工业界里已有的协议或者软件系统是如何来做的。看到上学时候学过的密码学里的各种算法和协议在实际场景中被应用到还是蛮好玩的。不过安全方面的问题真是随地都是坑,感觉搞这一块的岂不是整天脑子都想破了。
《CPython
Internals - Your Guide to the Python 3 Interpreter》,作者是 Anthony
Shaw。比较小众的一本书,对 Python
的官方实现做了一个整体介绍,从词法、语法分析到编译器和字节码实现,代码解释执行以及多线程、异步执行等。内容很新(Python
3.9),以实际 CPython
的代码为基础讲解,话题范围非常广泛,所以也无可避免地大部分地方都是点到为止。整体来说看过之后对以前只有一个模糊印象的东西有了稍微更深入的了解,比如
Python 的 small object 的 memory allocator、GIL
的具体问题、多进程等并行执行的具体实现和机制等等,对想要去看 CPython
代码的人来说算是一个不错的整体格局指引。不过也有一些奇怪的地方,例如说
Python 的整数类型为了支持任意精度实际是存储的一个整数数组,例子里说比如
234
实际是存为
[2,3,4]
,不知道作者是打了一个很糟糕的比喻还是怎样,这个解释显然是不对的,如果这样的话又不禁让人疑问书里其他的地方是不是也有一些错漏和误解了。
《电影镜头设计 - 从构思到荧幕》,原作者是 Steven D. Katz。这是前一阵子从国内淘中文书的时候买的一本后浪出版的中译本。学习一下电影镜头设计,希望能改善一下自己的美术构图能力。不过感觉只是看一遍似乎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收获,这种东西可能还是得动手练习和思考才能领会。不过书本身还挺有意思的,作为对于一个不了解的行业的基本介绍,除了镜头设计本身之外,相关的内容像故事板设计、运镜、剪辑之类的都有讲到,不过受纸媒体限制,有些东西如果用视频来讲应该会易懂很多。也许读完本书以后看电影会注意到一些镜头设计的细节呢。末尾还有一章好玩的介绍“导演的一天”,感觉拍电影真是高压的活啊,要应对各种未知突发状况实时做各种调度变更和决策。
《The Dam Keeper》是 Tonko House 出的同名动画短片的 Graphic Novel 版。我对 Tonko House 的 style 非常喜爱,它们在 Schoolism 上的绘画课 Painting with Light and Color 我也是这些年一直会翻出来看。这本书相关的项目属于他们的个人作品,有他们非常典型的画风,简单“粗糙”但同时光影和色彩都超棒。什么时候自己也能画成这个样子就好了。故事略有点意外地和想象中的风格不太一样,书非常短,故事也没讲完(这是第一册,后面应该还有好几本),主要是收藏一下了。
《古今数学思想 第三册》,原作者是莫里斯·克莱因。第三册主要讲 19 世纪到 20 世纪初的数学历史,内容已经比较复杂了,所以只粗略地看了一下。从最初古希腊几何开始,数学到这里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开始被公理化、抽象化,并逐渐与现实世界脱节,成为纯粹智力的课题(应用数学被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子学科),而且数学家们开始意识到数学是人为的,而不是“某种神力所导致的高度必然”,于是开始探索各种“叛道离经”的诸如非欧几何,发散级数之类的东西,到最后却被数学的逻辑基础难住了,开始各种争论和怀疑数学的本质起来。数学家们因为数学大厦岌岌可危而苦恼,另一边数学却在其他各个科学技术领域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样跳出学科内容本身来看其历史和发展还蛮有趣的,当然如果不是对内容本身足够了解,也没法写得出这样的东西来。
《風立ちぬ》,作者堀辰雄,是短篇小说大师芥川龙之介唯一的弟子。不过我在读之前并不知道这个,偶然在阅读器里翻到这本书,大概是之前看吉卜力的同名动画时放进去的,读了以后发现和动画之间联系非常弱。除了借鉴了书中的一部分情节作为动画片里不太关痛痒的支线剧情之外,也许宫崎骏看中的是书里细腻描述出来的那种意境,以及点题的名句『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原文出自法国诗人 Paul Valéry 的诗)。
本书的内容和造飞机完全无关,主要描写了男主与身患肺结核在疗养院疗养期间的故事。与其说是故事,但是其实基本上什么也没有发生,平淡二字,可以用来形容小说的叙事手法(平铺直叙),也可以形容小说的故事内容本身(没有高潮或起伏)。也许这正是作者想要达到的效果,在普通的日常的描绘中逐渐透露出一种情绪。男女主之间的感情,似乎是东方纯爱的极致,大概由于肺结核病的缘故不宜多说话,很多时候两人就是默默地呆在一起,说话的时候女主对着男主居然是用最敬语,相敬如宾,小心翼翼,却又直透人心,特别是女主在走向死亡过程中被激励起来的求生欲望,以及女主去世之后男主独自一人生活的一段时光的描写,都让人能深切地体会到两人之间的感情之深。其中后者让我联想到之前看过的《A Single Man》这一本书,再次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如何不写“我很难过”这几个字但又 100 倍地表达出难过的情绪。
对日常的描写除了人物的互动和心理描写之外,还有风景和事物的描写,云彩、山峦、树林、花草、鸟虫,看起来好像还真有点在看吉卜力动画的感觉,也许这也是宫崎骏选它为蓝本的原因之一。最后,虽然书没有很长,但是这种细腻白描写法还是比较容易审美疲劳的,所以不给五星了。
最后是几本杂书,前两本是继续之前的关于人类自身的书,看到这里感觉需要换一换口味歇一歇了,特别是这几本书并没有之前看的那么喜欢。
《The Origin of Species》,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物种起源》,作者达尔文。这本书是我之前在 Omaha 的一个旧书店淘到的。虽然是经典书,但是从现代的视角来看感觉就没有太有意思了,费很多口舌来解释差不多都已经成为常识的概念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时基因的概念还不清楚,具体遗传和变异的生物机制则更是未知,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论证清楚物竞天择这套体系,就不得不用大量的间接证据迂回论证、假设、反问等等,而且那个年代做学问和学术写作的方式感觉和现在也还很不一样,引用具体的科研结果看起来都像是在转述哪里听来的一则轶事(或者说其实本书就是写给大众看的科普,而不是学术著作?),有些地方还不得不借助 thought experiment 来论证。总之以现在的视角来看除了从看历史的角度,感觉没有太多可以参考的东西,读起来有一点无聊。
《The Body - A Guide for Occupants》,是《万物简史》的作者 Bill Bryson 写的一本关于人体的科普书。不过感觉其实主要是一本故事书而不是科普书:因为介绍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居然连一张插图也没有。感觉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让你看了觉得哦原来人体有这些那些不明觉厉的事情,以及关于人体相关的科学研究历史上有各种学者的奇闻和八卦,看多了还挺容易审美疲劳的。而且几乎不会帮助你对人体有比较系统的了解。
《美国的反智传统》,原作者是 Richard Hofstadter,我看的是理想国丛书的译本。之前翻过几页英文版,感觉不是很有意思,但是对这个话题还是有点好奇,所以找了中文版想简单了解一下,事实证明中文版也让人很难看得进去。
反智主义这个词在近些年的社会背景下似乎变得尤其相关,这本 1963 年的书今年一下子出版了四五个不同的中文翻译版,看起来翻译界也是卷得压力山大啊。书的内容和我想象中有点不一样,虽然标题看起来像批判,但是其实作者说美国文化虽然充满反智,但是(很多时候)反智并不是主流,这个现象看起来尤其严重之时,反而是知识分子客观地位上升的表现,而且还大力赞扬美国人不断自我反思的精神。关于反智本身的分析也并不是从心理学等方面出发,而是更多地从社会尤其是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解释,例如早起作为殖民地的宗教发展中由抗拒天主教那种腐败教廷等情绪催生出来的感性高于理性的情绪,以及后来的关于是否要在学校教授达尔文进化论的大争端,以及关于教育本身的必要性等;又诸如从“白手起家”的商业成功以及重视偏向实用的工程和职业性技巧的氛围下出现的对无用的高雅人文艺术乃至(纯)科学的轻视等等。与其说是探讨“反智主义”,更像是从“反智主义”的视角来讲述一遍美国历史,里面出现各种总统、伟人、宗教流派、政治集团、意识形态啥的,这个派那个主义啥的看得我很困,不禁让人觉得本书讨论的这些东西是不是正属于“反智主义”定向打击的范畴。总之对美国历史不了解(且没有特别大的兴趣)的情况下看得有点不知所云,后面就没仔细看了。
《Snow Crash》是 Neal Stephenson 于 1992 年出版的科幻小说,似乎是因为脸书改名等事件导致本书作为早期以“元宇宙”为舞台的小说又收到了大量关注。不过我读了一部分直接放弃了,感觉很久没有碰到一本硬着头皮也读不下去的书了,故事没有什么起伏和张力,语言更是让人反感,有种学到几个时髦词汇就开始横着用竖着用翻来覆去用,而且似乎放一大堆不知所云的词汇或者脏话或者日文混合词再加点黑色幽默就很酷了的感觉,而且似乎这样再重复三遍就三倍更酷的感觉。也许本书的长处是在那个年代就构想出来了元宇宙相关的概念,书似乎也相当自豪,到世界观设定的地方会比技术文档还更加不厌其烦地详细说明,而且赛博朋克的皮下面,一堆看似很酷的设定也更像是为了设定而设定,没有一种自洽世界观体系的感觉。
如果基于 Disqus 的评论系统无法加载,可以使用下面基于 Github 的评论系统(需要使用 Github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