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种感觉今年读的书比较少,所以一直没有整理书单,不过大半年过去了好像也堆积了不少书目。首先介绍几个有趣的“故事书”吧。
《The Spy and the Traitor》讲了一个冷战期间苏联和英国的双面间谍的真实故事,和电影、小说里的特工故事相比虽然格局的复杂度、各种间谍、反间谍活动的技术、工具、手段等都没有特别高端华丽,但反过来也显得更加真实(毕竟是真实历史),而且故事展开还是有许多非常紧张和戏剧化的部分的,有一些紧张的桥段也是让人大气不敢喘一口,特别是与全书开头呼应的那一次超复杂行动,同时也让人感叹再厉害的人也会犯各种低级错误(敌对双方都是一样),真正的历史大概许多都是运气和巧合留下的笔墨。
《Alone》是法国漫画家 Christophe Chabouté 的知名作品,完美的运镜,眼前的黑白定格画面仿佛会自己动起来,甚至还能自动脑补出配音,而且全书只有寥寥无几的台词和对白,绝大部分都只是纯画面,却生动形象地讲完了一个绝望、幽默与暖心的故事。阅读过程像是在看一部电影,又更像是在看一位对自己的想象力和视觉表现力都充满自信的大师的炫技表演。
《折れた竜骨》上下两册。中世纪加魔法背景下的悬疑小说,上册有点慢热,前面花了很多时间来介绍登场人物,优点是人物描写比较细腻丰满,缺点在于故事虽然还算有趣,但是作为悬疑小说的话紧张感略显不足。
不过与上册的慢热相比,下册故事展开之后,节奏一下子快了起来,情节张力有了之后也就更加好看了。悬疑方面算是经典推理小说的框架,前面埋下很多伏笔和线索,最后的解谜过程再把它们都串联起来得到事情的真相。可能不少读者很早就能猜到凶手,当然嫌疑犯只有八人,所以瞎猜其实也有超过百分之十的概率猜对,而且猜中凶手和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楚这两件事还是差别很大的。米澤穂信把推理融入到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中世纪的时代背景及文化的描绘之中,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点,同时我也很喜欢他笔下塑造出来的各种人物,例如这里的女主和《冰菓》里有一些类似:虽然没有高强的武义可以击退敌人,也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可以解开谜团,但仍然在时代以及角色等各方面的限制下去做出自己的努力,并在事件的解决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尼罗河上的惨案》,阿加莎的代表作之一。很好看,人物比较多且戏份都很足,而且不同场合下会用名或姓来称呼,再加上是中文译名简直是雪上加霜,刚开始的时候完全搞不清谁是谁,不过慢慢地进入状态就好了,虽然除了最主要的角色人名依旧糊里糊涂地对不上号,但是很容易知道谁是谁,因为人物形象鲜活,每个人说话和行为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也各自不同,提供了非常多的上下文信息让我们搞清楚状况,我想这应该是好看小说的必要条件了。
接下来介绍几本 non-fiction,前面三本都是跟生命相关的科学、科普类读物。
《Immune: A Journey into the Mysterious System That Keeps You Alive》,作者是学 infographics 的,也是著名 Youtube 科普博主,虽然不是免疫学方面的专家,但是看起来是做了许多功课,而且以非常清晰友好的方式介绍了免疫系统的主要防御手段。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耳目一新,作者很擅长用一些形象的比方,例如如果你的细胞是像人那么大,那么细菌细胞大概像一个兔子那么大,再在这个比例尺下将你的皮肤的表面积与地球上大陆板块的面积对比起来,让人很容易留下印象。
当然前几章反复用类似的比喻很快就让人觉得烦腻了,好在后面的内容讲了许多我以前不知道的免疫系统的精妙运作方式,非常有趣,特别是对抗病毒入侵的系统,由于抗体匹配等都只能在细胞外进行,所以对隐藏在细胞内的病毒收效甚微,于是我们有一个机制让细胞打开一些展示窗口,给免疫系统看自己内部正在生产的一些蛋白质的部分,这样免疫系统就能看出来这个细胞是正常还是被感染甚至是癌变了。但是有些病毒特别厉害,进化出了能够关闭细胞的展示窗口的机制,结果我们的免疫系统给出了一个逻辑上无法击破的体系:所有没有展示窗口的细胞全部当作坏细胞处死。这样除非病毒能关闭真实窗口的同时完美伪造一些假窗口,否则很难不被发现,当然更直接的应对方式可能是直接针对免疫细胞进行入侵。
总之敌我双方都是超级复杂,从残酷的正面冲突到狡诈的隐密渗透,完全不输人类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军事冲突。但只要我们还存在于整个生态系统之中,免疫系统与病原体之间的战争也许永远也无法分出胜负,实际上现在我们的免疫系统已经进化到有足够力量能在几分钟内杀死宿主的可能性,虽然系统内部有多重验证机制避免出问题,但也还是会出现过敏反应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严重系统故障。同时由于病原体特别是病毒都是直接利用宿主细胞的基本系统来运作的,敌于我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除非我们所追求的是自我毁灭之路,否则大概只能谋求共存与平衡了。
书里还提到一点:所有号称“提升免疫力”的药品、食物啥的都是营销手段,因为免疫系统强大固然重要,但保持平衡稳定更重要,毕竟免疫系统过强失控就会导致过敏、自免疫疾病等各种问题,最严重的情况下我们的免疫系统可以在十几分钟之内搞死我们,所以免疫系统里才会有各种多重验证机制尽量减少出错失控的概率。这一点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但是仔细一想确实很有道理。当然也不能一杆子打死,例如免疫系统的运作需要产生和杀死大量细胞,所以及时补充生产新细胞的营养物质和维生素之类的还是会有所帮助得,只是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提升”免疫力罢了。
《The Cell: A Visual Tour of the Building Block of Life》,是一本关于细胞方方面面的基础介绍,从细胞内部的各种基本结构和组织一直讲到多细胞生物的组织构成方式,虽然没有讲得特别深入(那估计需要比这个厚得多的课本)但是非常多的图,而且大部分图其实是各种类型的显微镜拍摄的真实照片,作为参考或者是休闲(咖啡)读物感觉都不错。
《When Brains Dream: Exploring the science and mystery of sleep》,是由两位相关领域教授写的关于梦的研究的书,总结了到目前为止关于梦的各种研究观点和结果,特别对弗洛伊德进行了各种批判。近代研究更加注重科学性,特别是在发现“快速眼动期(REM)”睡眠之后,研究者们开始使用了比较严格的统计学实验设计,与心理学、认知科学的成果相结合,并使用神经科学里用的对脑活动进行观测的仪器和分析方法,但是归根到底除了少数情况外,梦还是一个无法从外部观测的主观体验,大部分的研究依然必须以做梦的人自己回想并记录下来的梦的内容为基准,不仅导致“测量”结果有大量噪音,而且也使得统计实验规模受到严重限制。总体来讲,虽然作者在书里提出了他们自己的 NEXTUP 理论,但是关于梦的研究和理解大概还只能算刚刚起步。
包括许多最基本的问题目前都还没有定论。例如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这个问题和我们为什么会睡觉还并不一样,关于后者目前基本上已经没有争议地被认为是生物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因为生物经过这么长的进化依然保持着这个活动,但是睡觉和做梦并不是完全等价的。我们在睡觉的时候生动地体验到梦境这件事究竟是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吗?亦或者只是某些睡眠过程中的生理活动带来的诸如幻觉一样的副作用?说到底到底什么是做梦这个定义本身也没有完全达成一致,做梦和我们清醒时的想象一样吗?做梦需要有自我意识吗?植物人会做梦吗?狗会做梦吗?从外部观察到的人快速眼动、说梦话或者狗在睡觉时嚎叫、动腿和他们自己主观意识体验到梦境是相互对应的吗?等等。
两位作者自己的理论认为做梦是有具体的意义的,不同阶段的梦其作用也不尽相同,大致来讲,做梦的目的是从已知的信息中挖掘新的知识,具体做法是通过荷尔蒙调控来让大脑忽略白天清醒时使用的强关联关系,而着重去探索弱关联性,这导致我们梦境经常会把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杂糅在一起,作者在第八章通过一个巧妙的基于认知科学里发现的 Semantic Priming 的实验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此外作者认为这里的“知识发现”并不是为了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而主要是探索和评估我们自身在应对各种不同情形时的反应(包括情绪上和生理上,但是肌肉控制被阻断,所以身体行为方面的反应只存在于想象中),所以梦境通常比较情绪化,并且以生动的场景呈现,并让我们“有意识”地去体验,但同时梦境的具体内容和结果通常都不需要被记住更不需要被解析,所以醒来后会迅速遗忘。并且由于逻辑思维和 episodic memory 相关的模块被抑制,所以生动的梦境中通常逻辑比较混乱,而且通常不会包含记忆中某件事情的完整经过,而是将一些记忆碎片通过我们对世界的整体认知(Semantic Memory)拼凑出一个故事来。至于这样的弱关联性知识探索和反应试验有什么用呢?或许对解决具体问题比较少有直接帮助,但是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灵感,并且在情绪调控方面也可能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 PTSD 患者的梦境都和普通人很不同,可能是有正向或者反向的因果关系)。
不过这也只是作者的理论,感觉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其理论本身也还属于比较模糊的状态。感觉关于梦的研究主要难点还是在于太依赖于无法从外部测量的主观感知了。不过在书的后面部分讲了关于 Lucid Dream,也就是“清醒梦”相关的研究时提到在某些情况下正在做清醒梦的人能和外部研究人员进行单向或者双向交流。“清醒梦”是指我们能意识到自己在做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梦的进展的情况,据说经过(大量)训练之后大部分人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做到清醒梦,市面上好像也有很多书籍、教程甚至设备号称可以帮助大家实现清醒梦,不过这里重要的点在于研究人员发现可以事先与做梦者商量好在清醒梦中要做某件具体的事情,并定好一个特定的眼动顺序,用来“通知”研究人员自己现在即将要(在梦里)做这件事以及做完了这件事。结果表明做梦者能够完整完成该协议(并且脑电波等仪器测量显示做梦者确实是在睡觉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清醒梦时实际存在的,但更重要的是它能让研究者与做梦者进行一定的交互,后来还有研究表明研究人员用手电筒照做梦者的眼睛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反向交互。听起来非常原始,但是感觉是非常难得的能直接“探测”梦境的交流通道。
最后,作者提到刚入睡阶段各种事情涌现到脑海中的现象有可能是大脑正在筛选和标记目前各种大的小的让我们在意的事情以供睡着后梦境处理,作者认为现代社会失眠严重的一个原因是社会整体焦虑程度的上升,但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白天醒着的时候如果进入放空或者走神,大脑进入 Default Mode Network 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做类似的处理,但是随着随身听、智能手机、社交网络等逐渐蚕食我们生活中的零碎放空时间,导致所有的这些筛选工作不得不全部被放到入睡时去完成。当然这充其量只是作者的一个猜想,但作为帮助自己降低改善手机瘾的一个理由应该还是不错的。😃
《幸福的建筑》,算是一本有统一主题的散文集,探讨了建筑如何影响身处其中的我们的体验与感想(是什么样的因素决定了“幸福”或者“不幸“),围绕这个话题从许多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思考,内容宽泛庞杂,比较难总结清楚,不过书中有许多插图说明,文字也很优美,所以比较耐读。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如果你沿着城市的街道溜达的时候,抬头看到一幢丑陋的混凝土建筑时曾忍不住惊异:”他们为什么要造这么个玩意儿出来?!“,那么这本书正是为你而写的。
《男鹿和雄画集 II》。男鹿和雄从《龙猫》开始在吉卜力各种作品中担任美术监督、背景作画等角色,这本画集主要包括了《幽灵公主》、《平成狸合战》两部作品的背景画原画展示,并有技法、表现等的分析和讲解,以及一些访谈。里面的插图自然都是美不胜收,而且还能看到背景图是如何被用到动画场景中的。文字部分除了男鹿和雄个人的创作手法技巧等,还能读到动画制作行业(特别是背景绘制相关)的一些知识以及吉卜力工作室的一些趣事。
看了这个书之后再去看吉卜力的动画,会忍不住去注意背景是静止画面这件事,哈哈。我以前居然没有注意到过这件事,原本一直以为由于 3D 透视变化的原因很难通过简单的平移变换等直接复用静止背景图,而是需要每一帧都重复绘制,现在想想那样的话果然有点太过于不切实际了,不过反过来 camera work 如何能在数秒时间都是同一个静止背景的前提下做到不被观众发觉这一点,看来也是有很多技巧的啊。
《The Electric State》,是一本故事画册,画风大爱,主要是废土风格的末世美国场景,读了才发现原来不只是画,每一页有一小段文字,整个是一个故事,虽然文字量很少,但配上图将气氛营造得很好,让人逐渐去好奇这个小女孩与机器人一起穿越美国西部荒漠的目的是什么,故事结尾将这个谜底揭示出来的时候还有一点小感人。当然这本书的核心价值还是它的画非常美啦。
《水槽》也是一本画册,干净线稿加平涂的风格,配色很舒服,主题主要是(大部分不露脸的)中学女生以及拥挤舒适的小房间等。画册后面有几个作画过程详解,还有一点点个人介绍和访谈。
《Edgar Payne - The Scenic Journey》是 Edgar Payne 的生平介绍和油画集。Edgar 的画风粗旷大气,集中描绘了美国西部(加州)和西南部(大峡谷附近)的山脉和海岸。虽然他也去欧洲游历过几次画了很多画,但是他的画里明显能看出那种“美国味”的对大自然的近乎神性的崇尚,偏好未经修饰、未被人类文明所侵蚀过的最原始的荒野风貌,不过他的画里虽然出现人物,但是在山脉里骑行的印第安人们似乎被当做“原始大自然”的一部分经常被刻画出来。
Edgar 的画色彩丰富,但是他不愿被当作印象派,并相当反对那种以色彩为中心而牺牲场景的客观性的做法,认为艺术性的构图、平衡和创作固然重要,但必须要基于客观写实的光影关系之上。事实上,在艺术风格迅速变迁的年代,他的粗旷风格在各种现代和抽象主义的热潮下逐渐变得不再“前卫”,不过他一直坚持自己的艺术信念,在各种场合反对放弃写实的各种现代主义,并写了一本《Composition of Outdoor Painting》来向下一代艺术家们传达写实风格的技法和重要性。
Edgar 没有经历过正规的艺术教育,完全是自学成才。他的生平故事也很美国,出生于密苏里一个农场,不想继承家业逃出去画画还被抓回来学习木工……
《奥列佛风景建筑速写》介绍了建筑和城市风景速写,黑白钢笔、铅笔速写和带色彩的速写都有讲到,讲解内容没有特别系统和详细,但是示例非常多,并且大部分都很好看,线条方面感觉达到了表意和精确之间比较合适的平衡点,如何选择舍弃哪些不重要的细节以节省时间是速写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感觉以后想要做旅行速写的话掌握这样的技巧会很重要;另外用色方面也比较自信大胆,有一些咋一看大红大绿的配色居然被调和得没有让人觉得突兀。大致临摹了一遍,感觉收获还是蛮多的。
《Beginner’s Guide to Creating Portraits》是 yet another 讲人像绘画的书,基本知识其他类似的书里也都有,要说比较独特的地方的话大概是由许多内容是电子绘画媒介的,而且有多位有各自独特风格的画师对自己的技法做了一些介绍。
《Framed Drawing Techniques》包含了圆珠笔、铅笔和 digital 几种情况下的 drawing 技巧和基础讲解,整体感觉有点零散,视觉 impact 也没有 Framed 系列之前的那几本书那么强烈,不过其中有一些信息还是不错的。
《Programming Rust》似乎是今年目前为止看完的唯一一本编程技术类图书,这本比《The Rust Programming Language》要更进阶一些,内容组织方式也比简单罗列所有语言特性稍微更有趣一点,对于已经有其他编程经验的读者更友好一些。
《Pain: The Science of Suffering》是一本关于“疼痛”的书,作者是此方面的专家,话题独特有趣,主要的问题感觉是组织很散乱,而且前面介绍过去对于疼痛的非科学认知的部分可以简化一下或者放到后面。当然即使到今天大部分人甚至是医生对疼痛的认知都是非常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相关的研究也没有得到充足的资源,进展比较缓慢,因为大众的普遍认知是“疼痛”只是一种感知,医学研究应该更侧重在疾病根源上。作者在书里给出了不少例子和研究表明许多疼痛并没有能明确找到的病因(有些医生因此甚至会认为病人是假装的“无病呻吟”),并反驳了疼痛是细胞或组织受损等的被动反应的观点。书中的观点认为,疼痛的作用有点类似于饥饿或者口渴,是提醒我们要对某些受损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通常这表示等待它自己恢复或者接受医治,重要的是主观意识明显地参与进来,例如为了避免我们继续使用扭伤的关节,该部位以及周围区域的痛感都会被调节得非常敏锐,书里还有许多战争或者事故中受到巨大伤害(例如某个肢体整个受损)但由于当事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脱险上,当时完全不会感觉到任何疼痛,许多时候直到第二天才开始有痛觉感应。同样战争后遗症中场景的案例是幻肢痛,就是被截肢已经不存在的部位出现长期、难以忍受的疼痛,通常证明大脑的主动调控很多时候比客观的病症或者伤害会对痛觉产生更大的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并没有在大脑中找到某一个集中的“疼痛调控”区域,疼痛似乎并不是某一种单一的信号或者现象,并且显然我们的高级认知机能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各种试验都表明止痛药的安慰剂效果显著,并且会随着病人自己的期望和信心不同而不同,例如由专家医生操作的(没有实际用处的)仪器的效果显著大于让病人自己操作的效果;还有一个例子是给两组病人都服用一半止痛剂一半安慰剂,但是 A 组前期服用止痛剂,B 组前期服用安慰剂,A 组在后期换成安慰剂之后还能有持续的止痛效果,整体比 B 组好。这里引用书末的一段总结:
Our understanding brains steadily combine all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from the outside world and within our own bodies with our personal and genetic histories. The outcomes are decisions of the tactics and strategies that could be appropriate to respond to the situation. We used the word pain as shorthand for one of these groupings of relevant response tactics and strategies. Pain is not just a sensation but, like hunger and thirst, is an awareness of an action plan to be rid of it.
总而言之疼痛的机制和原理的理解感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比较实际的角度来说,如何减轻或缓解病人的疼痛(特别是截肢患者、癌症晚期或者临终关怀等情况)也正在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作者在前言里提到他在写本书的时候正受到扩散癌症的折磨,我去 Wikipedia 查了一下发现作者在本书出版之后的第二年去世。
《5-Minute Sketching Architecture》介绍了 5 分钟超快城市风景素描速写方法,每一页都是单独的几个 tip 和对应的绘画示例。tip 看起来大部分都挺有道理感觉也挺有用的。不过速写示例虽然和 tip 比较相关,但并不是专门针对具体 tip 画的例子,所以许多 tip 感觉有种干巴巴的文本看过就忘记的感觉。而且感觉作者是不是太强调速度和时限,她大部分速写示例我看起来都不觉得好看,不过几乎每一页都同时有其他艺术家的相关速写示例,倒是其它的作品还时不时很好看,做到了简洁的写意——不过估计其他艺术家在画这些(看起来)简单的作品的时候都没有五分钟的时限就是了。我在想如果我能清楚地搞清楚每一页示例里好看的例子和不好看的例子之间差别的本质在哪里,是不是会对速写理解有非常大的进步,但是现在还做不到哈哈……
《房奴》介绍了美国次贷危机那一阵逐渐盛行的抵押贷款行业无视各种行业规范,进行系统性证据伪造和欺诈,强行对房屋进行止赎以及最无力的房奴们的抗争。书从三位敢于与整个系统抗争的视角出发展开来,前面很精彩,原本只是普通人的几个主角在发现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系统性欺诈行为,抵押贷款行业甚至都懒得去掩饰这些行为,因为即便是极少数的人选择抗争并且胜利了,它们只需要付一点赔款或者和解费用即可,然后继续违法犯罪。几位主角毅然决定牺牲家庭、睡眠、工作等去学习钻研相关法律法规、旁听法庭审判、整理证据、联系各方、组织抗议活动等等,看起来就是一个非常热血的故事。但是书到后半段就越来越复杂和混乱,牵涉到了各种各样的法案、官司、人物、机构……读者尚且看得晕头转向,当事人们大概就更加迷失吧,到最后热血逐渐消退,抗争也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与仪式,没有大快人心的幕后黑手落网,也没有决定性的胜利时刻,大概这才是真实吧。令人唏嘘的是书中提到直到今天那些明目张胆的文书和签名伪造行为依然随处可见。
作者选择从几个具体人物的视角出发以时间顺序来写这个故事,而不是系统整理调查报告的方式来做事实呈现,虽然让前面部分生动有趣,但是后面过于庞杂的展开就有点过于混乱了,此外也让本书的陈述有点过于偏向主观,甚至有种“赞同的就是好人,质疑的就是坏人”的调调,但是混乱的炒房和次级贷款大浪潮中又有多少是真正的清白之人。
《看不见的城市》,卡尔维诺的作品,想象力很丰富,但我一直偏好看叙述而不喜欢看描写,所以这种短篇场景描写集读起来几乎是左耳进右耳出……
《Software Engineering at Google: Lessons Learned from Programming Over Time》介绍了谷歌的软件工程体系,除了一些历史真实事件的例子之外读起来比较枯燥,大部份问题的主要原因都是 scale 太大,解决方案除了少数属于技术范畴之外,大部份其实是 policy 或者项目管理的角度。感觉可能给新入职员工比较 high level 地了解一下公司主要政策和系统有一定的帮助,除此之外可能就是作为“历史记录”而存在了——感觉对其他人来说不太有参考价值,首先需要建立这么大一个 scale 的软件工程体系的机会不多,而且真的到了有这样需求的情况,估计每个团队也都会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和限制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许多东西没法直接参考。最后,其实很多时候没有最优的方案,总是取舍,谷歌所采用的方案(例如单版本策略)也只是代表了谷歌所处的特定 constraints 下所能接受的取舍。
《Programming Differential Privacy》介绍了 Differential Privacy 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算法,以 Python 代码作为示例,不过由于所有 Privacy Guarantee 的证明都省略了,所以有些算法的由来感觉比较没头没脑的。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又译作《炼金术士》,非常有名的书,时常出现在各种榜单上,而且也不止一两次有人给我推荐过,不过我不太喜欢。混杂了一些人生哲理的神叨叨的故事,像在看圣经故事,读的时候有种很想吐槽“有话请直说”的感觉,觉得很奇怪,对比一下许多动漫其实也是奇幻故事下探讨一些人生哲理,比如《钢之炼金术师》感觉和本书由其对应,但是《钢炼》里关于“等价交换”的思想的传达感觉就很自然,差别难道在次元壁?仔细想想也许是讲道理的方式不同,动漫这些题材里常见的还是在做“探讨”,而本书虽然表达得很委婉,但却无法掩盖“说教”的态度。
《Beautiful Architecture: Leading Thinkers Reveal the Hidden Beauty in Software Design》介绍软件架构之美的书,有许多章节看起来挺抽象和枯燥的,除了大讲哲学与道理之外,有些比较具体的章节如果读者对该软件领域不是已经很熟悉的话,很多时候也不太清楚具体在讲些什么,毕竟一章的篇幅非常有限无法太深入,更何况“软件架构”本身是个非常虚幻的话题,特别是从“美”的角度来探讨,就更感玄乎了。我觉得主要的有趣的点可能在于看一些耳熟能详的软件系统(例如 Emacs、KDE)的设计和发展历史了。
《语言与沉默:论语言、文学与非人道》是一本杂文集,并没有特别统一的主题,中间有个别地方的论述和观点还比较有趣,但整体而言感觉和作者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例如“尽管有无穷的魅力和持久的美感,自然科学和数学科学很少给人以终极兴趣。我的意思是,它们几乎不能增加我们对人之可能性的知识与支配。相反,可以证明的是,荷马、莎士比亚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对于人类的洞见,超过了全部的神经学或统计学”,这里的“可以证明”不知是不是跟数学书里的“显然”是一个用法,再如“读了《安娜·卡列尼娜》或普鲁斯特的人,在心灵的深处,能不体验到新的虚弱或需求?”“读了卡夫卡的《变形记》,却依然能够无畏地面对镜中的自己,这样的读者,也许从字面上说,能够识文断字,但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不过是白丁而已。”书里大量旁征博引,难得这里有两本书我都读过,但对作者的评价完全无法引起任何共鸣,也许我就是作者所说的“根本意义上的白丁”。书中还有各种看起来很形象但是完全不知所云的词汇和描述,例如“这些使读者脆弱敏感的断裂性,混合成一种隐藏的逻辑,像隐藏着的磁铁上的铁锉刀”,让我见识到了理工和人文的思维方式之间的鸿沟之大。
看到很多好评就买了这一本不论是形式(无统一主题的短片杂文集)还是主题(文学批评)都不感冒的书来看,以后还是要多加注意。
《镜·双城》是沧月写的玄幻武侠小说系列。我只读了第一册《双城》,感觉人物形象单薄,咋一看天真浪漫冷艳高贵各种人都有,但是似乎不管大叔还是少女最后都会变成差不多口气和行为,而且所有人都有各种没有铺垫的迷之痴情或者忠诚,有种翻开一本少女漫发现所有人都是尖下巴的即视感。世界观设定还蛮大气的,但是剧情本身又主要都是扭捏打闹。对云荒异世界的生态也有一些描写,但是许多都是走马灯式的带过,并没有和故事本身结合起来,显得可有可无。
《不迷路,不东京》收录了作者徐瑾在东京访问期间的一些关于日本的一些见闻与感想,分为游记、日剧、日本作家三个部分。感觉文章比较散乱,有些内容通过很牵强的联系凑到一起。总之随便翻一翻还行,读起来确实让人又想去东京逛逛了。另外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这本书的文字读起来有种不是为了探讨问题本身而是为了写自己的感觉,与最近同期读的《幸福的建筑》对比起来感觉尤其明显,当然写自己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又写得比较顾虑,有种吃了米其林三星想要发个朋友圈分享,怕大家觉得自己在炫耀,但同时又怕说得太隐晦没人能看出来,反复权衡最后文字里充满了纠结的即视感。
如果基于 Disqus 的评论系统无法加载,可以使用下面基于 Github 的评论系统(需要使用 Github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