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夏天的尾巴,从三月开始的居家令一下子竟过去了六个月,美国的疫情控制就不多说了,抛开政府和媒体的各种嘴炮和烟雾弹,从曲线上来看是成功做到了“flatten the curve”,问题只在于 flatten 到最高点上了。不过现在整个世界其他许多地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美国这边“在家办公”的状态大概是至少要持续到明年暑假,日本强行推迟一年的奥运会估计也无法指望了。其实居家令对心理状态并没有太多影响,反倒是身体上——虽然有尝试在家做一些运动,但是总觉得体力、肌肉各方面都在减弱中,所以这个月开始尝试每周戴上口罩出门往稍远的距离走一走,活动一下腿部肌肉,结果立刻又来了山火,空气质量警报,又出不了门了。在家办公之后住在离公司近(房租高)的地方的理由就没有了,在加上各种天灾人祸,似乎有不少人暂时或永久地搬离湾区,这会不会是硅谷历史的转折点呢?

总之先回到这次的书单,缓冲一下凝重的气氛,我们从轻松愉快的书开始介绍,正好有一本很应景的书,N 之前力荐给我,说是关于“男人的浪漫”的书,讲了一位沙俄前贵族在莫斯科大酒店软禁三十年的故事。

A Gentleman in Moscow》的这个故事简介勾起了我浓浓的好奇心,如果我是一个作者,究竟要怎么编才能在这么扭曲的一个框架(时间跨度超长,但是空间跨度又超狭窄)下写出个完整的故事来,而且是一部长篇小说,而不是笑话集,所以不能像情景剧那样搞。事实上经过 COVID19 疫情这半年来的 shelter-in-place 的生活,让我觉得长期在一个小范围内生活可能并不是一件一定会把人逼疯的事(当然我们今天有四通八达的互联网,所以情况也很不一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生活要变成让外人也觉得有意思的故事来讲似乎还是有些难度的,所以一开始大家积极组织的在线定期 sync 大家越来越没有什么新鲜事可以讲,最后干脆不去了。

【以下有剧透的内容用小字灰色显示】总之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去看了这本书,真是一点也没有失望,作者不仅讲了一个完整的不无聊的故事,并且讲得也非常棒,一些小伏笔和前后呼应让人时常不禁想会心一笑,文笔非常精彩,现在想起来,跟我小时候反复看《基督山伯爵》时候的观感有点似曾相识。也许不止观感,故事风格本身也类似吧,可以算作是西方的武侠小说?那种“锄强扶弱”的执念,或者是“浪迹天涯”的洒脱的感觉,也许也可以说成是理想主义,一种让人很羡慕的生活态度,但是你会觉得这种生活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显然肯定是行不通的,需要更多的圆滑和变通,但是在小说中主角做到了,因为这是小说,你明白它因此透出不真实感,但是仍然羡慕那种浪漫主义情怀。 (这本书里 Rostov 伯爵也有自己的执念,那就是他的作为 gentleman 的生活方式,他在莫斯科大酒店三十年,看外面的世界沧海桑田, 有过动摇吗?自然有,甚至有尝试过自杀,但是那是苦于被困于酒店无法外出吗?也许不是,也许只是他自己内心的迷失。Rostov 的魅力大概就来源于他那种泰然处之的态度,在我看来,被“困”酒店可能从来都没有被他认真当成过一件烦恼,就好比是法院宣判你从此不准吃生西红柿,虽然确实有这么一条规则需要遵守并且也对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但是并不是什么很值得困扰的事情。所以他自在地酒店生活了三十多年,最后又自在地走了。所以我觉得网上看到的跟《肖生克的救赎》的类比有点过于不恰当了,《肖》的主角经过长年的经营和计划,目的就是最终逃离;而 Rostov 的三十年显然不是为了最后的离开,而是在过自己的生活,并且在知道自己可能会碰到的情况的前提下,从法国回到俄罗斯本身也是他自己的选择,他找到了回来的理由于是选择了回来,然后选择了留下,最终找到离开的理由之后又选择了离开。) 他是一个囚徒,但却有一颗最自由自在的心。

看到有人评论小说情节缺乏可信度,对苏联的描绘也比较不切实际,大概也不可厚非,毕竟作者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但是其实也没有必要要求武侠小说都要严格符合历史设定吧?😃

第二本轻松愉悦的书是《Buzz, Sting, Bite: Why We Need Insects》。这是一本最近出版的(2018)关于昆虫的书,作者是挪威的生物学教授。非常有趣的一本书,如果对昆虫这个我们人类平时知之甚少的世界有一点点兴趣的话,应该都会喜欢这本书的。昆虫王国不管是从存在地球上的时间(远比恐龙更早)、个体的数量甚至是种类的数量都远远超过哺乳动物。我时常觉得动物世界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其实仔细看一看会发现几乎都是换汤不换药,有点像灌水的学者,模型改一个小参数换个名字就再发一篇论文。比如各种哺乳动物还有禽类都是清一色的两只眼睛四条腿,即使是进化出能飞的翅膀这种高级的东西,也必须得借用原来的两个手的构造,而没有单独进化出和手独立的翅膀来。相比起来昆虫的多样性就多很多,在各种奇怪的地方都能长出眼睛来,当然昆虫严格定义上来讲也是“六条腿两对翅”,不过这也是人为定下来的界限,考虑所有节肢动物的话,多样性就更加眼花缭乱了。也许是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太久的缘故,昆虫们进化出了各种各样复杂的相生相克的系统,昆虫和昆虫、甚至昆虫和植物之间各种斗智斗勇,有非常复杂的共生关系,也有极其残酷的寄生现象,许多故事都令人瞠目结舌。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或者没有注意到过的昆虫在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态系统当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昆虫的研究、了解和保护其实也是和人类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

不过,与其说是一本关于昆虫的科普,更像是一本给小朋友看的昆虫画册,只是这是一本没有任何配图的“画册”,哈哈……感觉如果配上插图的话,整体质量又会上升很多,不过还好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很多关键词直接搜索一下就能找到图片甚至视频,所以也不是问题。

第三本是《UNIX: A History and a Memoir》,这是 K&R C 的那个 R 写的关于 Unix 的一本小回忆录,封面印刷极其模糊,看起来像自家小作坊打印的,不过内容还不错。介绍了一下 Unix 的起源、发展和没落,也有一些 Unix 重要组件的基本介绍。不过与其说是一本历史书,更像是作者作为亲身经历整个过程之后怀旧所写下的回忆录,里面有不少趣闻轶事,仿佛能在字里行间看见作者回忆往事时的温暖的感觉。就好比你毕业之后若干年,再碰到学生时代的老朋友,互相聊起来当年很热血地大家一起做的一些事情时的兴奋感。

作为从 GNU 和 Linux 开始接触开源世界的一代,对 Unix 的印象更多的是刻板守旧的顽固派,最终被 Linux 抢占了所有的天下。从这个回忆录中可以看到实际情况其实并不是这样,在 Unix 起源的时段它是非常革命性的创新(Unix 作者因此得了图灵奖),不过 Unix 成也专利败也专利:早期在 Bell Lab 搞操作系统的那些人申请不下经费来买电脑(PDP-10 在当时的价格是 50 万美元),但是当时在公司申请专利是一件大事(平均每天都会有一个新专利),于是他们说服专利局买了一台 PDP-11,帮他们搞可以让写专利更顺畅的软件,同时获得晚上访问机器的权限,Unix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开发出来的。而后来 Unix 的没落我们都知道了,由于 Unix 极其高昂的 lisence fee(也不是 Unix 原作者们所能左右太多的事了),导致了各种冲突,比如 BSD 那边添加了 TCP/IP 的功能之后发布他们的 Unix 版本,结果吃上了漫长的官司,重写了 Unix 原来有的所有代码还不行,总之在各种混乱中 Linus 发了那封著名的邮件宣告了 Linux 的诞生。

后期关于 Bell Lab 本身在母公司分崩离析中没落的过程描述也有点让人伤感的,配合另外的关于贝尔实验室的历史的书(比如《The Idea Factory》)看会更有感触。曾经的贝尔实验室不再了,不过所幸现在在其他的一些 Industrial Lab 也还有比较宽松自由的研究环境,没有了单间的独立办公室,但多了 free food。

A Knight of the Seven Kingdoms》马丁抛开《冰与火之歌》的主线剧情写的一本发生在那之前一百年左右的关于高个邓肯的故事。最初看到它是在伦敦街头的一个书店里,里面的插图一下子吸引了我,不过徘徊很久我都没有买下它来,因为出门在外还是要行李轻便为主,回到美国之后很久才突然想起来买来看了。整本书其实只讲了三个事件,而邓肯的大陆环游之旅才刚刚开始,该不会是也准备写个六七本吧?就本书的内容来说,故事的有趣程度、人物和情节的复杂程度,剧情交织、宏达的世界观铺垫各方面都和正篇有一定差距。而且邓肯这一身沉重的正气和贯穿《冰与火》正篇的那种丧丧的洒脱感也不太兼容,也许马丁不太擅长写这种风格。不过这本书插图很多,几乎每隔两三页就有一个插图,画得很很美,简直是诚意满满。

最后《On Drawing Trees and Nature : A Classic Victorian Manual》是来自十九世纪的一本讲画画的老书,主要是讲怎么画树和风景,但是有些东西其实是很通用的,可以说是讲得很好又讲得很不好的一本书。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文字最多的教画画的书,但是文字多本身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其实很多地方讲得很有道理非常有用,例子虽然不多但是也都非常戳到点子上(包括正例和反例)。最大的问题大概是书里用的文字和叙述方式,动辄一个段落就是一个句子,各种不必要的从句套从句,冗长的表达方式,几乎每一个句子都可以拿出来作为英语写作的反例。如果这还不够让你分分钟走神的话,书里在介绍具体技术细节的时候还不停穿插了各种针对年轻学徒的人生教育。不知道那个年代的文字是不是都是这个风格,总之如果能不走神不睡着并且看懂作者真正要说的事情的话,还是非常有内容的一本书。

然后介绍几本主题稍微严肃一点的书。《Alice and Bob Meet the Wall of Fire: The Biggest Ideas in Science from Quanta》(出版于 2018 年)是一本叫做 Quanta 的介绍前沿科学进展的杂志里的文章选集,按照主题组织起来,每一篇文章 2~4 页,主要关于物理学,也有关于生物学和 AI 方面的一些主题,有集中讲某个特定课题的最新进展,也有比较泛一点的整体介绍,不过都是偏重于非常基础的话题,比如如何理解时间,如何界定生命,神经网络的学习理论等等。看起来感觉确实跟读杂志差不多(毕竟就是杂志文集),在没有专业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可以简单地了解一下某个领域或者方向的最新进展。当然看到自己比较熟悉的 AI 领域,就会觉得即使只是做浅显的介绍,也只是相对片面地讲到了一点点,所谓“scratch the surface”,不过最前沿的研究大概就是这样吧,方向五花八门散乱不成系统,也很难判断哪个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几页纸是讲不清楚了。最后一章还有一些关于科学本身的哲学讨论,特别是针对现在物理学里各种离真实世界或者“可证伪性”越来越远(比如弦论、平行宇宙)的理论,现在大家似乎开始因为理论在数学上的优雅性就倾向于接受,而不管是否有实验结果支撑。有人表示没有办法,现在实验可观测的范围太小了(见下图),现在无法证伪的说不定以后就可以了。还有人说我们太执着于“可证伪性”其实有点走火入魔了,可证伪性并不是检验是否是科学的唯一标准,比如占星学其实是可证伪的,但是谁也不会说它是科学。

The Shenzhen Experiment: The Story of China’s Instant City》最开始是在书店看到封面很漂亮买的,作者是建筑和城市规划的教授,我原本以为是从这两个方面来介绍深圳,况且深圳给人的印象就是经过完整的整体规划精心建设起来的城市,而不是像其他大多数城市那样有复杂的发展过程和各种历史遗留问题,所以整体规划中也许有很多学问和精彩的地方,没想到是完全不一样的书。事实上,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似乎是消除刚才提到的这种对于深圳的”印象“。作者从许多不同的角度讲了深圳的历史,当地的村落,特区的设立过程中的各种风波等等,来表述一个观点就是:深圳并不(完全)是大家所认为的完全自顶向下规划,并且”凭空“建造出来的城市,深圳特区有今天的发展跟原住村民、地理位置、早期的基础建设等各种因素息息相关,这也是其他中国甚至是海外的以深圳为模板的经济特区不一定能复制它的成功的原因。和我平时看的书的类型都不太一样,不过还算是比较有意思的了,介绍深圳的历史进程中的许多事件和变革其实也侧面反映了整个中国的历史和变迁。

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是我读过的第一本探讨政治秩序相关话题的书,感觉还蛮有趣的,就是有点长,例证太多反而有点 overwhelming 了。作者原本信仰的是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最终形态,为此在 1992 年写过一本叫做《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的书(也收录在理想国译丛中)来论证为什么自由民主为什么最终会征服全世界。根据书里导读的说法,那之后二十年,国际形势显然没有按照福山的说法发展实现民主大同,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强推民主举步维艰,世界上有些地方甚至有退民主化的情况发生,同时民主制度健全的国家又因为各种机构互相牵制导致在改革和改善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基本服务等各方面步履蹒跚,而福山写这一本书也是对自己之前观点的一种反思,换句话说,这本书讨论的议题是“为什么自由民主尚未征服世界”。

我并没有看过之前那本《历史的终结》,单就本书来说,感觉看起来还是非常有意思的。这本书从史前文明开始讲一直讲到法国大革命为止,终结中国、印度、中东和欧洲等不同地方的国家制度形成和演变的过程,来阐述他对政治制度发展的三大基础(国家构建,法治,问责)的理论,并尝试解释不同地区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几个因素的异同所造成的发展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在朝向未来民主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挑战。由于工业革命对全球的格局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所以工业革命之后的事在另一本叫做《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的书里叙述。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家制度形成之前的史前人类文明组织形式,之后三个部分分别介绍前面提到的政治制度发展的三大元素,最后是一个简短的展望和总结部分。

国家之前:对于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作者的观点是并没有一个从独居到社会化群居的明显过程(比如农业发展导致定居,然后开始组织社会和社区之类的观点),认为人类一开始就是群居组织,具有社会性和互惠利他的天性(所谓“一开始”指追溯到猿类共同祖先吧,从现在猿类的组织形式而言,这个观点似乎也站得住脚)。

人类从没作为隔离的个体而存在;现代人类出现之前,社交和融入亲戚团体已成为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人类的社交性,不是因历史或文化而取得的,而是人类天生的。

当然完全的利他主义在大自然中可能不太容易生存,早期人类的组织形式是将利他主义限制在血缘家族体系之内。

国家建设:部落的形成也可以归因到家族元素:对共同祖先的崇拜逐渐发展出各种宗教,并以此来实现比家族更大的组织形式。而从部落到国家建立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需要组织和动员更大规模的人来做小部落所不能完成的事——主要就是战争。当然部落和国家的主要区别并不是大小,作者采用马克斯·韦伯的现代国家的定义,其根本在于用官僚机构代替家族统治。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经典定义,现代官僚机构的特征包括:因功能而分的官职需有明确专长、在界定清晰的等级制度中设立各级官职、官员不得有独立的政治基础、官员必须遵守等级制度中的严格纪律、薪俸官职只是谋生的职业。

作者在这样的定义下开始介绍各个大陆上国家建设过程中如何尝试打破家族约束建立非人格化制度的漫长过程,有些地方很早就建立了完整的国家制度,而有些地方直到近代都还只有非常软弱的国家组织,这直接导致后来全球政治发展的不同格局。

书里关于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例子是中国,在商、周时代中国还是以分封和地方贵族统治形式组织起来的结构,后来秦朝统一中国,在经过商鞅变法等各种改革,在全世界率先建立了现代化的国家体系(儒家思想势力力争对抗,还导致了焚书坑儒的事件),虽然在之后的两千年间在代表国家的皇权和代表家族势力的分封贵族之间的斗争以法家和儒家的斗争形式一直持续不断(比如汉代家族势力得到增长,到隋唐的时候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格局又反转过来),但很早建立起强大完整的国家体系这件事情对后来中国的政治体系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作者这里将中国和印度做了对比,后者由于其独特的宗教思想、本土较少大型战争等各方面的原因从来没有发展出强势的国家体系。

国家建设应该是本书篇幅最大的一部分。出了亚洲之外,还介绍了中东、欧洲等各种地方为了对抗以亲戚关系为核心的家族制度所发展出来的各种奇怪法门。比如穆斯林的军事奴隶制,将从各地掳来的奴隶男孩进行洗脑教育,培育长大来组成帝国的军人和官员。这些来自远方的奴隶虽然出将入相,但是和当地人血缘隔离,并且军事奴隶制严格规定奴隶们的职位和家产不能世袭,这些措施有效地排除了部落势力、亲戚关系等对政治的影响。这些制度和中国的太监体系的作用实际上也有些类似,然而这些比较极端的体制并不是没有空子可以专,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宦官乱权的情况,而军事奴隶制在后期也逐渐解体消亡。

而欧洲则主要靠基督教,比如宣扬财产要捐给教会而不是留给子孙以瓦解家族观念,而天主教整套体系实际上本身就是一个官僚机制:职位的任命并不是以亲戚关系为基础,并且还有诸如修士不允许结婚等规定。不过天主教从十一世纪开始逐渐独立于政治权力,开始实现政教分离,其产生的制衡限制了欧洲强有力的国家体系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则又促进了“法治”体系的形成。

法治:作者这里所谓的“法治”和我所理解的现代法治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别的,应该算是一种更加广义的法治。其中心思想是国家,或者说皇帝的权力受到一套“规则”的限制,而这套规则的制定不能是统治者本身。这套规则一方面限制统治者让他不能为所欲为,另一方面又为统治者的身份提供合法性。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方的基督教所提供的“规则”,以“君权神授”的方式为君主提供合法性,但同时也对君主权力进行限制和制约,例如西方君主很少有能像中国皇帝这样随便就对某个贵族进行抄家甚至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之类的。如果制衡太强而中央政府太弱,就会导致国家无法有效地运营和组织,然后在国防等各方面逐渐薄弱。比如西班牙国王募集不到足够的资金来应付赤字,只好在1557、1560、1575、1596、1607、1627、1647、1652、1660和1662年宣布破产。这样的情况还导致当时欧洲大陆大量卖官和滥放国债等行为的出现,进一步削弱国家体制。

当然在中国这是一个完全相反的情况,因为一直没有发展出独立于国家的制衡势力,乃至于西方对中国封建时期的国家是如何运作的表示非常疑惑。一方面没有教皇之类的来宣布皇帝的合法性,人们似乎全都自动地承认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威,特别是每一朝的开朝皇帝而言,凭什么只是一介布衣出生的人,打下天下之后就自动变成”天子“了,而上一任皇帝极其继承人就自动又变成了叛逆了。感觉这大概跟中国传统思想观念里的”天命“、”失道“之类的概念有关吧(突然想到《十二国记》)。另一个疑惑是既然中国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为什么除了少数极其昏庸残暴的君主之外,大都没有对民众进行最大化地压榨?比如明朝由于征税极低甚至导致国家军费无法支付最终覆灭。

我想这些问题对于非常熟悉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人来说可能会有其他不同的见解,福山在书里提到的解释主要来自于儒家的思想道德观念,儒家试图教育君主,缓和他的激情,使他深感对人民的责任。作者还提到让君主获得良好教育以建良好政府的想法和苏格拉底所描绘合理城邦不谋而合(记载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当然这种“负责任”是这个负责制不是正式或程序上的,而是基于皇帝自己的道德观念。

强大的国家体制让中国在各种大型项目(比如早期的万里长城或者近现代的三峡水利工程)上能够高效迅速地调动资源,并且“法治”的缺失也使得国家在推行这些项目的过程中不会过多地受到某些既得利益团体的阻挠(比如早期欧洲的君主绝对没有权利因为要修一条运河而强行把某个领主的城堡迁到另一个地方去)。但是反过来一旦皇帝想要干坏事,基本上就是势不可挡,基于道德的“责任制”缺乏真正的制衡功能,导致中国历史上一直未能真正解决的“坏皇帝”问题。

问责:本书也翻译为“负责制”,负责制政府意味着,统治者相信自己应对治下的民众负责,应将民众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正式的负责制应当是程序上的:这些程序(通常在宪法中得到详细说明)允许社会公民因政府渎职、无能或滥权而将之完全取代。负责制政府首次出现于英国,不过由于对议会制度、“普通法”、“光荣革命”以及英国历史整体了解非常有限,这部分我看的过程中也没理得很清楚。

总结:从史前到法国大革命为止,其实占人口大部分的农民几乎一直没有在政治秩序的行程中扮演一个角色,所谓的法治和制衡之类的其实也都是国家、贵族和下层士绅之类的争斗,即使负责制中所谓的“人民”其定义也要在后面才慢慢得到扩展。而在工业革命之后整个世界的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内容将会在第二本书中做具体的探讨。

我觉得书里所说的基于相互制衡的国家制度的设计其实就是一个连续的取舍,不同强度的制衡画出了从完全民主到完全专政这一个连续轴,很难说清楚哪一种制度是更优的。缺乏制衡的情况在“坏皇帝”出现时会造成巨大的破坏性,但是太强的制衡又会使得各个部门在不合作的情况下互相阻挠,让国家层面的困题的解决举步维艰(比如美国遥遥无期的高铁建设)。当然,如果有一个“好皇帝”,或者相互制衡的各部门能够实现目标一致齐心协力,那不管哪种制度都会变得乘风破浪。

总之我觉得抛开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的议题,就把本书当做以特定的主题来探讨和总结贯穿各个大陆和各个时期的历史书来看,也已经是相当有意思的了。

最后给一个比较好玩的 Quote:

下一个出现的是来自东北的女真部落(满族的老祖宗),它击溃辽国,并把契丹赶到中亚。(他们向西逃得很远,竟然碰上俄罗斯人。自此,后者把所有中国人都叫作契丹斯基 Kitaiskiy。)

用 Google Translate 朗读了一下,真的是契丹斯基,哈哈哈哈哈太好笑了。

三案始末》是一本关于明末梃击、红丸、移宫三案的书,书很薄,但是为了厘清三大案的来龙去脉,包括明朝当时朝纲、制度各方面的状况和问题从朱元璋一直讲到了崇祯,把前因后果分析得很清楚,对当时宫廷和朝政的做出了生动的描绘。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取消了宰相,代之以阁臣制度(宰相具有执行权,而阁臣按照规矩是听皇帝吩咐,照他的意见拟具出办法,等被批准后,才能据以拟旨来颁行),并且内外各部门间形成多种相互牵制的规例。这在保障帝权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左右,虽然出现了各种专权的大臣,但是几乎都没有达到像汉朝那样能随意掌握皇帝生、杀、立、废的情况。这种皇帝权术的精髓是要让底下的大臣互相斗的思想似乎在各种影视作品中也经常见到。当然,互相牵制反过来的效果是群臣不停地互相争斗,对文化、经济各方面都起到了很坏的作用,一切日趋腐化,终于导致覆亡。

当时的这种分权和互相牵制的制度,虽然完全是基于儒家道德观念和帝权为基础制定出来的,但是也让人觉得和现代法治下的分权思想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吧。好处也都是没法被谁专权独大,坏处当然也是互相牵制的情况下如果各个部门不齐心,基本上就很难办成大事,因为总是在不停地扯皮。而且从书中的描述看,当时的皇帝本人也完全受到各种(道德)条款的约束,完全不是“专权”和“为所欲为”的形象,想要任命自己宠幸的人,也不是随便下一道圣旨就可以的,得通过各种迂回的套路,而且哪里做错事(比如不符合正统道德规矩)还会被大臣上书骂,而且当时文官似乎以直言上书为荣,即使皇帝能大怒惩罚几个言官,通常只会招致更多言辞激烈的批评,最后还得认怂。

不过另一方面看当时朝廷整日争论不停的各种话题,包括本书主题的三案,大都是跟各种礼法、道德、规矩之类相关的争论,完全看不到任何关于科技、税收、水利、建设之类的比较具体实际的内容和事项的讨论,让人不禁觉得这样的社会制度能持续几千年也有些不可思议。但也许当时的社会就是如此吧?在科技革命还没有发展到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之前,也许儒家道德思想亦或是各种宗教相关的思想,才是组织和维系庞大社会体系的粘合剂?

Turing’s Cathedral: The Origins of the Digital Universe》是一本介绍通用计算机的起源的书。相比以往看到的一些计算机史话之类的读物,这本书的特点应该是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考证,并不是抓住一些吸引眼球的点和一些八卦轶事大做文章,而是试图完整地还原当时的整个历史背景和过程,当然这样导致的结果有好有坏。好的是感觉这本书的内容是比较真实可信的,特别是如果要做历史研究之类的应该是不错的参考资料吧,坏的就是内容有点太多了,而且读起来少了许多跌宕起伏。

The new computer was assigned two problems: how to destroy life as we know it, and how to create life of unknown forms.

书虽然以图灵为题,但是全书最核心的人物还是冯诺依曼。冯诺依曼原本是搞纯数学的并且是“the last representative of the great mathematicians”(据说他不太能分得清聪明人和笨人,因为两者再他看来都比较笨),但是后来对建造计算机感兴趣,开始集合一大帮工程师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IAS) 开始建造计算机。当然整个故事并不是如此一帆风顺,虽然那个时候各种原型计算机已经出现,也许现代计算机架构被设计出来也是迟早的事,但是如果不是冯诺依曼的大力推进,也许历史会延后很多年呢。冯诺依曼作为生在匈牙利的犹太人,对纳粹德国的痛恨让他对于美国军方的核武器研究之类的项目都很热心,计算机项目得到很好的支持一方面也是因为它的一个目的是用于氢弹制造相关的计算。另一方面,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作为一个纯“高雅科学”(数学、历史之类的)的研究院,对于“低俗”的工程师们异常鄙视,一直各种怄气刁难,但是有冯诺依曼这个大数学家罩着他们又不敢乱来,等到后来冯诺依曼不在了那些搞 pure science 的人就迫不及待地把工程师们都赶走了。

Influenza: The Hundred Year Hunt to Cure the Deadliest Disease in History》介绍了 1918 年流感大爆发事件和从那之后人类在应对流感方面说做出的各种努力。目前估计 1918 年死于流感大爆发的人数在五千万到一亿之间(印度就有近两千万),相比起来似乎今天的新冠病毒还远远不够可怕,不过当时不止医疗卫生条件都极其落后,而且正值一战,各种大规模士兵聚集的营地简直是流感绝好的温床,而且由于世界大战动员起来的跨各大洲的大范围人员流动也在推波助澜,虽然当时世界范围的交通没有现在这样发达,但是流感病毒还是很快席卷全球,感染了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转眼一百年过去了,我们的医疗卫生条件都得到大幅改善,流感似乎也变得不那么可怕了,但实际上我们到今天为止依然没有特别有效的对付流感的办法。客观来讲,今天的医疗手段和当年比起来确实是天上地下,现在我们能够完整解读病毒的 DNA 序列,也知道了病毒侵入人类免疫系统的机制,另一方面,书里做了很多文献调查发现,一百年前一个主要治疗方式似乎还是放血,还有其他一些诸如吸入有毒烟尘之类的神奇疗法。相比起来,今天的医疗系统至少有三大法宝:1. 抗生素;2. 疫苗;3. 重症监护室。1. 抗生素虽然对于病毒没有任何效果,但是当年流感大爆发时很多死亡病例都是由于二次细菌感染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抗生素就很有效果。2. 流感疫苗现在至少在美国是每年都会呼吁大家打的,可是为什么每年都要打?其实从侧面上也说明了我们现有的疫苗效果不太行,根据书里的调查,流感疫苗效果最好的时候也没有达到 50% 有效,而且有些年可能只有不到 20% 有效,而且是应该要全民注射流感疫苗这件事在不同的国家规定也不同,一直非常有争议;3. 生命维持系统基本上就是辅助或者代替衰竭的器官维持基本生命机制,给自己的免疫系统争取时间,实际上仔细一看和前两大法宝如出一辙:经过了一百年,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帮我们自己的免疫系统打个掩护,剩下的工作还是得靠它们。

书里还介绍了一些其他相关的事情,比如 1918 之后流感一直以一些不那么严重的变种形式存在,而且也有过几次小规模的爆发,人们一直希望能够直接研究当年的流感病毒,以预防将来再一次大爆发,这里有一个叫 Johan Hultin 的人他博士论文的课题是去阿拉斯加冻土层挖掘当年死于流感的人的尸体用来提取病毒,虽然挖出来了比较保存完整的样本,但是最终没有能成功提取病毒,于是他就没拿到博士学位 😂 不过五十年后有别的研究机构又在试图寻找当年的病毒,他又去了一趟阿拉斯加,这次挖出的样本终于协助找到并重新激活了当年的流感病毒……

除了疫苗,病毒学、传染病学各方面的努力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统计和数据分析方面的工作:现在的流感一方面听起来好像就跟感冒差不太,另一方面好像又偶尔会听到说每年都因为流感死掉很多人,实际上现在我们对于流感病毒每年感染人数等各种情况的数据掌握是极其不准确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于流感没有啥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除了是症状极其严重的情况,否则即使采样去做流感病毒检测,不管测试出来是阴性还是阳性,基本上都是打发病人回去多喝水多休息,吃点退烧药之类的,靠免疫系统扛就行了,所以通常都不会多花额外的时间和钱去做测试(据说医护人员在决定是否要做额外测试时的一个衡量标准是:测试结果是否会改变医疗方式)所以基本上不太能区分流感、感冒和其他很多症状比较类似的病症。而且各地数据管理也没有统一和规范,本身汇报这个数据到相关机构(比如 CDC)也没有相关人员负责,特别是在流感季节医院繁忙的情况大家就更顾不上了。总之到头来我们虽然是在信息时代,但是也许主要还是危言耸听的假新闻在泛滥吧。中间 Google 有做过一次尝试,就是根据人们搜索流感症状相关的条目的频率来 track 流感爆发的情况,一开始感觉是一个 revolution,不过经过几年的不断改进之后,似乎一直都没有办法能够更精确到真正能派上用场,最后也就(毫无悬念地,跟 G 家的众多其他产品一样)惨遭关闭了。

另外书里还提到了美国有个叫做 Strategic National Stockpile 的东西,就是为了应对可能的疫情大爆发(最开始似乎还有防止细菌战之类的情况)而在许多个秘密储备中心囤积的口罩、医护用具、药品、疫苗之类的。不知道在新冠爆发的时候有没有起到作用,因为似乎各个州一开始也都在各种呼吁口罩短缺之类的。讲到这里,关于那些药品和疫苗会进入这个 stockpile 实际上也是超大宗的生意,由此牵连的各种药物和疫苗的有效程度调查和背后各种颇具争议的利益关系之类的,也是颇让人心寒。

总之是一本还不错的书,但是似乎也没有到特别惊艳的程度,中规中矩,有点像看了一篇加长版的 Wikipedia 的感觉。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包含了对人类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所做的一些特写,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像在看命题作文选集,因为每篇文章前面有一段文字简要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然后是洋洋洒洒的镜头特写,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那个背景介绍是译者加的,感觉有点不合适,或者至少应该放在每篇文末。总体来说茨威格的文笔是很好的,但是我觉得看起来反而有一种 uncanny valley 的不适感,因为既不像历史小说那样完全以写故事为目的,有自己的中心人物和架构,构建起整个世界观;但又不像真实的历史记录那样只做客观陈述。结果说得好听一点就是作者文笔非凡,随便找一个着眼点就能惟妙惟肖地讲一段故事出来,但说得难听一点有种随便一个线索就能天花乱坠地编一个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故事出来的感觉 😂

20世纪思想史 : 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我并没有看完。“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感觉推荐语真是写得贴切,看了几十页,看到很多不同领域的名人的名字,他们的故事和思想,前后也没啥特别的联系和总结,就暂时弃了,感觉像在读装订成册的 wikipedia 文章打包合集。内容也许很详实,但读起来也太无聊了。

变形记》是我很小的时候就有所耳闻的一本书了,听说是充满讽刺意味,我一直以为“变形”是一种比喻的手法,结果没想到真是变形啊。非常荒诞的故事,虽然我本身并没有太多共鸣,但是描写还挺入骨的感觉。ps: 一开始看那个叶廷芳主编的卡夫卡全集里的版本,真是惊掉下巴,翻译得准确不准确我不知道,但是中文不通顺的问题也太严重了。

世界から猫が消えたなら》是一本比较典型的日式温情小说,亲情友情爱情还有和宠物的感情都顾到了,可以说是温情满满,对我来说可能剂量有点太大了。不过我觉得可能这本书最大的弱点还是在于许多剧情太容易预测了(结合标题,前几页“我”说自己要死了,一下子就剧透了很多东西),在可预测的前提下再做情绪强烈的感情描写就非常 tricky 了,因为很容易就会让读者觉得被套路了(想象一下追求者做出各种感人举动的时候你发现整个一套是为了让你感动而安排好的戏码)从而产生比较抵触的情绪。另外就是故事本身是一个极其不“合理”的幻想设定,就这样就挺好,但是作者又加了一些额外的哲学探讨,有些地方似乎在 justify 这些设定,感觉有点多此一举。比如谈及为什么人类要给每一种花命名,突然就引申到人类擅自给分秒年月命名,还有冷暖美丑都是由人类擅自命名而存在。还有关于爱,时间,自由之类的讨论,感觉都不太自然,不太像作者擅长的探讨,感觉去掉完全不影响故事发展,而且说不定会让行文更流畅一些。

The Drunkard’s Walk: How Randomness Rules Our Lives》看标题原来以为是更偏向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方面的书,看了发现主要还是讲概率与统计怎样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历史和科普,当然中间也有涉及到一点点心理学方面的介绍,探讨了为什么很多事情(股市行情、CEO 业绩、职业运动员连胜之类的)明明很大程度上是由固有的随机性产生的“假规律”,但是人们还是会不自觉地去相信自己发现的“规律”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一方面的原因是人类不喜欢情况 out of control 的感觉(如果事情是随机发生的,那就不在控制范围了,但是如果是有规律和因果的,那么就有可能在可控范围内),另外就是人类由于 confirmation bias 之类的原因在有了一个想法之后会选择性地忽略负面的例证而只看到支持性的例证。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实验是,在描述了一个行事风格很像积极女权主义者的人之后,让大家在一些陈述中选择概率最大的一条,结果“她是一个积极从事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比“她是一个银行出纳”的投票要高很多,虽然逻辑上前者的概率是不可能比后者高的。

比较励志的结论就是:由于成功事件发生运气因素非常大(一个特定的人中彩票的概率很小,但是一百万人里某一个人中彩票的概率会非常大),所以如果也想成为成功人士的话,有一条很直接的路就是坚持不懈——在不断尝试中除了能积累经验之外,还会逐渐积累你好运气的概率值。

至于概率与统计的发展史这一方面来讲,应该还算不错的书了,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讲起,早期主要是赌博为动机进行的这一方面的研究,有许多有趣的轶事,不过非常科普向,所以涉及到的议题都只讲到比较浅显为止就是了。

Things to Make and Do in the Fourth Dimension: A Mathematician’s Journey Through Narcissistic Numbers, Optimal Dating Algorithms, at Least Two Kinds of Infinity, and More》这本书我完完全全被标题党了,全书大概只有一章多一点的内容是讲关于四维空间的,而且这种本身 intuition 难以想象的东西靠文字和一点配图讲出来果然也还是同样难以想象。书的剩余部分都是讲各种喜闻乐见的数学中“有趣”的内容(也恰是数学中我最不感兴趣的部分),什么数字游戏啊、莫比乌斯环、无穷、图论、拓扑、逻辑的基本介绍之类的。总之大部分内容我都略过了,也许书本身还不错吧(?),但如果之前有看到副标题并且看过目录的话,是肯定不会买它的了。

发现我自己是喜欢比较有完整逻辑体系的书,对于零散的“有趣内容小合集”这种完全没有兴趣,或者至少要求会非常高。仔细想一下意识到这其实不仅限于数学书。比如我不喜欢看的书的一个典型子类就是短篇小说集,因为就是一些互不相连的小故事,在比如前面提到的《20世纪思想史 : 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虽然内容丰富但是由于只是简单按照时间顺序列举出来,看不出任何线索、联系或者框架,所以也直接被我归类为不好看的类型。反过来我很喜欢看的书大部分都是有完整体系,有主线贯穿也有前后呼应的类型。