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令以来已经宅家工作超过了一年,全球整体新冠疫情持续恶化,近期单日新增已经持续超过 80 万人。虽然从局部来看情况很不一样,国内似乎很多地方看起来都几乎正常化了,美国这边疫苗普及率上来之后似乎整体的氛围是跃跃欲试复工旅游出去玩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前一阵太惨烈,对比起来就觉得每日 6 万的新增也不是什么大事。而且像这种规模的疫情显然不是某个地区或者国家扛过去了就完事的,毕竟不能永久互相禁飞。不过同之前相比一个不同是各种疫苗都已经研发出来并投入实用,与盲目的等待相比,现在大家有了一个盼头,就好像解决一切只是“时间问题”了。但是是否真是那么简单呢?快速疫苗开发是从此一举消灭新冠、流感甚至感冒并为整个制药行业带来新的革命呢,还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证明存在一些没来得及搞清楚的弊端和隐患,甚至是像《黑水》、《聚焦》、《第四公民》之类的由于巨大的利益关系导致许多骇人的真相被故意隐瞒。究竟未来会怎样,作为普通民众似乎也只有 hope all the best 然后埋头继续宅家多读书啦!所以这次的书单略微有点长……😅

首先是关于人类大脑和心智方面的书,最近找到不少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书,有几本目前还在阅读中,下面先介绍两本我已经看完的。

An Anthropologist On Mars》,作者 Oliver Sacks 是一位 Neurologist,他对七个先天或者后天脑部损伤或缺陷的病例的详细介绍。标题似乎是一个双关:作者观察各种和正常的地球人行为大相径庭的人,就好像自己是一个火星上的人类学家;但是在最后一章突然点了题,在转述一个自闭症患者时出现了这句话——自闭症患者似乎没有完善的 Theory of Mind 模型,很难理解周围的人的情绪、意图等,虽然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通过认证的分情况记忆掌握了一些常见情况的应对方式,但是依旧无法真正理解周遭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她觉得自己困难地学习适应这个社会的过程就好像自己是一个火星上的人类学家。

虽然在相关病例介绍的时候有一些神经科学、脑科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相关的背景介绍,但是本书主要还是以病例的描述为主,除了一些简单的测试之外,并没有特别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不过估计这些任何一种情况都是我们现在完全无法从根源上解答的吧。而且仅仅病例描述就已经非常引人入胜和打动人心了。

七个病例全都是作者自己有过深度接触、采访和交互的病例。这本书出版于 1995 年,所以有一些例子可能在后来的心理学等相关书籍中也可能会看到。我觉得最特别的几个例子一个是在车祸中丧失了对颜色感知的画家,但他所看到的东西并不是简单地像把彩色图变成了黑白图那样简单,彩色的现实世界里的许多东西会让他很不适应,某些颜色的食物甚至让他感到恶心和没有食欲。经过一些深入测试发现他似乎也丧失了普通人的自适应性的相对色彩辨识能力。因为大自然中的物体的色彩其实是时刻都在变化的,例如一个红色的杯子,它在太阳光下、灯光下等等不同光照情况下所反射出来的“实际”颜色如果进行客观测量的话会非常不一样,但是人类的视觉系统会自动根据环境的颜色进行调整,让你觉得杯子从头到尾都是同一个颜色(画画的时候需要逆向构建这样的视觉效果),生物这样进化的好处感觉也很明显:这样我们更能方便地认识到不同物体的 identity,而不会在太阳从云层后面出来的一瞬间就觉得周围的物体都消失了突然换成了另外的一些东西而感到困惑。但是这位画家 I 先生似乎由于脑部损伤失去了这样的自动调整,似乎看到的都是“绝对”颜色值,导致外部世界的许多东西会让他晕头转向。不过 I 先生后来将自己的画室里所有的东西都涂成了灰度色,甚至在一段时间的恢复之后开始用灰度作画了(上图中有一个 I 先生画的图的例子和相应的彩色版对比)。

另一个病例是永远生活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人。他早年在经历各种叛逆期之后进入印度教会修炼,后来进入至高无上的境界,无欲无求,能够长时间冥想不受任何干扰,整个人也变得非常和蔼可亲。但是后来在他父母干涉下检查发现脑部多年来积累了巨大的(良性)肿瘤。脑部损伤导致了各方面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他对 1960 年代以后发生的事情都没有什么记忆,此外他几乎是全盲状态,但是最令人惊讶的是他自己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也不知道自己看不见,甚至很喜欢“看”电视,似乎他已经忘记了“看见”是什么意思。他似乎也丧失了自我的意思,没有任何自发的欲望(包括吃饭的欲望),但是在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他会有所反应,表现的非常友好和和善,能进行正常对话——虽然对话的内容很快会忘记。年轻时热爱音乐的他后来也对音乐有很强烈的反应,还能演奏吉他并且继续进步,所以肌肉记忆这一方面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作者带他去听过一场他最喜欢的乐队的音乐会,他非常开心,但是回来以后谈起他喜欢的乐队时,他也只记得“去年”(实际上是 1960 年代)去听音乐会的事情。

还有一位是有 Tourette syndrome (图雷特综合征) 但同时却是一名成功的外科医生的例子。如果你对其症状有所了解的话,一定会对他能成为外科医生并实施大型手术这件事情惊叹不已。事实上现在这似乎已经不被认为是非常罕见的情况了,有该症状的人似乎也在许多不同的行业都能正常工作,但是如果是第一次见的话估计还是会觉得很奇怪,并很容易产生偏见。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相关的一些影视作品,例如《叫我第一名》。

还有一位在幼年时失明,到中年之后通过手术恢复了视网膜的(部分)功能,但是并没有奇迹般地“看见”,没有很好发展的视觉系统对于涌入大脑的信号无力处理,他也不是很能控制 focus 和 attention,即使进行漫长的将视觉信号和触觉进行关联的训练,也让他很难仅靠分清自己的猫和狗,距离、透视等感知都很差,很长一段时间在外面走路的时候甚至比失明的时候更没有安全感。

书中最后一个例子“火星上的人类学家” Temple Grandin (真名) 是一位自闭症患者,但是非常厉害地取得了动物科学的 PhD 并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任教。她也致力于在公开场合讨论自闭症,在本书出版之后也变得非常有名,在 2010 年位列 Time 100,入选当年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人名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看她的传记电影《自闭历程》。

自己非常庆幸看到这样一本书,书里的这些例子给我们对自己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的探索提供了一些线索,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认识到人类的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跟大家不一样的不普通的人吧。

Subliminal - How Your Unconscious Mind Rules Your Behavior》,作者 Leonard Mlodinow 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也很喜欢写科普著作(包括同霍金合作的几本书)。这是一本关于(现代的)对于潜意识的研究的科普入门书,主要的缺点大概有两个:1. 如果你有看过其它心理学、认知科学方面的书的话,可能有不少例子都比较重复和老旧,而且其中许多例子细节缺失,也导致不是很容易评判其实验方法和结果在统计上的置信度等等。虽然如果能有更多最新的研究成果的介绍会更好,但是作为一本科普入门读物的话还是不错啦,毕竟作者是搞理论物理的,不是这方面的专业。2. 整体的内容其实没有那么复杂,虽然文风流畅但是写得有点啰嗦了,不过 200 页左右的篇幅也不是完全无法接受了。

书分为“生物、神经科学”和“社会、心理学”两个部分。我比较喜欢第一部分,有一些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的例子,虽然许多脑损伤造成的特殊行为的例子也都只是一些个例,但是正如书在一开始说的那样:虽然潜意识的概念在弗洛伊德时代就提出来了,但是对它的真正认识还是在我们能用真正科学的方法去对其进行研究的近现代才慢慢形成的,潜意识并不是来自于恋父恋母情结,而是来自于生物进化过程中生存的基本需要。在人们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区域划分,以及人类认知的计算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才慢慢认识到大脑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运算是在 consciousness 之外的,比较直观的东西比如说控制身体的平衡、控制心跳之类的,这些在 consciousness 控制之外的东西可以统称为潜意识。做个类比的话,弗洛伊德时代的潜意识和现代的潜意识,就好比圣经里的创世和宇宙学中的创世,只是套用了同一个词而已。

当然如果潜意识只是负责“保持平衡”之类的“低端”功能的话,那么人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或者意外的地方了(虽然保持平衡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个问题),而事实上潜意识所负责的功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多,特别是许多我们原本以为完全是由我们的自由意志控制的东西其实也很大程度上受到潜意识的影响。例如我们的五感:“眼见为实”通常是我们认定事实的最终标准,但是事实上我们“看到”的东西,是经过潜意识编辑处理过的,书中提到了一些实验来说明这一点,有一些如“观察盲点”、“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眼动”之类的在家也可以完成。总之其实我们的潜意识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各种 sensory 数据,结合记忆、经验等个方面的东西进行数据处理和决策,这是在生物漫长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也并不是人类特有。书中提到一个大脑受损导致失明的病例,发现病人虽然什么都“看不到”,但是却能完美躲开放在地上的障碍物,说明受损的是从潜意识部分到高层 consciousness 之间的通路。同理声音感知方面也是一样的,有实验在说话的音频中加入咳嗽声覆盖掉某些音节,结果被试都能轻松“听”到原本的单词(事实上是潜意识根据上下文重构出来的),并且绝大部分被试——即使被提前告知——也无法准确说出自己听到的咳嗽声是把哪个音节覆盖掉了。除了五感之外,另一个重要话题就是“记忆”了,虽然我们所有人每天都在经历忘掉各种事情的状况,但是大部分人都依然抱有非常大的自信认为至少自己没有忘记的那一部分记忆是准确的。书中列举了各种相关研究表明人类的记忆在细节和准确性上有多么不靠谱。记忆其实只是存储了一些编码过的东西,回忆的过程其实和“看见”、“听见”的过程差不多——潜意识对已有的编码进行解码,重构出原来的场景,解码出来的结果也会随着我们的知识、经验、通过别的途径获取的信息、甚至情绪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别,同时每次重构又会对记忆里的内容进行 refine,如此循环。

为什么感官、记忆等如此重要的功能都如此不靠谱?也许从进化的角度来考虑的话可以是合理的,因为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原本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如何能够迅速反应察觉到捕猎者,如何能够回到之前见过的水源等等,只是后来发展出来的 consciousness 错误地把它们认为是“真实”的而已。这么一想突然有觉得人脑比之前所认为的更像人工神经网络了。其实大部分的东西也就是我们自己也搞不懂的高维状态,能够对特定的输入有特定的反馈,有非常实际的用途,只是在这之上不知怎么发展出了 consciousness,就非常神秘了。我之前曾经想,如果我们在训练神经网络的时候能够同时训练它输出自然语言,能够解释它自己的为什么做出这样那样的预测的话该多好。但是现在突然发现,虽然人自认为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思路和决策并能够加以解释,但其实很多东西它就是潜意识里的一锅高维状态汤,我们自己其实也搞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即使有时候我们以为我们知道,其实也是(潜意识)生造出来的一些为了解释而解释的东西——这在书中的第二部分有许多介绍,例如许多心理学实验都证明 stereotyping 和 discrimination 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潜意识的(书中居然没提 Harvard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 ),并猜测这同样是来自于进化过程中生存的需要:对现实世界中去,无穷多种不同的情况和变化进行分组和分类,以简化信息复杂度,实现快速反应。也给出了大脑相应机能受损之后导致(例如)无法将换过一个位置的同一个物体辨识为同一个的病人的例子,这种障碍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书中的第二部分还讲了其他许多人作为一个社会性动物说表现出来的各种不为我们的 consciousness 所控制或知道的行为,这一部分我的兴趣总体不是那么大了,不过也因此突然让人意识到,也许和意识相比,潜意识才是大脑里的 major player,所以涉及到潜意识的内容才会无比杂乱或者说广泛,也许应该把潜意识叫做“非意识”,这样“意识”和“非意识”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水果里的)“樱桃”和“非樱桃”之间的关系一样了。

最后想要提一句的是书的第二部分有一个让我感兴趣的话题是 Theory of mind (ToM),也就是我们对别人的心理状态、认知、动机等进行建模的过程,看来这在很大一部分也是在潜意识里完成的了。ToM 对于社会化动物来说似乎是很重要的一个组件,人类具有高阶 ToM 的一个证明就是文学作品这类东西的创作需要至少 4 阶的 ToM,因为作者需要能推断出读者在看到这段文字之后会认识到角色 A 认为角色 B 会做什么事情。书中还简单地提到了 ToM 功能缺陷和自闭症的关联性的一些研究,以前还没有往这个方面太考虑过呢,我是在这里的相关文献里看到刚才介绍的《An Anthropologist On Mars》这本书的。

接下来要介绍三本风格和内容都差别很大,但是同时又都是关于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的书。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作者是 Bill Bryson,中译本叫做《万物简史》,最初看到这个译名的时候我觉得是山寨《时间简史》的名头,把一大堆大杂烩丢到一起也想大卖赚钱,所以拖了很久才看。结果发现确实是大杂烩,但调味却恰到好处。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各个学科大串烧,都通过“测量地球的半径、估算地球的年龄、推演物种演化关系”等话题很好地串到了一起(虽然有个别地方过度还是有点牵强),可以想象如果是小时候的自己看到这样的书一定会爱不释手,比起什么大百科全书来说是好太多了。缺点是有些地方八卦的分量太重了,理论或者知识本身被发现者的发现过程甚至是不太相关的个人轶事所盖过了,就有点本末倒置了。但作为轻松科普读物整体还是非常不错的。

星辰的继承者》,作者是 James P. Hogan,原著名为《Inherit the Stars》,我看的是台译本。这是一本悬疑解谜和硬核科幻。天文地理生物密码学考古学各种元素都混杂在里面,逐渐抽丝剥茧解开月球上发现的人类骸骨的起源星球之谜,例如通过遗体骨骼密度估算行星质量,通过对比基本物理常量得到时间单位,再和日历残本对照估算行星自传、公转周期等,许多很有想象力的方法其实和《万物简史》里现实世界里人们用来估算自己所在的地球的半径、质量、年龄等的方法都很相似,看起来非常有真实感。不足之处是语言有点干燥生涩,好多地方甚至像在看新闻简报,不知道作者是文字功底不太足还是故意这样写让阅读体验变得非常真实,但确实是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不过如果把人物塑造和故事发展的细节展开来写的话,应该能写成非常厉害的长篇巨著呢!

What It’s Like to Be a Bird》,作者 David Allen Sibley 是一位鸟类学家。鸟类虽然即使在人类密集生活的地方也经常随处可见,但是作为恐龙时代的幸存者,和人类乃至于哺乳动物都有许多不同。我原本期待这本书会给出一个比较系统和宏观的介绍和对比作为鸟类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会是怎样一种体验,但是作者只在一个地方提点了一下,让读者想象把自己双手绑在身后,并且没有用来咀嚼的牙齿的情况下如何吃饭。😅

与《万物简史》那种系统性的介绍相比,这本书更像一本词典,列举了(北美)常见鸟类,每两页介绍一种鸟类。当然并不是说它就很无聊,因为除了介绍每种鸟之外,也有关于所有鸟类共同的一些习性的介绍(如果能把第一部分的枯燥总结列表放到末尾就更好了)。所有鸟都有精美绘画作为参照,如果是实物照片当然更好,不过要拍到特定鸟在特定行为下的高质量照片估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好现在在网上找相关照片和视频都很方便了。总之感觉是小朋友肯定会喜欢的书,成年的鸟类爱好者应该也会喜欢。至于算不上鸟类爱好者的成年人嘛,反正我自己是很喜欢的,看一看它们的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有种去异国旅行的感觉,比如它们为了超长距离跨洋迁徙而进化出来的十八般武艺:两边大脑换着睡觉、直接喝海里的咸水的能力或者干脆一直不喝水的能力(反正它们不通过出汗散热,也不需要通过尿液来排除体内代谢蛋白质的废品)、直接从水上起飞的能力或者是干脆飞行八个月不需要落地的能力、精准的导航系统和先进的在吸气和呼气的时候都能吸收氧气的肺,等等,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人类没有理解的行为。

接下来介绍三本技术类书籍。前两本都是因为去年突然对 electronics 和嵌入式相关的东西感兴趣而看的,今年以来这方面的热情没有之前那么高,主要原因是好玩实用的项目的 idea 并不是那么好找。

Make - Electronics》,作者是 Charles Platt。这是一本经典的初学者友好的 electronics 动手入门书,从最基本的电池、电阻、开关、面包板之类的开始一直讲到一些简单的芯片,全程动手做具体的实验,而且用到的组件、步骤都有图文并茂的介绍。最后一个大项目是用 555 Timer 做一个检测非法入侵的报警系统。篇幅有限文末对于声音、电磁波和 Arduino 都只做了一些简易介绍。可能是太强调新手友好了,有个地方甚至专门讲解了如何计算 0.03 乘以 0.002 吧。还有电阻、电流、电压每个单位出场的时候都会列一个表格写明 1V=0.001kV,10V=0.01kV,100V=0.1kV 等等。

The Rust Programming Language》是 Rust 官方出的语言介绍书,内容覆盖比较全面,作为一章一章介绍语言特性的书,要读起来有多有趣还是很难的,但也不至于有多无聊。虽然 Rust 里有许多都不是完全新的概念,例如 traits 有点像 interface,内存 ownership 系统有点像 C++ 里加入了 move semantic 之后的情形,但是都是没有历史包袱地完全重新设计过的,干净了许多,也和已有的编程语言差异比较大,所以书里许多内容还是需要认真读的。不过个别地方深度也不太够(虽然 500页的篇幅已经有点长了),例如创建 struct 时候如何控制内存是在 stack 上还是在 heap 上?Box::new 的语法虽然是“实现”了在堆上创建对象,但是这看起来就像是普通函数调用,既不是语言特性也不是宏,那所以对象是先在栈上创建了然后再通过某些 unsafe 的指针操作复制到堆上的?感觉不太合理。

Rust 这门语言发展了许多年终于开始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和项目里都得到了采用和尝试,感觉这应该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时间点,要么趁这个势头一举走向顶峰,成为系统编程语言的标准,否则的话要再累积到这样一个势头估计就要非常费劲了。我自己平时其实没有系统编程的需求,工作上也不会用到,学习 Rust 主要目的是想在嵌入式编程的项目中玩一玩,而且作为 nerd 程序员我对了解不同的编程语言本身也是很有兴趣的。

Computer Architecture - A Quantitative Approach》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本科时候用过的体系结构课本。似乎是在去年看《Code》那本从零搭建存储程序计算机的书时突然想起来找了这本书来想再回顾和了解一下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际是个什么样子。结果不知道花了多久才把这个大部头粗略地过了一遍。体系结构感觉就是各种不同情况下(例如移动端、个人电脑、服务器)的不同 trade off,内容之多让这么一本厚书也只给人一种 scratch the surface 的感觉(也许占书近三分之一分量的附录才是真正的细节内容……),可能具体的算法或者结构之类的还是得去找对应的论文或实现才能搞清楚细节。第六版加了不少更新,居然还专门花了一部分来讲深度学习计算,还提了一下第一代 TPU 的设计等。

今年上半年在学习画画方面很认真,所以也看了不少画画相关的书,当然画画类的书如果不是要整本临摹的话,看起来是比较轻松的。

《Learn to Paint People Quickly》,作者是 Hazel Soan。这本书标题看起来有点可疑,像那种”一周学会画画“之类的骗人书,但其实不是。当然如果是期望看完这本书之后对于细致人像描绘之类的会有所精进那肯定也是要失望的。书的内容其实就如标题所说,教你如何快速地画人,但是这里快速的重点在于舍弃细节,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其实就是在介绍哪些细节可以省略,而哪些部分是必须要保留的。

其实看几张书里的插图就很容易明白这里所说的是什么情况,例如在画城市场景、室内场景或者海滩之类的有人出现但是人本身又不是主题的情形,就很需要简洁明了地画人,不需要描绘细节,或者说为了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故意不要画细节,但同时有能保持其”真实性“让观众能知道你涂上去的那些色块是人。其实即使在人是主要描绘对象的画里,如果背景里还有其他主角之外的人物出现的话,这也是非常有用的技术。

当然,如果看过其他 realism 风格绘画的教学资料的话,会发现其实不论是画人还是画其他的东西,要点其实都是一样的:形状(和比例)、透视、色深 (Value) 是最重要的几点。所以从道理来说这本书(100 来页小开本)并没有很多新的或者不一样的东西,但里面的例子,特别是水彩画的例子,都非常地好看并且和文字搭配起到很好的示例作用。所以我觉得还是非常不错的一本小册子。

PS:在亚马逊上平均评分很高,但是排名最靠前的几个都是低星评价,主要抱怨的点似乎是书里只有美美的示例但几乎没有详细的教程,估计都是被书的标题给误导了。

《Light for Visual Artist》,作者是 Richard Yot。介绍 visual art 里的光的基本知识,例如不同类型的光源的性质和形成的阴影,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对不同光的散射、反射、折射等反应,缺点是书里的绘画示例都没有很好看,不过大部分示例都是照片或者电影剪辑 (算是和其他讲光影的绘画书区别很大的地方),所以并没有什么影响。读起来略有点无聊,因为有点像百科全书一样,对不同的情形进行罗列说明,不过不失为一本不错的参考书了。

《Space Drawing Perspective - Volume 1》,作者是韩国画师 Dong Ho Kim。又一本讲透视的书,同其它的讲透视的书相比,基本点也都讲到了,不过相比于各种几何和铺满屏幕的疯狂辅助线,这本书尝试用更“亲切”的方法主要通过各种例子来介绍透视,特别是强调一些新手容易犯的错误,比如忽视随着距离拉远而造成的顶部或者侧面面积变小的程度等,我感觉尤其到点上,这似乎也是我自己经常感觉“透视的基本道理都懂,但是为什么自己尝试构图结果就很奇怪,需要的元素也无法在画布上摆下”的一大原因。当然现在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反而觉得透视更加困难了,例如一个立方体,究竟要如何才能确定它的透视边和不透视边在 2D 平面上的长度比例呢?借助投影几何的计算也许可以得到,但是有更方便的经验规则吗?似乎没有哪本透视书里有仔细讲过这个问题。本书还介绍了不同焦距的镜头效果,和比较复杂的球面镜头透视,以及其实单点、两点和三点透视都是球面透视的近似的事,感觉还满好玩的。此外作者的画也很好看。这个只是第一卷,不知道之后的卷要讲什么。

《Dynamic Bible I》,作者是 Peter Han。标题有点不明觉厉的书,因为是系列的第一册,所以可能等后面的出来之后更容易搞懂为什么叫这个标题吧。这一册是讲钢笔画的基础,包括一些基本练习,怎样用排线来刻画体积等。然后讲了一些如何从简单形状开始构建 dynamic、organic 的复杂结构的方法,示例主要是大量精美的昆虫和汽车的画,看图书介绍似乎是作者的教学笔记整理成的书。书里的插图非常精美,以后有时间很想临摹一下,作者的画风可以参考他的 Instagram - peterhanstyle

《線と陰-アニメーターから学ぶキャラクター作画術》,之前在紀伊國屋書店闲逛的时候买的,描线加单值阴影色块画风的教程,里面的插画都很好看于是买来临摹用。虽然相对于动漫画风我现在对偏写实一点的风格更喜欢一些,但艺术是一家,里面的人物动态都是解剖角度准确的,并且省略了不必要的细节,而单色阴影我觉得也是很不错的 value 简化的练习参考。如果要挑毛病的话其中有个别人物姿态有点太挑逗了,还有一些 stereotytical 的诸如”生徒会长风“之类的”风格“描写,有点政治不正确了,不过另一方面来说也是无可逃避地确实反映日本的文化现状吧,总之只是一本绘画书啦,use your own judgement。大约花了一个月临摹了一下,不知道收获多少呢。

《Draw People Every Day》,作者是 Kagan McLeod。看标题以为是介绍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画速写的书,但实际是介绍在可控场景下作画,即使是现场作画也是模特 5 ~ 20 分钟摆拍的情况。和其他讲画人的书不太一样的是,这本书几乎没有讲任何人体、人脸的结构、比例,观察和简化的方法等等,而是着重在使用线(粗细变化比较明显的毛笔)、不同层次的阴、以及颜色来画人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各种媒介的特点来为画增加独特的趣味和艺术性。所以总体来讲可能不太适合初学者。不过里面的大部分画我都挺喜欢的,感觉可以作为“有计划的下笔”临摹练习用,我自己在 sketch 时多余的线太多,看起来很脏,大概就是不过脑先下笔这种缺乏耐心的画法造成的吧,真正好看的画虽然看起来好像是随便画几笔,但是其实每一笔都是仔细考虑和计划之后才画的,没有任何多余的一笔。希望什么时候我也能这样干净利落地画画。但是其实这本书里的这种画风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还挺麻烦的,至少需要干、湿两种 brush pen,以及深浅不同灰度,我平时那种偷懒的“一支笔”流感觉很难画出这样的效果来。

《Anders Zorn - Sweden’s Master Painter》。Zorn (1860-1920) 是瑞典的绘画大师,他的风格和美国的 John Singer Sargen 以及西班牙的 Joaquín Sorolla 比较接近并经常被拿来做比较,当然三个都是我非常喜欢的画家,和印象派的浮光掠影的“印象”不同的是它们的用色有一种更克制的真实感,并且很多时候都能以非常松散的笔画完全不用细节就能把 subject 表现出来。Zorn 有一幅自画像炫耀了一下他的作画方式:调色板上只有三四种颜料,以此来表达画中各种不同的颜色,实现高度的和谐性,现在这种作画方法经常被叫做 Zorn Limited Palette,但我想应该很多画家都知道并且实际在使用类似的方法,而且更早期的画家可能能用的颜料的选择也不多。反倒是现在 digital 绘画的年代,数百万种颜色可选的情况下,如何避免画出太辣眼睛的画来,也许倒要好好地像过去的画家们学习一下了。

这是一本 Zorn 的作品集,前面也有一些文字介绍了他的生平,如何与艺术结缘,去法国发展,后来有在美国发展等等,本来我奉行“作品是作品,作者是作者”的原著,对艺术家生平这种话题是不太敢兴趣,不过从中可以侧面看到一些当时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倒是蛮有意思的,似乎混社交圈是想要成功(包括名气方面和经济方面)的必要途径,而画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似乎还是由此而得来的肖像画的 commission。在这种情况下要成为成功的艺术家真是除了艺术方面的成就之外,还需要太多其它方面的因素了,相比起来现在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的作品和爱好,真是对个人超级友好的年代。PS:Zorn 在美国的一个有力支持者是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在 Boston 有一个她的博物馆,就在 Museum of Fine Arts 旁边,我上学的时候去过好多次。

此外书里还讲了一下他对于蚀刻的爱好——说实话我觉得 Zorn 的蚀刻作品看起来乱糟糟的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不过那个时候跟现在比起来艺术家们能用的媒介真是好少呀。

《Guweiz - The Art of Gu Zheng Wei》是 Instagram 上很喜欢的一个 artist guweiz 的画集,虽然有一些艺术成长经历和一些感言及杂谈,以及比较少的几个项目的步骤图,但是主要还是画册啦。所有的画都在网上可以看到,买画册算是简单支持一下。其实像这样无论是色调还是主题风格都比较单一的,特别是作为画册放在一起集中看还挺容易审美疲劳的(在书店曾经看到过不少这样的例子,刚翻看惊艳不已,但是多翻翻就比较失去兴趣了),不过 Guweiz 的画册算是同类作品中比较不腻的了。

guweiz 在 Instagram 的一些作品的例子。

《Cozy Days - The Art of Iraville》是 Instagram 上一个叫 Iraville 的画师的画集,比较精细的水彩画,设计感很强,圆圆的树,歪歪的房子,有点像童书上的风格,但是又没有那么幼稚的感觉。除了画集和一点自己的艺术经历之外,里面比较有意思的内容可能还是几个 DIY 教程了,除了 sketchbook 之外,连水彩颜料的制作方法都演示了。

《Fill Your Oil Paintings with Light & Color》,作者是 Kevin Macpherson。是一本介绍油画技法中光和颜色的书,内容还不错,但是如果和其他同类书比起来的话也并没有特别出彩之处。和其他许多关于光和颜色的从 Hue、Saturation 和 Value 的角度来分解的观点不同的是,本书作者坚持颜色就是颜色,不应该分开对待,因为如果你选对了颜色,那么 HSV 自然也都是对的了——话虽然是没错,而且 HSV 分解也并不就是完美的,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可能还是更容易入手吧。在书里看到的一些比较有用的 tip 一个是随时记住 plane 改变一定对应着颜色改变,反之亦然;另一个是书中建议找一些杂志报纸上的图和照片,直接在上面涂涂画画来做 value 和 shape 简化,感觉是一个很不错的练习,而且现在 digital painting 做这样的练习更方便了。

接下来介绍一个侦探小说系列,一共有四册,来自 Ellery Queen ——但这其实两个作者共同使用的笔名,同时也是他们写的(另一系列)推理小说中的名侦探的名字。这个系列我只看了前面两本。

《X 的悲剧》属于典型的公平推理(或者叫本格推理)小说,侦探和读者拥有同样的线索,对于喜欢自己思考解谜的人来说可能会很刺激,但是对其他读者来说除了末尾解谜的一瞬间很爽快以外,前面的故事展开充满了各种有关或者无关的细节和线索,会觉得杂乱无章甚至有点无趣。此外本书的男主比较奇怪,一开始就搞清楚了杀人凶手,却完全不跟警方透露,让警方自己胡乱调查,却又号称不是为了故弄玄虚或者不信任警方,有点难以理解。

《Y 的悲剧》比第一本好看,不过“公平推理”这种叙述手法虽然可能更接近现实中探案的过程,并且最后线索串起来的时候会有原来如此的感觉,但是叙述线拉得太长还是有点考验读者的耐性的,特别是连续读同风格的系列故事,还是有点容易审美疲劳的。

最后是一些杂书,粗略地按照我自己的喜好排序。

《Genius Makers: The Mavericks Who Brought AI to Google, Facebook, and the World》,作者是 Cade Metz。最近刚出的一本书,介绍了深度学习(到 2019 年左右)的发展史,虽然以各种技术进展和突破为话题,但是其实主要是各种 researcher 与 deep learning 相关的八卦和故事。看到这么多熟悉的名字和各种搞笑的轶事还是蛮好玩的,不过作者是在采访了几百人之后整合出来的这么一个故事线,大概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人们会有一些避讳或者委婉或者疏漏甚至遗忘之类的,有个别事情在知道内情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描述不一定准确,而且作者也加了一些有点奇怪的自己的观点,例如把 AlphaGo 去中国比赛比作乒乓球外交之类的。总之作为八卦趣闻看还是蛮不错的。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作者是 Jane Jacob。这本书标题很吸引人,特别是到美国来见到这里大城市等价于脏乱差的诡异状况之后,尤其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有点意外的是这本书原来早在 1961 年就出版了,并且其实是在美国城市规划方面非常有影响力的一本书(意外之处在于:美国的城市今天居然还是这么乱糟糟)。

书里对一些之前的城市规划方法和“伪科学”进行了大量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这里就比较微妙了,因为城市规划的东西不像数学理论可以严格证明,也不像其他学科那么可以比较容易做实验来验证,结果有可能是一家之辞,你指出了别人的方案的各种问题,那么怎么保证你自已的方案没有潜在问题呢?也许只有等时间来验证了。

作者的方法论是把城市看做一个“有机体”,去研究它内在的运作方式,从而得到正确的规划方法。具体来说,一个城市(city)绝不是一个大号的 town。而 city 的基本性质是大部分人都是陌生人,人们的生活并不是(像 town 那样)基于地域近邻这样的关系建立起来,相反,通常邻里关系并不会特别亲密(相比于 Town 里每家的事情每家都知道的情况,个人隐私也是城市生活的重要一环)。城市生活的基本组织方式是“社区”,一个基本的例子是,在同一个地方工作的人组成一个社区,比如一起工作的“同事”社区,或者由不同兴趣、需求和机会而聚集起来的社区(音乐厅、酒吧、博物馆、各地美食和餐馆之类)。城市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以一种有效的形式把大量有不同兴趣和特长的人聚集起来,让个体有更多的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的同时让城市整体成为一个高效的分工协作的社会体系,这个多元化的体系让城市得以繁荣和发展。

我感觉作者对城市的刻画还是挺入味的,至少似乎一下子让我自己思路更加清晰了一些:为什么我自己这样一个不喜欢 social 的人却讨厌大农村而喜欢城市的生活。抛开城市里诸如噪音之类的客观负面因素的话,这种周围都是陌生人、隐私得到尊重的脱离感其实正是我所追求的,同时还有不同兴趣的社区聚集形成的团体和场所,又让生活更加丰富——这两者原来是不矛盾的啊。作者在书里提到在多元化的城市里生活有点接近于旅行的效果。

回到城市规划的话题上,作者基于她的方法论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观点,比如城市的特点是在足够多的多元化的人群聚集的情况下形成的,所以尝试把城市按照近郊(suburb)的稀疏方式来建设是不行的,亦或者按功能区块归类(比如办公区、经济房区等等)也是不行的,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的 downtown,中文里翻译为“市中心”、“闹市区”之类的,但是在美国许多城市的 downtown 反而是最乱的区域,刚来美国的时候我对这个事情非常困惑,以为是在用词和翻译上的差异,后来意识到其实词也确实是原本的意思:城市里最繁华的区域,但是在美国很多这样的区域最后逐渐发展成了最脏乱的区域,书里的一种解释就是多元化的丧失:区域的成功吸引了大量公司,最后 downtown 发展成了单一的办公区域,于是除了早上上班下午下班以及中午休息之外整个区域都处于无人状态,导致餐饮、商店之类的逐渐搬走,区域更加荒芜化,最终走向 homeless 甚至流氓帮派的聚集地。

多元化和人群密度在各个层次上都是极其重要的,从城市整体到城区到最小的街道单位。例如从街道的角度来说,如果从城市是人的聚集而形成的角度来看,街道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应该是人,而街道保持“健康”或者“安全”的基本手段是让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人在里面(而不能靠警察巡逻或者是加装更明亮的路灯之类的),单这一条就涉及到城市规划的各方面,例如街道的建设(sidewalk 的重要性)、街区 block 的大小和连通性(创造更多 random walk 的机会,避免无人街的形成)、局部区域的多元化(保证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人会自发地使用街道)、区域之间的连通性(例如高速路穿过城市造成区域隔离是典型的反例)等等。

作者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不过几乎没有涉及到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城市的例子和分析,因为仔细回想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在许多城市里长期生活的体验和经历(读书时受到象牙塔的保护,旅行时得到的见闻也很片面),所以有点好奇究竟是美国的城市这么怪胎还是其实世界各地都差不多,但书名说了是讲美国,所以也无可厚非。不过虽然书的年代还挺久远的,但里面的一些负面例子似乎今天也还是一样(如果没有更糟糕的话),可见城市规划是一个复杂的事情,理论正确与否难以验证,即使有正确的理论,想要具体实施,去改变一些已经形成的发展趋势也是无比困难的。2016 年有拍过一个纪录片叫做 Citizen Jane: Battle for the City,提供了一些书出版以来的状况,不过纪录片本身也是更侧重讲 Jane(本书作者)的生平,所以也是比较一边倒的口吻,而且似乎并没有把 Jane 的思想讲清楚(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吧)。

这本书其实内容非常多,除了前面的方法论之外,后面许多章节还有很多具体的观点,例如贫民窟问题、交通问题等等,不过这些东西比较细碎,特别是难以验证,就让我兴趣不是那么大,也觉得有点冗长了。

《The Chinese Must Go》,作者是 Beth Lew-Williams。讲述了19世纪末美国排华进程。当时中国还是清政府,西方殖民主义扩张打开国门,华工开始去美国寻找机会,当时华人还留辫子,被称为“Coolie(苦力)”,贴上各种标签受到排挤,感觉跟今天大家看待来美打工的“墨墨”时的各种刻板印象也是如出一辙。后来底层白人不满意工作机会被抢,而上层人士出于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的考虑又不想完全驱逐华人,于是出台了限制华人但是实际上难以真正执行的法案,这个中间过程逐渐发展为mob直接对华人进行暴力驱逐甚至屠杀,以及最终的排华法案。作者结合大量数据和调查对前因后果做了许多分析,其中各个阶层的人的行为虽然各自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最终都是利益二字,劳工的工作机会,驱逐运动组织者的政治抱负,资本家对贸易和资源的诉求,政治家的选举压力等。当今的大国外交和角力,又何尝不是如此。

《冬日漫游》,作者 Edwin Way Teale 是 20 世纪一位美国的博物学家 (naturalist)。作者(于上世纪 60 年代)在冬日驾车横穿美国的一路故事和见闻,是春夏秋冬四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是行游记也是散文集,山川河流植物动物昆虫人文历史气候地理,似乎能渐渐感受到那个年代所谓的“博物学家”们的可爱心灵。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作者对于生态保护很关心,但是如前言里说的,作者的文字从未变成“环境写作”,只是平静地把这个大自然毫无修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Meanwhile in San Francisco - The City in Its Own Words》,作者是 Wendy MacNaughton。这是一本 sketchbook 画册,内容如题,作者在旧金山一些不同的地方画了许多不同的人,并对一些人进行了简单采访以他们的话来讲述旧金山这个贫富差距巨大人员构成极其复杂的城市的故事。形式很不错,不过内容太少太稀疏,对旧金山熟悉的人可能会找到许多共鸣点,但是对于外人来说要靠这个了解旧金山的话感觉有点不太可能,甚至可能会形成一些奇怪的误解和刻板印象。最后里面的 sketch 线条乱糟糟的还有一些结构严重走形了,但是整体看着很舒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者 tone 和 color 选得非常好的缘故。

《Kotlin Programming - The Big Nerd Ranch Guide》。Kotlin 快速入门书,简单看了一下,虽然 coroutine 之类的基本没有讲,但是总体覆盖还是比较全面。感觉 Kotlin 受限于 JVM 和兼容性方面的考虑,有一些地方设计得有点别扭,但是相比于从头设计一个非常干净的语言而没人用,在保证兼容性的情况下利用 JVM 已有的生态系统起飞也许实际上来说是个很好的决定。

《Envisioning Information》,作者是 Edward R. Tufte。一点点有用的信息加上很多很多美美的图例。Tufte 的书虽然上个世纪 90 年代出版的东西放在现在计算机排版的年代依旧精美绝伦,但是由于技术更新导致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可能还是他更近期出版的书会更好一些。

《万水千山走遍》,作者三毛。很小的时候看过,只对书名和作者名留下了印象,现在来看当时应该是没看懂的。主要是三毛在南美的一段游历经历,与其说是游记,归到散文也许更合适,虽然文字也写风土人情,但是读起来看到的更多是一种情绪和心境,如果作为当地文化风貌甚至旅行参考会发现 bias 太严重了,也许因为三毛本身心里装了很多东西,而且也没有尝试要做任何客观的描述吧。三毛是洒脱的,同时又非常“社恐”,她到每个地点极不情愿地去联络当地接待人员的那种心情真是有无比共鸣,但是她那么痴狂,有时到了近乎疯疯癫癫神神叨叨的地步,却让人觉得非常遥远。

《History of the World Map by Map》。非常精美的咖啡读物,从人类起源开始到近代的各种时代和事件的世界地图展示,制作和版面设计都非常精美,内容本身似乎没有经过特别专门的考究,可能不一定是最新最精确的内容展示,甚至可能有错漏,当然主要原因估计是这本书本身内容过于广泛,要做到各方面都完美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而且每一页的地图展示的内容密度非常大,配图旁边的那一点文字量根本讲不清楚,没法像读书一样读。所以作为翻看用的画册来说却是颜值高就是最重要的了!在看其他历史相关的材料的时候找到相应的页作为一个视觉参考也许也不错。

《民主的细节》,作者刘瑜。本书是作者在美国求学旅居时对美国政治和社会体制的一些个人见闻和轶事的合集,涉及范围比较广泛,有不少其实是相当有意思的议题,但相比于“细节”感觉更像“闲聊”。每一篇文章都比较短,基本上是点到为止,有时甚至是看起来正要认真讨论结果戛然而止。而且全书组织也很松散,有点像在看一个留学生的个人博客或者日记,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对所有新奇的东西兴趣盎然,去做一些思考和对比并认真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但是把这样的一系列文章直接装订起来当做书来读就有点寡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