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不知不觉 2020 年已经开始进入夏季。年初的时候就经常看到大家惊叹今年魔幻开局,新年伊始就在世界各地发生了各种话题性事件,不过大部分人估计都没有想到接下去的几个月会演变出一个全球性的大灾害级别的事件吧。COVID-19 在国内疫情肆虐高峰过去之后开始迅速席卷全球,现在美国检测出的感染人数马上就要超过一百万,而全球总感染人数也即将突破三百万。世界各地的居家令给各种行业和阶层的人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然对于大自然和野生动物来说也许是个愉快的假期呢。
我自己非常幸运地在一个非常容易“在家办公”的行业,暂时没有失业的危险,也没有“家里有吵闹的小孩需要照顾”之类的情况,而且自己也是相对比较擅长宅家的类型,所以从日常生活上来讲并没有特别剧烈的变化。感觉最明显的一个是工作变累了(远程交流和合作通常更费力,而且少了通勤、楼间移动或者偶尔碰到同事闲扯之类的缓冲,一天工作下来几乎都没有什么自然的休息时间),另一个是时间的流逝似乎变快了——不知不觉一年已经过去了 1/3。突然想来列一下第一季度看过的书单,一方面可以给博客稍微增加一点烟火气,另一方面也避免每次一到年终,总结帖里就变得全是书评了。
先以几本和疫情相关的书开始好了。首先是加缪(1913-1960)的《鼠疫》,这是一本虚构小说,加缪于 1957 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我并没有看过他的其他著作,不知道这本书是否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本,但是诺奖获奖理由无疑是能原封不动地用来描述这部小说的。小说描述了一场鼠疫席卷一个位于阿尔及利亚西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的全过程。就整个事态发展的描述来讲,特别是结合当下疫情自己的所见所闻,会觉得简直是惊人的相似。不禁让人惊叹作者的想象力,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类似这样的一场灾难,如何能够如此细致地把故事展开来。当如除此之外本书更大的特点正如前面提到的:平静的陈述,没有悲天悯人也没有歌功颂德,但却饱含真挚和勇气。
第二本《血疫 : 埃博拉的故事》如其名是关于埃博拉病毒的故事,不过与《鼠疫》不同的是这并不是小说,而是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几起有记录在案的事件始末的一个 documentary。埃博拉病毒通过血液传染,似乎也能通过空气传播,现在还没有对人类进行全球大清洗一个原因是它致死率太高了(有些变种达到 90% 的致死率),所以宿主成功把病毒传播出去之前就挂掉了,另一个(也许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运气吧——或者说,时候未到。书中最开始讲述了非洲——似乎是病毒的发源地——的几起有据可查的爆发事件,只是可能病毒肯定有更多次在非洲肆虐屠灭了许多村落也并无人知晓吧。后半的篇幅详细描述了在美国华盛顿特区附近的一起病毒爆发事件。不得不说整本书看得心惊胆战,不仅是病毒残酷虐杀宿主的方式让人胆寒,更多的是看到病毒如何迅速在现代交通和社会网之下传播开来时的紧迫感,可能会遗漏和出错的地方真是太多了:意外、心理、社会、法律、政治、家庭等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到头来有没有出现大规模灾难真是一个运气问题。
到这里让我不禁很想把另一本原本没有什么特别关系的书放在一起讲:《Gut : The Inside Story of Our Body’s Most Underrated Organ》。这是一本既不可怕也不惊心动魄,反而很可爱的书。作者是德国一位肠道学博士生小姐姐,她妹妹(姐姐?)是一位设计师,为书做插图。全书以 💩 为主题开场,写作风格、插图各方面都非常可爱,对人类整个消化系统——从口腔到胃、肝脏、小肠、大肠等各个部分做了详细的介绍。消化系统是我们能源的总提供商,因此需要不断地与外界未知的险恶世界直接接触,是免疫战争的大前线,组成了人体超过一半的免疫系统。除了系统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和 maintainance 小贴士之外,还有许多以前不太知道的冷知识,比如亚洲蹲是比坐马桶更好的便便姿势,“gut feeling”也许真的是一个科学上合适的说法,等等。第三部分则主要介绍肠道菌群,人类的肠道菌群加起来重量可达两公斤,细菌的数量是在 100 trillion 的级别,比人类自己的细胞数量还要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平衡系统,其中有很多细菌是对人的消化、健康、免疫等各方面都有非常积极作用的,当然也会有“坏”的细菌乃至于寄生虫之类的。当然,书中还反复指出,我们现在其实对我们的肠胃整个系统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许多结论都还只是得到了初步的不严格的科学研究,还有更多的问题则完全没有被涉及到过。果然科学中的“未知”永远都远远多于“已知”啊。
在疫情相关的话题里提到这本书,除了因为消化系统是人类免疫系统的大前线之外,更大的原因是让人忍不住感叹的大自然的“因果轮回”。之前 BBC 拍过一个很不错的小纪录片,叫做 Our Secret Universe: The Hidden Life of the Cell,详细介绍了(某一种)病毒入侵人类细胞的机制,和人类免疫系统的层层防线,非常推荐。看完之后对于我们自己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和鲁棒性的惊叹之余,又不禁会感叹这个系统是不是有太多的漏洞和后门了?特别是作为码农背景的人来说,似乎会觉得设计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比如进入细胞膜时的)验证机制就可以有效地抵御病毒侵入了。对比一下,一方面是生物的世界,自然界中随机变异进化出来的一串 DNA / RNA、十几个基因就能编码出完美入侵层层免疫系统的病毒机制;但是在计算机软件的世界里,似乎充满了各种不兼容,不同的芯片体系结构,不同的操作系统,或者甚至只是不同版本的同一个库,都有可能会让程序无法正常运行起来,各种不兼容性正是软件维护中最费事费力的部分,也是软件在没有积极维护情况下会逐渐走向“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什么生物界会自然进化,而计算机软件则是自然灭亡?也许生物的进化和繁荣和“病毒能够轻易入侵我们的免疫系统”是来自于同一个根本原因。
虽然号称是地球的主宰,但是我们其实并没有办法直接利用太阳赏赐的能量,因为我们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我们生命中所必须的能量必须通过吃别的植物或者动物制作好的能量包来获取,这里回到《Guts》这本书,我们可以通过“吃掉对方”的方式来获取能量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和我们所吃掉的动物、植物的基本 building block 都是差不多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这种高度同源和一致性带来了更多的“后果”:某些动物或者植物里的某些成分可能刚好和我们生理机能里的某种激素、维生素或者其他东西差不多,但是由于摄入量过多,或者虽然“差不多”但是又有细微差别导致功能不一样之类的各种原因会导致我们身体机能异常,所以会“中毒”;但反过来这也同时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许多动植物的提取物来治疗各种身体异常和病症。不止是动植物,实际上整个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定义模糊的病毒)都具有高度同源性,比如《Guts》里有提到我们的消化系统里其实有很多有益的细菌在帮我们消化各种我们自己无法消化的东西,并且产生荷尔蒙平衡,影响我们的心情甚至决策之类的。
高度的同源性和兼容性似乎使得整个地球生态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不断发展和进化。到这里不禁想到了其实计算机领域里也经常能够见到这样的情况:比如 PC 打败各种厂商各自开发的互相不兼容的计算机逐渐崛起并成为主流平台的一大原因就是开放的标准和接口、平台。当然高度的同源性同时也有其缺点,就是过度的单一化会降低整个系统的健壮性,如果某个基本组件突然丧失功能性了,那么整个系统有可能会全线崩溃。想起之前在哪里看过的一本科幻,里面的一个外星生物吐槽地球上的生物怎么都“长得差不多”,刚开始有点不理解,现在想起来,虽然我们觉得地球上的生物大千世界,从蟋蟀到老虎,怎么能说差不多呢?但是也许只是我们自己身处其中,才能分辨出区别吧,也许对于其他智慧生物而言,我们都只是难以分辨的大分子碳链聚合生命体。就好像你看 BBC 纪录片,成千上万只企鹅挤在一起,肯定也觉得它们都差不多,但是如果你是群中的一只企鹅,肯定会觉得每个“人”都不一样呢。
另一本跟刚才讨论的话题有一点点相关的书是《Code : The Hidden Language of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前面讲到生物系统的同源性,所有生命体都通过核糖核酸控制蛋白质的表达的方式来运作,虽然对比起来计算机平台和体系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兼容性,但是实际上和最初的“计算机器”比起来已经是有各种质的飞跃的。最早期的计算机器通常针对某个具体的问题来设计,比如计算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机器的输入输出组件、内部电路结构等等全都针对这个问题来设计,如果要解决一个不同的问题,就需要完全重新设计另一个机器。到冯诺依曼开始造计算机的时候,存储程序计算机的概念慢慢成熟起来,这里一个质的突破是计算机不再是一个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机器,而是一个通用的指令执行器,换句话说,“程序”和“数据”得到同等对待,程序可以(像数据一样)通过 IO 传输给计算机,也可以(像数据一样)被存储在内存中进行读取甚至修改。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仍然是基于这样的基本冯诺依曼架构。不过其实图灵在设计他的图灵机理论模型的时候原本就是以 universal machine 的形式来设计的,一个 Universal Turing Machine 可以通过输入指令来模拟其他任何图灵机。在计算机编程普及的今天我们大概会觉得“存储程序”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并不值得称作“突破性进展”,也许这本书可以让你对它的重要性有一些更多的认识。
当然这是我作为 CS 专业的视角解读的结果,EE 相关专业的朋友纷纷表示这其实是一本《数字电路》主题的科普读物。总的来说本书从最底层的串联并联电路开始讲,构造继电器,逻辑门,再构建加法器、译码器、bit 内存,再到存储程序的概念,一直讲到最后的操作系统的概念,从硬件到软件在不需要任何预备知识的情况下讲解了计算机的概念以及如何从头到尾构造一个计算机。个人觉得虽然前面几章和后面几章有点零散,但是整体来说是非常有趣的一本书,特别是用电路构造逻辑门,一步一步地构造起一个完整的内存和 ALU、计数器之类的元件的内容,感觉刚好是属于自己所不知道的(本科 CS 的体系结构学到的最底层的元件就是 ALU,然而 ALU 内部是如何构造的并没有想象过)同时又是相关到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范畴,于是非常有吸引力。
不得不说看到中间都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突然都有点想自己去从头 build 一个计算机(哪怕是做软件模拟器)的冲动。而且看到摩尔定律,也真有点振奋人心, 以往不觉得特别厉害,但是意识到最早期的计算原件是用(机械)继电器、真空管之类元件构造起来,要做一个处理八位二进制加法的单元都需要无数这样的元件,而且每个元件都很大又很容易坏,在那样的情况下真的很难想象今天这种计算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样子。事实上计算机的构造基本原理一直都没有本质的变化,只是从继电器变成了晶体管让我们现在能制造尺寸和能耗更小、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的集成电路,但是似乎量变在某个时候引起了质变。
到这里好像突然有点理解为什么现在有许多人对于神经网络能做到越来越大越来越快这件事情也会激动异常了。我原本一直认为目前 AI 里的内容,如果不在算法和模型方面做根本上的改变,那么在一些特定领域做出突破性进展和改变肯定是可以期待的,但是离真正的人工智能还是差了几个跃迁,比如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用于交流和组织自己的思考的)语言算是一个跃迁,目前的算法如果不能做到类似的跃迁,那么在面对训练时的 sample complexity 之类的问题不久就会碰到瓶颈。但是回看计算机的发展史,不禁又让人觉得,光“量”的变化能够引发的可能性也是无穷无尽啊,也许真的可以好好期待一下神经网络在大和快到某个现在难以想象的数量级之后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呢!
另外这本书超级骗稿费嫌疑,有很多图示,明明一页以前刚 show 过,在下一页提到就又复制一遍,虽然看的时候确实方便了很多(不用来回翻),但是真是很浪费纸张呢!不过还是非常推荐买啦!
接下去介绍一些其他最近看过的书,总体还不错,大概都在四星左右。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 The Time-Tested Strategy for Successful Investing》
投资入门书(针对美国的情况),从 1973 年以来已经是第 12 次再版,算是有很多数据可以印证副标题里的 the time-tested strategy。作为一个金融外行,感觉里面讲的内容都很有道理,只给 4 星是因为讲得比较啰嗦,感觉核心思想其实比较简单:金融市场几乎约等于 random walk,想要 consistently beat the market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能够 beat 的只是少数人并且几乎主要是靠运气(或者违法的 insider information 之类的)。所以在考虑了交易 cost、时间成本、tax 等各种因素之后,普通人最合适的投资策略就是定期买并长期持有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这样的,跟着整个市场一起走来对抗通货膨胀。但是讲这些东西感觉花了超多的笔墨,而且不断地重复,感觉与其写这么大一本书反复强调这些内容,还不如花一点篇幅简要介绍一下书里提到的那些金融概念的定义,外行表示看到什么 Security、Bond、Mutual Fund、ETF、Index 之类的都是一愣一愣的。
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两个主要的市场模型。Firm Foundation 理论是指市场根据 intrinsic value 来浮动,如果高于 intrinsic value,价格会跌下来,反之则会涨上去。感觉很合理,不过感觉所谓 intrinsic value 几乎是无法准确估计的,所以是不太有啥用处的理论。第二个是 Castles in the air 理论,讲市场涨跌并不是依赖于 intrinsic value,而是取决于大家的心里价位,只要大家觉得还有人会出更高的价格,那么价格就会涨上去,这是所谓 behavior finance 的观点,当然也很合理,感觉市场里很多时候看似完全不合理的疯涨,包括次贷危机的时候,很多投资人其实并不是傻傻地不知道这个是完全不合理的,而是知道(或者预期)这样的不合理行为还会继续下去,所以即使离 intrinsic value 已经千差万别了,但是还是能赚到钱的,而且就像《大空投》里描写的那样,这种时候逆着大势按照“正确”的方式来,如果不是有足够的资金做缓冲的话,你有可能先输得血本无归。当然问题就是没有根基的疯涨通常都会有最终崩盘的时候,理论上来讲只要不被套到崩溃的那一个时间点就没事,不过要预测崩溃点基本上也是完全不可能的吧。书第一部分剩余的章节列举了从 16 世纪开始到现在的各种从疯涨到崩盘的事件。故事到是挺有趣的,主要 point 应该就是市场无法预测吧。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一下专业投资人们都是怎么搞的,一类(比较小众的)属于所谓的 technical analysis,基于 Castle in the air 理论,无视 intrinsic value 之类的东西,主要只看图表,根据历史走向来预测未来涨跌;第二类是 fundamental analysis,基于 firm foundation 理论,尝试用各种方法来估计 intrinsic value。总之两种都不是特别有效。
第三部分介绍了一些比较新发展出来的工具或理论,有一些还是比较合理的,比如 modern portfolio 理论,如果把回报的 variance 当作投资的 risk 的话,那么选择期望回报相等,但是多种比较多样化的投资方式会降低 risk,其实数学上就是对多个不完全 correlated 的随机变量求平均可以降低 variance 的结果。还有其他一些比如 smart beta,risk parity 之类的。
第四部分则是一些投资的 guideline,感觉还挺 make sense 的,不过好像也没有看到什么特别 mind blowing 的内容。但是感觉整本书的中心思想其实就是这样,不要总指望着能靠投机倒把一夜暴富,投资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一些有用的建议包括:1. 投资要趁早,资本是慢慢积累的,并且复利会帮很大的忙。并且投资时长拉长之后(比如 25 年的尺度),市场的许多起伏都会被 smooth out,只要整体经济还是在发展没有崩溃,就还是会有比较不错的收益。2. 投资方式要跟你对抗 risk 的能力相关,比如如果退休了没有其他收入,那么对 risk 的抵抗能力是相当小的,但是年轻的时候应该就能承担更大的 risk,不过即使是年轻的时候也应当持有一定的(比如够三个月生活开销)cash 或者其他类似的能够迅速周转的资本,用来在各种突发情况中使用。3. 避免或者推迟交税,这里比较好玩的是作者有多次提到最棒的是如果你把交税拖延得够久,等你死掉了财产作为遗产捐赠的话,(你)就可以完全避免交这笔税了…… 4. 多样化投资,直观来讲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数学支持就是刚才说到的降低 variance。5. Dollar cost averaging,也就是无视市场的涨跌,定期(每周或者每月之类的)投资固定数额,这样也可以帮忙 smooth 一下由于对市场涨跌判断失误带量的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最后感觉最稳妥的投资方式就是避免频繁买卖交易,定期购入并长期持有比较 diverse 的 index fund 或者对应的 ETF,比如 SP 500 或者更 diverse 的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之类的,然后再通过其他一些比如房地产投资之类的来加大一下 diversification。最后我发现原来作者现在是 Wealthfront 的 Chief Investment Officer。感觉在资本还比较少的时期是不是好好存 401k,然后再用用 Wealthfront 的投资和 cash 账号就够了。
《Lifespan : Why We Age—and Why We Don’t Have To》
整体来讲这是一本非常啰嗦的书。感觉作者没有分清科普读者和传记读者的区别,后者可能会对他研究的发现过程和整个来龙去脉,如何从某一次晚餐的愉快讨论发展到学术合作之类的等等细节很感兴趣,但是如果讲太多这些东西对前者来说就有点无聊了🥱,而且后面的一些内容感觉跟题目的关系都有点过于牵强了,我就非常迅速地扫过了。
我觉得我看这本书的两个主要的收获是:1. 了解到了“自由基抗衰老”基本上是在科学上站不住脚的纯商业宣传;2. 更多地了解了一下 epigenetics。(特别因为第二点给本书加一星)我们身体里所有的细胞都有(大致)一样的 DNA,那么是什么决定一些细胞变成神经元,另一些变成肝脏细胞、皮肤细胞等等的呢?这些就是由存储在一个叫 Chromatin 的结构中的 epigenetic 信息来决定的。第一次了解到相关的东西还是在 2018 年 NIPS 的一个 invited talk 上:What Bodies Think About: Bioelectric Computation Outside the Nervous System。那个 talk 讲得核心思想是,不同细胞的不同基因表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先定好的表达计划,而是一个更复杂的自适应系统,这里所有的细胞组成一个计算系统,会根据细胞所处的环境、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动态地计算和决定哪一部分细胞进行怎样的基因表达——这个计算系统和我们的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的运作方式是类似的(前者应该是后者的原型)。本书里提到基因里存储的信息是离散的,或者说是 digital 的,通过 ATGC 四种单元进行编码,从 analog 进化到 digital 的一个巨大突破就是信息在对噪音、错误、损害等的容忍性上得到巨大提升,基本上跟早期贝尔实验室为了避免电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逐渐被传输噪声破坏而做出的努力如出一辙:香农发展出了信息论,并由此推动信号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书中提到,epigenetic 的信息仍然是以模拟信号的方式存储的,会比基因信息更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影响(宇宙射线、氧化等等),这个信息的损耗的过程,构成了我们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
到这里为止感觉都还讲得挺清楚的,后面感觉就各种散乱冗长地把各种只有一点点关系的东西也都拿过来说,什么长寿的社会影响啊之类的,整个书的结构也乱了。当然可能根本原因是本书的主题太大,这方面的研究应该还处在比较初期阶段,目前为止真正搞清楚了的东西也非常少,所以只能东扯扯西扯扯了。
书中提到的一个比较有趣的 hypothesis 是,寿命的长短并不是不同生物进化的完美与不完美的区别,因为进化的目的其实并不是让某一个体或者某一代的生命体活得更长,而是要让这个物种(的基因)能够长久延续下去。所以,比如比较容易被吃掉的动物(prey),经常会进化成寿命短+早生贵子的机制,只要完成基因传递的任务就大功告成了,反正指不定哪天就被抓去吃了,还不如早早死了把宝贵的生存资源留给下一代。
另外书中有列了几条关于长寿的具体建议:fasting,定期禁食一下下;运动,特别是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和 diet 甚至 fasting 结合;时不时让自己受冻一下,也是不是让自己热一下(比如蒸桑拿)。总之就是时不时让自己有点危机感,多激活一下体内在远古时代还是单细胞的时候就进化出来的遗传信息自检、查错和修复机制。
《Atomic Habits : An Easy and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and Break Bad Ones》
讲如何形成好习惯和改到坏习惯的书。内容本身感觉比较有意思也比较合理,只是讲得比较啰嗦,举了超多的例子,把简单的事情分成很多章来慢慢讲。感觉只要看到第三章就够了,或者如果要看全部 20 章的话,可以直接跳过正文看每章末尾的章节总结。
作者提出了两个比较重要的观点。首先是讲我们应该追求一种状态,而不是追求一个目标,因为后者很难把握,如果是太容易实现的目标,通常会一下子把这个成就刷了然后很空虚无法后继,但如果是太难实现的目标,又会长期无法达到而由于挫败感而无法后继。所以我们应该追求状态改变。比如并不是要去学会某一种乐器,而是要做一个 Musician ——这里的 Musician 是一种状态,只要你在每天坚持练习乐器,就处在这种状态中(当然 Musician 并不是指 Professional Musician 的意思)。
第二个观点则把习惯的养成细分成四个步骤:1. Cue; 2. Craving; 3. Response; 4. Reward. 其中前两个步骤是问题阶段,后两个步骤是解决阶段。举一个例子:1. cue: 手机出现新提醒。2. craving: 想知道有谁给我点了赞。3. response: 拿起手机开始看。4. reward: 看到了是谁点赞,很开心。这样一个循环在 reward 的强化之下逐渐会形成一个习惯:有提醒就会立刻拿起手机来看。如果你认同作者对习惯形成的四个步骤的划分的话,那么下面四个方面帮助形成好习惯的方式就很自然了:1. cue: 让它更容易被注意到。2. craving: 让它更吸引人。3. response: 让它更容易做。4. reward: 让它更令人满意。反过来摆脱坏习惯的方式就是:1. cue: 让它不容易被注意到。2. craving: 让它不那么吸引人。3. response: 增加阻碍让它不那么容易做。4. reward: 让它不那么令人舒畅。
感觉其实这里提到的很多方式我们平时在尝试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的时候也都多少尝试过,不过像他这样系统地总结对应罗列出来确实清楚很多,也比较容易对症下药。比如为了让自己不要老是吃零食而把零食放在比较难找到的地方其实就是第三条的实践。
书的剩余章节基本上就是对这四大方面的扩展讲解,举了很多事例,也有一些比较具体的小建议,但是整体就比较散乱了。比如有讲一种 Habit Stacking 和 Temptation Building 的技巧,基本上就是通过现在已有的习惯来辅助构建新的习惯,比如跟自己约定每次睡午觉之后要运动 7 分钟,或者说每次刷手机之前先要处理邮件收件箱。
还有讲比如很强的自控自律能力其实更多的是靠改变环境,或者消除引发坏习惯的 cue 而实现的,真正靠意志力来实现自控是非常难的。The people with the best self control are typical the ones who need to use it the least.
《The Idea Factory : Bell Labs and the Great Age of American Innovation》
讲述了贝尔实验室的兴与衰。得益于电话刚刚发展起来时大规模、长距离通讯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AT&T 说服了美国政府让他们能在几十年间保持垄断状态,使得贝尔实验室有充足的资金和自由度去做各种大规模前沿性科研项目,鼎盛时期员工数量达到近三万人,晶体管、微波通讯塔、越洋海底电缆、主动卫星通讯系统、信息论、数字信号传输、CDMA、光纤、移动电话(cellular)、C 语言、Unix 操作系统……各种革命性的技术在这里诞生或者得到关键性改进和应用,可以说是奠定了工业界实验室所进行的大规模科研项目的模式的先例(对比大学里相对小的项目规模和人员组成)。直到后来国家决定肢解 AT&T,贝尔实验室从此颠沛流离,时至今日虽然 Bell Lab 这个名字还在,但是已早已不是当年的 Bell Lab 了。
我觉得读 Bell Lab 的历史,有点像看《三国演义》,从桃园结义开始,一腔热血扫黄巾、驱董卓、打天下,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五虎上将,到后来从大意失荆州开始,情节开始急转直下,后面的孔明七出祁山,小说的情绪早已从先前的热血沸腾变成了苦苦的挣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感觉再不能说出比这歌词更应此时心绪的话了。
不过这么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被作者写成这样也真是非常可惜,中间我好几次都差点直接弃疗了,还好看到了最后。本书大概是坚持贯彻了英文里很常见的意大利面条式的非虚构文体,简单来说就是各种颠来倒去的穿插式叙事,讲历史、事件、故事,讲到最精彩的地方,突然闪回几十年前哪里一个小农场,开始讲主人翁小时候的身世和他爹是做什么营生的。也许如果是写人物传记(而不是以整个 Lab 为主体),亦或者是至少全书只有一两个中心人物的情况下的话这种叙事方式可能比较可行,但是贝尔实验室几十年的历史,如此多的重要人物,这样颠来倒去不仅让人看得很抓不到重点,而且经常看得想打瞌睡。总之也许我自己不太喜欢看人物传记也是一部分的偏见,我觉得如果写技术史的话原本可以是非常精彩的一本书,被作者写得一团乱麻了。不过书后面有 30% 都是引用和注释,可以看到作者确实是花了很多时间去调查和整理,而不是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写一些八卦轶事。
-
“在这块土地上,我们看到的不是资本主义原始的幼年时期,而是资本主义血腥的衰败。不发达并非发达的一个阶段,它是发达的后果。”本书试图解剖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对拉丁美洲所进行的残酷掠夺如何导致了“今天”的贫穷与动荡。从最初的虐杀、奴役,到后来采矿、淘金,再到可可、棉花、咖啡、橡胶,再到后来的工业、商业上的控制与压榨。基本上西方世界工业革命的发展史这一页纸的反面就是拉丁美洲的受难史。不过这究竟是过去的历史?还是历史依然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形式上演着?
《天下刀宗》
武侠小说。总体来说还不错,不过感觉人物比较单薄,虽然也算是有一些各式各样的性格,但是感觉都是同一个模子做出来,再加了一点微调,所以看半天经常都还分不清谁是谁,而且有点故作神秘的感觉吧。
-
东大教授加藤阳子给中学生办的几次讲座的讲稿整理成书,文字比较口语化,整理了一下日本在几次战争(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一战、二战)中做出这样选择的缘由。当然是从日本人的视角出发来叙述,但也并不是要 justify 或者反省什么东西,主要还是一个客观的态度来讨论历史。感觉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还是蛮有意思的,因为我自己上学时对历史的印象就是“死记硬背”,作者这里试图以一种归纳总结的方式将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并总结背后的规律,确实会让历史这门学科变得更有趣一些(也许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勾起中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当然历史事件本身往往是纷繁复杂的,这样的归纳总结肯定免不了会省略一些“不重要”的部分,总会引发不同的争议;并且和自然科学中所总结的规律不一样的是,历史规律一般都不同容易通过实验来验证正确性,所以最后可能不同的人也会做出不同的理论或者解读,甚至各种阴谋论吧。
总之日本那个时候确实疯狂地全民动员起来了。感觉即使政治体制上可以尽量做到分散和制衡权利,避免个别极端分子就能做出过于出格的事情来,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某种集体情绪(民族情绪或者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等)被整体煽动起来了,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我想我对于宗教甚至于同学会、同乡会之类的无端鼓励归属感的组织方式的疏离感可能很大程度也是这方面的原因吧。
最后是和艺术相关的书。
《Morpho : Anatomie artistique》:很棒的艺用 anatomy 书,被翻译成了各种语言,后浪有出中文版(不过基本全是图没有几个字,所以其实基本不用翻译了)。书里的画都超美,很多都是非常动态的姿势和角度下展示不同肌肉的状态,而不是简单的站立正面背面完事,封皮附录有主要肌肉的编号,部分插图上有根据这些编号对肌肉进行标示。我花八个月,终于临摹完了(大概 320 页),临摹的时候用不同颜色的马克笔把不同的肌肉涂色标出来,感觉最后对人体(表面)肌肉结构有非常大的帮助。
《Graphic L.A.》:一本画册,加上一小部分文字讲解,主要讨论了如何让画看起来更“真实”:并不是要描绘出所有的细节,而是要把握好颜色深浅、边界钝锐等之间的关系。大部分画都是通过简单的几何形状构造出来,同时具有平面设计的那种干净的简化美感,但是又没有丧失画面其原本的真实性。中间还有几幅画有详细的构造过程。总之是很好看的一本画册,不过就讲解的内容本身,由于文字说明比较少,可能结合其他的参考资料一起看会能挖掘出更多有用的东西。
《Understanding Perspective: Easy Techniques for Mastering Perspective Drawing on Location》:The Urban Sketching Handbook 系列里的一本关于 perspective 的小册子,technique 都是基本的一点、两点、三点透视,以及一些广角镜头的情况之类的,放在 urban sketching 的 context 里,结合一些来自不同的 urban sketcher 的不同风格的作品来举例介绍,还不错啦,画也都挺漂亮的。总之虽然不是我看过的讲 Perspective 最好的书,但是如果是对 Urban Sketching 感兴趣的话,也算是不错的参考。
《Drawing with a Tablet – Easy Techniques for Mastering Digital Drawing on Location》:Urban sketcher 系列里的讲拿着 iPad 到处画的书。感觉现在 iPad Pro 已经逐渐在替代 Wacom 成为 digital painting 的主要工具,并且其更高的便携性也让它做现场 sketching 工具也更便利,不过介绍用 iPad 画画的书还比较少,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挺兴奋得。但是拿到手非常失望,有用的信息感觉比想象中要少很多,不过最不满意的是作者本人的画(包括各种示例)感觉简直就是 digital sketching 的典型反例合集,各种滥用的 air brush,扎眼的配色,马虎的 edge 处理等等 😂,虽然书里也还有一部分别的 artist 的作品示例,看起来倒还都挺好看的,但是总体来讲是非常不推荐的一本书。
如果基于 Disqus 的评论系统无法加载,可以使用下面基于 Github 的评论系统(需要使用 Github 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