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G+ 的关闭在即,虽然 G+ 一直是个比较失败的产品,我自己对他也并没有任何好感,但是近些年每次 G 关闭一个产品,总会让人联想起 Google Reader 被关闭的事情,很是唏嘘。实际上后来也出现了不少 Google Reader 的替代品,但是时代也早已不一样了,博客内容分享的方式已经开始谢幕。博客和基于 RSS 等内容订阅的方式当然也有它的各种不足,最大的缺失就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互,以及读者之间的讨论的支持等等。所以后来的一些社交网络平台演化,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解决了这些问题,另外内容本身也更加多媒体化,增强了表现能力,所以从技术上来讲无疑是在不断的进步。

但技术进步的同时,其他方面却多少有点让人担忧。内容本身正在逐渐变成“精神毒品”类似物(比如情绪刺激很强烈、能迅速获得刺激感、上瘾,以及“抗药性”导致越来越无法满足自己等等)的问题感觉已经是众所周知了,所以今天也就不再多说这个。这个趋势对于读者的影响基本上是越来越趋向于阅读短小(比如各种微博客平台的那个内容长度)、各种感官全面刺激(比如从文字到图文、再到视频的转变趋势)、以及刷起来就停不下来,但是又越刷越空虚之类的感觉,甚至把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还有诸如“XX 分钟看完 XXX 电影”的视频内容格式(也许再加上二倍速播放?)正在变得异常火爆,再配合上根据个人偏好的定制毒品定制内容投送的逐渐成熟——我相信很多人应该都和我一样理解其中的问题,但是却仍然在 struggle 中无法做到完全免疫,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应该称之为精神毒品吧。另一方面对于内容创作者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为了让毒品更有效,除了迎合趋势在内容长度、形式上进行改进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将内容本身的情绪化刺激最大化,毕竟读者们每天需要批阅的“奏章”无数,于是乎各种煽情、标题党、甚至到为了制造大新闻,各种夸张事实、混淆视听,以及完全是假新闻和故事的情况也就接踵而至了。

不过今天主要想说一下另一个话题,更多的是关于传统内容(书籍、音乐、电视电影等等)的分发平台的。这方面近些年来的主要变化一个是音乐、电影等原本就是数字化的内容的分发形式从原来的物理媒介(CD、DVD 之类的)逐渐转向 streaming 和订阅服务的形式;而书籍则逐渐开始电子化,虽然可能“逐本购买”的方式还仍然是主流,但是类似于音乐电影那样的订阅到平台,然后无限看的方式也越来越开始普及。看起来这样的趋势似乎是完美解决了出版商控制盗版的问题,又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和观众,一举两得,但是实际上却有很多问题。

让我注意到可能有一些问题也是近些时间的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例如有时候节假日同学聚会,如果有时候决定要一起看一点什么内容娱乐的话,似乎很常见的模式就是打开电视上的某一个订阅服务(比如 Netflix 之类的),然后从分类啊排行之类的地方找一个点开来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比原来通过有线电视那种被动接收的方式更加自由一些。但是看过几个质量比较一般的纪录片之类的内容之后,我发现一来这类服务其实在收录和选择上都不是很全,对于最好的那一部分内容,不同的服务供应商可能会有不同的一个子集,用户如果真的想要比较自由地自己选择随时能看自己想看的内容的话,可能就要同时订阅很多个不同的服务才行——在音乐上也是类似的,我对国外的 pop music 不是很熟悉,但是国内的平台似乎常见的像网易云或者 QQ 音乐之类的都会有一些歌在其中一个平台上不能听,必须要去另一个平台才行的情况。

这个问题似乎等待某个内容提供商做大,到垄断的地位之后似乎就能勉强解决?但是一方面这个可能是很难实现的,在激烈的竞争中肯定总是会有一些内容以“独家供应”的方式出现,导致用户很烦恼。并且即使真的实现了垄断,在没有了竞争之后的发展应该不会是对用户很有利的,毕竟公司的目的是最大化利益,即使在现在也会看到各个平台(YouTube、Netflix 之类的)都开始推广自己平台原创的内容,也许是为了推广品牌,也许是为了降低成本,但是不得不说这些内容的平均质量放在“所有内容”的大环境下还是比较普通的,在实现了垄断消除了竞争之后肯定只会变得更糟吧。

另一个经常碰到的小细节就是在平时聊天中提到某一个推荐的内容(电影等视频内容或者音乐之类的),经常就会有人问,这个东西在某某平台上能看吗?如果没有的话,那一般也就略过了。如果说视频和音乐已经基本上完全转型为订阅类服务了的话,阅读领域应该就算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还处在各种方式混合的阶段:实体书店和纸质书依然顽强存在的同时,电子书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在形成几个比较大的封闭平台的情况下,还是以“单个购买”而不是订阅的方式为主,但同时订阅服务显然正在慢慢变成主流。在各种情形同时存在情况下就很容易进行对比,基本上就是一个从更多自由到更多限制的一个 continuous spectrum。

例如上图中的四种同样是来自亚马逊的服务依次是:实体书店、Kindle 电子书城、Kindle unlimited 订阅式服务、和 prime reading 的服务(可能是 prime 用户的附赠服务吧)。实体书当然是最开放的,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限制,可以任意选择书店、出版商、和内容本身。电子书城就开始有了一些限制,一是在 A 平台购买的书只能在 A 平台内阅读,其中如果涉及到(电子墨水)阅读器等硬件设备方面的东西则问题会变得更严重;在各个平台互相各自封闭的情况下又每个平台只提供一个子集的内容则给用户造成了进一步的麻烦,可能得使用不同的阅读设备,安装很多个不同的 app,各自的阅读体验和操作方式(词典、标注、笔记、书籍整理等等)也不太一样。而 Kindle Unlimited 则是订阅式服务,好处是可以无限量阅读 Kindle Unlimited 书库内的书,坏处是只能读 Kindle Unlimited 书库里的书。虽然原则上这个服务的好坏取决于里面的藏书量和内容的好坏,以及原则上用户也可以在使用订阅服务的同时如果有找不到的书仍然通过直接单本购买的途径来购买。但是原则上和实际上似乎总有一些差距,特别是人是又懒又很容易被蝇头小利收买的一种动物,这样的订阅式服务似乎是在侵蚀我们的软肋,慢慢地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

因为内容提供商的目的永远不是给用户最好的内容,而是最能赚钱(比如降低了版权等各方面成本费用的平台原创内容)、最能吸引或者让用户上瘾的内容(比如鸡汤、励志之类的),而用户一旦被锁定和限制到了平台内之后,就能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潜移默化的推广,比如某些内容限时免费呀,或者有某些小的奖励机制(比如阅读和分享了某些内容就能抵一部分的订阅费用)之类的等等各种。比如国内的一些阅读平台,似乎豆瓣阅读就在极力推广平台原创内容,而微信读书则是在极力通过各种奖励机制圈用户和扩张的阶段。再配合上现在越来越精准的投放和推荐算法,有点不太愿意去考虑未来是什么样一种状况呢。

总之我觉得,音乐、视频、文字各种媒介,不论是从内容创造者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内容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更加开放的平台和系统都是比封闭的系统更好的;也许只是从内容分发商的商业利益角度来说这样才是没啥好处的吧,于是整个行业就慢慢被带偏了。在学术界已经出现了各种抗争:这个圈子比较特殊的一点在于内容创造者们本身也是内容的消费者,而分发商(像 Nature、Springer 等各种期刊的出版商)则搞出了各种封闭的平台限制知识的传播(当然他们的目的大概只是为了赚钱、扩张和垄断,碰巧限制了知识的传播),导致近些年各种抗议和自发组织的 Open Access 的期刊会议层出不穷。

不知道将来是否其他媒介的内容创造者和消费者们是否也会发起运动将平台带回更加开放自由的状态呢?亦或者是当下的趋势并没有什么问题,完全是我自己想太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